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想娶宋美齡不好意思,暗示孫中山「關心部下生活」

2020-12-27 騰訊網

譚延闓與宋美齡都是20世紀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譚延闓本可以與宋美齡結為連理,走入婚姻的殿堂,但為了妻子臨終的一句遺言,婚姻的紅地毯終為他人鋪設,卻也與宋美齡結下了「不解的情緣」。

不作夫妻作兄妹

譚延闓父親譚鍾麟做過兩廣總督、吏部尚書等要職,妻妾眾多,除元配陳夫人外,還有顏夫人、李夫人等四位側室。譚延闓的母親李太夫人是譚鍾麟的小老婆,她雖然生有三個兒子,但在封建禮制下,她長期未取得與其夫同桌而食的權利,吃飯時只能站著用餐。母親常對他說:你們兄弟要努力讀書,好好做人,將來做番大事業,做個大人物,才算是爭光爭氣,那我在譚家雖然吃苦也感到安慰了。這對年幼的譚延闓刺激很大,吃飯時往往伴母而食,對母親李太夫人晨昏定省,十分孝敬,並發誓要勤奮學習,為母爭光。

13歲時,他就考中了秀才,22歲,他考中舉人,24歲在全國統考中以第一名的成績,獲中會元,在殿試中,以二甲第35名獲得進士。譚延闓少年及第,光耀了譚家門楣,譚鍾麟才向全家宣布:「李氏夫人可以入正廳就座用膳。」顯然,這是「母以子貴」,譚鍾麟才放寬了宗法儀範的尺度。但在譚延闓的心裡卻留下了重大的陰影。

譚延闓的結髮妻子方榕卿,是江西布政使方汝翼的女兒,兩家本為世交。1895年3月3日,譚延闓與方榕卿在南昌結婚,9月,譚延闓攜新婚妻子從長沙前往廣州與父母一起居住。方夫人溫柔賢德,孝敬公婆,體貼丈夫,使譚延闓得以奮力功名。28歲時,譚延闓就被推薦為湖南省諮議局議長,31歲時就當上了湖南省都督。入民國後,譚延闓囑咐妻子,侍奉母親李老夫人,頤養滬濱,教育孩子專心讀書。譚延闓與方夫人共生育子女6人,由於譚延闓躋身政壇,無暇照顧子女,撫育子女的重任就落在了方夫人身上。她與丈夫聚少離多,但是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不管是丈夫高居政壇,還是被逐下野,她都一如既往地站在丈夫一邊。他們相處得最多的時間是在譚延闓第一次督湘失敗以後,譚延闓在上海家中。1916年,譚母病重,譚延闓剛剛獲得第二次督湘的機會,方夫人沒有把這一消息告訴遠在長沙的譚延闓,自己衣不解帶地晝夜守在婆婆的病床前,極盡做兒媳的孝心,但是,婆婆還是因病重不治而亡,她只好把這一不幸的消息告訴自己的丈夫。

1918年6月,譚延闓的妻子身染重病,此時,譚延闓正做著第三次督湘的準備,正在湘南集結力量,準備驅逐湖南督軍張繼堯,為了不分散丈夫的精力,方夫人要家人不要把她生病的消息告訴丈夫。不久,方夫人在上海病逝,家人直到這年冬天才把這個消息告訴他。方夫人臨終之前,曾託人轉告譚延闓,希望他不要再娶第二個夫人,好好地養育他們的子女。譚延闓在零陵軍中悲痛欲絕,發誓終生不再續娶。為了表示對方夫人的深切懷念,一向注重美食的譚延闓竟在軍中吃了100天的蔬食。1920年,譚延闓因受趙恆惕的逼迫,第三次督湘失敗,離湘之前,他得知夫人靈柩正由人護送從上海經水路回湘安葬,請求趙恆惕允許他暫緩幾日離湘,以便料理完夫人的喪事,但未得到趙恆惕的同意。當譚延闓乘坐的輪船在城陵磯附近與運送方氏靈柩的輪船相遇時,譚的秘書呂苾籌害怕譚延闓觸景傷情,只自己藉故前往祭奠了一番,沒有把這件事告訴譚延闓。譚延闓後來每想到這件事,都會悲從中來。因此,譚延闓在每年的3月3日,即他與方夫人的結婚紀念日,都要作一首詩來紀念她。

譚延闓被逐出湖南後,賦閒上海,他檢討自己三次督湘的經驗教訓,認識到只有投奔孫中山,才有前途。在孫中山危難之際,譚延闓率領湘軍,全力扶持,在石龍、石灘前線,與叛軍陳炯明展開血戰,使孫大為感激,孫中山對譚延闓信任有加,先後任命他為廣州陸海軍大元帥府內政部長、建設部長等要職。譚延闓妻子死時,他只有40歲,但他既不尋花問柳,也不續娶繼室。當時宋美齡已從美國留學歸國,孫中山有意將宋美齡介紹給譚延闓,宋家也很滿意,譚延闓進退兩難,既怕辜負了孫中山的好意,得罪了宋家,又想到自己曾發誓不再續弦。如果娶了宋美齡為妻,怎麼對得起自己死去的夫人?何況宋美齡貌美如花,英氣勃發,受過良好的西式教育。如果讓她嫁給自己這樣一個生性古板、文氣十足的中年人做繼室,豈不委屈了?譚延闓一想到自己的母親曾經受過的委屈,心裡就痛苦不已。譚延闓左思右想,突然心生一計,他備了一份厚禮來到宋家,一進門就給宋老太太叩了三個響頭,拜她作乾娘,接著又認宋美齡為乾妹妹。宋老太太有了這麼一個乾兒子不知有多高興呀!早就忘了婚姻之事,宋美齡深受感動,更加敬佩譚延闓,孫中山這時當然也就無話可說了。

為「乾妹妹」做媒譚延闓雖然與宋美齡未能成為夫妻,但這位乾哥哥對宋美齡卻關懷備至。宋美齡深受西方文化的教育,自然缺乏那種中國傳統女性「大家閨秀」的風範,也沒有那種「男女授受不親」的陳腐觀念,她生性好動,特別愛好騎馬,經常向善於馬術的乾哥哥請教,譚延闓也悉心地指導這位淘氣好勝的乾妹妹。廣州國民政府時期,宋美齡曾在葉挺處見到一匹好馬,鬧著要騎,葉挺告訴她,馬剛購來,性子烈,還近不得人,宋三小姐很不服氣,硬要試試,果然一走過去,馬便狂暴踢人,不能靠近。宋美齡當時只得作罷,卻丟下一句話:我喚我阿哥來,非騎上這馬不可。這「阿哥」,不是指宋子文,而是指她的乾哥哥譚延闓,兩個人婚事不成後,認了幹兄妹,關係好得不得了。果然,第二天譚延闓就陪著乾妹妹來了,他走上去,那馬居然不踢他,老老實實,任他在耳邊輕言細語,譚延闓撫之拍之,慢慢說了一陣,說:行了。就招呼宋美齡過去,扶她上馬,要她只管跑,宋美齡策馬馳騁,馬居然十分聽話,再沒有一點脾氣,把葉挺看傻了眼。宋美齡對這位乾哥哥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孫中山沒能促成譚、宋婚事,這使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歡喜非常,於是,他乘著向孫中山匯報軍校情況的機會,提出請總統關心部下生活。

孫中山是明眼人,聽完蔣介石所說的話,就知道蔣介石想娶的是宋美齡。在託宋慶齡不成後,孫中山自己給嶽母寫信,要她徵求宋美齡自己的意見。宋美齡推託自己的年紀尚小,婚事以後再說。蔣介石自從在上海福樂利醫院門前看了宋美齡一眼後,只要一有閒暇,他就去找宋美齡,又是送花,又是送求愛信,又是送美味佳餚,又是送衣服寶石。可是宋家諸人除了大姐宋靄齡贊成外,其他人都極力反對,宋美齡只好求助於譚延闓這位「畏三哥」,去做她家裡人的工作。譚延闓在乾妹妹的一再哀求下,首先去做宋老太太的思想工作。宋老太太對蔣介石沒有什麼好感。但是,她對譚延闓這個國民政府主席的乾兒子卻十分滿意。譚延闓見到宋老太太,大肆誇讚蔣介石年輕有為,是中國未來的希望,以前的不良習慣也改了許多,現在一心一意地只愛小妹一人,希望乾娘能夠成全他們。宋老太太開始並不鬆口,但經過譚延闓無數次的思想工作後,她終於做了一些讓步。但她要譚延闓向蔣介石傳達她的兩個成婚條件:一是蔣介石必須要斷絕與其他女人的婚姻關係,只能與她女兒一人結婚,保證愛她女兒一人;二是要受洗入教,因為宋家是一個基督教徒之家。譚延闓向蔣介石轉達了宋老太太的兩個條件,蔣介石滿心歡喜,當即表示答應她的要求。

宋老太太有所鬆動後,當時宋家還有兩人極力反對這樁婚事。一個是宋慶齡,她是反對小妹與蔣介石結婚態度最堅決的人,不過這時候,她因為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憤而前往蘇聯,不在國內。二是宋子文,他也極力反對宋美齡與蔣介石結婚。為了做通他的思想工作,這次由大姐宋靄齡出面,請譚延闓再次出馬去當說客。宋子文因才識過人,鋒芒外露,早期初登廣東政壇時,不免為國民黨元老派所忌,不被時人重視,宋子文懷才不遇,頗感苦悶。獨譚延闓慧眼識俊才,力排眾議,從多方面加以提攜照拂,宋子文在廣東的境遇從此開始好轉。有此一段恩緣,宋子文視譚延闓為恩師,並相互引為知己。宋有所求,譚無不照準;譚有所言,宋無不聽從。因蔣宋婚姻擱淺,譚受靄齡、美齡姐妹所託,與宋子文單獨面談。經再三譬解,宋子文一改初衷,不但同意蔣宋聯姻,而且應允去日本,幫助美齡說服宋母。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上海的大華飯店舉行了盛大的結婚儀式,譚延闓作為蔣、宋聯姻的介紹人出席了這次盛會。

為「乾哥哥」選婿

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譚延闓是主要功臣。

1930年9月,譚延闓突發腦溢血,在病中他囑咐淚眼朦朧的乾妹妹宋美齡在青年軍官中為他的三女兒譚祥擇夫。譚死時剛好50出頭,宋美齡為乾哥哥的英年早逝痛哭流涕,發誓要不負乾哥哥的臨終重託。她在英雄配美人的原則下,著手為譚祥物色夫婿。在當時年輕將領中,以陳誠和胡宗南最為出色,而陳誠比胡宗南小兩歲,此時的軍功、地位以及政治見解都比胡為優,宋美齡與蔣介石一商議,決定選擇陳誠做乾哥哥的女婿。蔣氏夫婦找來譚祥,徵詢她的意見。譚問:「現居何職?」宋美齡答道:「軍長。」譚祥又問:「是哪一軍?」蔣介石答道:「十八軍。」譚祥表示同意。

陳誠和譚祥正式確定婚期後,不料「九一八」事變突然發生,日軍侵入東北,陳誠身為軍人,乃決定推遲婚期。但「九一八」事變只是局部衝突,因而陳、譚於1932年元旦在上海結婚,宋美齡作為雙方介紹人,介紹了他們的戀愛情況,男方由杜志遠主婚,女方由譚延闓的弟弟譚澤闓主婚,證婚人為蔣介石。婚禮熱烈而隆重。

後來陳誠扶搖直上,成為蔣介石的「三鼎甲」之一,並榮任臺灣國民政府副總統之職,除了陳誠個人的軍事才幹外,與蔣介石、宋美齡親自選定的這樁政治婚姻也不無關係。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蔣介石:撮合宋美齡蔣經國母子情終成枉然,因果或許早成定局?
    宋美齡是宋氏三姐妹中,最有野心的,蔣介石在世時,她是蔣介石的左膀右臂,蔣介石死後,她也沒有停止對權力的幻想。所以,蔣介石想撮合自己的兒子蔣經國和宋美齡的母子情,只能是一廂情願。但蔣介石為了宋美齡,卻置原配情分於不顧。當年,毛福梅嫁給蔣介石並非高攀。毛福梅的家是巖頭一帶的望族。14歲的蔣介石娶毛福梅為原配夫人。毛福梅比蔣介石大5歲。
  • 楊天石:蔣介石、宋美齡的婚姻是「中美合作」嗎?
    現在以《回憶錄》與蔣《日記》相校,可以證明除有限的幾件事外,許多生活情節也出於虛構和編造,不能相信。 蔣介石1921年12月13日日記稱:「投宿大東旅社,潞妹迎侍。」這一天,應該就是蔣、陳結合的日子。稱「迎侍」,顯然未辦結婚手續。其後,自1922年1月至8月下旬,蔣介石一直在桂林,隨從孫中山籌劃北伐。其間,蔣介石又是寫信,又是寄相片,表達對「潞妹」的思念。
  • 宋家三姐妹憑什麼分別嫁給了首富、孫中山、蔣介石,對中國的影響巨大
    宋氏三姐妹,即宋靄(ǎi)齡、宋慶齡、宋美齡,是20世紀中國最顯耀的姐妹組合。 大姐宋靄齡聯姻孔祥熙,善於積財,富甲天下。二姐宋慶齡成為國母,獻身革命,萬民敬仰;三妹宋美齡,「民國第一夫人」,權勢顯赫,八面玲瓏。
  • 陳誠意外娶了民國元老千金,從此與蔣介石夫婦建立了什麼特殊關係?
    民國初年,譚延闓在孫中山落難之際全力扶救,使孫中山大為感激,兩人關係日益密切。1917年夏天,宋美齡從美國留學歸國,孫中山作媒想把宋美齡嫁給喪偶後的譚延闓為續弦夫人。 可譚延闓很有自知為明,知道自己配不上宋美齡。
  • 蔣介石的葬禮上,宋美齡遲到了一小時,原來她是為了等張學良
    像孫中山、蔣介石等等。而小編今天要說的就是曾經輝煌一時的風雲人物——蔣介石,在他死後的葬禮上,發生的一些奇怪的事情。 因為在他的葬禮上本來應該早早到場的蔣夫人宋美齡卻遲到了足足一個小時,而本來不應該出現的張學良卻突然來到葬禮上。因為這個人在蔣介石生前就因為西安事變被蔣介石將他軟禁了,他怎麼會來哀悼蔣介石呢?然而事實卻十分地出人意外,張學良不僅來了,而且據說還是受蔣夫人的邀請來出席蔣介石的葬禮的。 並且宋美齡出席葬禮時,遲到了一個小時,就是為了等張學良到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宋美齡有一「陋習」,大多數男人都難以忍受,蔣介石卻默默包容了30年
    宋美齡有一「陋習」,大多數男人都難以忍受,蔣介石卻默默包容了30年 宋美齡可是一個大美女呀,他和蔣介石的愛情故事可謂是無人不知的,才貌雙全形容他是最好不過的了,她嫁給蔣介石之後對於蔣介石在政治方面的幫助是很大的,尤其是他的父親,宋美齡的父親基本上就是力挺孫中山
  • 宋美齡最初想嫁給誰?如果按順序而言,老蔣只能排在第三位?
    蔣介石是民國時期的國民政府最高領導,他的妻子有好幾個,其中最出名的應該是宋美齡,兩人的婚姻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政治婚姻,他們在結婚之前,鬧出過很多新聞。關於宋美齡的感情,也一直被人津津樂道,那麼她最初最想嫁的人,到底是誰?
  • 一個是孫中山的老婆,一個是蔣介石的老婆,是親姐妹還都沒有後代
    其中,宋美齡和宋慶齡,不可不提及。二姐宋慶齡嫁給孫中山,成為世人尊重的國母,愛國愛民。三妹宋美齡則嫁給蔣介石,地位顯赫,呼風喚雨。 兩姐妹的人生經歷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宋美齡和宋慶齡都終身未育。
  • 張學良和蔣介石妻子宋美齡的全英文書信,揭露了兩人的關係
    那時候,他們互生好感,但是當時的張學良已經娶了妻子,而宋美齡身邊也有了蔣介石的追求,後來成為了蔣介石夫人,兩人的這段紅塵往事也就被埋到了心底的最深處。後來,兩人成了具有深厚友誼的好友。西安事變後,原本和蔣介石交情不錯的張學良卻成了蔣介石的眼中釘,成了永不饒恕的罪人——張學良被囚禁了。宋美齡之後曾多次說"對不起漢卿"。
  • 蔣介石在日記中透露對宋美齡愛意:終日想念美妹不已
    蔣介石當年將追求宋美齡的心情點滴寫在日記裡,全都保存在臺灣的國民黨黨史館日記抄本。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黨史館主任邵銘煌接受訪問指出,在蔣家決定下,「蔣中正日記」的正本現在存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國民黨則保存手抄本。
  • 宋美齡惟恐蔣介石大權旁落:即便病重也絕不「休假式治療」
    「總統」座車向來穩妥安全,故而蔣介石、宋美齡坐車從不系安全帶。據座車侍衛人員事後追述,撞車瞬間,由於突如其來的力道過激,坐在後座的蔣介石、宋美齡冷不防都從椅子上彈了起來,兩人身體先是往上衝擊,繼而往前衝撞。宋美齡疼得在車裡哇哇大叫,她的脖子和雙腳受重創,幸未骨折。蔣介石雖然力持鎮定,但也撞得不輕,初步檢查只發現下體有紅腫現象,起先以為沒有大礙。
  • 蔣介石是如何在廣東發跡並得到孫中山信任的?
    這一方面是出於對孫中山地位的維護,另一方面也是蔣介石與陳炯明兩人之間的較量。但當時蔣介石的意見並沒有引起孫中山足夠的重視。 29日蔣介石抵達廣州。然後潛行穿越叛軍嚴密的封鎖線,抵達永豐艦,晉見孫中山。此時,孫中山身邊的人已所剩無幾,叛軍四面包圍,處境極其險惡。蔣介石冒險到來,孫中山自然十分高興,同時也感動無比。他說:「蔣君一人來此,足當兩萬援軍。」
  • 孫中山並沒有指定蔣介石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是他打開潘多拉魔盒
    孫中山視為棟梁之才的根本沒有蔣介石,蔣介石是陳其美介紹給孫中山認識的。孫中山臨終時並沒有明確指定自己的接班人。「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孫中山初接觸蔣介石並沒拿他當回事,蔣介石可不甘寂寞,他主動向孫中山上書陳述歐戰情勢及反袁鬥爭方略。這才使孫中山對他有所注意,看他有一定軍事才能,便安排蔣介石到陳炯明部隊任作戰科主任。
  • 蔣宋聯姻內幕,政治女強人宋美齡的一生
    可是也有很多人不這樣認為,認為這只不過是一次政治投機式的結合,那麼具體情況是不是這樣呢,咱們得具體的來分析,首先我們絕對不能否認兩個人這種結合有著濃厚的政治投機味道,你比方說,蔣介石為什麼他一定要娶宋美齡,因為蔣介石在此之前已經有三房夫人了,大夫人毛福梅,就是蔣經國他母親,二夫人姚冶誠,三夫人陳潔如,那麼其實宋美齡是他的第四任妻子,蔣介石跟宋美齡結合之後,宣布前三房這都已經離了,和他沒有婚姻關係了,
  • 原定劉嘉玲演宋美齡,遭蔣介石兒媳反對,理由只有9個字
    但是卻遭到了蔣介石二兒媳邱愛倫的反對。給出的理由只有短短9個字。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呢?邱愛倫宋美齡大家都很熟悉了吧。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雖然排行最小,卻也是最耀眼最璀璨的那個。宋氏三姐妹蔣介石雖然有兩個兒子,卻都不是宋美齡親生的兒子。
  • 105歲的宋美齡,死前眾人淚流滿面,只因含淚說對不住三個男人
    政界人物宋美齡,活了106歲,是宋家的頭號人物。可以說,宋美齡精通各種琴棋書畫,懂得六國語言,是蔣介石的得力助手。眾所周知,宋家三姐妹各娶了很有才幹的三男一女,宋靄齡、孔祥熙、宋慶齡、國父孫中山、宋美齡、蔣介石。
  • 蔣介石死後,宋美齡在美國靠什麼維持生活?說出來你別不信
    蔣介石死後,宋美齡在美國靠什麼維持生活?說出來你別不信 眾所周知,在我國民國時期,出現了很多傑出的人物,這裡面不缺乏女性,甚至很多女性比男人還要優秀。這就不得不說一說宋美齡了,作為民國時期的總統夫人,她在政治上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 宋慶齡晚年寫信邀宋美齡回國,宋美齡卻只說了四個字,令人唏噓!
    說起民國時期,最有名氣的女人當屬宋氏三姐妹,尤其是其中的宋慶齡和宋美齡,宋慶齡嫁給了「國父」孫中山,成為萬人敬仰的慈愛「國母」,宋美齡嫁給了國民黨實權人物蔣介石,成為當時權勢煊赫的第一夫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兩姐妹之間的事情。
  • 若臺灣不保,蔣介石會去哪裡避難?蔣介石和宋美齡想去的地方不同
    雖然宋美齡想要去美國,因為他在那裡留過學很喜歡那裡的環境,自己也很努力,卻並沒有如願。 蔣介石是比較想去菲律賓的,因為他一直對這個地方有好感,而且離臺灣比較近,不管是退還是守都是比較容易的,還有一點就是他當時已經得到了菲律賓總統季裡諾的支持,兩個人多次會談商討這個問題
  • 蔣介石苦追宋美齡,三種方式處理三個女人:只聞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但是,基督教主張一夫一妻,宋美齡全家都是基督教徒,蔣介石要和宋美齡結婚,就必須處理好原來的三房妻妾毛福梅、姚冶誠、陳潔如。 蔣介石給姚寫信,也會出現「無時不想著你與緯兒」一類詞句。1924年至1926年北伐前夕,姚冶誠三次帶緯國去廣州,和蔣介石相聚,但時間都較短。1926年元旦,姚及緯國到廣州,與陳潔如不能相容,於2月19日返滬。1927年,蔣介石為與宋美齡結婚,與姚協議離異。由蔣負擔生活費用,姚冶誠攜蔣緯國移居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