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的《巴霍巴利王2》正在公映,這片2年前的第一集我就給徹底否了,特效渣,劇情渣。
看評論和評分,現在的這第二集還不如第一集那。
早就聽說IMDb是印度電影刷分的重災區,所以就好奇的點開了這片在IMDb上的頁面,驚奇的發現此片已經赫然在列IMDb TOP 250之67!。。。英語畢竟不是母語,再重新聚焦仔細一看,不是IMDb TOP 250之67,而是Top Rated Indian Movies之67。慣性使然啊,因為上圖紅框標註的那個位置如果有數據,一般都是指該電影入圍了IMDb最受歡迎的前250名電影,如《教父》的IMDb TOP 250之2:
而這個「最受歡迎的印度電影榜」倒是個新發現,再點開是這個樣子的:
還發現在IMDb上以國家為一個排行分類的似乎只有印度一個:
關於這個「最受歡迎的印度電影榜」,不管IMDb的設置初衷如何,其實這樣的設置是很人性化的,這樣的設置事實上給無責任刷分的開闢了一個自留地,你刷破屋頂也沒關係,自嗨自樂吧!善哉~
任意刷分,甚至是成規模的水軍刷分,是對一個網站評分和排行榜信譽度和含金量的嚴重挑戰。同時也是對公信力的鮮明對抗!
之前提過,早在2008年諾蘭的《黑暗騎士》上映之際,IMDb就遭遇了大量的諾蘭粉惡意的給《教父》打1分,並同時給《黑暗騎士》打高分,已達到將《黑暗騎士》推至TOP 250高排名的位置,最後結果就是導致了《肖申克的救贖》常年名列第一,《黑暗騎士》高高位居第4!
最近的一次水軍攻擊IMDb是2017年底針對《至暗時刻》的,老K也及時報導過。這回水軍的做法是在短短的2天之內組團給《至暗時刻》惡意打2分,IMDb的應對是將這些集中時段打出的2分大量刪除,把495個2分刪除了473個!同時還將388個1分刪除了237個,恢復了該片應有的評分:
好像有點兒身份的印度人都比較崇拜英語,而且會英語的印度人在世界各地者眾,所以在英語的IMDb上刷分也就具備了實際的自然條件。其實,中國人在這一方面應該也是不差事兒的,老K猜測,這回《至暗時刻》的刷低分就很有可能是中國水軍所為。
其實刷分的是只管刷,不管埋的。一部電影的好壞,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段內是自有公論的,就算你刷到了第一名,可在有見解的影迷心中的實際位置卻不會改變。
其實《黑暗騎士》是不是IMDb TOP 250之4的實力,只要看看IMDb前20的排名就一目了然了:
IMDb TOP 250前20中,排在《黑暗騎士》之後的16部電影中,至少5部是具有絕對實力排在《黑暗騎士》之前的,就是被我標註了藍色方框的5部。如果繼續查看前100的IMDb TOP 250,還會有很多是可以排在《黑暗騎士》之前的,最後把《黑暗騎士》排擠在前10名甚至是更靠後的名次之外都是很輕鬆和很必然的事情。
再來看看IMDb TOP 250中其他的諾蘭電影,加上《黑暗騎士》竟然一共有7部入圍!
諾蘭真的是這樣一位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神導演嗎?其實驗證起來很簡單,不用看這評分與排名,看完這7部電影自然就清楚了。
我喜歡諾蘭的電影,也承認他是一位好導演,說是一位難得的好導演也不為過,他的一些理念與觀點我更是附和+點讚,但這卻不意味著就可以粗暴忽略其他導演和電影。
所以,既然有了「最受歡迎的印度電影榜」,是否也應該搞個無差別對待的Top Rated Nolan Movies「最受歡迎的諾蘭電影榜」?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