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敢穿龍袍下葬的女人,衣服上有十幾萬顆珍珠,留下了千古之謎

2020-12-25 愛歷史的小李

在中國古代,自「周公制禮」以後,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差距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身份不同的人、天子、諸侯、醫生、神父和平民可以擁有的生活完全不同。

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晉朝自稱皇帝後,這種等級差距變得更加明顯,皇帝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與眾不同。如果別人使用皇帝可以使用的東西,很有可能直接被歸類為「謀反」。

清朝時期公主的封號分為高倫和石錫、最高等級的公主和高倫公主。英憲公主是康熙的第三個女人,為雨而生,但從小受到皇帝寵愛,先是被封為化石,後來又被封為高倫。

康熙的長女和次女相繼去世,榮憲公主直到嫁人為止更加受到重視,康熙挑選了一位蒙古郡王為丈夫。當時,曼蒙貴族通婚很正常,康熙對他的女婿相當滿意,女兒結婚後也過著幸福的生活。

20世紀70年代,一群盜墓賊來到榮憲公主的墳墓,他們挖出地面的封土後,被堅固的石門擋在路上,最後找到一把大錘子,輪流在石門上開了個大洞,擠進一股腦,大肆掠奪其中的陪葬品,無數金銀珠寶都很合適。

打開棺材的時候,他們發現在場的人感到驚訝的情況,榮憲公主身上穿著閃閃發光的黃丹珍珠團龍袍,龍袍上鑲嵌著十多萬顆珍珠。第二,開館時,榮憲公主去世了200多年,但皮膚仍然有彈性,像陌生人一樣驚動了在場的人。

傳說這個龍袍是藍齊兒出嫁時康熙皇帝授予她的,蒙古人好像不懂禮數,所以讓藍齊兒穿龍袍下葬。當然這只是猜測,真正的原因至今一直是千古之謎。

這件龍袍長150釐米,上面繡著10多萬顆珍珠,只有珍珠的重量可以達到3斤。龍袍中鏽有8條短龍,兩邊肩膀也各有一條龍。中間水龍頭下繡著「壽」字,四周都是祥雲和海水的圖案。

葬禮時可以穿龍袍的公主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慈禧下葬時也穿著長袍。由此可見,這位高倫英憲公主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不幸的是,墳墓裡丟失了大量的葬禮,後來回收了100多個項目,被確認為國家或自治區級別的文物。考古學家說,固倫榮憲公主墓的陪葬品等級不亞於清朝皇陵。據說,如果陵墓裡的文物不丟失,開一個博物館也沒問題。

相關焦點

  • 內蒙挖出清公主墓,一件龍袍卻令人震撼,專家:光珍珠就十幾萬顆
    其實歷史上並沒有藍齊兒這個人,而其實她的原型就是固倫榮憲公主。固倫榮憲公主是康熙帝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最為寵愛的女兒,母親是榮妃馬佳氏,從小的固倫榮憲公主就非常的漂亮和聰明,19歲下嫁給了漠南蒙古巴林部烏爾袞,一生過得也算是非常的舒服,和父親康熙的關係並沒有因為遠嫁而疏遠,相反卻更加的有親情。
  • 歷史上唯一一個敢穿著龍袍下葬的女人,這個行為連慈禧都不敢
    今天說的是固倫榮憲公主,這位公主的作用很大,她對清朝的作用,就跟漢朝的王昭君對漢朝作用差不多,當時,她也是帶著康熙的期盼,嫁到了草原上。這個公主是康熙十二年生的,母親是榮妃馬佳氏,是康熙早期的寵妃,公主從小也比較聰明機靈,所以康熙也很喜愛她。
  • 唯一一位穿著龍袍下葬的公主是誰?固倫榮憲公主是什麼身份?
    然而,估計誰也沒有聽說過,古代竟然會有女人穿著龍袍下葬的事情,大家一定不要太驚訝,因為它確實真實的存在,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這個女子是我國歷史上唯一敢穿著龍袍下葬的女人,連武則天和慈禧都沒敢這麼做。她就是固倫榮憲公主。  這位公主是康熙皇帝的女兒,因為是寵妃所生,加上自身聰明伶利,極受皇帝的寵愛,被皇帝捧在掌心,視作掌上明珠。
  • 武則天去世後也只敢穿鳳袍,她死後卻穿龍袍下葬,誰給她的膽子?
    武則天去世後也只敢穿鳳袍,她死後卻穿龍袍下葬,誰給她的膽子? 滿人能問鼎中原,蒙古人功不可沒。所以,在清朝每一代皇帝的政治博弈中,維繫好與蒙古人的關係始終是一個重頭戲。如何維繫兩股政治力量微妙的平和?最主要還是要找到利益的制衡點。當然,利益不能赤裸裸地談,必須給它找到一個漂亮的形式。
  • 皇帝的女兒,「藍齊格格」的原型,專家卻「數不清」衣服上的珍珠
    令考古專家驚詫的是,陵墓中「榮憲公主墓」雖然已被埋葬了兩百餘年,但遺體卻保存完好,甚至有種「剛剛下葬」的錯覺;其遺體皮膚仍有彈性,宛如生人一般,躺在棺內面部朝上,頭南腳北,頭戴金制鳳冠。除此外,棺中「榮憲公主」腕套金鐲,指戴戒指,足蹬大紅緞滿幫繡花靴子,身穿多層服飾,最外面是一件光彩奪目的珍珠團龍袍;後經專家測量,這位一直存在於史料中的「公主」,真實身高為156釐米,髮辮漆黑,辮長足有0.75米,垂至臀部,辮梢似有扎纏,棺南及東側分別放有一個骨灰罐,盛放的是「額附」烏爾袞及公主之子琳布的骨灰。
  • 北京出土神秘男屍,穿清朝龍袍梳明朝髮髻,是韋小寶還是順治帝?
    隨著發掘工作的深入,著名的「龍袍乾屍」面世了。顧名思義,墓主穿著龍袍,而且這龍袍還不是一般的御賜龍袍「四團龍補服」,而是真正屬於皇帝的禮服龍袍。這就讓人感到很莫名了,在古代,龍是天子的象徵,一般人怎麼會穿著皇室龍袍下葬?如果墓主是皇帝,他為何沒葬在皇陵,而是一個人孤孤單單下葬?
  • 唯一穿龍袍下葬的女子,不是武則天而是一公主,屍身240年不腐!
    在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古代時期,女子久居深閨,不拋頭不露面,她們的職責是養兒育女,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子的自由,女子無法在外面展露自我,在朝廷之上更沒有女人的一席之地,而武則天打破常規,成了被後人津津樂道的特例,她雖為女子卻當上了皇帝,手握大權號令天下。
  • 考古隊打開墓葬,看到龍袍以為墓主是皇帝,結果卻是個公主
    那麼,到底是哪位女子,竟穿著龍袍下葬呢? 要知道,在中國的歷史上地位極高的兩位女性,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和清朝末期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也不敢以皇帝的禮儀來下葬,更別提身穿龍袍。
  • 秦朝之後的皇帝不敢穿黑色的龍袍?是真不敢還是另有原因?
    有人就開始議論說秦朝之後的皇帝不敢穿黑色的龍袍,事實真是這樣嗎?每一朝推崇什麼顏色是很有講究的,不是由某個皇帝喜歡什麼顏色決定的,這背後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在這裡的。知常容先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秦始皇為什麼會選擇黑色作為最尊貴的顏色。每一朝取得天下總得向別人說明自己取得天下的原因。比如周為什麼能打敗殷商,給出的理由是代天伐之有道伐無道。
  • 內蒙古挖出清朝公主墓,墓主埋葬240多年宛若活人,還身著龍袍!
    每一個旅遊景點都有其神奇的故事或者歷史。有很多的遊客對一個地方產生好感,很多時候都是通過這裡的神話或者傳說。就比如西湖,正是因為有白娘子和許仙的神話故事,更讓這個地方在美的基礎上,增添了一絲神秘。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古墓,本就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
  • 清朝藍齊兒公主,破例賜她封號,死後龍袍下葬
    很多人都喜歡看一些古代的電視劇,前段時間回顧《康熙王朝》,這是一部描寫清朝的歷史古裝劇,在電視劇中藍齊兒的成長過程讓人忍不住為她惋惜,小時候的她活潑天真,十分聰慧,深得父皇的寵愛,慢慢長大之後,她有了自己的感情,看到漢人李光地之後被他的才華深深的吸引,他的才情和博學也讓她不能自拔,這個青春期的少女對他產生不一樣的感情
  • 哪個皇帝穿黑色龍袍,歷史上各朝黃袍的顏色
    自秦始皇統一華夏,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史以來,各朝各代一國之君都稱作皇帝,貴為九五至尊,皇帝上朝都要穿正裝,皇帝的正裝叫龍袍,後來也叫黃袍。留意歷史的話,尤其從古裝影視劇中我們會發現個朝代的黃袍顏色其實並不都是黃色,不同朝代甚至有黑色紅色等顏色龍袍,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歷史上各朝代龍袍的顏色。看秦朝影視劇會發現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穿的龍袍顏色很特別是黑色,也是歷史上唯一用黑色做龍炮的皇帝。古代以為秦朝是水德,古言中水為坎,坎的主色為黑色,這就是秦始皇用黑色龍袍的原因。
  • 秦始皇穿黑色龍袍,之後的帝王為何只穿金黃色?漢武帝:我們不敢
    嬴政 皇帝 劉徹 六國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龍是炎黃子孫的圖騰,代表著至高無上,所以最高統治者把自己和龍聯繫在一起,自稱為真龍天子,生活也與龍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他們穿的衣服稱作龍袍,坐的椅子是龍椅
  • 沈珍珠根本無足輕重,李豫的最愛死後三年仍捨不得下葬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看完電視劇《大唐榮耀》,人們會以為,這個叫沈珍珠的女人是唐代宗李豫的最愛,失蹤多年以後,李豫還在派人尋找她。實際上,根據《舊唐書》的記載,沈珍珠根本就是個跟丫鬟一樣的人物,只不過跟李豫曾經有過肌膚之親,然後生了個兒子。即便如此,李豫仍然捨不得給沈珍珠任何名分。以至於安史之亂發生時,沈珍珠被遺棄。
  • 濟南男子抽菸火星燙壞路人衣服,要賠10萬,「這是龍袍」
    山東濟南一名男子在走路時抽菸,菸灰火星剛好落在路人衣服上,對方要求賠10萬才肯罷休,抽菸男子被蒙圈了,只能低頭不語。這名路人強調這衣服是特製服裝,非常昂貴,所以值這個價。但看他這身衣服有網就說了,這是龍袍啊。
  • 古代皇帝的龍袍不能用水洗,那臭了又該怎麼處理?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制度的國家,他規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稱為朕,皇帝的印章稱為玉璽,皇帝步行專用道路稱為御道,皇帝的車馬奔馳的道路稱為馳道等。這些政策被其後的帝王不斷的沿用和創新,並在隋唐時期出現了皇帝專用的服飾---龍袍。古時候人們認為皇帝為真龍天子,因此皇帝的服裝上面都繡有龍紋圖案,故稱為龍袍。
  • 《清平樂》開播:從歌女到龍袍加身的太后,歷史中的劉娥有多彪悍
    實際上,她不僅沒那麼毒辣,還是個名垂青史的女政治家,也是歷史上除了武則天以外唯一穿過龍袍的女人。但很少人知道,這個曾站在權力頂峰的女人,原本只是一個在街頭賣藝的孤女。那麼,她到底是如何從一個底層孤兒逆襲為一國皇太后的,我們且細細說來!
  • 古代皇帝龍袍禁止用水清理,那髒了怎麼辦?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龍袍,皇帝的專屬朝服是繡有龍形圖紋的袍服。此外,龍袍還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龍章禮服。唐高祖武德年間令臣民不得僭服黃色,黃色的袍遂為王室專用之服。在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兵變稱帝,於是龍袍別稱黃袍。龍袍作為皇帝的平常衣服,場合不同,所穿樣式也有不同。到了清朝的時候,皇帝的服裝可以分為吉服,禮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在電視中的龍袍,也只是龍袍中的冰山一角罷了。在上朝以及參加大典時,皇帝必須穿著龍袍。而龍袍本身也有許多講究,比如在龍袍上共有九條進龍,其中還有一條隱藏在衣襟裡,「龍袍」的稱呼也正因此而來。
  • Steam超級折扣:一款解謎遊戲,隱含著達文西留下的千古之謎
    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據說蘊含著很多達文西密碼至今無人破解,然而事實上除了這副畫作之外,達文西還給後世留下了很多千古之謎,《The House of Da Vinci》(中文名:達文西的密室)就是基於這些密碼誕生的遊戲。
  • 揭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燭影斧聲千古之謎
    野史筆記偶有記載,也是眾說歧異。有的說是因飲酒過度而暴死,有的說是因腹下腫瘡發作而病亡,使得宋太祖趙匡胤之死得不到合理解釋,更普遍的一種看法則認為太祖之死與宋太宗有很大的關係。在宋人作品《湘山野錄》曾經記載這樣一個故事,說在宋太祖沒有當皇帝的時候,曾經和一位道士在關河遊玩,這位道士預言趙匡胤當於那一年當皇帝,之後果然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