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傷害數值來評定,相信李逍遙的酒神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據說這招傷害主要與靈力值和真氣值掛鈎,不過知事兒當年滿真氣900左右情況下,酒神能打出9821的傷害,後來提升了靈力值再試,傷害依然是9821不變,看來酒神主要還是根據所消耗的真氣值決定,和靈力值關係不大。
除了酒神以外,玩家使用率最高的莫過於乾坤一擲,開創了國產RPG以本傷人的先河,1點真氣外加5000文錢,平均打2000血,一直乾坤一直爽,無論拜月教主還是樹妖,在金錢的力量面前只能跪地道歉。
此外,天罡戰氣+醉仙望月步也是一招非常實用的COMBO,雖然要花消耗2個回合,但可以讓主角擁有平A更勝技能的輸出能力。
不過,在《仙劍1》眾多招式之中,有一招由於概率問題,一直被玩家所低估的神技,它就是阿奴的【奪魂】。
顧名思義,這招能夠直接吸取敵人的魂魄,讓其直接斃命,消耗83點真氣,比常用的雷神、山神、劍神消耗得還要多。
這裡扯句題材話:每次看到阿奴,知事兒都不禁聯想到日本漫畫家筆下的奇幻漫畫《3X3 eyes~三隻眼》,女主角佩的活潑調皮,加上剛登場時的打扮,和阿奴感覺上很相似。
加上佩變成三隻眼後,會使出一種把人的生命強行扯出,放進自己體內,使得被奪走生命的人變成不老不死的法術,總會蹦出一個想法:這不就是《仙劍奇俠傳》裡的奪魂嗎?
當然了,《3X3 eyes~三隻眼》連載自1987年,而《仙劍1》則在1995年問世,我想大體上兩者是沒有交集的,知事兒只是順帶一提而已。
好了!話題回到《仙劍1》奪魂這招本身,眾所周知,這是非常考驗人品的招式,總體而言以失敗居多,而奪魂成功率的關聯要素,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其中比較流行的幾種說法包括:
1、成功概率與敵人抗性有關。
2、靈力值越高,成功率越高。
3、吉運值越高,成功率越高。
4、主角和敵人等級差距越大,成功率越高。
5、敵人血量越低,成功率越高(寶可夢捉寵理論?)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逐一驗證這些說法,首先看第一條,《仙劍1》裡面共有毒、風、雷、水、火、土六種抗性,至於瘋魔、昏睡、奪魂是否有相對應的抗性則不得而知。而且奪魂並不像靈葫咒清楚註明敵人血量不足四分之一時才能收進去,因此成功率難有依據。
有一點可以肯定,靈葫咒適用於遊戲中大部分小兵,而BOSS角色對此是絕對免疫的,這點,知事兒猜測奪魂也是同一個原理,畢竟我對著火麒麟、水魔獸、樹妖、拜月教主等BOSS均使用過多次奪魂,結果無一成功。
再來是靈力值對奪魂的影響,知事兒用巫後測試了一下,測試靈力為564,吉運為96,對水池裡的雜毛使用奪魂,5局戰鬥,共12次裡面奪魂中(原定10次,為了提升數據下限,額外增加了2次)只有2次成功,成功率可以說是低出天際。
我用修改器把巫後的靈力調成了999再測試,結果12次奪魂有3次成功,雖然比上次測試多了1次,但是只有1次的提升,難以斷定靈力值對奪魂的概率有提升作用。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