6月,是屬於2018俄羅斯世界盃的戰鬥月。這一次獲得世界盃直播權的網絡媒體是優酷,騰訊被「截胡」。
5日29日,視頻網站優酷對外宣布成為2018世界盃央視指定新媒體官方合作夥伴,此前(5月22日),中國移動咪咕公司宣布成為2018世界盃央視新媒體指定官方合作夥伴。
上述兩家合作方的具體權益包括,賽事直播、視頻點播、賽場花絮、短視頻集錦等,用戶除通過移動端、PC(個人電腦)端收看外,還可以通過CIBN酷喵影視等設備在OTT端的收看。
優酷內部人士對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稱:「目前為止,優酷是三大主流視頻網站中,唯一擁有本次世界盃直播權的平臺,只用了三天時間就敲定了版權協議。」該人士還介紹,優酷手中的版權不能分銷,但其他未被授權的網站,擅自使用官方內容製作集錦、短視頻、花絮等,均屬於侵權行為。
此前一直傳聞與央視進行接洽的騰訊視頻(騰訊體育)和聚力PPTV暫未宣布相關消息,截止發稿,上述兩方均未對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的相關提問進行回應。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在5月29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坦承:優酷確實有競爭對手,甚至有的競爭對手已就此和商業客戶進行溝通了。
接近愛奇藝人士則對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稱:「由於體育版權價格高昂,ROI(投資回報率)不高,愛奇藝沒有購買。」該人士指的投資回報率,具體是指體育版權內容版權費用較高,但用戶忠誠度較低,性價比低。
優酷和咪咕並未公布本次世界盃新媒體版權的價格,但上述接近優酷人士透露,優酷並非所有參與談判者中出價最高的。此前可以參照的數據是,騰訊體育以6億美元獲得了NBA中國地區5年的獨家新媒體版權,PPTV以2.5億歐元獲得了西甲聯賽中國地區5年的獨家全媒體版權,樂視體育將原本800萬的中超版權炒到13.5億元。
對於投資回報率問題,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楊偉東在上述5月29日採訪中稱:「體育內容的投入不能只是看播放內容。優酷對於播放內容已經了解得比較深刻。我們會做縱深的產業布局,希望能夠更加深度地去思考體育產業,這是我們購買世界盃(版權)的最重要的目的。」
對2018年世界盃央視新媒體合作權的爭奪,僅僅是長視頻行業競爭的一個縮影,而這個已經步入「寡頭時代」的行業,未來又將講述怎樣的新故事?
長視頻進入寡頭時代
在此前的採訪中,多位長視頻業內及分析人士均判斷,長視頻行業已接近終局,不會一家獨大,但會形成寡頭壟斷。
楊偉東在4月20日優酷春集活動後,接受媒體群訪時稱:「現在競爭的只有三家了,會更加激烈。整個行業處在三家的競爭中,不能說收官階段,但至少臨近終局狀態。」
龔宇5月17日的愛奇藝世界·大會後,接受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採訪時表達了同樣的判斷:「大約90%以上的競爭,是這三家間的競爭,其他家的競爭更多是潛在的,我們這個行業門檻太高了。」
寡頭壟斷最直接的反應在會員數上,三家彼此十分接近。據愛奇藝更新版招股書,截止2月28日,愛奇藝付費會員規模達到6010萬。2018年2月底,騰訊視頻公布的付費會員數據顯示,其付費會員數增至6259萬。優酷總裁楊偉東在2016年12月發布的內部信稱,其付費會員數量達到3000萬,數據相對較早,在此後的多個場合,優酷均未告知具體會員數。
另有行業分析稱,我國長視頻用戶量的天花板是7000萬。但龔宇、楊偉東均否認了這一數字,稱隨著各家原創、獨家內容的增加,用戶也因此會產生差異化需求,同一個用戶同時購買「騰愛優」(指騰訊視頻、愛奇藝和優酷三大長視頻網站)三家會員的情況將十分常見。「無論是絕對數還是重合數都還會上漲」,龔宇判斷。「就現在的趨勢看,會遠遠超過七千萬」,楊偉東說。
但有一個問題是三家都需要面對的。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7年網際網路視頻用戶的日均使用時間是100分鐘。這一相對穩定的用戶娛樂時間與呈幾何級數增長的娛樂內容相比,顯得用戶的娛樂時間越來越昂貴。這也意味著視頻網站為了爭奪用戶的娛樂時間,將花費更高的成本。
愛奇藝一季報顯示,其內容採購和製作成本, 達到39億元,同比增長54%,在總成本中佔比81%。龔宇在上述愛奇藝世界·大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內容成本無論佔比還是絕對數都會不斷上漲,肯定會有天花板,但現在還沒有到,「如果需要,多少都投」。作為優酷總裁的楊偉東則堅持「富養女兒」的思路,他在多個場合表示,「對於內容的投入沒有上限」。
面對著對內容要求越來越高的用戶,楊偉東把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三家稱作「三個難兄難弟」。他斷言,「網際網路的主戰場已經從過去工具型平臺的競爭轉向內容型平臺的競爭。」
差異化分眾思路
優酷此次開「騰愛優」購買足球世界盃版權的先河,是差異化運營的最直接表現。
楊偉東稱,以此次購買世界盃直播權為「信號」,優酷將更加積極地介入體育內容市場,讓市場看到優酷進入體育內容領域的決心。「我自己覺得我們之後還會跟央視來探討奧運會的合作,因為阿里巴巴是奧運會的官方合作夥伴」,楊偉東5月29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據了解,優酷跟央視做播放、直播、賽事的合作,還只是初級階段。未來阿里巴巴的各個業務團隊,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麼,都將探討怎麼圍繞優酷來做世界盃的活動。
之所以選擇體育內容作為切入點,與優酷此前憑藉《軍師聯盟》《白夜追兇》等劇集,收穫了大批男性用戶相關。在優酷春集的採訪中,楊偉東對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稱,由於這些偏男性向的劇集,優酷男性用戶的粘性和活躍度都有了很大地增長,優酷也在思考接下來用怎樣的劇集、內容來承接這些男性用戶。「男性用戶的需求相對穩定,女性用戶需要強刺激」,楊偉東說。
優酷還在尋找電商和內容之間的適配點。背靠阿里這棵大樹,楊偉東稱要以內容價值連結電商和用戶,「邊看視頻邊消費東西是最初級的,要讓這兩項業務產生深層連結,今天優酷在會員方面的突飛猛進,就包括對用戶行為的分析和洞察。」
愛奇藝的差異化主要通過自製內容實現,龔宇在上述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接受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採訪時稱:「自製內容多了,不會賣給別人,就會出現差異化」。他判斷,當自製內容佔到全平臺內容的30%或再高一點的時候,就可以緩解內容成本上漲,也可以緩解平臺競爭壓力。
劇集方面,愛奇藝首席內容管王曉暉認為:「未來需要的是規模量產高品質的劇,不是說一年四部五部六部,可能一年需要二十部。」在網絡綜藝方面,愛奇藝自認已經建立有資質、有優勢的內部團隊。
對此,楊偉東有著不同看法,「不用去講團隊的優勢,而是看作品的優勢。團隊再吹牛沒有用,內容團隊用你的內容來說話。」從優酷春集公布的情況看,他們推出了名為《這!就是街舞的》節目,以實現自己提出的「圈層爆款」概念。相應地,愛奇藝方面也在今年推出了一款街舞類節目《熱血街舞團》。
但龔宇強調,不希望因為過於垂直和特殊,失去大眾市場。「沒想把愛奇藝品牌打造成垂直的、固化的品牌,我們現在還是要擴大市場份額,如果過於強調特殊性,有可能會失去最大的一個市場,變成一個垂直市場,愛奇藝不會走這條路。」龔宇說。但他還認為,「騰愛優」三家目前雖然進行了差異化的努力,但業務上的差異化還不大。
愛奇藝新近的異業差異化動作是電影票務。龔宇稱,今年2月,愛奇藝和百度籤署了協議,百度的電影票的資源和業務轉到愛奇藝做,百度未來不再做電影票業務。但他強調,愛奇藝不會大力布局線下,做電影票只是為了用戶體驗,並不是只看市場份額。
易觀數據顯示,自2015年起,糯米影業在在線票務市場的份額一直在10%左右,2016年市場佔有率一度突破15%。2017年後,百度業務逐漸轉向AI後有所回落,但截止到2017年底依然維持在7%左右的市場佔有率。分析人士認為,這將大大加強愛奇藝在在線票務、電影出品和宣發方面的能力。
在自製內容領域,騰訊視頻成立了獨立的企鵝影視公司,企鵝影視旗下近十個工作室,都以為騰訊視頻提供自製、原創劇集為主要任務。
在2017年底騰訊視頻年度指數發布會的採訪中,騰訊視頻總編輯王娟介紹,其2018年內容在2017年已基本製作完成,2017年底就完成排播和片單發布。這樣的優勢是,可以做到從IP選擇、劇本改寫、內容創新、演職團隊都更有掌控度。綜藝的生產周期則較快,大體量的會在2017年底制定規劃,中等體量的綜藝的研發和策劃則在陸續成型中。
在分眾化運營上,騰訊視頻將粉絲社區DOKI提到了主幀位置。騰訊視頻明星粉絲運營中心總監羅雪萍稱,騰訊DOKI的特色在於使用了AR(虛擬實境)技術以及與騰訊視頻內容強捆綁,最終實現讓粉絲近距離接觸偶像的功能。
挺進短視頻領域
對於如何爭奪用戶時間,三家長視頻寡頭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鎖定在短視頻領域。
5月18日,愛奇藝正式發布了以短視頻為主的信息流產品愛奇藝納逗,並宣布將推出短視頻製作工具吃鯨,同時,愛奇藝還將原來用於聚集粉絲的社區泡泡改版為信息流推薦形式。同時,龔宇介紹,愛奇藝主應用裡,搞笑、資訊、熱點等頻道也是短視頻主導的。
成立八年以來,愛奇藝一直是以超級應用程式的形式出現的,很少推出單獨的應用。「希望不遠的將來,一年兩年三年內,能孵化出長視頻作為介質的但是娛樂導向的(短視頻)產品」,龔宇在隨後的採訪中對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表示。
5月19日,騰訊旗下下飯視頻iOS端在蘋果應用商店上線,一周之內進行了3次更新。下飯視頻與騰訊視頻關係較為密切,不但兩者均是出自騰訊網絡媒體事業群(OMG)的產品,下飯視頻的內容也大量來自騰訊視頻,並擁有正版授權。此外,下飯視頻依靠騰訊新聞和天天快報兩大資訊平臺,較容易產生PGC(專業內容生產)內容。
早在2017年上半年,阿里已經將收購來的土豆網(原與優酷共同組成合一集團),換新升級為短視頻平臺,並且配合阿里旗下「大魚號」對內容生產者進行補貼,實現「一點接入,多平臺分發」的功能。
「騰愛優」對短視頻的重視,來源於短視頻的巨大播放量以及新的商業模式。而更直接的說法,則來源於對用戶娛樂時間的捍衛。
龔宇在愛奇藝世界·大會上回答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提問時稱,去年愛奇藝各個渠道短視頻的播放量佔到愛奇藝總播放量的30%以上。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耿聃皓則更進一步表示,長短視頻的播放量基本持平。也就是說,短視頻在愛奇藝各渠道的播放量達到總播放量的50%。
另一個可供參考的數據則是,2017年底騰訊視頻年度指數發布會的採訪中,騰訊視頻總編輯王娟稱,在只有「愛看」和「熱點」兩個常規入口的情況下,2017年短視頻的播放量佔到了騰訊視頻總體播放量的30%。王娟介紹稱,騰訊視頻此前在短視頻方面是滲透式打法,一般用戶的播放場景是播放頁,每個播放頁的結尾推薦,社交的分享,這些路徑上面都是短視頻會滲透分發的場景。
在商業變現方面,龔宇稱基於短視頻的信息流廣告收入正在高速增長,「我們現在財報沒披露信息流廣告跟品牌廣告的收入佔比,但是高速增長,信息流廣告比品牌廣告增速快。」愛奇藝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在線廣告營收為21.11億元,上年同期為14.73億元,同比增長52%。
談及選擇此時布局短視頻的原因,龔宇稱:「現在的短視頻市場還沒有到終局,是一個非常分散的市場,有社交屬性強的、有娛樂屬性強的、有資訊屬性強的」,「比如抖音和快手用戶重合度只有個位數,從長期看,我們相信這個領域還有機會,對愛奇藝而言,我們更在意娛樂性的。」
楊偉東則認為,短視頻是符合當下用戶消費狀態的產品形態,「當下最重要的是時間問題,隨時隨地利用碎片時間消費,短視頻是最好的形態。」他透露,今後會在阿里系產品中看到更多的短視頻應用場景。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耿聃皓告訴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整個短視頻行業還存在很多低質量的內容,『擦邊球』、『剪刀手』隨處可見,愛奇藝希望可以提供基於正版的、高質量的內容。用長視頻發展的歷史來比照短視頻的話,其痛點還遠遠沒有解決,什麼時候用戶能像拍照一樣,按照自己的創意、審美創作短視頻了,才是短視頻的風口。」
具體到短視頻內容的提供方,騰訊視頻短視頻運營中心總監餘文靜稱:「騰訊視頻的短視頻內容有30%到40%是電視劇運營中心生產的,即時性的東西沒法找外面的人處理。還有一部分是藝人粉絲團來做,粉絲團生產的內容,相對比個人粉絲和外包團隊製作的內容質量高一些。自製劇則可以立項時就考慮短視頻與長視頻的排播,在拍攝過程中,拍攝短視頻素材,配合長視頻的播出,這是騰訊視頻的優勢。」
搶佔客廳經濟OTT
除了積極布局更適合移動端的短視頻領域,「騰愛優」三家也拓展OTT端(特指智能電視)的疆域,試圖佔領客廳經濟的核心。
吸取樂視網此前布局樂視電視,自己推出硬體而導致的成本上升、資金鍊問題。上述三家均選擇直接與智能電視企業合作或者投資的形式,以小資本撬動大空間。
以本次取得世界盃主辦權為例,優酷特意強調了在OTT端的權利。據了解,在世界盃期間,用戶可以通過CIBN酷喵影視在智能電視上,或通過天貓魔盒、天貓魔屏收看世界盃賽事高清內容。
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獲悉,愛奇藝共投資了兩家智能電視企業,一家是創維酷開(深圳市酷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同),另一家則暫時未披露具體名稱。
騰訊則在2017年7月,以4.5億元認購了雷鳥科技的2027萬元新增註冊資本,增資後騰訊持有雷鳥科技16.67%的股權,雷鳥科技是TCL旗下智能電視業務子公司。此前的一個月,騰訊還對創維酷開進行了戰略投資。
工商資料顯示,創維酷開此前共進行3輪融資,分別是2016年9月的1.5億元戰略投資,2017年6月的3億元戰略投資,2018年3月由10億元戰略投資,三輪投資均來自百度投資部、騰訊產業共贏基金、愛奇藝三家。
楊偉東介紹稱,優酷還與海爾、海信等電視廠商取得了合作,優酷的內容直接在後者的智能電視上播放。「我們看到OTT端的數據也在增長,這背後是用戶行為的一個變遷,還有商業價值的變遷,整個家庭客廳的娛樂消費場景是非常重要的,優酷、阿里在這部分的布局也非常果斷的」,楊偉東在上述優酷春節採訪中對新京報記者說。
龔宇則介紹其投資OTT廠商的邏輯,「愛奇藝不會投資手機廠商、PC廠商,因為他們是開放的內容生態,對所有的視頻網站是公平的,而OTT跟內容捆綁很近,我們又不想自己做電視,所以選擇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