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我倆快玩完了……」
後臺有位女生跟熊傾訴,說她最近和男朋友的關係好像變得很「危險」;
前段時間兩人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吵架,現在倒好,不吵了,微信回復一兩句男朋友就說他有事。
「熊你說,他這是不是要分手的前兆啊?」
熊之前呢,其實也有給大家分享過談論關於「分手徵兆」的一些書;
但很巧的是,這位朋友的問題,正好在熊前兩天看的一本書裡有解答~
嚴格來講,這本書並不算是一本專門分析情感的書;
而是一本關於幸福、成功、健康、信念、情感的全方位指南:《富足:過豐盈而美好的生活》。
作者傑森•沃克霍布,是美國知名網站mindbodygreen創始人;
他的網站擁有超過2000萬訪客,個人擁有16.5萬推特追隨者。
如書名所述,這本書是傑森為了幫助人們過上「豐盈而美好的生活」而寫的。
當然,感情也是他所研究的其中一個方面。
所以書中就有一章節的內容,是森傑根據自身以及朋友的經驗,所總結出的「某一方、變心想分手時」會有的4個徵兆;
當然熊認為,每段感情都不一樣,別人的感情經歷,我們也不能隨意地對號入座。
所以啊,熊把這些「分手徵兆」分享給大家,意不在讓大家猜忌、揣測對方;
而是希望大家要及時發現感情問題,要及時和對方溝通,及時修復問題~
徵兆一:不再願意傾聽你的建議。
作者說,當某一方不斷有分手的想法時,那他們看待對方的視角,就會隨之發生變化:
開始覺得愛人像敵人一般,曾經最熟悉的朋友,變成了他們的陌生人。
作者甚至用八個字,形容這種狀態:「信任已死,悲哀襲來。」
他們不再願意傾聽對方的建議,更不願意聽到任何批評的話,包括被告知自己需要改變的話。
具體表現就是,他們會對對方的一些建議、想法進行強烈的反駁。
比如,當對方善意地提示說:「不要總是丟三落四,要注意安全。」
那他們的回覆可能是:「不用你管」、「怎麼什麼都要操心」等等。
徵兆二:
變得忙碌,
跟你待在一起的時間驟少。
信息很少回復,總說自己很忙,找各種藉口拒絕見面……
這些行為,在作者看來,都是想分手的徵兆。
作者還把這些行為統稱為「感情中的拖延政策 」。
意思是說,他們往往不是真的「忙」,而是在拖延;
一步步冷落伴侶,把感情拖沒,最終徹底切斷聯繫……
作者比喻說,就像「當一位舞者離開舞池的時候,也就不再有舞蹈了」;
當他逐漸疏遠伴侶的時候,愛其實就是在一點點地消散。
徵兆三:不斷挑你的刺。
「當一對情侶的共同行為範圍變得狹窄了,他們對對方的看法會變得狹窄。」
作者說,想分手的那個人逐漸表現出疏離之後,還會變得更加不能包容對方。
意思是啊,這個時候,他會用「挑對方刺」,來代替直白地說出分手。
比如,會嫌棄對方穿的衣服醜,皮膚差,或是抱怨對方不像個合格的伴侶等等等。
除此之外,他們可能還會變得十分敏感,常常過分解讀對方的話。
長此以往,兩個人的關係就變得水火不容,最終走向他們想要的「分手結局」……
徵兆四:
對於你的一切,
他不管不問。
「愛人,是悲傷時的避難所。」
和大多數人一樣,作者也認為,伴侶是避難所一般的存在,是我們累了可以停靠的港灣。
然而,當某一方變心、想分手時,這個避難所也會被隨之拆除……
即:對於你的一切,他不管不問,不再關心。
比如,當你滿臉寫著不開心時,他絲毫不在意,只顧在一旁刷手機;
當你身體不舒服時,他也依舊以冷漠相對……
總而言之,這個想分手的徵兆體現在生活細節裡,恰恰是容易察覺感知到的。
1.一旦對你們的感情有任何的擔憂時,試著和伴侶談談你的感受,千萬別憋著不說。
2. 當你與伴侶發生爭執時,深呼吸冷靜一會兒,然後再回過頭來看發生的爭執。
3. 創造一個你們都認可的一個小儀式。
可以是早上離開家時,擁抱親吻對方;也可以是剛到家時,與愛人有十分鐘的特別相處時間。
4. 遇到需要幫助的事情,可以嘗試告訴伴侶,而不是遠離、隱瞞對方。
5. 多稱讚伴侶,也去接受對方的稱讚。
書裡有一句熊很喜歡的話:
「愛上一個人一定是因為
他本身的樣子,
而不是因為你所期望的樣子。」
長按下方圖片並識別二維碼
每晚十點半,我們一起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