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這幾天一定看過這條新聞
憑空失蹤半個月 監控都沒拍到她的蹤影 電話、行李沒拿 ......
真相撲朔迷離
這些懸疑色彩太過吸引人
一下子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隨著事件熱度的持續走高
很多想「蹭熱度」的網紅開始坐不住了
許多網紅連夜趕來事發小區 為的就是拍攝最新鮮的素材 搶到能引起大家關注的線索
大概有多少網紅呢?
小區保安告訴記者「人數很多,攔都攔不住」
他們不關心當事人的家屬
是否會受到二次傷害
也不管自己的行為會不會
影響到小區業主的正常生活
他們來的目的很明確
蹭熱點,沒準能火
「現在不做熱點,根本火不了」
「如果拍這個能火,那我就全程直播」
某位擁有1萬粉絲的男網紅如是說
確實
流量經濟的大背景下
火了,就能賺錢 但是,網紅的底線到底在哪裡?
為了漲點粉絲、要幾個禮物
就像吸血的螞蟻一樣
無差別地蹭熱度
拋開網紅二字不談
你們做人的底線又在哪裡?
這個新聞,
讓我想到了大衣哥的鄰居
曾上過星光大道和春晚的
農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
出道9年來沒有過一天清閒的日子
他家的門口從早到晚
被村民或者遠方趕來的遊客
圍得水洩不通
這些人表情冷漠
舉著手機不停地拍他
有的人是半道路過
拍他就是為了留個明星照片而有的人已經把拍他
當成了日常營生
他成了大傢伙的搖錢樹
白巖松在《幸福了嗎》
一書中曾說過
這個社會的底線正不斷地被突破,只要於己有利,別人,便只是一個可供踩踏的梯子。
而在大衣哥事件中他就是大家賺錢的「梯子」
村民仗著他脾氣好、心地善良
就不斷地壓榨他的價值
善良不一定會遇見善良
大衣哥的付出
不但沒有得到回報
反倒餵養出一批
只會索取的「白眼狼」
為了「百八十的錢」犧牲鄰裡相處的情誼把別人當作動物裡的展覽品全方位、無死角地拍攝他的生活起居 這哪是單純的賺流量啊?仔細看看,視頻裡寫的都是吃人
為了賺錢
別說犧牲別人的利益
就算賭上自己的性命都可以
越來越多的人
為了紅什麼都敢做
29歲的四川人郝某每天
窩在10平米的出租屋內刷短視頻app
想著如何才能一夜爆紅
他的粉絲告訴他
「你拍的視頻不夠刺激,所以紅不了」
他聽進去了
於是他穿著自製的黑色服裝
赤腳站到了河邊
對著鏡頭開始比劃說話
「很多老鐵說我拍段子不刺激,今天只有4度,我給大家來點刺激的,在這裡給老鐵們拍個跳水的段子」
話罷,他雙手合十舉過頭頂
一下子跳到了河水裡
河水太淺、下面全是石頭
郝某一頭撞在了石頭上
頭破血流、搶救無效、死亡
更令人唏噓的是
他犧牲的不僅是自己的性命
還有一家人的幸福
他的父母、他的妻子和年僅9歲的女兒
就這樣再也見不到他了
為了流量而冒險
卻也成了流量的犧牲品過度追求流量紅利 最後卻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微博某用戶曾曝光過一段21分鐘的視頻
視頻內容是一名自稱為滴滴司機的男性
對女乘客實施強姦的全過程
點擊播放 GIF 1.3M
這個視頻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警方快速跟進後
發現事實並不是司機性侵少女
而是夫妻以盈利為目的 自導自演的一齣戲
他們知道敏感色情的內容 能吸引到人 更知道出租司機、性侵等字眼 更容易撩撥大家的神經 於是他們放下羞恥心 親自上陣來「表演」
面對網友提出的要求
我也想買香水 內 she看看臉......
他也一一同意
以此來獲得更多人的打賞
為了所謂的流量
不惜犧牲自己的尊嚴和愛人的隱私 明知道會觸犯法律和道德底線 還抱著僥倖心理試探 錢是賺到了 但是這人,爛到骨子裡了
在短視頻軟體上
很多網友喜歡關注萌寵
它們賣萌、搞怪、闖禍的一些視頻
是幫大家解壓的精神食糧
可是寵物不是人
它們不懂得拍視頻要有梗
也不會配合主人做動作
為了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寵物博主開始刻意製造看點
他們強迫狗狗背上
本身難以承擔的重物
用手機記錄它們出洋相的瞬間
點擊播放 GIF 7.8M
他們把狗當作發洩的工具
罵完打完假惺惺的自我反省
為的就是博得大家的同情
他們拽著貓轉圈
不管貓的胳膊
能不能承受那樣的加速度
點擊播放 GIF 1.5M
他們把貓畫的七葷八素的看似搞怪招笑,但是無毛貓的皮膚很敏感很可能患上皮膚病
他們把貓咪放到高空
用危險的場景來刺激大家的眼球
他們嘴上叫寵物「主子」 看似是有愛心的愛寵博主 本質上卻虐待他們 折磨它們的身體和精神
消費著大家對寵物的喜愛
有的人會問
為什麼這些視頻內容這麼反人類
但還是有人會愛看?
難道大家都沒有分辨能力嗎?
有一說一 當前網民的素質參差不齊 有些人網上衝浪時一貫抱著 「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心態 哪怕別人有生命危險 哪怕視頻裡的事情讓人感到不適 只要隔著屏幕 他們就能沒有思想負擔的 展現內心的黑暗面
假性侵直播間的公屏 暴露了無數人的惡臭企圖
主播大飛直播時喝白酒 因為飲酒過多而抽搐
應該趕緊打120的緊要關頭粉絲卻公然為他的抽搐叫好
正是這些有惡趣味的人催生了「無底線」的網紅 而這些網紅 用一次次追求刺激的直播 餵養了躲在屏幕後 嗷嗷待哺的獵奇之人
這樣的惡性循環讓「劣幣」流通起來
除了這些從根上爛掉的人 大多數的網民還是有分辨能力的 只是在這個娛樂至死的網際網路時代
表現形式和平臺特性
都消解了內容原本的嚴肅性 讓大家醉心於娛樂中無法思考
一個虐狗虐貓的視頻
配上搞笑的音效、可愛的字幕
就變成了主人和寵物之間的相愛相殺
郭老師的郭言郭語和裝瘋賣傻
讓無數人直呼低俗辣眼睛
但久而久之又開始「真香」
郭老師直播間聞襪子
用膠帶把孩子粘在牆上
不顧孩子內心的想法還美其名曰
「孩子生下來就是為了玩的」
被娛樂外殼蒙蔽的雙眼
無法看到負面內容的底色
被垃圾娛樂侵佔的大腦
無法理性思考內容的本質
正是一小部分人
對低劣內容的有意或者無意地縱容 塑造了一個個畸形的網紅
網紅是個貶義詞嗎?不是
把銷售技能成功運用到 直播中的口紅一哥李佳琦
通過短視頻把中國文化推向世界市場的李子柒
前段時間體驗外賣小哥的生活講述外賣行業中的溫暖與心酸的曹導
......
他們通過自媒體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也為大家提供了更豐富的娛樂內容讓網紅生態更加健康
但是有光的地方就有影
成為網紅的門檻很低低到什麼人都想分一杯羹
有的人明明沒能力
生產出有競爭力的內容還眼紅別人憑實力圈粉
於是就想走邪魔歪道來獲得流量
他們才是讓「網紅」二字汙名化的罪魁禍首
流量經濟的背景下
我們的注意力已經成為了稀缺資源
當我們停留在一個視頻上10秒鐘時已經為視頻博主帶去了收益
一個點讚或者關注可能會成為
指導他們下次拍攝的數據標準
為了避免我們一不小心
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在五花八門的網紅內容中
保持思考、守住底線 是時代擺在我們面前的考驗
這並不需要我們 做出很大的努力或者犧牲 只要下次看到令人不適的視頻時不要視而不見也不要懷疑自己的判斷 點點舉報或投訴就可以了 自覺避免觀看他們的視頻 是防止他們劍走偏鋒的有效方式不要讓那些低素質的網紅
肆無忌憚的消費我們的注意力
不為無底線的劣質內容買單 應該成為社會應有的共識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