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讓人「絕望」的四件事,你經歷過幾種?最後一件打擊最大

2020-12-21 教育公元

轉眼間,2020年的高考就要到了,不知道各位準大學生們是否期待大學生活呢?在很多人的想像裡,大學四年自由自在,沒有家人的嘮叨,課程也很少,還可以開始一段轟轟烈烈的戀愛。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多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歷過許多讓人絕望的事情,尤其是下面四件事,簡直比「掛科」還慘,快來看看吧!

一、上課點名

大學和高中不同,高中的老師能夠準確地記住每個班級學生的名字,但是大學教授由於要教授的班級過多,學生對於他們只能算是「過客」。每位老師都會有各個班級的花名冊,一是方便喊人回答問題,二是方便點名。

都說沒有逃過課的大學生涯是不完整的,尤其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共課程,更是學生逃課的首選對象。對於逃課的學生來說,點名是一件非常倒黴的事情,特別是那些第一節課乖乖待在教室,第二節課逃課卻正好碰到老師點名的學生,這種情況真的讓人很絕望。

二、考試屢次不過

很多大學生拿到畢業證書的前提條件就是得通過英語四級考試,這個考試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筆者建議大家還是早點拿到四級證書比較好,大學期間,越到後面越難拿到此證書。大一、大二的時候,通過高中所學的知識,能拿到四級證書,但倘若一再推遲,等到大三,所學的知識全部忘光就十分尷尬了。

英語四級的及格分數線為425分,很多大學生考了很多次都達不到,有些甚至只差一兩分,有些甚至到了大四還在為四級奮鬥,真的很讓人絕望。不單單是四級考試,普通話也是這樣,絕大多數學生的普通話要求二乙就夠了,但是有些專業必須二甲,北方的同學還好,但是由於南方同學說話多多少少帶有口音,有些同學考了三四次,仍然達不到二甲水平,室友都通過了,只有自己拿不到,真的很急。

三、和室友關係不好

大學生在教室的時間並不多,其餘時間幾乎全部待在宿舍,大學四年,與室友相處融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並非所有人都容易相處,碰到一些比較刁鑽的室友真的很絕望。整天待在宿舍,抬頭不見低頭見,不是冷戰,就是劍拔弩張,在這種氛圍裡,一天都生活不下去,更不要說安穩地度過大學四年了。

四、找不到對象

很多人在上大學之前都憧憬著談戀愛,但許多大學生四年都保持著單身貴族的狀態。找不到對象本來就是一件很慘的事情了,每天室友還要秀恩愛。大一、大二的時候,也許你會覺得沒什麼,但等到大三、大四,看著校園裡的情侶成雙成對,有些甚至已經開始談婚論嫁了,但是自己仍然單身,一股心酸不禁湧上心頭。

上面是大家公認的四件最絕望的事情,尤其是最後一種,對人的打擊極大。其實大學裡面還有很多讓人絕望的事情,譬如說沒有空調和獨立衛生間,生活費不夠用,重修等,都是很多大學生所討厭的事情,你們還知道哪些大學期間讓人絕望的事情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發表看法。

相關焦點

  • 你經歷過絕望嗎?一首《我曾經也想過一了百了》告訴你:人間值得
    導語:你經歷過絕望嗎?一首《我曾經也想過一了百了》告訴你:人間值得大家好~~小E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小E今天單曲循環了一首歌,並且把自己給聽哭了,這首歌就是由日本歌手演唱的治癒系歌曲《我曾經也想過一了百了》,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
  • 風聲: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都努力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風聲》封面上印有一句話: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會懂得《風聲》給你的大堅韌和大智慧。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大孤獨、大絕望應該就是抗日戰爭時期,僅靠從歷史課本上了解到的那一段內容,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什麼是罄竹難書的罪惡,那是日本人種下的,還能感受到什麼叫民不聊生、生靈塗炭,那是苦難中國的真實寫。
  • 絕望裡有過的溫暖——《離開拉斯維加斯》
    若說吳宇森、昆汀的電影中存在著充分的暴力美學,而《離開拉斯維加斯》則有著充分的悲劇美感,相信讀過太宰治小說《人間失格》的同學會同樣感受得到這種絕望與人性的溫暖並存。影片裡Ben與Sera至真至美的愛情,兩人惺惺相惜、同病相憐的相互欣賞讓我們體會劇中的絕望又隱隱感受到了一點溫情。原來電影並非全部都是絕望和壓抑,原來也存在著人性情感的閃光點與暖心的時刻。
  • 只有看懂《絕望的主婦》的人才會明白:絕望的不是主婦,是人生
    《絕望的主婦》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美劇,很好看,在我心裡,它的地位可以跟《權力的遊戲》相媲美。故事講了四個家庭主婦的日常生活,看似平靜美好的生活背後,卻各有各的絕望。看完全季絕望的主婦,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絕望,生活本身就十分艱辛與不易。
  • 失戀後的幾種疼痛,經歷過的人都懂
    失戀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儘管每一次戀愛時我們都希望能夠有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可是愛情,從來不會按照我們的想法去開展。很多時候我們在籌劃著未來,而對方卻在預謀著離開。原本兩個人約定好一起走,可是走著走著總有一方突然改變方向,要拋下你去走他自己的路。
  • 桌遊吐槽大會:桌遊的N種槽點,你經歷過幾種?
    這裡為大家總結了幾種桌遊玩家常會遇到的「槽點」,你是否也有過相似的經歷呢?村有村規——「沒有人比我更懂規則,官方也不行」「村規」是玩桌遊經常遇到的情況,所謂村規,就是遊玩時沒有完全參照官方規則說明書,而是依據自己擬定的規則來進行遊戲。
  • 酒局6大謊言,聽到也不要信,你經歷過幾個?
    酒局6大謊言,聽到也不要信,你經歷過幾個?只有經歷過謊言,才能知道真誠的可貴。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酒局的套路。有的時候,你的那些小夥伴們,在酒桌上吹過的牛,扯過得慌,那可真是花樣齊出。遇到了他們,用不了幾輪,基本上就可以認輸喝酒了。所以在酒局上,不要把自己在酒局上的戰鬥力想得太強大,一山還有一山高。6、最後一瓶在酒桌上,6種謊言的最後一種,就是我只喝最後一瓶了。這句話,我相信每個上過酒局的人都說過。但是能夠成功靠這句話脫身的,卻沒有幾個。
  • 最傷夫妻感情的五件事,做過一件都是對婚姻的致命打擊
    夫妻是用來經營的不是用來消耗的,在生活中很多夫妻都不注重婚姻的維持或是提升方式,明明是好的出發點,最後卻造成了很惡劣的後果。這是沒有注重方式的後果。下面這五件事真的很傷夫妻感情,做過一件都是對婚姻致命的打擊。
  • 人要學會承受打擊,承受重創
    如標題所說,你覺得你承受打擊的能力很強嗎?很遺憾地告訴你,那只是你的一面之詞,如果你沒有經歷過,請不要隨便評價別人的經歷,因為親身的感受只有經歷者才有權說話。比如皇甫謐,中年陷入病痛折磨,難以自拔,整天生活在疾病的痛苦折磨之中,想過多次自殺,最終抗擊了這層層打擊,並以自身為載體,完成了醫學名著《針灸甲乙經》。一個人能承受多大的打擊,就能擁有多久的未來,承受打擊的能力,決定著你的未來,決定著你的一生是平庸還是輝煌。我們來給生活中的重創打擊做個簡單的等級分類,看看遊手好閒的你是否一直都因沒有經歷過這些而「沾沾自喜」。
  • 關於希爾薇婭的四件事
    還沒有結婚的你,是不是覺得家人籌備的婚禮土氣喧囂不能免俗、流程短小粗暴毫無美感、禮堂布置無關藝術追求、宴席只能挨桌拼酒、婚紗照老式非主流、婚紗還是十年前的款、偶爾有個流程拍攝,剪輯出來還是應付性質的流水帳,絲毫沒有收藏回味的價值,花了一大筆錢,只是買了個難受?
  • 吃飯的時候你經歷過哪些讓你絕望的事?喝水嗆到鼻子運氣沒誰了!
    你經歷過絕望嗎?不是那種非得要死要活的絕望,是那種想原地爆炸的絕望(好像更嚴重哈?),emm,就是想表示吃飯的時候你經歷過哪些讓你絕望的事?網友:「喜歡吃辣的,尤其喜歡吃火鍋,一激動,嗆了!覺得自己要炸了!」
  • 應採兒這嘴是「開過光嗎」?一說一個準,大家都等著最後一件實現
    藝人們身處錯綜複雜的娛樂圈,都謹言慎行,因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身敗名裂,但仍然有些藝人說話耿直,不怕得罪人,像寧靜就多次揭露娛樂圈的虛假現象,還有那英用直白的語言表明自己不喜歡那些虛偽做作的人,她們也因為性格耿直,說話直率而圈粉無數。
  • 這部恐怖片簡直反轉到讓人絕望
    它的視覺效果並不恐怖,但卻從心理上讓人發自內心地絕望。1408號房間就如同潘多拉魔盒一般封存著世間所有的黑暗與靈異,無數幻象、驚悚充斥其中,糾結成一個完整又有著合理留白的陰森圖景。在小嗨觀看過的恐怖片中,有這樣一部「神片」。它既帶有宗教色彩,又讓人細思極恐,還散發著對於生活的反思。它的主角擁有大量的獨角戲,並不負眾望地將其演繹得淋漓盡致。
  • 你有想過嗎,未來的世界裡可能充滿了降維打擊
    讀過三體的朋友對「降維打擊」這個詞應該都不陌生,它說的是高度發達的文明物種對低級物種所採用的一種打擊手段,就是將其所處的維度降一級或幾級,被打擊者只有被摧毀的命運。雖然降維打擊這個詞是在科幻小說中被創造,但顯然這種現象並不是只有在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你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降維打擊。隨便舉幾個例子。
  • 絕望主婦不絕望?從Felicity Huffman案談最大招生醜聞
    我尤其要向那些為了進入大學每日刻苦學習、以及為了支持子女而付出巨大努力的家長們道歉。」「我承諾,在未來我將努力地去過誠實的生活,為家庭樹立更好的榜樣,在需要我之處貢獻時間和精力。我希望我的家人、朋友和社區可以原諒我的行為。」
  • 只有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才是我輩中人,才能讀懂《風聲》
    羅老師講到一個詞「做事的人」,他用「做事的人」形容那些不置身事外,躬身入局,確實解決實質問題的人。而後又覺得這個詞有點不到位,便又引入了一個新詞「我輩中人」。這個「我輩中人」便出自《風聲》。它被得到大學的教研長蔡鈺老師深刻記憶了十年。蔡老師對《風聲》的電影情節並不記憶猶新,但對劇中的這樣一句臺詞卻是銘記於心。這句臺詞是:「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 張靚穎逼婚馮珂,感情中愛到卑微的幾種行為,你經歷過嗎
    2015年,張靚穎在演唱會上向馮珂「逼婚」:我已經30歲了,不想再一個人過了,你要是願意娶我,現在就上來!話音剛落,全場寂靜,沒人上來。那幾分鐘的安靜,幾乎都聽得到張靚穎心碎的聲音。終於,在張靚穎期盼中,馮珂磨磨蹭蹭地上了臺。在歌迷們的起鬨中,馮珂顯得有點手足無措。他輕輕擁吻張靚穎後,說了句「謝謝你」。
  • 大學沒談過戀愛算是遺憾麼?所處的階段不同,感悟也不同
    或許只有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才能真正決定在自己的一生中到底什麼是讓自己遺憾的事。關於大學沒談過戀愛算不算是遺憾,就要要根據不同階段的人來說了。記得小時候特別待見遊戲機,插卡的那種。那個時候如果小夥伴誰有一個,那叫一個神氣。周圍的小夥伴都排著隊央求著,人家同意了才能玩上一局。
  • 專訪榮光榮|在影像裡「絕望與瘋癲」
    我在那邊看到這景象,更加絕望,在農村你可以說因為爸媽都出去打工了,所以孩子沒人管,但這裡是都市,孩子跟著爸媽在那兒了,可還是一樣沒人管。那景象很矛盾,周圍儘是所謂的「文明」,但孩子們還是像在村子裡那樣自顧自地活著。
  • 長大後自卑的人,大多出自於這幾種家庭
    沒有人天生自卑,我們的自卑往往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影響。今天分享的文章,想和大家認真聊聊,到底是怎樣的教育模式,才會我們先陷入長期自卑型人格,連自己都唾棄自己。我們又該如何,拯救自己。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寫道: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來源於成人的評價。經常遭受父母打擊的人,常常容易自卑,並且會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