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火,每一期的微博熱搜從未落下,無論是女明星之間的互動、表演,還是節目組的求生欲,都成了播出之後的話題點。
但最初吸引我關注的,卻是官宣視頻的文案。視頻中反覆強調「三十而立、三十而勵、三十而驪」,利用諧音梗和排比句,表達了三十歲的女性還是有無限可能。接下來我們就先看看這個視頻吧。
看完視頻,你是不是也有一點點感動?緊接著官宣海報文案更為熱血,「用拳拳之心去徵服,所有不服。用天生驕傲去會見,所有偏見。用步履不停去拒籤,所有標籤。」
這正面回應了30+的女生,無論何時,她們都正當時。每一個表達與立意,都從女性角度出發,告訴世人有了時光沉澱的風韻,才能更坦蕩成熟的去直面世界。這不僅是有意思的文案,更是有洞察、有深度的文案。
也許你會問,什麼樣的文案才算有意思?那怎麼做到有洞察和有深度呢?別急,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來叨叨:第一,什麼樣的文案才算有意思;第二,有意思的文案有哪些共性;第三,為什麼有意思對文案而言特別重要。
什麼樣的文案才算有意思,關於這個問題,我問了近10個小夥伴,結果每個人告訴我的答案大相逕庭。
有人說,脫口秀的段子就是蠻有意思的。比如「請大家一定要記住一句話:早飯一定要吃!當然,不是因為健康不健康,而是因為這是你一天當中最便宜的一頓飯。」
有人說,鵝廠在老乾媽事件中的洗地文就蠻有意思的。比如,在官微中說,自己是個吃了假辣椒醬的憨憨企鵝,暗指騰訊在這次事件中也是受害者,既讓大伙兒同情,又增加了品牌好感度。讓吃瓜群眾一時之間還以為是兩個品牌的事件營銷。
有人還說,杜蕾斯的文案就是有意思的標杆。2020上半年,熱點不多,而杜蕾斯表現卻次次亮眼。比如疫情期間,「出不出門,都要注意安全」。比如微信正是支持深色模式,「讓黑夜的歸黑夜」。看似簡單的兩句話,你細品就能知道老司機的車速是很快的。
還有人甚至認為,薛之謙一出手就是有意思的代表。比如,粉絲讓他趕緊營業,回官微私信和消息,他曬出後臺截圖,私信消息「916萬條」,並配上「我真的有看,但真的看不完」。這一微博發出,評論一邊倒的都讓他好好休息。這不,少營業的目的又實現了。
老實說,這些答案超出了我的預期,但細想一下,其中也存在一些共同點。脫口秀中的段子文案,都來源於你我的日常生活,它是對生活的調侃、對工作的吐槽,對人生的思考。
鵝廠與老乾媽屬於熱點事件,說明人們永遠都喜歡看那些熱鬧發生的地方,這就是人性。至於杜蕾斯文案,這個老司機更是牢牢掌握了對人性的洞察,每一句話都能說到點上。而薛之謙這樣好玩的流量明星,那更是吸睛的典範。
那這能說明什麼呢?我想聰明的你一定已經get到了,有意思雖然在每個人心裡都不盡相同,但它們都有幾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有態度、熱點、打破常規」。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案例。
支付寶大家都很熟悉吧,你們可以試試把支付寶拉到底,會看到這樣一句文案「我是有底線的」,這既說明了已經刷到了底部,又傲嬌地向我們展示,支付寶是一個有態度、有個性的小夥伴,而如果只是一句「到底了,下面沒東西了。」只是起到簡單的告知,卻不能讓人會心一笑。
想必大家看到這裡,都已經get到了,有意思的文案是怎樣的了,那麼我們接下來看看這些文案有哪些共性呢?
有意思既不是譁眾取寵,也不是粗製濫造。
時至今日,我們是怎麼看待有意思的文案呢?我們就來說叨說叨,首先有意思≠逗比,有的人認為隨便一篇文章,用時下最流行的詞,語氣詞多一點,加上幾個表情包和段子就很逗比了,但為什麼並不是每篇文章都讀起來感覺有意思?
因為逗比不會傳遞價值,而有意思則會。我們說一件事、一個人或一段文案有意思,是說除了好玩之外,還會帶來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或者引發一些思考,文字也是如此。
總的來說,有意思的文案都有這三個共性「有洞察、傳遞價值、與我有關」。
洞察是客觀存在的,並不是我們創造或者發明出來的,我們只是去挖掘和發現。那什麼算是洞察呢?
洞察大抵上就是,大家心中早就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一直沒有說破,也沒有準確提煉出來,當你說出來的時候,他就會覺得「真相了、無法反駁、我就是這麼想的。」這就是洞察。換句話說,洞察就是一些沒有被發現的真相。
早先聽一位前輩在分享洞察這一概念的時候,他提到過陌陌做的一個刷屏海報。當時陌陌升級講興趣圈層以後,大家反饋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話不投機,經常是雞同鴨講get不到對方的點。
然後,就讓團隊去所有能聊天的平臺盡情的聊,沒過多久就有一個同事說他性格內向,不會聊天,有社交恐懼症。後來就有了這樣的文案:
「世間所有的內向,都是聊錯了對象;話嘮找不到同類,只有假裝社交恐懼;每晚反覆說去洗澡了,可我沒有潔癖。」
你是不是看完瞬間就懂了,你是不是也這樣做過或者說過呢?沒錯,這就是洞察。
我們再來說說傳遞價值,換句話說就是表達看法或者觀點,一個好的看法能改變別人的認知,這就是廣告文案的目的。
比如說提倡戒菸,我們通常看到的是不斷提醒大家,吸菸會導致肺癌,告訴二手菸對小孩的危害,告訴大家戒菸永遠不晚。但我見過一張海報,上面只有一句話「Cancer Cures Smoking(癌症專治吸菸)」。
得了癌症,菸癮再大的老煙槍也能瞬間戒菸。等真得了癌症,你就能戒菸。這就是一個新的看法,我相信,這句話能讓很多老煙槍都想一想,真要到那個時候再戒菸嗎?雖然這個看法不一定有效,不一定能讓人戒菸,但也能讓他思考一下,或者少抽幾根。
對於文案來說,每一個新的看法,都可以帶來很多新的創意,也能讓切入點更能有意思。這就是看法的力量,也是傳遞價值的可貴之處。
聊完洞察、價值,我們接著「說說與我」有關。
寫一句文案或者做一個廣告,我們都希望大家主動傳播,但受眾為什麼要轉發這個文章或者創意呢?要不就是轉發了可以得到實際的好處(獎品),要不就是可以幫你表達觀點、提供談資,再或者就是可以裝逼。
你是否很熟悉這樣的文章標題:
「所有電話號碼以13、18、17、15開頭的人注意了……」
「這100字,每個當媽媽都該看看……」
「年輕女性在職場的十大注意事項……
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被吸引了,反正要真遇到這樣的文章標題,我會點開看看的,又花不了幾秒鐘,萬一是真有什麼通知呢?
這個標題一下就與我建立了關係。「與我有關」就是這個意思,我們都會更關注與自身有關的東西。比如新冠疫情期間,如果你身處國內,是不是更關心國內疫情?如果你家有人今年高考,你是不是也會更加關注高考的信息,而不是只是湊個熱鬧?
說了這麼多,你是不是對洞察、傳遞價值和與我有關有了新的認識呢?
其實一句好的文案,可以讓你一眼就有「哇!怎麼不是我寫的」這種打心底裡的佩服,可以改變一個人思考、看待問題的方式、一個人的勇氣,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有意思能把文案變得更好。
引用DDB創始人的一句話「And they won’t listen to you if you’re not interesting.(如果你不夠有意思,那大家就根本不聽你說話)。」這句話就告訴我們,只有做到了有意思、好玩,才能改變受眾。
作為一個廣告文案,我們的職責就是努力通過文字,讓別人知道、相信一些他們原本不知道、不相信的東西,而實現這一目的的捷徑就是有意思。
比如,笑果文化出品的「段子日曆」:
「對於在大城市合租的年輕人,每天要面對的第一個早高峰就是搶廁所。」
「體檢抽了我13管血,我到底該期待醫院查出些什麼好?還是啥也沒查出來好?」
「 我是一個特別孤獨的人,但凡能找到一個掏心掏肺的朋友,也不至於把外賣紅包發給文件傳輸助手。」
可以看出,這些文案都是源自日常生活,從隻言片語中我們能看到年輕人對生活的調侃、吐槽和對人生的思考,仿佛把所有的事情笑著說出來,就能達到自我化解。這就是有意思的魔力。
事實上,大部分優秀的廣告和文案,都通過有意思的語言和創意來實現目標,用有意思去實現那個改變,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有意思的原因。
文案需要有意思、有料,我們的生活和人生,同樣需要這樣的智慧。
著名作家賈平凹說過:「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有意思是一種生活態度,是發自內心,又從言行中表現出來。活得有意思,其實就是擁有好奇心,對生活充滿熱情,不斷去發現生活中更大的世界,領略生活的豐富多彩。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活得有意思,把生命裡的每一天都過得絢爛多彩。
- END -
來源:公眾號@弦弦叨叨,作者弦弦,擁有00後思維的重慶人,入行廣告圈7年,是一個從事廣告創意文案工作的基層工作者。在這裡,和你一起,分享廣告圈、文案圈那些有趣的人、成長的事和他們改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