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研究報告顯示:98%的兒童智力水平相差無幾,1%的兒童是天才,1%的兒童智力稍弱。而成績如此懸殊,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孩子缺乏專注力。
很多家長說,他們能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是他們無論怎麼做也幫不了的,就是孩子的學習,而孩子的學習恰恰是家長眼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能上手幫忙,家長只好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去督促孩子學習,但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是容易分心!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需要家長得好好引導
人的天性就容易分心,不僅是孩子,大人也常有分心的時候,這是正常現象。只不過大人擁有更強大的控制力和執行力,分心時能夠及時意識到,並快速把自己拉回來。
孩子沒有這種能力,而且腦子裡奇思妙想的東西多,分心時還會覺得快樂。大人可能面對現實的問題多一點,所以總會「不允許」自己分心。
如何判斷孩子的專注力好或壞?
要想判定孩子專注力是否好,可以先給孩子做一個「看不見的大猩猩」專注力測試。
這是哈佛大學做過的一項很著名的心理實驗,在網上就可以搜到視頻。
視頻中有6個人連續走動傳球,其中3個人穿白衣服,3個人穿黑衣服,看視頻時,要求觀察穿白衣服的人總共傳了幾次球。
有小學老師在班上播放過這個視頻,視頻結束後,老師問同學穿白衣服的人傳球的次數,很多同學都說出了「16次」的正確答案。
當老師再次提問,有沒有注意到視頻中出現了一隻大猩猩,同學們非常一致地說「沒有」。老師重複播放影片後,同學們才發現,視頻裡真的出現了一隻大猩猩。
不僅如此,後面的窗簾也變了顏色,甚至有人走開了一會兒。
哈佛大學的這項研究證明了:人的注意力是很有限的。
也就是說,孩子會分心,更像是一種本能。這就像人在黑暗中行走,有光照到的地方,才能被看到,除此之外什麼也看不見。
要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
第一招: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在家寫作業拖拖拉拉的,經常被這樣那樣的事情幹擾,造就了孩子容易分心的機會,其實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和孩子約定好做事情的時間,如果孩子能夠完成,適當地給孩子獎勵,慢慢的孩子的專注力就會不斷的提高。
第二招:減少幹擾
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給孩子送牛奶水果等,還有的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看電視玩手機,或者嘮嗑,這樣的噪聲都是影響孩子學習的幹擾項,讓孩子容易分神,所以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儘量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孩子才能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第三招:提升專注力的遊戲訓練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專注的學習半個小時很難,但是孩子專注玩半個小時就很容易,甚至專注玩一個小時都沒有問題,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儘量多帶孩子玩一些集中注意力的遊戲,孩子注意力集中下來就會考慮到接下來怎麼做,無形中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專注於一件事情的時間越長,大腦開發程度和腦力自然也就會越高。作為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最好的做法就是做一些專注力的訓練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這不僅能讓孩子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也會讓孩子學得知識更加牢固,所以孩子在學習的這條路上。
給大家推薦這套可以幫助孩子在成長關鍵期,練出聰明腦的思維訓練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幼小銜接全腦開發400題》,能夠提升孩子的記憶力、數學力、語言表達力、邏輯力、視覺空間力和創意力六大能力。
10個主題場景+30種題型
《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
此外,這些思維訓練遊戲裡融入的知識,涉及到生活、機械、世界知名建築、動植物等很多常識,特別有趣,可以媲美兒童科普書了。
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
書中題目設計不是直接灌輸知識點,而是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一套做下來,鍛鍊專注力、觀察力、邏輯力、空間感、數學力、想像力等12大能力,鍛鍊左右腦。
難度循序漸進+題目豐富多樣
這套書在編排上,每道題的難度都通過星級區分——所以對於4歲以前年齡偏小的孩子,可以選擇星級低的入手,慢慢來,別著急,樂趣就是最大的意義和動力。
雖然推薦年齡是3-7歲,但是10歲左右大齡的孩子也能玩,很多考察基礎知識、計算、文學等內容,跟小學知識銜接很緊密,豐富多樣的題目,非常考驗孩子們的能力。
這些練習和遊戲以「培養孩子各個方面邏輯性」為核心理念,注重孩子綜合思維能力的訓練,覆蓋面廣,豐富又有趣。小朋友每天花30分鐘左右的時間練習,幼小銜接輕輕鬆鬆。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小學數學學習中,類似的應用題就非常多,而掌握了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方法,娃再學習就輕鬆多了。
原價200元,現活動價99.9元,共10冊,每本折算下來9.9元,用幾杯奶茶的錢就能給娃入一套含金量高,又好玩,又能學知識的專業幼小銜接書,果斷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