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導讀:一邊是2000多人競爭一個職位,另一邊卻是,也有90多個職位無人問津。
來 源丨北京日報、中國新聞網、北京青年報、央視新聞、中國青年報(評論員:朱昌俊)、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圖 / 圖蟲
11月24日上午,2020國考公共科目筆試開始。
據北京日報報導,今天在北京匯文實驗中學考點,考生們頂著四五級北風,在8點30分走進考場。一些公考輔導機構在考點門前派發複習資料,已經到了「臨門一腳」的時候了,這時候他們給出的都是「押題寶典」、「必考要點」等乾貨內容。中央一號文件、鄉村振興、精準扶貧、人工智慧等時事熱點都被列為重點內容。
在呼嘯的狂風中,考生們跺著腳,縮著手,還不願放下手裡的複習資料,仍在抓緊最後幾分鐘的時間強化記憶,因為手快被凍僵了,翻書的動作都不利索了。
根據官方此前發布的數據,本次國考共計劃招錄2.4萬人,涉及中央和國家機關86個單位、23個直屬機構,共計143.7萬人通過報名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60:1。公共科目筆試成績及最低合格分數線可於2020年1月查詢,專業科目考試成績也同時可查詢。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2019年錄取人數「冰點」之後,2020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錄人數也上升明顯。2019年,招考共有中央機關75個單位和20個直屬機構參加,計劃招錄1.45萬餘人。2020年,計劃招錄則達到2.4萬人。
華圖教育的數據顯示,今年國考人氣最高的職位花落「深圳海關所屬隸屬海關監管二級主辦及以下(八)」這個職位(招錄11人),有5021人通過審核,是唯一一個過審人數達到五千人以上的職位。而這個工作也不輕鬆,需要「節假日值班及每天24小時倒班工作」。
擬招2.4萬人,超143萬人報名過審
今日上午9時,2020年度國考公共科目筆試在全國各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直轄市和個別較大城市開考。上午進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考試,下午進行「申論」科目考試。
根據國家公務員局此前公布的招考簡章,2020年度國考涉及中央和國家機關86個單位、23個直屬機構,共有13849個招錄職位,計劃招錄24128人。從計劃招錄的總人數來看,相比於上年度1.45萬餘人的招錄計劃,有了較大幅增加。
儘管計劃招錄人數有所上升,但競爭依舊較激烈。根據今年10月26日,國家公務員局發布的2020年國考報名最終數據,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0年度公務員招考共有143.7萬人通過了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60:1。
據中國新聞網,「今年國考,招錄人數比去年增加了近萬人,看似國考大幅度擴招,但不少報考者認為報考門檻相比以往更高,成功考錄依然不容易。」華圖教育公考輔導專家李曼卿分析,今年眾多崗位的招錄條件在不同方面都變得更為嚴格,例如,對基層工作經驗年限的審核更嚴,更多崗位也突出了專業技能的工作經驗要求。
實際上,從歷史來看,自2009年度國考報名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一直到本次國考招錄,國考報名人數已連續12年達到百萬以上。
圖片來源:中公教育
11個海關崗位吸引超5000人競爭
每年國考,報名階段都會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現象,不少崗位競爭白熱化的同時,也有崗位無人問津。這一現象也同樣出現在今年的國考報名情況中。報考職位出現「冷熱不均」的情況。
2020國考報名最激烈的十大崗位(圖片來源: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
據北京青年報,今年國考競爭對手最多、最難考的職位是「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複製處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一個職位引來2315人報名,競爭比高達2315:1。 不過與2017年最熱職位民盟中央辦公廳接待處主任科員及以下競爭比9837:1相比,今年最熱職位的熱度已經大大降低。
華圖教育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複製處一級主任科員」的工作和落戶地點均在北京,職位介紹為「從事攝影、攝像、編導相關工作。」專業要求為本科及以上的「廣播電視編導、影視攝影與製作」。備註中要求報名者「能熟練使用影音、圖像處理軟體或設備」。
圖片來源:華圖教育
今年國考人氣最高的職位花落「深圳海關所屬隸屬海關監管二級主辦及以下(八)」這個職位,有5021人通過審核,是唯一一個過審人數達到五千人以上的職位,以絕對性優勢遙遙領先。
華圖教育發布的數據顯示,上述職位的工作和落戶地點均在深圳,職位簡介為:「從事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和物品的監管工作,出入境衛生檢疫、出入境動植物及其產品檢驗檢疫,以及進出口商品法定檢驗等工作。須節假日值班及每天24小時倒班工作,室外作業,條件艱苦」。專業方面要求「本科及以上公安學類、公安技術類」。備註中提到,「限高校應屆畢業生;身體條件須符合《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準(試行)》;現場一線崗位,須服從關區二次調配。」
圖片來源:華圖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國考有90多個職位無人問津。
為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提供1507個職位
據央視新聞,2020年的國考與往年相比,在招生條件中特別增加了「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的要求。體檢考察部分也特別指出,「根據職位需要,部分招錄機關將對報考者有關心理素質進行測評,測評結果作為擇優確定擬錄用人員的重要參考」。所以今年的以及未來的考生們一定要注意,保證考場內外心理素質都要過硬!
不僅如此,今年國考招錄還為在軍隊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專門提供了共1507個職位選擇,招錄2337人,而往年是沒有這些專門職位的。有志於繼續為國家服務的士兵們要抓住這次機會!
此外,國考一向強調考試紀律,對作弊行為的懲罰措施也愈加嚴厲。今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了《關於辦理組織考試作弊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在公務員錄用考試中組織考試作弊的,應當被認定為「情節嚴重」,根據刑法規定,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在今年的國考公告中也明確提出「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的人員、被開除公職的人員、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人員,在各級公務員招考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錄用紀律行為的人員,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被辭退未滿5年的,以及法律法規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不得報考。」
評論:體制內不是就業的避風港
11月21日,評論員朱昌俊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了題為《國考熱依舊 體制內卻不是就業的避風港》的文章。全文如下:
一年一度的國家公務員考試,本周末將再響開考鈴聲。今年的考試時間相較往年,提前了一個星期。根據媒體的報導,本次國考招錄共提供1.3萬個職位,計劃招錄人數超過2.4萬,比上一年度的招錄人數增加了近萬人。不過,國考熱並未真正「降溫」,考試競爭程度依然堪稱激烈,多個崗位是真正的「千裡挑一」。
公務員崗位由於相對穩定、福利保障完善,多年來一直是擇業的熱點選擇,從常理上看,這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國考的激烈程度,除了反映出社會主流價值對「穩定」的追求,也可能折射出社會對現代公務員崗位的理解偏差。特別是在就業壓力之下,一些年輕人可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前途瞄準「體制內」。
但是,置於現代觀念下,公務員崗位從來不是就業的「避風港」。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背景下,公務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已是大勢所趨。而隨著近些年由上至下的作風建設和放管服改革,無論是對公務員的職業理念,還是專業服務能力都有了新要求。將公務員崗位等同於可以「混日子」的想法,甚至期待一旦擠進去就能「前途無憂」,將越來越不現實。 公務員考試報名「冰火兩重天」的現象,依然未得到改觀。部分熱門崗位的競爭比超過了1000「1,與此同時,仍有數十個職位「零報名」。這些崗位,有的是因為地點偏遠、工作比較艱苦,有的是因為對專業水平有較高要求、門檻限制多,讓報名者「望而生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公務員體系對專業人才仍存在需求缺口。
當然,社會擇業觀念的優化,尤其是「官本位」價值觀的淡化,很難一蹴而就,公務員報考熱的持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現實註腳。要真正讓社會對公務員考試保持平常心,既要進一步提升公務員隊伍的管理水平,從作風到福利、待遇都更趨規範化、透明化,遏制社會對於公務員職業回報的過高期待;也要藉助持續的放管服改革,激活市場活力,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意願、有勇氣、有機會開拓個人發展空間,而不是習慣性退縮到「體制內」。
不必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年輕人報考公務員,也不能把此前媒體報導的個別年輕人誓言「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編制裡!」的個人觀點當作年輕人的普遍心聲。但是,告別對公務員崗位的集體「偏愛」,無論是在行動層面,還是在社會心理層面,都還有較長的路要走。讓公務員崗位的人才需求與考生報考意願對接更為合理,不僅有利於公務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的發展,也有助於激發更大的社會活力。
最後送上幾道測試題(向左滑動可以看答案),看看你是青銅還是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