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些個美人er,治好了我的容貌焦慮

2021-03-01 收藏拍賣雜誌
前幾天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討論的#容貌焦慮#話題上了熱搜,看大家都還蠻有感悟的。容貌焦慮,簡單來說就是在目前這种放大顏值作用的環境下,很多人擴大了對自己外貌缺點的恐懼,從而導致了不自信。要是制定黃金比例、黃金分割理論的數學家歐幾裡得穿越到現在,他可能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貢獻會成為現代社會中人們對容貌的焦慮和束縛吧。黃金比例臉,指的是符合國際認可的黃金比例界定了雙眼、嘴巴、前額及下巴之間的最佳距離。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古代還是近代,人們對於身材外貌的審美一直在不斷變化。

商周時期,中國古代平民百姓的審美觀以高大豐滿才是美。《詩經·小雅》中歌頌的美人形象多為高大、壯碩。「嘯歌傷懷,念彼碩人。」(唱著令人心傷的歌,思念那心上的人)其中「碩」字形容的美人應該能勾畫出她大致外形輪廓。

而中國最早為了外貌節食減肥的人,可能就是楚國人了。《戰國策》記載「靈王好小腰,楚子約食」。當官的階層都感受到楚靈王的喜好,相約節食瘦身以討楚靈王歡心。後宮佳麗為了討楚王喜歡,餓肚子節食直到餓死了。唐代詩人杜牧就曾喜歡這樣的細腰,「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隋朝隋煬帝採選民間童女的標準是「姿質端麗者」,選美標準以「美貌、高個、膚白」為主導。這一點倒與現代人的審美有一些相似。緊接著,就是大家熟悉的以肥胖為美的唐代了。但唐代對美的標準,可不單單只是胖這麼簡單。以唐代第一美女楊玉環來說吧,史書對她的描述是:「豐豔」「微又肌」「凝脂胭華」——長相豔麗,體態豐滿,肌膚緊實。李白《清平調》把她比作牡丹花,告訴大家楊玉環是一種端莊大氣華豔照人的美。白居易《長恨歌》說她「天生麗質難自棄」,這是說她皮膚好,容貌佳,至於「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到了宋代,思想保守,注重道德高於容貌,憑藉美貌進入皇宮的美女,極少。再加上國勢不振,纖柔病弱之態成為女性美的主流,造就大批溫柔賢淑、嬌羞無力的「病美人」。北宋中期,纏足自宮廷傳至民間,江南的青樓女子也把纏足作為一種時尚。於是,弱不禁風的小腳女人成為女性美的典範。從這個時候開始,便開始瘦子當道的季節了。北宋 何充 《摹盧媚娘像》

明代隨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人們審美情趣開始隨潮流轉變,但對於容貌審美上和前朝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社會對於女性的束縛有增無減,表現在女性的髮飾、服飾等方面。明朝女性的髮型非常死板,衣服也包裹得很緊,沒有什麼個性可言,可謂將女性之美裹了個嚴嚴實實。直到明朝晚期,才逐漸又有了一些特色。

清代,含蓄內斂之美,仍然是女性美的基礎。清朝文人張潮在其著作《幽夢影》中提到「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可以看到清代文人心中要求是內外兼備的審美標準。這種審美意識一直保持到民國。

清代宮廷畫家焦秉貞《歷朝賢后故事圖》局部

比起不斷變化的東方審美,西方對外形的審美倒是始終如一,那就是豐滿!西方藝術史中,有三尊公認最美維納斯像,有趣的是,這三個時期維納斯的臉,都出自同一個人——芙裡尼(Phryne)。但公元前4世紀,芙裡尼有一個醜陋的外號「蛤蟆」。有一次她犯下「不敬神」的罪過,雅典法院審判她時,她的辯護人一把扯掉她的衣裳,對市民陪審團說:「難道能讓這樣美的乳房消失嗎?」法官被她的美貌驚呆了,認為她是愛與美之神的化身,當場判她無罪。從左至右:《克尼多斯的阿芙洛狄忒》《斷臂維納斯》《美第奇的維納斯》讓·萊昂·熱羅姆(Jean-Léon Gérôme),《法庭上的芙裡尼》,1861,漢堡藝術館對於「豐滿」的追求,文藝復興時期的三位大家: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把高雅的豐滿美發展到極致。而到了洛可可時期人們的審美就開始叛逆,將美學史再一次拉回到俗人身上來,拒絕做一個沒有七情六慾的人,於是出現了各種「搔首弄姿」的人物形象。

再然後,出現了畢卡索、達利、佛洛依德這些不再只追求單純漂亮的女體的藝術家出現,西方對人類的審美,終於開始去看到更多不同的層面,關心到各類不同的群體。

畢卡索《金髮繆斯》  圖源:2018年倫敦蘇富比「印象派與現代藝術」專場拍賣現如今,社會似乎被美麗的容貌綁架了,總覺得美是成功的必然因素,而不美的人就會以各種理由被指責、嫌棄;關於容貌、身材、年齡是許多人心中難以跨越的一道坎。而媒體對容貌焦慮的販賣宛如巨大的零售業市場,到處都是「美=成功」的報導,仿佛在操控人們對美的價值觀、並無情的給其他人蓋上了「醜」印章。在藝術史中,有一位帶「鬍子」的女畫家,她擁有最醜的面部形象:一字眉、鬍子、厚嘴唇、鬢毛.但直到今天她依然是時尚達人們心中的另類女神,她就是弗裡達·卡羅。


這位女畫家在她47歲時就離開了人世。弗裡達的一生也遭遇了各種磨難,但她並不屈服,她堅韌、獨立、有個性,她的自畫像裡總是透露出一種悲傷,抑鬱,憤怒。她用這些充滿力量的畫,打破了社會對外貌的束縛:沒有笑容的表情、憤怒的連心眉、帶有男性特徵的鬍鬚這些醜的元素變成了一種高級美、一種時尚。

《Diego and I》 弗裡達·卡羅 1949顏值的美應該是不被定義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價值。我覺得要更加多元地去欣賞美。仔細回想一下,在生活中我們怎麼判斷他人的美:看到Ta挺拔昂揚、衣著簡單有品你覺得美;看到Ta笑的燦爛、眼睛明亮你覺得美;感覺Ta溫柔善良、大方有序,你覺得美……美就是這麼簡單,可如今又有多少人已經沒有勇氣用蘋果鏡頭為自己拍張照了?

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美顏相機,無論是尖下巴、大眼睛、高鼻梁,甚至是A4腰、筷子腿,它都能為你一一實現。有數據表明,各類美顏相機的月活躍用戶總數已常年高達1億以上,且有78.62%的人在使用美顏相機後還會再進行二次修圖。


於在網絡的世界裡我們再也見不到那些真實的人。外貌焦慮的背後是自卑而又敏感,大家再也不敢向大家投放生圖,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雷同又模糊的臉。


外貌焦慮成為了我們的枷鎖,那麼外貌自由何時才能到來?


加拿大化妝品商業廣告上的模特體現不同種族的「美」

英國模特Ali Tate-Cutler,2019年維多利亞的秘密首次採用大碼身材的模特。【版權聲明】本微信登載的所有內容均為《收藏·拍賣》獨家原創,未經授權不得擅自轉載和使用。

藝術家替工4個月,道出了每個當代打工人的心酸史……

相關焦點

  • 超越「容貌焦慮」,開啟「自洽」人生
    最近由趙薇監製的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就聚焦了「容貌焦慮」這一女性普遍困境。劇中臺詞說:「這是個看臉的時代對嗎?不對,不全面。不光要看臉,還要看胸看腰看屁股,看頭髮看指甲,看腳後跟,顏值似乎成了某種話語權。」  而恰恰在前不久,大潤發超市因一張女裝尺碼錶引發輿論討伐。
  • 容貌焦慮是什麼病?女孩子都對自己的容貌不滿意?
    美成這樣你告訴我自卑?那區花大概率可以直接自sha了看完她們是不是猛然發覺,原來並不是長得不夠好看的女孩才會焦慮、自卑,那些絕對稱得上美女的人也很容易對容貌感到焦慮。但是發現活躍在網絡上的那些美女都有一個高而挺的鼻梁,比巴掌還小的臉,黃金比例的五官、又覺得自己跟這些人比起來不算完美,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容貌焦慮。容貌焦慮的危害是什麼?
  • 關掉美顏想摔手機——《魔鏡》裡說的容貌焦慮就是我
    隔三差五,月經話題——減肥、焦慮、逃離北上廣、明星隱婚、社畜就會登上熱搜,這不又來了嘛。趙薇監製的節目,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女主齊溪在鏡子前哭著說「我就是覺得我很醜」。容貌焦慮又雙叒上了熱搜。只要這種歧視和焦慮還存在一天,討論和反抗就是有意義的。
  • 趙薇齊溪談容貌焦慮說了什麼?容貌焦慮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容貌焦慮
    近日,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幕後紀錄片上線,監製、導演趙薇和主演齊溪首次在鏡頭前公開談論"容貌焦慮"問題。幕後紀錄片當中,趙薇對一些片段產生共情,流下了眼淚。她坦言自己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對自己不自信,覺得自己滿臉都是缺點。但是,趙薇作為過來人也告訴各位女性:"有時候缺點你認可它,它也是可愛的。"呼籲女性對自己自信,不要懷疑自己。
  • 她是最美衛子夫,卻為愛整容丟了事業:容貌焦慮,毀了多少女性?
    《美人心計》中衛子夫只有一個鏡頭,就被稱為「最美衛子夫」。《美人無淚》中清純動人的海蘭珠,一顰一笑都動人心弦。可這些都沒有被她看到,那些否定的聲音,仿佛分外刺耳,一句一句鑽進她心裡。容貌這件事之所以會讓一個女性焦慮,並不在於她聽到的稱讚有多少,而在於她聽到的否定有多少。把皮囊等同於自我,皮囊被否定,自我也就陷入了懷疑。
  • 你有容貌焦慮嗎?
    在剛剛播出的第一期《魔鏡》中,齊溪扮演一位有容貌焦慮的女性,令「容貌焦慮」這一話題登上熱搜,引發討論。實習生 丁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雙眼皮貼「毀掉」同學會,內心獨白開啟反思《魔鏡》講述了這個女孩在與男友約會前卸妝並與男友發生爭吵,同時在整個過程中與自己對話的故事。影片一開始,主人公化完一個精緻的全妝,她對著鏡子開始了自己的獨白。
  • (附資源)《我的ID是江南美人》|別再讓「外貌焦慮」支配你啦,你是最好看的呀
    這一案著重講了「容貌焦慮」的問題,最近一些美妝博主們又引出了一個「無效化妝」的概念。小編無奈覺得,這無疑是在加重容貌焦慮。中青報的調查數據顯示,近6成的大學生有「容貌焦慮」。總有人在販賣容貌焦慮,但美的定義本來就不是千篇一律。
  • 趙薇的《魔鏡》上線,直擊女性容貌的焦慮
    在當前上線的《魔鏡》一章中,主要聚焦的是女性的「容貌焦慮」,影片很清楚的解釋了容貌焦慮是指女性在他人對自己的容貌進行評價的時候感到焦慮,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真實的容貌。當下整個大環境都在營銷和販賣女性容貌至上的一個思想,其實我覺得此劇的高度還是不夠的,可能涉及到一些比較敏感的社會問題,所以沒有被提及吧,或者說沒有被清晰的定義出來。
  • 趙薇齊溪談容貌焦慮
    最近,身為導演的趙薇在影片《聽見她說》之《魔鏡》中,給大家講述的一個關於「外貌焦慮」的故事,這個故事用短短20分鐘,將現代關於女性對「顏值」的執拗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產生了深深的共鳴——一個從業三十年的整容科醫生對一個女孩說:「小姑娘,你很漂亮,不需要整容,你只是不太自信,相信我,自信的女孩最漂亮。」女孩聽後一臉迷茫地問大夫:「不是漂亮的女孩才最自信嗎?」女孩說:「這是個看臉的時代,對嗎?
  • 夜思|女藝人最後悔的是整容:你也為容貌焦慮嗎?
    由是,容貌焦慮的話題再引熱議。在作者看來,外表的美醜沒有絕對的標準。不如試著屏蔽一些聲音,自己建立容貌自信。推薦給你,靜夜思。女藝人最後悔的是整容:你也為容貌焦慮嗎?因為負面的否定一定比正面的讚美更令人印象深刻,慢慢地,這些否定、偏見和質疑的聲音,就會被她們內化成對自己的否定。獨白劇《魔鏡》講得就是一名「長得不好看」的女孩自述,她少年的時候,一直被班上的同學嘲笑瘦得像麻杆還有醜,就連她最喜歡的班長,都沒有正眼看過她一眼。
  • 趙薇:我到現在都有容貌焦慮丨獨家專訪
    節目播出後,也引發了觀眾大量討論:為什麼會選取這幾個話題?為什麼要採用獨白的形式?女性在現實生活中面臨的困境還有哪些?她們能在這個節目中找到解決困境的方法嗎?但一開始他們擔心拍出來會很悶,覺得會沒有人看,所以一直沒有人願意投資這個項目。
  • 趙薇:我到現在都有容貌焦慮丨獨家專訪
    「我從小就覺得,自己怎麼那麼胖呢」《聽見她說》一共8集,分別從容貌焦慮、中年危機、家庭暴力等8個題材展開,剖析了當代女性面臨的8種困境。在早期籌備選題的過程中,項目組準備了一個故事池,裡面有將近60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女性故事,主創們從這些故事中,挑選出了最感興趣的8個題材進行拍攝。第一集《魔鏡》所探討的「容貌焦慮」,正是讓趙薇深有感觸的一個題材。
  • 關掉所有美顏,你也有容貌焦慮嗎?
    其中,第一集《魔鏡》中提及的「容貌焦慮」成為了最近討論度較高的話題,引發了網友深深的共鳴。女演員齊溪所拍攝的片子裡,充分說明了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苛刻。「我沒有質疑『高白瘦』,我質疑的是『一定』。」,身材焦慮是現在幾乎每個都市女性都面臨的問題,《魔鏡》的選題,將這種焦慮放大到你的面前。
  • 星座佔星測試|你是否有容貌焦慮
    這也許也是為什麼漂亮的人越髮漂亮,有錢的人越發有錢,背後的原因吧 你是否有容貌焦慮?一起來做這個測試吧 默念問題,隨機截圖 但是好在你也還是會懂得自我安慰,告訴自己外表是沒辦法長久的,即便再美的人也會有容顏不再的一天。所以總的來說你能夠很快平復自己對於容貌方面的不安全感。如果你能夠更多一點修煉一下內在,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那麼你便能夠更好地從容面對關於外表的小缺點或者改變了。
  • 齊溪趙薇談容貌焦慮,曾因臉寬鼻塌被勸整容
    齊溪趙薇談容貌焦慮,曾因臉寬鼻塌被勸整容!由趙薇擔任監製以及發起人的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的其中一個劇目《魔鏡》幕後紀錄片正式上線了!在此次劇目中,由齊溪擔任女主角,主要講述關於女性容貌焦慮的事情,一時間也是引發了廣大女性的熱議。在首集《魔鏡》中,女主齊溪妝容落魄的對著鏡子哭著說「我就是覺得我很醜」。
  • 我治好了抑鬱症!
    我是永歌,9歲容貌被毀,2次重度抑鬱康復,依然樂觀,歌以詠志。我的經歷,大概可以用下圖表示。
  • 「容貌焦慮」上熱搜,揭開了無數人內心的秘密
    「不用你說,我知道是我。」這是由趙薇導演的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魔鏡》中,一位有著「容貌焦慮」的女性開場獨白。容貌焦慮最後她自己給出了答案「我很完美,完美的成了我自己。」看過一個社會學實驗:美國一位藝術家,邀請了7位不同年齡的女性,根據她們自我的描述以及陌生人對她們的描述,分別畫了兩組畫像。出乎意料的是,別人眼中的她們,遠比她們自己眼中美麗。
  • 拒絕容貌焦慮,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上周,由趙薇導演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上線,探討當代女性的容貌焦慮。
  • 聽了他們的話,我的年齡焦慮被治好了
    我現在作為一個學生,最重要的事兒就是學習。但兩年前我是焦慮的,我會一直在想:我畢業怎麼辦?我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做了各種嘗試,在迷茫焦慮中掙扎。但是想想,既然未來的事我不能左右,那順其自然就好,我就想做好現在應該做的事兒。雖然這兩年看了不少書、電影,但是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我只需腳踏實地,一步步來,不負韶華。
  • 聽見她說:《魔鏡》更新,齊溪自曝容貌焦慮,彈幕實在太諷刺!
    就在11月17號的時候,《聽見她說》更新了第一個故事《魔鏡》,講述的是一個對自己容貌有些焦慮的女孩的獨白。每天會花大量的時間來裝扮自己,希望自己被關注被追捧,甚至每天會花很多的時間來觀察鏡子中的自己,面臨著對於自己容貌的不自信、焦慮、彷徨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