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霍普(Daniel Hope)的新專輯取名「Escape to Paradise – The Hollywood Album 」《逃往天堂——好萊塢作品集》收錄霍普最鍾愛的電影音樂,於2014年9月8日由DG全球發行。專輯中,霍普將帶聽眾進行一次螢屏音樂旅行,尋找1930年代流亡的歐洲作曲家的遺響。
Daniel Hope Escape to Paradise
巴洛克小提琴聖手丹尼爾·霍普技藝超卓,丹尼爾·霍普(Daniel Hope)是2003年度英國古典音樂大獎最佳年輕藝人獎獲得者,他對作品的演繹非常率真投入,把自己的感情充分滲透到了表演中,丹尼爾·霍普曾演奏錄製的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曾獲得過很高的評價。
一張「星穹」專輯,搜羅了從17世紀到21世紀的作品,其中四首曲目是世界首度錄音。
小提琴家丹尼爾·霍普,一位以「創造性編曲和深入探索式演繹風格」(《紐約時報》)而聞名的音樂家,新專輯《星穹》在中國發行。曲目兼收並蓄,扣人心弦,向長久以來的一個觀念致敬,即相信行星在宇宙中的交錯移動是音樂產生的源頭,並且由此折射出我們太陽系的美麗、和諧與簡單。
DanielHope Spheres - Musica Universalis
丹尼爾·霍普二十年來對新音樂的投入,以及他將過往與當下作曲家的作品並置的有趣嘗試,都是他高度藝術的溝通技巧的證明。這位英國小提琴家總是隨時準備好去迎接新的挑戰,去挖掘並向世人展示那些被我們忽視的曲目,既是以演奏者的身份,又是以音樂會策劃者的身份,與此同時,他還隨時能夠流利地用英文和德文談論古典音樂並著書立作,這更加鞏固了他作為「音樂活動家」的地位。他是一個真正的「文藝復興者」(NPR語),他擁有能打開觀眾眼界和耳朵的技巧和才能,從核心層面感動觀眾。
「在這張專輯中,我的想法是將來自不同時代的作曲家及其作品放在一起,他們或許並不總是處於同一『星系』之中。」丹尼爾?霍普說,「但是他們仍然被一個亙古已久的問題聯繫在一起:宇宙中到底有什麼嗎?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但是我自己覺得這個想法很吸引人。那也是我為什麼想做一個當代宣言。」
《星穹》的曲目中有四首曲子是世界首度錄音,分別由背景迥異卻具有驚人創造性的作曲家所作:亞歷克斯·巴蘭諾斯基(生於1983年),貢德曼(生於1966年),阿雷格西·伊古德斯曼(生於1973年)和加布裡埃爾·普羅科菲耶夫(生於1975年。)他們的當代創造性在他們富有想像力的世界中反射出來:巴蘭諾斯基的「宇宙之音」,加布裡埃爾·普羅科菲耶夫的「星穹」,伊古德斯曼的「慢板」,以及貢德曼的「浮士德-第二幕」選段。
對於霍普來說,與年輕的英國作曲家普羅科菲夫的合作尤其緊密,後者創作的委約作品「星穹」最後成了這張專輯的標題,同時也從字面上奠定了這個項目的框架。「那就是我當時希望的」,這位小提琴家說道,「最新的作品將支撐起整張專輯的戲劇構架」。
專輯的指揮西蒙?哈爾西對此表示同意:「這個項目真正的挑戰是各個曲目風格迥異。當我們錄製普羅科菲夫的『星穹』時,我們找到了這張唱片的中心曲目,及其中心主題,從而其他元素都被構置在這個主題周圍。」
這張專輯同時也反映了關於「星穹」音樂更古老的、歷史性的觀念。第一支曲子是維斯特霍夫令人驚悚的美妙之作「仿製的鐘聲」,作於1690年代的德勒斯登,對響亮鐘聲的模擬被視作行星運動的象徵,如同發起了一場世俗的招魂。「對我來說,維斯特霍夫這首作品是有史以來最驚人的曲子之一」,霍普說道,「他如此超前於時代。很明顯他是位非凡的小提琴家,同時很有想像力」。
在新作品之外,巴赫和福雷的作品也經過當代改編之後被納入專輯,與此同時,《星穹》還囊括了奧爾巴赫、艾奧迪、格拉斯、詹金斯、卡茨·切爾寧、奈曼、帕爾特以及裡希特等人的巴洛克、極簡主義甚至電影配樂曲目。專輯中與霍普合作的是多次獲得過葛萊美獎的柏林廣播交響樂團,鋼琴家賈克·阿蒙以及西蒙·哈爾西指揮的柏林德意志室內樂團。
從2007年起,霍普成為DG旗下專屬藝術家,他獲得過五次葛萊美獎提名,他的唱片獲得過一次全英古典音樂獎,德國唱片大獎和五次古典回聲獎。2012年秋天,他因專輯《重組維瓦爾蒂》再次獲得國際關注,在這張唱片中他首演了德裔英籍作曲家馬克斯·裡希特的作品。這張專輯以扣人心弦的方式重新編寫了維瓦爾蒂的《四季》,從而被媒體盛讚為「年度最佳唱片之一」以及「一張為21世紀而生的唱片」,並一躍而至iTunes古典音樂欄及古典唱片銷售排行榜榜首,獲得2013年德國古典回聲大獎。
歡迎關注中華管樂網(www.cnbrass.com)微信公眾號,可獲取最新國內外管樂資訊和精品音樂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