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初戀是什麼樣的?圖/《建築學概論》
文/譚山山
據說,在這世間,每個人都有一個和自己長得很像的陌生人。也許在某處邂逅,恍惚以為是另一個自己。就像愛情。
總有一個人在茫茫人海中等待與你相遇、交錯並糾纏。隔著再辛苦、再長久的歲月,回頭看,他(她)總橫亙在那裡,成為青春、回憶和銘記。
青梅竹馬,年華老去,從此我愛的人都像你。
電影《初戀這件小事》。
1. 愛之初體驗
初戀被視為珍貴之物,可能源自歌德的這一說法:「初戀是唯一的戀愛:因為在第二次戀愛中和經過第二次戀愛,戀愛的最高的意義已失掉了,本來提高和支持戀愛的永恆性和無限性的概念便化為烏有,它與一切可重視的東西同樣,只是暫時的、無常的。」(《歌德自傳》)
法國古典哲學家也有類似的觀點:「人們打心底戀愛,終生只有一次——就是初戀。彼此經歷的種種戀愛,都不如初戀那麼純真。」
2.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悽美之愛
「羅密歐要是換了別的名字,他的可愛的完美也絕不會有絲毫改變。」《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最著名的關於初戀的故事,但朱麗葉比羅密歐愛得更熾烈。
正如德國詩人海涅所說:「朱麗葉的愛情如同她的時代和環境一般,帶有一種比中世紀更浪漫的、迎著文藝復興盛開的性格;她色彩絢爛有如斯卡裡格的宮廷,又堅強如倫巴第的貴族,愛得有力,也恨得有力。」
電影《羅密歐與朱麗葉》。
3. 不是冤家不聚頭
《紅樓夢》第二十九回,寶玉和黛玉口角。兩人互生情愫,奈何心事不好說出口,於是每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互相試探的結果是橫生枝節,「將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遠之意了」。
寶玉想的是:「別人不知我的心還可恕,難道你就不想我的心裡眼裡只有你?」黛玉想道:「你心裡自然有我,雖有『金玉相對』之說,你豈是重這邪說不重人的呢?我就時常提這『金玉』,你只管瞭然無聞的,方見的是待我重,無毫髮私心了。怎麼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著急呢?可知你心裡時時有這個『金玉』的念頭。」於是有了寶玉摔玉,賈母抱怨自己這老冤家「偏偏兒的遇見了這麼兩個不懂事的小冤家兒」,「不是冤家不聚頭」。寶黛二人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句俗話,不禁潸然淚下。
這是初戀中的典型小兒女心態。作家亦舒則認為整部《紅樓夢》有著超越時空、歷久彌新的魅力,唯獨寶黛釵的三角戀糾葛「不合潮流」,因為時下年輕人很少如此「哭哭啼啼,扭扭捏捏」。
賈寶玉與林黛玉。圖/87版《紅樓夢》
4. 唱給翠翠的情歌
在沈從文筆下桃花源般的「邊城」裡,翠翠有著一對清明如水晶的眸子,她的愛也很純粹:儺送二老為她在月光照及的高崖上唱了一夜的情歌,讓她在夢中感覺到「靈魂為一種美妙歌聲浮起來了」:「爺爺,你說唱歌,我昨天就在夢裡聽到一種頂好聽的歌聲,又軟又纏綿,我像跟了這聲音各處飛,飛到對溪懸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了。我睡得真好,夢的真有趣!」
評論家李健吾說沈從文「好像生來具有一個少女的靈魂」,而《邊城》「是一首詩,是二老唱給翠翠的情歌」。
5. 讓小和尚心動的小腳印
汪曾祺說自己的《受戒》寫的是「43年前的一個夢」,那裡有美麗鄉村和初戀:
「她(小英子)挎著一籃子荸薺回去了,在柔軟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腳印。明海看著她的腳印,傻了。五個小小的趾頭,腳掌平平的,腳跟細細的,腳弓部分缺了一塊。明海身上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他覺得心裡痒痒的。這一串美麗的腳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亂了。」
86版《西遊記》中,唐僧遇上女兒國國王。
6. 她天生一張初戀情人的臉
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版《伊豆舞女》中,真實再現了川端康成同名原著中舞女薰子裸體向主人公「我」打招呼那一幕:
「忽然從微暗的浴場盡頭,有個裸體的女人跑出來,站在那裡,做出要從脫衣場的突出部位跳到河岸下方的姿勢,筆直地伸出了兩臂,口裡在喊著什麼。她赤身裸體,連塊毛巾也沒有。這就是那舞女。我眺望著她雪白的身子,它像一棵小桐樹似的,伸長了雙腿,我感到有一股清泉洗淨了身心,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嗤嗤笑出聲來。她還是個孩子呢。是那麼幼稚的孩子,當她發覺了我們,一陣高興,就赤身裸體地跑到日光下來了,踮起腳尖,伸長了身子。我滿心舒暢地笑個不停,頭腦澄清得像刷洗過似的。微笑長時間掛在嘴邊。」
這是最美麗的初戀故事,戲裡戲外都是——時年15歲的山口百惠就長著一張初戀情人的臉。
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主演的《伊豆舞女》(1974)。
7. 從此愛上春天裡的熊
《挪威的森林》中,渡邊形容自己愛綠子,就像「喜歡春天的熊一樣」:
「春天的原野裡,你一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這麼對你說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塊兒打滾玩好麼?』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說棒不棒?」
沒有哪個女孩聽到這樣的情話會不心動,包括綠子。
8. 青春的終結
在散文集《村上朝日堂嗨嗬!》中,村上春樹說自己在三十歲時切切實實地感受到青春已逝。那一年,他遇到了一個和初戀女友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子(臉一模一樣,氣質一模一樣,連笑法也一模一樣!),讓他心跳不已,忍不住說出了「你長得和我過去認識的女孩一模一樣」。
女子回應道:「男人麼,總喜歡這樣說話……」因為她這句話,「迄今為止我始終予以信賴的某種不設防性」、即使在艱難的日子也小心守護的東西,一下子就毀掉了。
「當然我是喜歡那個女孩的,但事情畢竟已經過去。所以就是說我始終小心守護的,準確說來不是她,而是關於她的記憶,是我附屬於她的某種心境。」這種心境,可以名之為「青春」。
村上春樹著作《挪威的森林》同名電影。
9. 前一秒永不分離,下一秒各奔東西
屠格涅夫的《初戀》說初戀是一種「甜蜜的痛苦」,廢名的《初戀》一上來就說「我一見她就愛」,格非的《初戀》則是對初戀的解構:小說始於「我」同事季康與妻子離婚,只有從兩人拍過的照片(被稱為「記憶的殘片」)中才能看到愛情曾經存在的痕跡——在其中一張快速成像照片的背面,男方寫著「今天晚上,你會感到吃不消的……」女方則回應「那你就試試看……」
小說的結尾,「我」和疑似導致季康離婚的「小三」結婚。「我們信誓旦旦,永不分離;我們未雨綢繆,時刻準備,各奔東西。」
10. 唯一可做的只剩回憶過去
餘華的《愛情故事》同樣是對初戀的解構。這個「愛情故事」由兩個敘事單元組成,一個發生在1977年的秋天,一個是在十多年之後的「此刻」,前者作為回憶,不斷穿插到「此刻」中。
那年的秋天,16歲的少男少女有了性關係後擔心懷孕,忐忑不安地前往四十裡外的某個醫院去檢查;而在此刻,婚後的兩人相對無言。「我們唯一可做的事只剩下回憶過去。可是過多的回憶,使我們的過去像每日的早餐那樣,總在預料之中。」
在電影《乘風破浪》中,彭于晏與趙麗穎是青梅竹馬的戀人。
11. 一首《同桌的你》,一首《First Love 》
讓70後一聽就想起初戀的是《同桌的你》:「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誰安慰愛哭的你,誰把你的長髮盤起,誰給你做的嫁衣……」
80後、90後的初戀之曲則分別是周杰倫的《七裡香》和阿黛爾的《First Love》。
12. 戀戀風塵
臺灣導演吳念真的故事,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因為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裡阿遠的原型就是他。他後來寫過一篇《我一輩子沒有拉過她的手》,寫自己去當兵之前,初戀女友阿真(所以本名吳文欽的他後來取了筆名叫「吳念真」)買了一千多個信封,每個信封都寫上她的地址、貼上郵票——當時一張郵票兩塊錢,一千多張郵票就是兩千多塊,她五個月的薪水。她寫到累得睡著,吳念真就幫她繼續寫,然後把信封捆好去當兵。
「最後侯孝賢拍片時保留了『我們一起寫信封』的鏡頭,其他的他就刪掉了,因為覺得太煽情了,沒有人相信。」對他來說,初戀是青春的滄桑,「我想每個人如果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在心裏面記著也不壞,不然白走了這一遭」。
《戀戀風塵》拍的是吳念真念念不忘的初戀。
13. 永遠的少女冬妮婭
在很多60後(包括一部分70後)心中,冬妮婭是永遠的少女,他們難以忘記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到的關於她的描述:「她穿著領子上有藍條的白色水手服和淺灰色短裙。一雙帶花邊的短襪緊緊裹住了曬黑了的勻稱的小腿,腳上穿著棕色的便鞋。慄色的頭髮梳成了粗大的辮子。」
還有,她和保爾之間愛的悸動:「兩個人都氣喘籲籲地站著,心怦怦直跳。冬妮婭因為瘋狂的奔跑,累得一點力氣都沒有了。她仿佛無意地悄悄倚在保爾身上,保爾感到她是那麼親近。這雖然只是一瞬間的事,但是卻深深留在記憶裡了。」這一幕幕,也永遠留在讀者的記憶裡。
14. 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
在知乎上,有人引用史鐵生《我與地壇》中這段話來回答對初戀的感受:「我什麼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
電影《我的初戀情人》。
15. 那是藍色九月的一天
德國詩人布萊希特的《回憶瑪麗·安》(黃燦然譯)是最美的關於初戀的詩:
那是藍色九月的一天,
我在一株李樹的細長陰影下
靜靜摟著她,我的情人是這樣
蒼白和沉默,仿佛一個不逝的夢。
……
自那天以後,很多月亮
悄悄移過天空,落下去。
那些李樹大概被砍去當柴燒了,
而如果你問,那場戀愛怎麼了?
我必須承認:我真的記不起來,
然而我知道你試圖說什麼,
她的臉是什麼樣子我已不清楚,
我只知道:那天我吻了她。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情人節特刊
點擊封面圖購買
本期看點
2016中國情愛報告
2016年度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