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不菲的天珠背後有什麼神奇的傳說?
天珠大小不一有什麼區別?
天珠紋理是人為還是自然生成?
神秘的天珠有著太多令人疑惑的問題今天就至純天珠和措思進行收藏簡介。
有關天珠來源有多種說法,例如:天珠是隕石墜落的產物、是昆蟲化石、是天神珍貴的飾品、還有說是從泉水山澗等地方流出等,為天珠增添了神話氣息。
天珠前身蝕花瑪瑙始於公元前2600年印度河谷文明,河谷居民得周邊地礦儲藏豐富之利,隨意挑選各種寶石、半寶石施加工藝用以製作飾品,影響周邊及偏遠地區達數千年之久。
天珠最早的記載是在象雄王國(公元前1200年左右)苯教,其信仰萬物有靈,天有天神,山有山妖,樹有樹精,江河、湖水、山泉、地下皆有龍:人有災病,皆因神鬼所致,用禳解法煨桑開道迎請神靈,然後焚燒食物或寶物(火供珠因此產生),神鬼嗅而飽之,這種習俗至今流傳在西藏民間,在長期的流傳和演繹中逐漸演變為藏族民間風俗,此為天珠歷史由來。
經過技術分析鑑定天珠是由人工染色加工纏絲瑪瑙所得,屬於玉髓飾品的一個變種。綠玉髓、紅玉髓、縞瑪瑙、雞血石、苔蘚瑪瑙合稱玉髓。
天珠也叫瑟珠,一般是藏族對至純天珠的稱謂,它特有的工藝技術不僅從物理的角度決定了它不同於其他瑟珠的質感和表面效果,也決定了它高於其他類型的工藝價值。在藏族心目中是瑟珠系列中價值最高、最受推崇的珠子。至純天珠按照形制和裝飾特點可大致分為四種類型,包括常見的長形天珠、達洛(圓珠)、達索(虎牙)和小天珠。
長形天珠:作為至純天珠中最常見的形制,其形長呈管狀,孔道為長軸,圖案多為對稱圖案且大多帶有眼睛圖形,除眼睛圖形外也有天地、雙天地、日月星辰、菩提葉等其他特殊圖案。因其形長肥潤,故稱至純長珠,為藏族天珠最推崇的珠形。
達洛(圓珠):(橢)圓形的瑟珠孔道為長軸,只有幾種有限的圖案設計,有寶瓶、蓮花、水紋、彩虹、山形、虎紋等,虎紋為最常見圖案,寶瓶和蓮花圖案深受藏民追捧。並且一般沒有眼睛圖案只有至純類型,存世量少於長形天珠價值較高。
達索(虎牙):形制管狀,中段略鼓,尺寸一般略小於長形天珠,相對於虎紋達洛(圓珠)達索(虎牙)只有一條曲折線,兩端有口線同時也有小天珠虎牙,常用於趨利避害,威懾邪魔。
小天珠:短小一些的天珠可以說是長形天珠的縮小版,大多呈短型桶裝,常見小三眼、小兩眼、小虎牙等圖案。多用作手鍊主珠用於庇護。
措思:湖珠,與至純天珠的表面效果有所不同,是因製作工藝不同造成的,其次是圖案裝飾不同。措思中間略鼓、兩端漸收,比至純天珠略細長一些,孔道為長軸。製作材料和至純天珠皆為纏絲瑪瑙,質地呈現半透明常有明顯的伴生水晶,因水晶不易染色而顯得隨意不可複製,使得圖案種類豐富且不對稱。
措思還有一種特殊的裝飾類型是三色珠,指表面同時出現三種不同色彩構成圖案的措思珠,屬於尼泊爾線珠但習慣把這種珠子的裝飾和形制歸為措思珠簡稱三色措思,三色措思是比較少見的珠子,圖案設計都是獨一無二的,是稀少的收藏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