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捏臉」了嗎?
這一周,捏臉軟體ZEPETO刷屏網絡,深得95後和00後的歡心。連我這個90後中年人,在看了小青年的各種捏臉秀後,都忍不住下載App一探究竟。
ZEPETO是什麼東西呢?簡言之就是3D版的QQ秀。
十年前,還依傍QQ的我們,痴迷於裝扮虛擬的自己。那個時候省吃儉用充值紅鑽,就為了買好看的裝飾。畢竟有了紅鑽,我們是這樣的:
沒有紅鑽,我們是這樣的:
每次打開QQ網頁版的聊天界面,看到Q友炫酷的形象,總會悄沒聲的進QQ秀,給自己買個裝飾品,或者換身皮囊,畢竟美人在皮,即使虛擬世界也不能丟了氣勢。
後來QQ衰敗,最早的用戶都轉戰微信,QQ秀也成了荒蕪之地。有沒有裝飾,是什麼形象都已經沒人care了。
捏臉的ZEPETO刷屏,讓QQ秀再次被提及。忽然發現,現在都2018年了,我們最愛的還是QQ秀啊。
捏臉,捏出自我
所謂捏臉,就是我們可以藉助App捏出自己的形象,其精細化是僅能裝飾的QQ秀無法比擬的。
捏臉過程,個體的自我表現被強化。這一點剛好符合人臉的社交屬性,這也是「好搭盒子」創始人黃仲生所強調的:「人的臉天然帶有社交屬性」,所以人更願意將自己的形象進行分享。
這也解釋了ZEPETO的傳播過程。先是小紅書推薦,大家紛紛詢問這是什麼軟體,接著微博和朋友圈裂變式傳播,最終成了一個爆款。
其實從10月份開始,ZEPETO就開始在AppStore中國區嶄露頭角,只是這個周末,突然刷屏所有社交媒體。ZEPETO的爆火和年初旅行青蛙的爆火一樣,毫無徵兆。突然湧來的大流量也出乎開發者的意料,所以卡頓、打不開成了App常態。
然而,這些並沒有影響年輕人的熱情。大家紛紛秀出自己的形象。
來自微博網友@最美不過記憶
更有粉絲,精心捏出偶像形象。
△粉絲捏的鹿晗
其實,ZEPETO在中國走紅之前,已經在日本、泰國等地有了一定的熱度。ZEPETO由韓國SNOW公司研發,9月正式推廣。目前,其國內運營團隊是B612 團隊。從上周末開始,已經連續多天雄踞App Store中國區排行榜的榜首。今天甚至上了熱門搜索,其熱度還在持續發酵。
「捏臉」背後3D社交的興起
在「捏臉」迅速走紅的背後,是社交新玩法的興起,3D社交或者虛擬社交正在快速佔領我們的生活。
現實中的偶像可望不可及。但是ZEPETO卻讓我們可以和偶像親密接觸。捏個旅行照,捏個跳舞照,只要你能想到,就沒有捏不出來的!借著「捏臉」,我們實現了和偶像的共屏,這種「二次元」的互動,充分滿足粉絲的獵奇心理。
△粉絲和白敬亭的捏臉合影
「捏臉」的火爆,也在某種程度上,與虛擬偶像相契合。95後、00後作為移動網際網路的第一代原住民,更容易在網際網路中發現自己獨具個性的興趣愛好,並為之消費。所以虛擬偶像洛天依才會坐擁百萬粉絲,收入不輸二線明星。
對於粉絲而言,偶像是不是真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偶像的人設,只要偶像的人設不崩塌,就可以一直粉。所以,大膽猜測,如果ZEPETO可以引進一些流量明星,實現粉絲和偶像的虛擬互動,還將在此基礎上持續走紅。
這也是ZEPETO這種偏二次元的虛擬社交模式,受新生代偏愛的原因。
更進一步想像,在不久的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資料庫的增加,我們可以捏出的形象將越來越精細,和真人越來越相似。
彼時,過馬路的時候,看到某人想搭訕,或者僅僅是好奇,只要打開軟體,對著路人掃一掃,App就能在眾多3D秀中選出最相似的人,輕鬆點擊關注,就能瞬間知曉對方信息,根本不用考慮當面搭訕可能有的尷尬。
那個時候,你想關注的任何一個人,只要見過照片或者真人,就能像關注一個你知道的明星一樣,隨意關注一個素人。
是不是很爽?
不過,暢想歸暢想,眼前的現實是,很多人表示,ZEPETO是日拋,捏個形象後就直接卸載了。
畢竟從QQ秀,到臉萌,到網易的捏臉遊戲《楚留香》,再到蘋果Memoji,都是曇花一現。目前沒不知道定位社交還是定位遊戲的ZEPETO,熱度過去,如何增加用戶留存度,是個難題。
一方面,當這些3D形象反覆出現在社交媒體上,如何克服大眾的審美疲勞,避免扭曲大眾審美,是個問題。
另一方面, ZEPETO沒有社交粘性。QQ秀因為QQ的社交性質,可以活躍多年,但是ZEPETO並沒有這樣的社交優勢,很可能用戶一哄而上,嘗過鮮後又一鬨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