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分心是本能,從小培養專注力很重要

2021-01-11 踽踽懂家居

國外研究報告顯示:98%的兒童智力水平相差無幾,1%的兒童是天才,1%的兒童智力稍弱。而成績如此懸殊,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孩子缺乏專注力。

很多家長說,他們能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是他們無論怎麼做也幫不了的,就是孩子的學習,而孩子的學習恰恰是家長眼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能上手幫忙,家長只好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去督促孩子學習,但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是容易分心!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需要家長得好好引導

人的天性就容易分心,不僅是孩子,大人也常有分心的時候,這是正常現象。只不過大人擁有更強大的控制力和執行力,分心時能夠及時意識到,並快速把自己拉回來。

孩子沒有這種能力,而且腦子裡奇思妙想的東西多,分心時還會覺得快樂。大人可能面對現實的問題多一點,所以總會「不允許」自己分心。

如何判斷孩子的專注力好或壞?

要想判定孩子專注力是否好,可以先給孩子做一個「看不見的大猩猩」專注力測試。

這是哈佛大學做過的一項很著名的心理實驗,在網上就可以搜到視頻。

視頻中有6個人連續走動傳球,其中3個人穿白衣服,3個人穿黑衣服,看視頻時,要求觀察穿白衣服的人總共傳了幾次球。

有小學老師在班上播放過這個視頻,視頻結束後,老師問同學穿白衣服的人傳球的次數,很多同學都說出了「16次」的正確答案。

當老師再次提問,有沒有注意到視頻中出現了一隻大猩猩,同學們非常一致地說「沒有」。老師重複播放影片後,同學們才發現,視頻裡真的出現了一隻大猩猩。

不僅如此,後面的窗簾也變了顏色,甚至有人走開了一會兒。

哈佛大學的這項研究證明了:人的注意力是很有限的。

也就是說,孩子會分心,更像是一種本能。這就像人在黑暗中行走,有光照到的地方,才能被看到,除此之外什麼也看不見。

要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

第一招: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在家寫作業拖拖拉拉的,經常被這樣那樣的事情幹擾,造就了孩子容易分心的機會,其實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和孩子約定好做事情的時間,如果孩子能夠完成,適當地給孩子獎勵,慢慢的孩子的專注力就會不斷的提高。

第二招:減少幹擾

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給孩子送牛奶水果等,還有的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看電視玩手機,或者嘮嗑,這樣的噪聲都是影響孩子學習的幹擾項,讓孩子容易分神,所以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儘量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孩子才能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第三招:提升專注力的遊戲訓練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專注的學習半個小時很難,但是孩子專注玩半個小時就很容易,甚至專注玩一個小時都沒有問題,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儘量多帶孩子玩一些集中注意力的遊戲,孩子注意力集中下來就會考慮到接下來怎麼做,無形中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專注於一件事情的時間越長,大腦開發程度和腦力自然也就會越高。作為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最好的做法就是做一些專注力的訓練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這不僅能讓孩子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也會讓孩子學得知識更加牢固,所以孩子在學習的這條路上。

給大家推薦這套可以幫助孩子在成長關鍵期,練出聰明腦的思維訓練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幼小銜接全腦開發400題》,能夠提升孩子的記憶力、數學力、語言表達力、邏輯力、視覺空間力和創意力六大能力。

10個主題場景+30種題型

《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

此外,這些思維訓練遊戲裡融入的知識,涉及到生活、機械、世界知名建築、動植物等很多常識,特別有趣,可以媲美兒童科普書了。

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

書中題目設計不是直接灌輸知識點,而是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一套做下來,鍛鍊專注力、觀察力、邏輯力、空間感、數學力、想像力等12大能力,鍛鍊左右腦。

難度循序漸進+題目豐富多樣

這套書在編排上,每道題的難度都通過星級區分——所以對於4歲以前年齡偏小的孩子,可以選擇星級低的入手,慢慢來,別著急,樂趣就是最大的意義和動力。

雖然推薦年齡是3-7歲,但是10歲左右大齡的孩子也能玩,很多考察基礎知識、計算、文學等內容,跟小學知識銜接很緊密,豐富多樣的題目,非常考驗孩子們的能力。

這些練習和遊戲以「培養孩子各個方面邏輯性」為核心理念,注重孩子綜合思維能力的訓練,覆蓋面廣,豐富又有趣。小朋友每天花30分鐘左右的時間練習,幼小銜接輕輕鬆鬆。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小學數學學習中,類似的應用題就非常多,而掌握了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方法,娃再學習就輕鬆多了。

原價200元,現活動價99.9元,共10冊,每本折算下來9.9元,用幾杯奶茶的錢就能給娃入一套含金量高,又好玩,又能學知識的專業幼小銜接書,果斷入啊!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的4個小技巧,值得收藏
    但是在教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孩子就會時不時的左搖右擺,思維神遊,總是溜號,就是不專心。這樣的事情真的是家家戶戶都有,真的拿孩子沒有辦法,但是我最近看到哈佛大學的一個實驗,我忽然就明白:孩子的分心是本能。最後得出的結果孩子分心是本能反應。對於孩子來說,專注力確實是有限的,科學家研究過還孩子的專注力時間呢!我們可以對照一下自己家孩子的專注力時長,如果在範圍之內,家長就不要擔心。但是如果不在這個範圍之內,家長就要抓緊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是這「7年」,家長可要抓住了
    最近哈佛大學最新一項研究更進一步論證了蒙臺梭利的理論,該項研究表明,孩子一生中的「黃金七年」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這次把早教的範圍鎖定到了孩子1-7歲之間。可是如今早教機構費用相當貴,並不是每個普通的工薪階層的家庭都能承受得了的,那麼家長能不能夠自己在家給孩子做早教呢?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可以說,故事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根據哈佛研究表明: 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1、「腹有詩書氣自華」 氣質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家長都想培養孩子高貴的氣質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一個人沒有出息的9大根源,看完扎心了
    人民日報曾發布這樣一條微博,微博中的內容是:【一個人沒有出息的9大根源】網友:看完發現基本全中,扎心了。並附帶一個視頻,視頻中的主要內容是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的「一個人沒有出息的9大根源」,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家長別錯過
    而且書桌周圍也是收拾的乾乾淨淨,可以說是不讓一切可能讓孩子分心的東西出現在孩子的視線了!可到底是治標不治本,畢竟,總不能讓孩子圍著一圈雞蛋上課吧!那麼,到底怎麼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呢?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日本腦神經專家、美國邁阿密大學腦神經外科終身教授林成之經過多年的研究,在他的書《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中提出:10歲前,孩子有3個階段,是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分別是0-3歲、4-7歲、8-10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培養方式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培養孩子專注力,3個轉折點很重要
    周末,跟幾個當媽的朋友小聚,朋友們的孩子多數已上小學,說起孩子的學習,媽媽們打開了話匣子,有的說孩子做事拖拉,經常無法按時完成作業,有的說孩子寫作業太粗心,不是多寫一筆就是少寫一筆,明明是加法,卻當成減法來做,還有的說孩子像有多動症,坐不住,特別容易分心,罵也罵了,打也打了,可孩子還是沒啥改進,老母親們真是為孩子操碎了心。
  • 哈佛教授研究發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專注力差距巨大
    這類孩子在家長眼裡被誤認為不是學習的料,但問題的根本其實是出在專注力上。而破壞專注力的一大「罪魁禍首」就是電視機!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愛德華·哈洛韋爾在哈佛大學任職教授,為了研究兒童專注力的問題,他進行了多年的研究。
  • 培養孩子專注力,孩子一生的禮物!
    根據美國比茲堡大學兒童發展辦公室的報告書,他們對於孩子的專注力發展有以下的裡程碑:1
  • 哈佛堅持75年研究724人的一生,發現原來影響孩子一生的不是智商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面對這總共加起來約三萬六千天的生命,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活的有價值不僅是哲學永恆的話題,對於每個人來說更是非常重要的。對人類研究一直很感興趣的哈佛大學自1938年開始,開展了為期長達75年的研究。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沒出息的九大根源,來看你家孩子犯了嗎
    其實,原因還是出在孩子身上。前段時間,哈佛大學發布了一條研究視頻,視頻中分析孩子之所以沒有出息的九大原因,視頻發出後,網友紛紛表示:原來是這樣,我的孩子也佔了幾條。 這九大原因,是大多數沒出息的人所存在的共同特性,家長們不妨了解一下,今後讓孩子避開「雷區。」
  • 哈佛大學教授:右腦發達的孩子通常有「3」個特點,佔了一個也好
    右腦比左腦更值得被開發的兩點原因★ 左腦能夠通過後天的訓練,而右腦需要儘早開發哈佛大學研究顯示:人的右腦當中存儲著許多本能的東西,其順序是先存儲起來,在進行利用,而右腦則不同。這樣看來,右腦的確更值得被儘早的開發和培養,哈佛大學的教授也表示,那些右腦發達的孩子,往往有3種特點。
  • 4歲女孩太厲害,張紹剛讚不絕口:這「逆天」專注力怎麼培養的?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到:「天才,首先是專注力。」那些從小做事認真、從不輕易放棄的孩子,在人群中總是格外耀眼,比如《了不起的小孩》節目中的小女孩謝宛彤。當時年僅4歲的謝宛彤玩得一手好拼圖,更令人驚嘆的是她的專注力,連主持人張紹剛都讚不絕口。
  • 孩子學習容易分心?善用「雞尾酒效應」,教你培養孩子高度專注力
    文/話梅媽媽一提起孩子的學習,大多數家長都免不了長籲短嘆。尤其是在幼兒時期,如何讓孩子能夠有效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坐在書桌前面不要分心,成了許多家長難以解決的問題。其實想讓孩子學習不分心並不難,只要我們善用雞尾酒效應,就可以培養孩子的高度專注力。
  • 哈佛大學:這4種孩子天生智商高,可惜被90%父母埋沒了
    正確看待孩子出現的問題,對兒童進行正確的教育,從中鍛鍊孩子的腦力思維,使孩子更聰明。哈佛大學:這4種孩子天生智商高,可惜被90%父母埋沒了喜歡搞惡作劇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淘氣時,有些孩子更喜歡做惡作劇。對他們來說,這是件很有趣的事,但是這種行為在父母的眼裡卻總是令人不爽。大多數父母看到這種行為,總會想方設法去阻止,這往往會限制孩子的大腦發育。
  • 提升孩子自控力的關鍵,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用心做事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專注》引用了一個研究結論:專注力比起智商對學生成績的影響更大!而另一組研究結果表明,幼年時專注力越強的孩子,他們成年後越容易取得成功——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庭方面。專注力是許多關鍵能力的基礎,比如自我管理,比如同理心。它會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也會影響我們的社交活動。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的3個階段,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的3個階段,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教育學家們早早就發現了專注力的重要性,國內外研究學者們多年來不斷摸索探究,希望掌握孩子們專注力培養的關鍵,能夠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天才。0-3歲:腦神經細胞快速發育,訓練3種本能新生兒的大腦發育不完善,在0-3歲的過程中身體和大腦在高速同步發育,是一生中發育最快的階段,也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基礎。
  • 哈佛大學研究: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就能看出來,3個特點很明顯
    導語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但有出息的標準是什麼呢?是從小就懂事聽話,該幹什麼幹什麼一點都不用別人操心?是能夠堅持學習一些課外興趣班,並且能夠當做樂趣堅持下去?是學習成績不錯,自己也能努力學習,不用爸爸媽媽太費心?
  • 哈佛研究發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一般都有這3個「怪癖」
    不過家長們只是看到了這些有出息孩子發光的那一刻,卻沒有注意到他們平常的時候,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一般都有這3個「怪癖」,雖然平時很煩人,但是確實是智商高的一種表現
  • 電視劇《安家》帶來的思考: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被毀掉的
    專注力差的孩子都長什麼樣呢,我們來聽聽現在父母的抱怨就知道,比如:1、做事拖拖拉拉,一個小時能完成的事情要兩三個小時;2、做事情容易分心,旁邊一有點風吹草動就轉移了注意力;3、上課不專心聽講、小動作多,常常東張西望或發呆;4、生活學習三心二意
  • 孩子老走神、不專注、愛分心?4個小方法教你培養孩子注意力
    學習的時候,坐不住,好動,靜不心;做作業進展很慢,喜歡邊做邊玩;看書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分心,看一半就去做其他事等……你的孩子經常有這種情況嗎?如果孩子有這些現象,說明孩子的注意力較差。專家研究表明:99.4%的兒童智力水平相當,只有少數天之驕子或是先天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