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電視圈的人都關注了!
文 | 方雁橙
自2006年到2016年,中國的出境遊人數增長了近4倍,達到1.22億人次。目前,中國出境遊的旅遊人數和消費均躍居世界第一。隨之而來的是戶外旅行節目的火爆,繼2014年《花樣姐姐》大火之後,一大批戶外旅行綜藝便橫空出世。
作為東方衛視花樣系列的新單元,《旅途的花樣》在保留原有花樣系列從心出發的基礎上,進行了很多創新和嘗試。如何觸發明星嘉賓的真實情感,怎樣展現嘉賓多元化的一面。 不撕、不作秀,溫情暖心的畫風可以說是同類節目中的一股清流。 截止到收官當天,微博話題閱讀量10.3億,討論量460萬。
去代際化,發掘嘉賓性格裡的「另一面」
《旅途的花樣》在這一次的嘉賓選擇上,沒有所謂的姐姐,也取消了挑夫的概念,改為團長副團長。嘉賓年齡平均在30歲左右,這種去代際化的考量,一方面減少了因年齡問題帶來的觀念衝突交流不暢,同時也更容易被廣大年輕用戶喜歡。節目中除了林志玲和李治廷,啟用了馬麗、沈騰、張歆藝等新成員,他們的加入也給旅途增添了許多未知的樂趣,因為不熟悉節目組的意圖,可能會在溝通時花一些功夫,但對節目效果而言卻多了份未知狀態下真實。
整季節目下來,總體的印象是溫情暖心。沒有為博取關注刻意製造嘉賓間的矛盾衝突,通過發掘嘉賓性格裡對大眾來說比較新鮮的一面並展示給觀眾。比如馬麗,在觀眾的普遍認知裡,她幽默搞笑,大大咧咧,是一個典型的女漢子形象。而通過《旅途的花樣》我們看到了馬麗身上不同於以往刻板印象的另一面,她喜歡粉色,充滿少女心。張歆藝爆料曾看到馬麗拿著小本本寫東西,上面貼滿了粉紅色的桃心,華晨宇評價馬麗很少女,喜歡小熊,會在物品上貼一些可愛的粉色圖案,就連發卡和一些小飾品也是少女系列。
還有華晨宇我們都知道他是音樂鬼才,在大家普遍的認知中才華橫溢總會和孤傲清高畫上等號,可觀眾通過這檔節目看到了他身上暖心的一面,其他花樣團成員浮潛回來後,華晨宇擔心他們感冒,會暖心地去為他們熬製可樂薑湯,暖男的形象自然被觀眾自發提及。不需要節目組設計人設,通過觀察把他們身上的一些不一樣的點呈現給觀眾。不僅為節目本身增加了看點,也讓觀眾對嘉賓有了更深的認識。
兼具實用性和服務性,深度體驗文化
與以往旅行類節目不同的是,《旅途的花樣》節目組通過徵集粉絲對節目的構想和創意,匯集成粉絲「願望清單」,以此來設計旅遊路線,花樣團成員們以「粉絲的名義」去體驗不一樣的旅途,真正去踐行「你想要的旅行,我來替你體驗」。在昨晚收官的最後一期中,花樣團成員來到了堪稱童話城堡的伊埃斯科城堡,在之前的節目中花樣團成員轉戰摩洛哥、俄羅斯、挪威、丹麥4國,在沙漠中騎駱駝,在沙灘「放飛自我」邊唱邊跳。志玲姐姐穿著摩洛哥傳統服飾出席玫瑰典禮,中國的歌曲《熱情的沙漠》在摩洛哥的上空迴響,在俄羅斯的時候于小彤帶著俄羅斯大媽一起跳中國的廣場舞,收官前一期丹麥王儲與花樣團成員的會面,相互贈送代表本國文化的紀念品。
節目對異域文化的展示,並未停留在「我來了,我看見了」的階段。深入當地人生活的日常,比如在丹麥,馬麗和女主人學做美食,女主人豪爽的性格讓觀眾感嘆「原來世界各地的女漢子都一樣」,從細節處展現異域文化的魅力,讓觀眾產生感同身受的具象體驗,文化交流自然也會變得豐潤起來 。明星嘉賓們帶著觀眾的「願望清單」去體驗異國文化的同時,也將中國文化帶到了途經的每個國家,使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向前推進了一小步。
實用性和服務性是這季節目的另一個亮點,在旅行的過程中,作為團長的志玲姐姐會把大家在旅途的感受和意見整理出來,比如怎麼換錢、交通工具怎麼買票,包括酒店、餐廳大概會花費多少、門票多少錢,哪些地方值得去觀賞,怎麼樣避免被當地人敲竹槓,根據明星嘉賓們的經驗,會整理成一個更為詳細旅遊指南,印成小冊子,觀眾若想去旅行,可以提前通過小冊子去需要注意的事情,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不刻意製造矛盾,有效利用不可控因素
其實做旅行類節目有很多不可控因素,特別是在《旅途的花樣》中,陌生的國度,變幻莫測的天氣,這些不可預知的問題隨時都有可能打亂拍攝計劃,這對於整個創作團隊無疑加大了製作難度。而正是這些意料之外的因素,增加了節目的真實性和可看性,明星嘉賓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會作何反映,甚至在一些關乎自身安全的突發狀況時,嘉賓之間是否還能像往常那樣姐妹情深,這些都能真實的反映出嘉賓的性格。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節目,都是以人為核心的去做,在這種旅行類節目中沿途的風景是一方面,嘉賓之間經過磨合建立聯繫的過程和其中的故事才是最吸引觀眾的。
近幾年隨著戶外旅行節目的火爆,給綜藝節目的創作帶來新的思路之餘,也增加了明星夫妻、萌娃和老爸的曝光率,觀眾看到了明星們生活化的一面。也讓很多節目拍攝地成了「網紅」,不管是名不見經傳的山溝溝,還是久負盛名的景點,都成了熱門的旅遊地,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螢屏之外的觀眾可以通過觀看節目去了解當地人的生活。除此之外旅遊網站、旅行社、航空公司等也從這些旅行真人秀節目中獲益。
但隨著這類節目的增多,存在的問題漸漸浮出水面。比如嘉賓們在相處中既要融洽又要有矛盾,於是我們看到很多節目為了撕而撕,滿屏的火藥味,雖然有戲劇化和衝突的效果,卻讓節目顯得很刻意,觀眾看得不舒服,嘉賓之間一季節目下來建立的不是友誼而是隔閡。《旅途的花樣》巧妙地避開了這些問題,在節目中大多數衝突來自不可預知情況下的突變,嘉賓之間也會有矛盾,而這種矛盾是源於無法避免的個體差異,嘉賓處理這些問題的方式和方法讓觀眾看得舒服,甚至是節目的一個亮點,觀眾也可以通過觀看節目去借鑑嘉賓們的處事方式。
其實 一檔好的節目,不單是通過數據和收視去衡量的。首先能夠把節目想要表達的信息準確傳遞給觀眾,其次嘉賓們通過參加節目得到一些不一樣的體驗,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除了滿足娛樂的需求,接收到積極有用的信息。 《旅途的花樣》除了滿足這些訴求外,實用攻略、深度體驗文化的特點也是其區別於同類節目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