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公交集團第二客運分公司十五車隊,提到張靈的名字,人們都會豎起大拇指誇讚道:她可是我們單位的「毽王」。
「這麼說吧,我們一家人,都是圍著這個小小的毽子在轉。」細數起張靈一家人和毽子親密接觸的歷史,她這樣介紹道。張靈的太姥爺就喜歡踢毽,不僅自己踢,還將這唯一的興趣傳給了張靈的母親和大姨。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張靈自然也掌握了一些踢毽技巧。而要說正式拜師,還是在她10歲那年。
那一年,張靈所在的學校組織晚會,老師邀請學生和自己的父母同臺表演節目。經過片刻思考,她決定邀請父母共同表演踢毽。太陽高、遊龍戲鳳……父母帶來的花樣踢毽震撼在場的觀眾。那一刻,張靈除了感到無比自豪,還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跟著父親正式學習踢毽。
葫蘆、飛旋風、拜四方……如今,張靈已和踢毽結緣22年,掌握的花樣數量也增加為20多種。回憶起小時候練毽的日子,她感嘆道,真的很辛苦。
每天早上4點是父親給張靈規定的起床時間,「每天如此,絕不能遲到。」洗漱完畢後,父親就變身為教練,緊張的教學拉開帷幕。「訓練的內容都是些基本功,比如,雙盤腿這樣的內容。」整整兩個小時的練習時間,被父親安排的滿滿當當。
在父親的鼓勵下,張靈咬牙堅持練著。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3個月的嚴格訓練,張靈除去掌握了「盤、奔、磕、落」各項基本功,還能踢出一些簡單的花樣。
張靈踢毽水平得到了父親的肯定,而她的高水平也迎來了更多對外展示的機會。《還珠格格》《日落紫禁城》……中學階段,張靈就被選中到多部電視劇中完成替身任務。工作後,來到公交崗位,她也多次帶著心愛的毽子,為同事表演。
每到休息時間,張靈都會拿上毽子,來到東單公園踢上幾個小時。有鑽勁的她,對已掌握的花樣數量並不滿足,還在不斷開發新品種「我現在正在專攻1080度轉踢這個花樣,希望能儘快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