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年國產情感劇的主流操作,就是塑造一些敢對愛情下狠手的女人。
剛完播的熱劇《三十而已》就是這一卦的。
當發現梁正賢居然是千年一遇的養魚達人,小鎮女孩王曼妮就選擇果斷分手。
甚至,不惜當眾脫衣,把他送的衣服丟回去,贏得觀眾一片喝彩。
得知老公許幻山出軌年度綠茶大師林有有,全能妻子顧佳直接把許幻山轟出家門。
而且,沒過多久還遞上離婚協議書,妥妥的一副大女主做派。
為什麼這種「自強風」人設這麼受到鼓吹?
爽啊!
為什麼爽?
試想,我們平時看待那些「感情用事」的成年人,是不是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
同樣,我們自己也不喜歡被這樣審視,但畢竟是有血有肉的人。
遇到感情挫折,不可能做到那麼瀟灑,說掰就掰。
於是,主角們成為我們的自我投射。
主角做到了我們做不到的事,於是通過支持主角,我們好像就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先不說大部分旁觀者都是半桶水,聊別人感情能把「自立自強」掛在嘴邊,回到自己身上又是藕斷絲連。
光是這種壓抑自己對依賴的需要,不敢直面脆弱的行為,真的會讓我們變得強大起來嗎?
最近有一部劇倒是接地氣,沒有那麼多戲劇化、博好感的情節,卻能引起深深的共鳴。
它就是正在開播的電視劇《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
和我們一樣,主角們也曾經歷過打臉複合,躊躇掙扎的時候。
不過它細緻還原劇中人物是怎麼思考愛情,理順內在,做出選擇的過程,給到觀眾真正的幫助。
劇的設定和《三十》很像,講述的是三十歲左右的女性,在上海發生的故事,有關愛情和友情、自我和獨立。
不過,和《三十》的姐姐們不同,除了母胎solo的丁丁,其餘三位女主角都對前任難捨難分。
宋茜飾演的電視臺記者孫藝何,工作上能屈能伸,卻偏偏在感情上秒變慫女。
前任從不公開情侶關係,她也不敢質問對方,之後經歷n次分手還對前任關注有加。
李純演的名企高管任染,工作上雷厲風行,頗得上司喜愛,然而與前任也是分分合合。
期間經歷過一次長達8年的分離,仍然沒有徹底放下對方。
而盧靖姍飾演的健身房老闆王欣怡,還時不時捧場前夫的樂隊演出,就是沒去接觸新感情。
這不得不問,為什麼放下一個人那麼難?
或許,劇中人物的互動就能給到我們一些啟發。
第一個原因,來自錯誤信念。
「但是沒有他的話,就沒有今天的我「,這句話是任染說的。
八年前,為了給前妻的公司處理問題,前男友陸浩拋下她跑去了蘇黎世。
八年後,她從職場菜鳥蛻變成為精英高管,而在這時,陸浩就回來找她複合。
雖然她一再拒絕與陸浩接觸,但是她心底還是搖擺不定。
她的姐們王欣怡倒是回得好:「那也不值得你拿一輩子去回報他呀「。
其實,很多人和任染一樣,忘不掉一個人,不是那個人多值得,而是因為自己給自己上了套:
「我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沒有他,我覺得我再也開心不起來「;
「如果我們能好好地在一起,肯定比現在幸福「……
這些話,大家熟悉嗎?
但說實話,這樣的想法真的對嗎?
有沒有嘗試過和前任完全不同性格、背景的人交往嗎?
為什麼那麼肯定和其他人在一起就不會過得更好呢?
第二個原因,自尊心在作怪,不是愛而是不甘心。
明明說好了再也不回復前任的消息,發誓再也不去關注前任的動態。
可偏偏孫藝何連健個身都不忘看前任的發布會直播。
聽到姐妹們笑話她,她自己就說了這麼一句話:
不得不說,如果自己過得比前任好,還真沒那種非對方不可的想法。
被分手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有自尊心受挫的感受——
認為自己是因為「不夠優秀」、「不夠好」,所以才會「不配被愛」。
但事實上,一個人不會因為優秀被愛,現在的你和當初他愛的你,還是同一個你。
不是你不夠好他才不愛你,僅僅只是他不夠愛你,與你的好壞無關。
而你也並不是真的想他,只不過是覺得自己過得不夠好。
那麼,不妨從積累自己的小成功開始,一步步認可自己,擺脫低自尊吧。
第三個原因,沒有找到更好的人。
在4位姐姐裡,健身房老闆王欣怡是經歷最多,體悟最深的人。
確實,如果我們自己都可以過得好,那何必要去談一場可能會受傷的戀愛呢?
除非對方有你做不到的能力,或者你一個人無法創造的體驗。
既然你曾經愛上過前任,你眼裡的他大概是有你嚮往的地方。
忘不掉他,不是他有多麼獨一無二,而是在你認識的圈子裡,沒有能提供這種渴望的人。
正如張小嫻所說,想要忘記一段感情,仿佛永遠只有一個:時間和新歡。
要是時間和新歡也不能讓你忘記一段感情,原因只有一個:時間不夠長,新歡不夠好。
其實,放不下就放不下吧,別被流行概念洗腦,去全身心感受這樣一段經歷,品味情感的複雜和。
或許,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會越發了解自己,對自我更有底氣。
知道自己怎麼了,想要什麼了,那一刻,大概就是一個女人真正強大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