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報導:9月2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MEIT)發布公告。宣布禁用118款中國APP。其中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絕地求生手遊、企業微信、百度、手機淘寶、支付寶、優酷等,還有一些壁紙、手電筒等工具類軟體也被「株連」。
這波操作,關心時事的朋友應該不會陌生。在此前,6月29日印度政府全部禁用59款中國APP(包括TIKTOK),一個月後再次宣布禁用47款中國APP。至此印度政府已禁用了224款中國APP。
在知乎上有網友不禁感慨:感謝印度讓我知道了這麼多APP是中國的。
禁用這些APP的理由也是一致的:許多「來自各種來源」的投訴指出,這些APP存在濫用數據的情況。在未經授權情況下竊取用戶數據。「出於保護13億印度人民的隱私」故作封禁處理。
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一、傷敵一千自損十萬
以此形容印度這波操作一點也不為過,此次封禁印度媒體最關注的還是絕地求生。可以說這款遊戲就是送給印度玩家們玩的。
根據2020年上半年《 絕地求生 》總下載量 7.34 億次,印度地區的下載量為1.75億次 排名第一。而印度玩家對遊戲的貢獻卻少得可憐,根據Sensor Tower 的數據顯示,《 絕地求生 》 2020 年上半年盈利 13 億美元,其中中國區貢獻了52%,而來自印度的盈利卻只有可憐的0.17%。
雖然印度玩家充值少,但根據下載量來看。《 絕地求生 》在印度人氣極高。僅2019年印度的《 絕地求生 》職業比賽,在各種平臺上的播放量就超過了2億,總決賽的點擊量更是達到了4.3億。可見《絕地求生》在印度的火爆程度。
從職業比賽到遊戲直播,再到各種短視頻、衍生網劇。有人大致估算《 絕地求生 》在印度每年創造4億美元的價值。而印度市場給遊戲公司本身僅僅帶來500萬美元收入。
印度主播和職業選手在《絕地求生》被禁後發表觀點。其中一位胖哥在直播間痛哭流涕,他那種悲痛欲絕的心情,反映了印度一部分印度玩家的心情。
不少印度網友感慨:「活久見」的2020。對於我們來說最糟糕的可能不是新冠疫情,而是TikTok、PUBG被禁。
為何印度為如此排斥中國,不願意放過一款遊戲APP。甚至不惜用「自爆拳」犧牲自己用戶的利益?帶著這個問題,我在網上搜尋了一番。發現了點有意思的資料:
首先新冠疫情在印度已經失控,目前每日增加超過7萬,居世界第一。按照印度的醫療衛生情況,印度政府對於這種局面很可能沒有什麼辦法。
更可怕的是印度經濟,二季度GDP同比下跌23.9%,這是有史以來最差的數據。
印度政府的國際債務已達1.17萬億,佔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85%。印度目前的國家信用評級是BBB-,比歐債危機中國家破產的希臘還要垃圾。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政府必須要振興國內經濟,順便轉移國內矛盾。在疫情肆虐的形勢下,發展軟體產業自然是首選。在這樣的背景下搞出一些民族仇恨,把中國APP趕出印度,然後在全力扶持國內軟體公司。也算是印度政府的常規操作吧。
二、面對封禁,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怎麼辦?
傳統企業的特徵是企業擴張邊際效應遞減,而網際網路企業的擴張是邊際效應遞增的。你的用戶越多,企業的價值也就越大。這也就意味著: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網際網路企業自然都走向了國際化。
印度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因此中國公司看好印度市場也不是一兩天。雷軍的那句著名的「Are you OK」,正是在印度發布會的時候說出的。
然而每個國家有各不相同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想到別國發展,必須經歷該地區的技術認同,觀念認同和價值認同。到人家地盤上做生意,大氣的會認為你是「帶來哦先進技術,搞活國內經濟」,狹隘的就覺得你「就是過來搶錢的」。
在印度被被禁的這些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都觸及到了這層「透明的天花板」。從短期來看,他們在印度市場的投資可能血本無歸。且印度市場的大門,在最近一段時間內會對中國公司關閉。
但從長期看,正如任正非在談到美國的封鎖時所說:我們仍然要堅持自強、開放的道路不變。世界總有認可你的那一天。目前的這些封鎖行為只是一部分政治家的衝動,不代表美國企業、美國的學校、美國社會。他表示不會因為被打壓而忌恨美國。
我覺得這才是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應有的態度和胸懷!有這樣的中國企業家,我個人對中國科技企業出海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