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每個人之於婚姻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它從外在來看似乎就是一紙證書和一場酒席,還有兩個蓋章拿證的人,但它背後是兩個家庭,還有未來漫長的流年。
珍重,慎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再踏入婚姻也不遲。
尤其是這三個真相,在結婚前,一定要認清。
跟誰結婚很重要
聽過一位粉絲傾訴,通過相親介紹認識了一個男人,見了幾次面,覺得他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匆匆就結婚了。
婚禮過後沒幾天,男人就因為工作變動調去了另外一座城市,他們過上了一兩個月也見不到幾次面的日子。
再後來她懷孕生了女兒,男人終於穩定回到了家的城市,他們開始了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日子。
然後他們離婚了。
她說:「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他是這樣一個自私、酗酒,而且還有暴力傾向的人。我寧可我女兒以後恨我,我也不想她有這樣的一個爸爸。」
人生漫漫,跟誰在一起,真的不一樣,而且真的很重要。
合拍且合適的伴侶之於生活是加分項,你只需要做你自己,愛你的人一直都會愛你;而兩個不熟悉甚至是性格相厭的人在一起,日子只會越來越難熬。
宋仲基和宋慧喬在《太陽的後裔》裡甜份爆表,可現實生活裡的兩個人卻最終分道揚鑣;安宰賢和具惠善也曾被稱為神仙眷侶,最後卻也是在一片唏噓聲中選擇了離婚。
都說人和人剛認識的時候最好,那恰恰是因為距離和生疏給彼此都蒙上了一層濾鏡,而踏入婚姻以後,兩個人就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只有一方苦苦支撐,關係的天平註定是失衡的。
更不要想著結婚之後人會突然改變,裝睡的人叫不醒,愛一個人,和過一段生活,有時候真的是不一樣的。
結婚可以快,但認識一定要慢。
所以,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如果選擇結婚,一定是和一個真正適合你的人一起。
好的婚姻都是經營出來的
《紙婚》一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決定嫁給一個人,只需一時的勇氣,守護一場婚姻,卻需要一輩子的傾盡全力。」
再好的關係,也免不了會有爭執和分歧,所謂靈魂伴侶,也一定是兩個人共同努力彼此扶持著經營出來的。
朱生豪與宋清如寫了近十年的書信,從1933年相識到1942年兩人結婚,再到1944年朱生豪去世,上千封情書記錄了他們有多在意彼此,有多在意這婚姻。
你看現實生活中,那麼多一地雞毛的婚姻,卻總有可以患難與共的恩愛夫妻,說白了都是兩個人一起把雞毛束成撣子打理生活啊。
有時候在一起久了,就會把擁有當作理所當然,忘了最初的承諾,對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感到倦怠。
覺得累的時候,不要急著放棄,回過頭去看看當初為什麼出發。
去看看家裡乾淨的碗筷和地板,去聽聽洗衣機的聲響,去在意變得越來越好的生活質量……
任何擁有都應該感恩,任何陪伴,都希望可以長久。
所謂新鮮感,從來不是跟不同的人去經歷事情,而是跟相同的人,不斷地去發現新的有趣。
懂得經營,懂得珍惜,心往一處靠,相互體諒,才是相處之道。
共同成長,才能年復一年相伴而行
做公眾號這幾年,聽過很多關於相聚和分離的故事,有一類總是格外讓人遺憾。
兩個人明明很相愛,也明明很合適,但就是愛不下去了,不得不分開。
我有兩個朋友大學的時候就走到了一起,經過了異地戀,也度過了找工作的困難期,本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了,他們卻分開了。
一個希望安於當下,一個希望努力奮鬥,都沒有錯,可感情世界裡,步調不一致就註定是寸步難行。
婚姻就像是兩人三足比賽,只有方向一致,步伐也邁得差不多大,手臂揮動的頻率相差無幾,才可能平穩到達終點。
好的感情,是你主動進一步,我也甘願退一步,你知曉我的包容,我懂得你的體諒。
生活漫長,終究是要共同成長,才能長久啊。
作家羅蘭說:「對愛情不必勉強,對婚姻則要負責」
如果選擇要結婚,那就一定要選擇和對的人結婚,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三個家庭的負責。
婚姻的確是座城,最好的狀態莫過於擇一人伴一生,只是白頭偕老的路很長,希望你不要著急,耐心而清醒地去找到那個讓生活變得更溫暖的人。
點亮「在看」,希望你和你心裡的那個人,攜手走進城裡,一次,就是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