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2日清晨,看到群友君君在「一枚園地」公號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川師大教授庹繼光的冷與演員鄭爽的熱」。文章對接踵發生的四川師大教授又是律師的庹繼光因房子遭牆柴無能維權憤而跳樓自殺的事件遭公眾和媒體冷淡而演員鄭爽棄養代孕雙胞胎之事和濟源市委書記掌摑市政府秘書長之事卻被公眾和媒體熱炒予以深深的感嘆。這篇文章發出感嘆的同時也深深地觸動了我,特別是作者在文中的點睛之語「有一種善良,一旦披上正氣凜然的外衣,就更加氣壯山河所向披靡」令我更嘆為觀止。不說點什麼真的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了。
先簡略複述一下導致庹繼光教授跳樓的牆柴事件:庹繼光家在成都市成華區青龍場、萬年場有兩套住房(其中一套到2013年只有11年的房齡,卻被納入棚戶區範圍),都屬有房產證的合法房產。2011——2013年,成都市成華區將其納入模擬柴遷範圍,由於庹繼光家認為「柴遷方給出的經濟補償極端不合理」而提出磋商要求,遭到拒絕,雙方當然也就未形成柴遷協議。後來成華區便在「沒有籤署柴遷協議、沒有啟動徵收程序、沒有申請司法牆柴」的前提下對這兩套住房牆行柴除。庹繼光一家先後進行了近十年的艱難維權,直到2020年10月還在網上實名舉報主持牆柴的成華區區長。但沒有任何結果。2021年1月18日,庹繼光跳樓自殺。雖然有關方面至今沒有給出自殺的原因,但其妻李瓔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指控庹繼光自殺是遭遇牆柴所致。李瓔向媒體轉述庹繼光生前對她說的話:我們學新聞,學法律,連自己的財產都保護不了,接受不了這個現實。
要知道,庹繼光生前不僅是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而且是執業律師,法學博士後和傳播學博士後,曾單獨和合作撰發《法律傳播導論》、《法治視野下的司法傳媒和諧論》、《公正審判權視閾下的傳媒介入監督研究》等多種學術著作,是法學和傳播學的雙料專家。更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法學和傳播學的雙料專家兼執業律師背景,庹教授還進一步發揚光大為輿情應對專家。他不但有《突發事件手機輿情的生成與應對》專著,而且於2018年5月應邀到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公安分局開展《公安機關輿情應對與引導》等講座,同年7月又應邀到雅安市對全市政法系統作了《政法機關輿情應對與引導》的專題講座,同年還作為評委先後到瀘州市、成都市現場點評公安新聞輿論引導技能比武競賽。他的微博名叫「良知學人馬知遠」,自翊是「一個努力追求真理和正義的人」。
就是這樣一個集文學教授,法學、傳播學、輿情應對專家,律師於一身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戰經驗並遊走於學術和政法兩界的知名牛人,到頭來用盡全力卻仍然保護不了自己區區兩套合法房產,最終走投無路不得不選擇「跳樓自殺」這樣一種「輕如鴻毛」的方式實現「一了百了」,這結局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筆者一般不猜測人的心理活動,但這裡要猜測一把:庹教授跳樓自殺前應該有過比較長時間的思想鬥爭,他妻子說他患抑鬱症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那麼庹教授跳樓自殺的心理初衷是什麼呢?是要以死明志抗議牆柴嗎?還是維權無果無顏苟活一死了之呢?我覺得兩方面都有,後面佔得比例可能更大些。上述他生前對妻子說的話也是一定佐證:我們學新聞,學法律,連自己的財產都保護不了,接受不了這個現實。
無能為力,心灰意冷,不願再面對,只好自殺解脫。這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一種悲劇,而放在庹教授身上更是一種悲劇!這是個典型的懷揣理想的書生悲劇。不要看庹教授滿身都是光環,而且給人很不簡單頗有能力的一種印象,但實際上並沒有脫掉書生的單純。從這點來看,他遠不如市井屠狗之輩!然另一方面不得不說庹教授是非常要臉面的一位學者,就因為這個事情,再不願苟活,再無顏面對世人,再也不顧死後留下孤兒寡妻和高堂怎麼辦?就那樣決絕的走了。悠悠蒼天,曷勝其悲?
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自殺後,庹教授在「今日頭條」上以「守法學人馬知遠」評論說:「蜀中高校書記和校長有矛盾並非個案」,「成都大學的事情發展都如此地步,顯然更加突出,深層次的原因還有待於相關部門深入調查,給出結論,澄清視聽」。「現在,我們還無法預測最終結論的走向,但無論如何,它都躲不開悲劇的氛圍:核實了,對於王校長是徹底的悲劇;查無實據,那麼毛書記的死似乎就很不值得。」
後來有關部門對成都大學的調查情況人們都知道了,根本沒有如庹教授想像的調查出什麼「深層次的原因」,倒是恰恰如他所說的「查無實據,那麼毛書記的死似乎就很不值得」。這句話現在看來又落實在庹教授自己身上了。
庹教授的悲劇就在於:他一貫以「良知學人」和「守法學人」自居,但主持柴遷方卻既不要「良知」也不想「守法」,他又苦苦找不到要「良知」和講「守法」的第三方,結局就可想而知了。
筆者和一些網絡朋友一樣,對庹教授生前以深厚的法學和傳播學專業背景去從事輿情應對的研究和指導是心有不然的。社會輿情是應該面對的,而不要處心積慮研究如何去「應對」。「應對」的立意本身就值得商榷。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庹教授生前曾數次現身於對政法公安系統應對輿情的指導,也可謂盡心竭智;而在自己遭遇牆柴尋助無門時卻沒有聽說政法公安方面為其主持公道或予以援手。這是不是使人感到有些滑稽?雖然如此,但這並不影響該事件的標本性悲劇和人們應持之的同情。
現在回到文章的開頭,庹教授因牆柴跳樓自殺的悲劇事件和演員鄭爽棄養代孕兒之事及濟源市委書記掌摑市政府秘書長之事比較,社會震動和意義應該說都要大的多:牆柴實際上是關乎所有擁有房產的民眾的切身利益之大事,在中鍋的環境下,誰敢保證自家的房子就肯定不會遭遇牆柴?假如有一天你家的房子面臨牆柴怎麼辦?何況是牆柴逼出跳樓自殺,而自殺者又擁有這樣不平凡的社會資歷。棄養代孕兒和官員掌摑下級這樣帶點狗血味道的事情能與如此的悲劇而社會關聯性很強的事件相比嗎?
但在生活的語境下,更應該受到社會大眾關注的恰恰就熱不起來,和社會大眾不那麼相干的反而受到大家的猛追熱評。這就是活生生的現實,你不服還真不行!
問題還在於,庹教授因牆柴跳樓自殺事件一般大眾不太關注也就罷了,那些一向以社會良知、為蒼生說話為標榜較有影響的網上民間媒體也少有關注的。而前些天不少官方媒體和公眾的熱關注卻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對鄭爽棄養代孕兒和市委書記掌摑秘書長之事大加聲討。不僅在輿論上大加聲討,有關方面的實際行動也是雷厲風行的:掌摑下屬的張書記已被免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管刊物《廣電時評》發文,表示「不會為醜聞劣跡者提供發聲露臉的機會和平臺」,直接點名封殺鄭爽;而演藝界的獎項「華鼎獎」則宣布撤銷鄭爽「中國近現代題材電視劇最佳女演員」和「全國觀眾最喜愛十佳電視明星」稱號。
相比之下,庹教授事件就顯得落寞多了!
一切都符合本文開頭轉述「川師大教授庹繼光的冷與演員鄭爽的熱」一文中作者的點睛之語:「有一種善良,一旦披上正氣凜然的外衣,就更加氣壯山河所向披靡」。
這種「善良」掩蓋的是什麼呢?
迄今為止,只見到四川師範大學作為死者的校方回應:證實庹教授是墜亡而死,排除刑事案件。具體情況正在調查中。
庹教授事件的冷真正對應的其實是牆柴事件的熱,這個熱一熱就是二十多年。
牆柴,完整的表述是牆致柴遷,或曰報力柴遷。這是典型的中國特色事物。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伴隨房地產開發出現並隨著房地產開發發展壯大的步伐而野蠻生長起來的事物。由於房地產開發往往要柴舊建新,涉及舊房擁有者的補償性重新安置,或回遷,或遷走,所以叫柴遷。柴遷的對象和範圍一般是當地政府單方面決定的,所以用行政手段或在官方支持下推進柴遷幾乎也就成為必然,如果補償標準低,就很容易引起被柴遷者的反對而釀成衝突,在這種情況下,要繼續推進柴遷就需要藉助牆力或報力,於是牆柴和報柴就發生了。庹教授家的兩套房被牆柴就屬此例。牆柴的野蠻生長一路伴隨著鮮雪。二十多年來,在中國大地上究竟發生了多少「帶雪」的牆柴事件,沒有人能說清。當然也難以得到這方面的官方數據。但僅從下面舉的一些例子看,就已經夠觸目驚心了:
2003年,南京玄武區柴遷辦在沒有與房主翁彪達成柴遷協議的情況下,強行用推土機剷平了翁的房屋,翁彪來到柴遷辦用汽油自焚,導致中度三級燒傷並死亡,柴遷辦6人受傷。
2006年,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以公益建設為名行商業開發之實,興建香格裡拉廣場,由於補償偏低,當事人李民生不願柴遷,以上吊自殺方式進行抗議身亡。
2008年,上海機場集團興建機場交通樞紐工程,計劃柴除當事人潘蓉480平米的四層樓房,答應補償118萬元。潘蓉不滿如此低的補償,在柴遷中向推土機投擲「自製」汽油瓶,潘蓉夫婦被判「妨害公務罪」8個月。
2009年,成都市金牛區因修築公路,牆行柴除唐福珍婦夫投資700萬元的綜合樓,補償僅為217萬元。唐福珍婦夫拒絕柴遷,為抗議牆柴,性格剛烈的唐福珍往身上潑汽油自焚,致達三度燒傷,不治身亡。
2016年,鄭州市惠濟區老鴉陳辦事處下轄的一個叫薛崗村的城中村村民範華培,因反抗老鴉陳辦事處柴遷指揮部斷電停水、帶隊扒房行為,持刀扎死三人,扎傷一人,範華培被警察擊斃。範華培死後陸續有上千人來到範家靈堂弔唁,村民輿論認為範華培是英雄。
2019年隆冬,北京市昌平區香堂文化新村面臨牆柴,導致業主、村民和鎮政府的衝突。萬人聯名在《關於立即制止拆除香堂文化新村迅速採取措施安定人心的緊急報告》上簽字,分送國家和北京市有關方面。
2021年1月18日,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庹繼光因自家兩套房屋被成都市成華區有關方面牆柴,維權未果跳樓自殺。
根據《2015中國柴遷年度報告》,當年全國就發生了三位數以上的「雪拆」事件。而絕大部分「雪拆」事件的處理都成了「爛尾樓」,眾多應被問責的人員逍遙法外。(2021年2月5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