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觀音》:比恐怖更可怕的是「邪」

2021-01-19 進攻器

文 | Romanticism Fool


懸疑電影中的懸疑要素就好比數學之於理科,往往會和別的題材結合出現諸如恐怖、犯罪、推理、靈異等等,仿佛只要賣弄一些懸念就可以稱之為懸疑片,那種心痒痒的感覺和對未知的細微恐懼,是觀眾對懸疑片永遠好奇的緣由。



也許是《閃靈》這種驚悚教祖,也許是《電鋸驚魂》這種小成本Jump Scare先鋒,或許是《咒怨》這種在一眾美式B級片中獨闢蹊徑的心靈系,或許是殭屍道長林正英的清朝港風混搭,又或許是《京城81號》以及筆仙碟仙筷子仙等國產廉價恐怖……不論如何,當初瑟瑟發抖不敢睜開眼睛看屏幕的經歷,到最後好像都會莫名其妙納入童年回憶的一部分。



總之,在國產懸疑電影這方面,靈異題材的組合拳是沒法指望了,實話說,近年來就算是在主角精神問題上下功夫的套路也不再新鮮,又不如《蝴蝶效應》之類在敘述手法或電影結構上成熟精妙的操作,自然只有想辦法搞點本土特色了。



近幾年像《唐人街探案》、《妖貓傳》、《烈日灼心》、《心迷宮》等懸疑電影的表現都很不錯,果然還是中國人最懂中國人怕什麼,怕什麼就是喜歡什麼,就是想看什麼。



對於中國觀眾來講,美式和日式的懸疑片或許能體驗一把燒腦快感或者感官刺激,至多只停留在「好震撼啊」的感覺上,但對於本土化的優秀懸疑電影,就會有一股涼意從心底升起,好像這樣的事隨時都會發生在身邊似的;又或者是有一種中國人文化思維模式下的悲涼審美。


畢竟懸疑總是難以和家好月圓的喜事聯繫到一起去的,正應了那個形容,中國人比起恐怖……更害怕的是「邪門」。



《血觀音》就是一部令人驚喜的臺灣懸疑片,曾獲得過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由惠英紅、吳可熙、文淇等實力演員主演。



影片主要講述了古董商棠府的三代女人被捲入一位親近官員的滅門案中而產生的一系列風波,不知道的乍一看這介紹還以為是宅鬥戲。


這部電影既沒有精神錯亂的主角,沒有怪力亂神,也沒有血腥暴力的噱頭,卻處處叫人看著難受。海報上形似羅剎的半個頭和團簇的彼岸花佔據一半版面,另一半是三個詭異的大眼人物畫像,像外星人一樣缺少人的情感流露,各自看向不同方向。


 

《血觀音》國際版海報


這故事情節說來也簡單,惠英紅主演的棠佘月影是大將軍的寡婦,做古董生意,同時也是立法院馮秘書的情婦。她為了幫助馮在政治鬥爭中打倒對手王院長,借用土地開發計劃做了一個很大的局,中間犧牲了無數炮灰、官員、家僕乃至自己的女兒棠寧。



棠寧生性叛逆,渴望得到母親的愛同時又憎恨著她,恨棠夫人把自己當做棋子利用。



出於家族排面的考慮,棠夫人把棠寧未婚生育的女兒棠真宣稱是棠寧的妹妹,棠真表面溫馴順從,是棠夫人中意栽培的下一個對象。棠真對棠寧亦是又愛又恨,在這次風雲動蕩中也逐漸顯露本性……



虎毒尚且不食子,無論哪個觀眾都一定會對棠夫人的狠毒、棠真的冷漠、棠寧的縱慾那種來自人性本源的汙穢和惡留下深刻印象……

 

要說《血觀音》和普通犯罪懸疑片區分開的,不完全是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和人心糾葛,還有其獨特的表現手法




故事一開場就有兩個帶著墨鏡的人在一個詭異得像是陰曹地府的地方唱起了念歌,故事進行到一定階段時也總會唱著念歌。是一種特意的設置,這兩個念歌人並不是故事中的角色,看似割裂觀影體驗的念歌插播實際上可是大有來頭。



念歌是有意要使觀眾不過於沉浸在故事裡,時不時要跳出來重拾「舞臺」與「觀眾」的距離感,觀眾其實和冥府裡的念歌人一樣,是用上帝視角去俯視人間罪孽和沉浮的,同時也是提醒觀眾:


你在看電影,就好像看著這面孽鏡……也有一個別的什麼人在時刻審視著你的功過,等待著死後的審判。


是不是很像《紅樓夢》裡的太虛幻境?凌駕於現世,早已記述好每個人的命運。



這面鏡子是不是也很像《紅樓夢》裡的風月寶鑑?棠府的表面的風光和諧,背後也不過是紅顏枯骨。



還有劇中無處不在的斷手觀音和彼岸花裝飾,本來象徵著佛教聖潔慈祥的佛像透著一股總也說不出的邪氣……還有每個角色鬼氣森森的面龐。


劇中的斷手觀音輾轉幾度,到誰手裡誰就倒黴。觀音菩薩總給人聖潔慈祥的感覺,電影裡這尊觀音像背後卻沾染了看不見的鮮血和人命,強烈反差造成了諷喻。



血觀音也暗喻著棠夫人和棠真捨棄對人性美好一面的留戀,棠夫人殺了不甘被擺布的棠寧;棠真原以為殺了閨蜜能搶到她的愛情,誰知愛情也是假的,斷了一條腿。



母親無法依靠,外婆冷酷無情,最後還是拾起了禁果,活成了棠夫人的樣子。她詛咒晚年想死而不能的棠夫人「長命百歲,富貴萬年」。




我想,如果比恐怖更可怕的是「邪」,比「邪」更遙遠的是「惡」,那麼在「惡」的盡頭……大概就是命運的悲涼吧。

相關焦點

  • 《血觀音》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然而在「最佳影片」獎項角逐中,卻以一票之差惜敗給《血觀音》。《血觀音》最終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惠英紅)、最佳女配角(文琪)和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對比兩部電影,可以發現無論是精神氣質、敘事方式和人物刻畫等各方面都是那麼不同。
  • 《血觀音》丨比眼前的刑罰更可怕的,是無愛的未來
    血觀音The Bold, the Corrupt, and the Beautiful豆瓣評分:8.1分看到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楊雅喆時有些驚訝。《血觀音》和他以往執導的青春片完全截然不同,糅合了腹黑、懸疑、情色的元素,令人刮目相看:小清新也可以很腹黑。
  • 《血觀音》:無愛的未來才最可怕!
    在電影圈中,《血觀音》單是從官宣海報的腥紅色調就讓很多觀眾心中發秫,但是《血觀音》卻偏偏拿下了臺灣、香港多個獎項,獲得了很大的肯定。這部以三個不同年齡段女性為主角的電影,看似只是女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真正看得明白的觀眾都知道,這是以點蓋面的折射了的社會不公不義與關懷弱勢群體。
  • 血觀音你真的看懂了嗎?血觀音電影原聲介紹
    去年《血觀音》拿下了金馬獎的最佳影片,並且還分別斬獲了最佳女主和最佳女配等獎項,成為最大贏家,電影中也是充滿著眾多政治隱喻等,整部電影的中心就是從林家一家被殺開始展開,那麼血觀音中是誰殺的林家?    血觀音中是誰殺的林家?
  • 《血觀音》: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血觀音》2017年的金馬獎上,《血觀音》擊敗《大佛普拉斯》,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多項大獎,還獲得了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血觀音》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 《血觀音》:三個女人黑暗的一生
    相比較來說,我更喜歡《血觀音》,大概是因為身為一個女人,會更關注女人的戲。so ,今天貓姐就來講講《血觀音》,以及裡面三個女人們黑暗的一生。《血觀音》《血觀音》是由臺灣導演楊雅喆執導,惠英紅、吳可熙及文琪主演.
  • 《血觀音》:殺人不見血
    由楊雅喆導演自編自導的驚悚懸疑片《血觀音》,於去年11月在臺灣上映。
  • 兩岸視點 |《血觀音》的修羅場
    「血」象徵「殺伐絕決」,「觀音」則是救苦救難的慈悲形象。血觀音,一尊觀音木雕,如信物般輸出於不同人群之間,交織人的貪嗔痴,竟成了一尊沾滿血的菩薩。世人一個個拜佛、念經,看似在佛陀地上行善積德,其實心裡都有一座修羅場。
  • 把醜陋人性說透的《血觀音》,我想給滿分!
    惠英紅憑藉本片斬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血觀音》作為劇情片能拍出恐怖詭吊的氣息,首先要拜惠英紅的演技所賜,演得出神入化的叫戲骨,演得不好卻強行加戲的那叫戲精,惠英紅和他們都不一樣,常年在各類鬼片摸爬滾打積累下來的經驗
  • 看電影《血觀音》
    我終於看了這部第54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血觀音》。不得不說這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且少有的女性電影,每看一遍又有不同的感悟。三人之中最有血有肉真性情的人莫過於棠寧了,她不像棠夫人和真真她們喜怒不形於色,把愛憎寫在臉上,時常一副不滿又不屑的神情。真性情的人,往往愛自由。
  • 《血觀音》:在利益面前的人性底線
    當然跟著一起被大家發現的還有惠英紅主演的各種電影,其中就包括這一部,讓人摸不著頭腦又十分詭異的《血觀音》。光是聽這部電影裡名字,就足夠勾起人的好奇心。"血觀音",一看就是個恐怖題材的電影。在看電影的海報,三個女人圍躺在一起,顯得詭異又可怕。
  • 血觀音:一個比朱朝陽還可怕的小孩,姐姐竟是生母,全員惡女
    一個14歲小孩的黑化程度有多可怕,親眼看著生母被炸死,養母(外婆)終生癱瘓在床。「長命百歲,萬年富貴」是我送你最惡毒的祝願。《血觀音如同片名《血觀音》,片中少不了觀音佛像,在棠夫人要獻寶給院長夫人前,不斷稱讚佛像多麼稀有,但獻出時觀音佛像的手卻意外地斷裂,讓人質疑這佛像是不是假的?
  • 《血觀音》: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血觀音》「血」具有肅殺死絕之意,「觀音」有「慈悲救苦」的至善意義,兩者根本矛盾至極。「血」具有肅殺死絕之意,「觀音」有「慈悲救苦」的至善意義,兩者根本矛盾至極。「血觀音」實則象徵著「 披著優雅至善的外衣卻大行魔道的魔鬼」,不但呼應「表裡矛盾」的嘲諷效果,更代表對人性缺乏感情:愛及善念的拷問。
  • 心沒有狠過一回,又哪來的淡呢丨血觀音
    電影名:血觀音導演: 楊雅喆編劇: 楊雅喆主演: 惠英紅 / 吳可熙 / 文淇 / 陳莎莉 / 丁強《血觀音》描述在女人組成的棠府裡,住著3位不同世代但一樣懂人心的女性,由棠夫人(惠英紅飾)主持大局,穿梭權貴間,靠著高超手腕與柔軟身段,在複雜的政商關係中生存取利;個性如刺蝟般的大女兒棠寧(吳可熙飾)為求母親肯定,勉力配合;
  • 影 | 血觀音
    下雨的陰冷冬天就是連門都不願意出,順著豆瓣想看電影列表往下滑,一眼就看中這部不管是名字,還是海報都稍顯陰森恐怖的懸疑臺灣電影《血觀音》,這部第54界臺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獲獎電影可以說是《陽光普照》後我看過的第二部精彩的臺灣電影。
  • 近墨者黑,近黑者成鬼《血觀音》
    《血觀音》,一部來自臺灣導演楊雅喆的電影,將西班牙式懸疑、中國式民間故事、日本式恐怖和臺灣的時代背景完美結合,達到了敘事和恐怖的雙重效果。這種效果歸功於劇情,也歸功於演員、攝影和剪輯。電影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而《血觀音》每一步都很對,不論是畫面風格還是演員表現,都符合主題要求,尤其是惠英紅似是而非的神態和無法擺脫黑暗的心力交瘁,把棠夫人這個角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 為什麼我敢說《血觀音》是近幾年來臺灣拍的最好電影?
    「世界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以臺灣殖民歷史為名《血觀音》幾乎以最輕描淡寫的篇幅比重,往深了講就是談出了原住民在臺灣多重殖民史下被剝奪的主體性。如果細看過《血觀音》也具備足夠近現代文史考證知識的觀眾,則定能發覺此片劇情背後,編導如何將厚實的格調基礎、細緻的殖民文化理解,轉化層疊在角色情節之中。
  • 《血觀音》彈唱詞
    文 | 哲空空不仁大佛,喋血觀音,信仰兇器,出自人心。觀影口味,猶似餐飲,今時今日,鹹酸靠邊,重在食辣。
  • 金馬大獎《血觀音》:野心勃勃楊雅喆
    《血觀音》這部暗黑電影講述了一家三位女性,通過高超手腕及柔軟身段在複雜的政商關係中生存取利,因為一樁滅門懸案而捲入彼此的愛恨情仇中的故事。影片中表面富貴優雅的棠夫人,其實是官商勾結的「白手套」,她處處機關算盡,城府極深,又以愛之名,控制著兩個女兒的思想和自由。
  • 憑什麼是《血觀音》拿到金馬最高獎?
    五個月前,第54屆金馬獎,《血觀音》在拿下最佳劇情片的同時,還獲得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實屬罕見。(惠英紅憑此獲得了金馬影后;文淇這個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新人也拿下了最佳女配角。)除了最佳劇情片和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血觀音》同時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收入囊中為什麼觀眾與評委如出一轍地選了《血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