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華語樂壇的流行和美聲領域之間,挑一個可以稱之為大氣磅礴的男聲。
應該非韓磊莫屬了。
記得上周在看一部紀錄片時,樂叔留意到了片中響起一首歌——《潤物耕心》。
它集壯闊和溫情於一身,既有傳統歌曲的編排,也有流行歌曲的韻律。
這周想要翻出來聽的時候,意外發現它居然是韓磊 2020 年的第一支新單曲。
《潤物耕心》
韓磊
6 年前,因為《我是歌手》節目,這個被讚譽為遼闊之聲的男人,幾乎俘獲了各個年齡層男女老少的喜愛。
韓磊的聲音尤為特別。
你無法完全定義他是美聲歌唱家,但他又明顯區別於一般的流行歌手。
韓磊擁有渾然天成的渾厚音色,能夠幾近完美地駕馭美聲唱法。同時除了民歌,他又十分鐘愛唱流行歌曲,甚至是搖滾、爵士。
這讓韓磊成為了一個擁有許多可能性的歌手。
所以《我是歌手》上,你會發現他成熟、嚴肅的外表下,還有著柔情、細膩、頗有情調的一面。
《天邊》《暗香》《嫂子頌》恢弘大氣,考驗的是「放」。《愛的箴言》《千言萬語》則是含情脈脈,考驗的是「收」。
這兩點,都融匯在韓磊的音樂中。
在《潤物耕心》裡,他把這兩種感覺都唱到了極致。
這是一首意義深遠的歌曲,從歌詞裡你便可感知。
詞中不僅在訴說中華大地,山河壯闊;也在講述人間溫暖,共情陪伴。
又要唱出大氣,又要唱得深情,這對韓磊來說並不是難事。
從抒情的鋼琴,漸進到氣勢宏大的弦樂團演奏,他的唱腔也在變化。
「與您攜手」和「歌頌大地」,你能明顯的聽到輕柔和力量的區別。
這樣的聲音細節,存在於整首歌中,最終呈現出「長江」、「黃河」、「八千裡路雲和月」渾厚大氣,令人震撼。「一花一葉」、「美好生活的畫卷」、「童真般的心願」則溫情動人,令人沉醉。
這是一個好歌手和一首好作品碰撞出的火花。
樂叔當時在看紀錄片時,就對《潤物耕心》的旋律印象深刻。
而韓磊的演繹,把原本在歌裡蘊藏的家國情懷也好,生活美好也好,感恩陪伴也好,唱得愈發深入人心。
當然,不可否認歌詞在這之中的重要性。
聽到一半,你可能會疑惑詞裡那個「訴說我的名字」「講述我的故事」的我,除了意旨每一個中華兒女之外,到底是誰?
答案就蘊含在歌詞裡:
取三點水,寫一個潤字在掌心上面。
取一束光,寫一個華字在掌心上面。
是的,上周樂叔看的《潤物耕心》,其實講述的是中國近代 80 年的故事。
歌裡的「我」,也是華潤集團的自訴。
樂叔對配樂印象深刻,其實也是對片中記錄的故事印象深刻。
從抗日戰爭,到被外國勢力壓制,再到恢復生產,讓中國在世界舞臺抬得起頭。
也許你不曾經歷過那個時代,但當你有機會了解中國這一路走來,磕磕絆絆的奮鬥史,還是能夠感同身受。
這是《潤物耕心》最有誠意的地方:讓人看到大時代、大背景下,究竟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可能看完紀錄片,很多人才知道今天時常聽說的「華潤集團」,是在 81 年前,日本全面侵華,中國工業、農業受到重創的情況下,肩負著物資運送的使命而誕生的。
時光荏苒,中國早已衝破困境,變得越來越好。
而今天的華潤,仍然在為創造美好生活付諸著努力:
居住的小區,工作的寫字樓,休閒的商業廣場。甚至是建築用到的水泥,供給社會運轉的電力能源。
這些是我們平日生活中,鮮少注意到的安穩。
城市中心的華潤萬家超市、貨架上的雪花啤酒,從小聽到大的三九系列藥品.
這些是我們平日生活中,時常相伴的細節。
《潤物耕心》講述了一段背後的故事:中國在進步,我們的生活在變化,真的離不開每個時期每個關頭在背後默默地付諸努力的人。
華潤就是這樣的角色。
即使是如此宏偉的主題下,片中還是有著讓樂叔尤為感動的人情世故。
紀錄片訪問了老員工許瑩。
在發展艱苦的 50 年代,她通過了考試進入華潤,成為了復興中華的一份子。
當時的許瑩,只是一位初中畢業不久的小姑娘,背井離鄉來到了完全陌生的香港。
雖然身在一個百廢待興、物資匱乏的年代,但華潤公司依然為她找到了宿舍,解決了食宿問題。
回憶起當年奔走他鄉,華潤給自己的照顧和溫暖,拄著拐杖的許瑩語氣間仍然十分感慨。
在老一輩人談及往事的風雨時,《潤物耕心》逐漸奏起。
宏大的交響樂在這個時候響起,仿佛勾勒出了洶湧的時代洪流,在一番演奏與風雲變幻之後,曾經的翩翩少年全都白了頭。
此景你很難不眼眶溼潤。
也更能體會歌裡溫潤的陪伴,不單單是與家國同在,也是對每一個人的關懷。
歲月流轉,每個人都無力抵擋。
但光陰裡總有些溫暖的橋段,即便垂垂老矣,回憶起來仍叫人感動。
用心耕潤每一物,用心陪伴消費者,這可能就是對《潤物耕心》四個字最好的詮釋。
韓磊用歌聲,給這首歌做了既波瀾壯闊又不失溫暖的註解。
你可以說它是一首記錄祖國歷史發展的頌歌;也可以說它是一首凝結華潤人付出和努力的讚歌;也可以說它是一首滿懷溫情,訴說陪伴的歌曲。
家國情懷與人文關懷,可能永遠會是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最美好的那個部分。
無論是《潤物耕心》紀錄片還是音樂,都在承載著這一份美好。
作為 2020 年韓磊的第一支單曲,它值得你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