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點多開車回家,到處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息,但心裡卻沒有什麼感覺。車子裡放著鄰間少年的《讓我倒在顛沛的路上》,聽著聽著心裡思緒萬千,這一年談不上顛沛,更談不上流離,但卻把自己混的遍體鱗傷,身體上精神上,都是雙重的打擊。我其實刻薄,不擅溫言寬慰,惰於交流,說著說著便沉默。往往疏離,孤獨執著。生來本就淡漠,擁有的亦不比旁人多,自己有多少眼淚亦只有自己才能明白。
二十多歲的年紀,一切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很多東西沒有經歷過,只能自己去嘗試,去思考,走一步看一步。但經歷的太多,也會成為一種負擔,成為自己人生路上的羈絆。就像陳鴻宇歌詞裡一樣,成長是一場冒險,勇敢的人先上路 ,代價是錯過風景,不能回頭。成長是一場遊戲,勇敢的人先開始,不管難過與快樂,不能回頭。的確,成長就是獨自面對未知事物,承受各種壓力,勇敢的去面對,不管難過或是快樂,都要去背負,人生的道路不能回頭。我不是那個勇敢的人,我不敢勇敢的邁出那一步,勇敢向前,卻一直在模仿著別人的生活方式,活在別人的話語中,不敢真正的做自己。
我不知道這個年紀該做什麼,或者說不該去做什麼,只能自己去慢慢探索,人生的路上確實需要一盞明燈,指引自己前行,這盞明燈可以是人,或是一個物件。成年人的世界真的很可怕,很多壓力堆積於你一身,每天你還要裝作出無所謂的樣子,強顏歡笑,迎合這個社會和人,讓自己沒有喘息的機會,一切都是那麼的假;稍有不慎,如果你扛不住壓力,那你將會被壓力打倒,爬不起身,一切都是那麼難。我不是個樂觀的人,看待這個社會亦不是那麼的美好,我只會看到這個社會的陰暗面,把他放大,對這個社會充滿敵意;對待任何人事物,亦不是那麼的美好,也總是心存戒心。有些時候想給自己壘一堵牆,把自己封存在裡面,不去接觸任何人事物,讓自己自生自滅,遠離這個可怕的社會。我也不是什麼聖人,什麼事都做到盡善盡美,也會有小情緒、各種小毛病,時常會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
有人說我活的很陽光,不相信我會抑鬱,說實話,我也不知道,現在的狀態很困惑,每天晚上在家不想開燈,害怕光, 只想一個人靜靜的呆著。失眠、嗜睡、大口喝酒抽菸成為了常態,會在半夜喝多了哭的死去活來,拿起手機打電話給朋友,自己的生活節奏完全亂套。幻想過無數個人生軌跡,但終究是幻想,還是得面對現實。道理都能明白,還是原諒不了自己,執著於過去的種種;年輕時所犯的錯,要用幾年的時光甚至一輩子來買單。
我活的沒皮沒臉、沒心沒肺,從沒給自己未來做過規劃,但我知道現在的生活方式絕對不是我所期許的,想要去做出改變,脫離這個虛假的圈子,換一種生活方式。前幾天路過一家琴行,有吉他聲傳來,就想如果自己閒時能去琴行做兼職,搞點事情做做,但猛然想到自己的吉他好像已經落了很多灰,彈吉他的手已經變得生疏;書架上的書已經擱置很久,落了很多灰。是啊,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這樣子虛度。是該掃去那些灰塵,重新拾起吉他了,拿起書架上的書了。
幾年前把微信名改為了餘生,因為人生的每一天、每一刻都是餘生,人生苦短,過一天少一天。誠然,人的這一輩子真的很短,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但現在微信名改成了子非魚,對,是那句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子非魚,但並非魚之樂,樂與悲相對,而是魚之悲矣,自己有多少眼淚只有自己才知道。既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那就過好今天,過好這一刻吧。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人這一生,都是在「渡」,渡人、渡心、渡自己,生命是一條長河,你是過河人,也是擺渡者。
(寫於2021年2月10號晚,不,應該是11號的凌晨了吧,今天除夕,活著,沒有春節快樂,依舊那句這個世界會好嗎。寫那麼多廢話只是想讓自己一年後或者幾年後看到,想到自己的這段艱難時光會瞭然一笑,感謝經歷,寫給過去也是寫給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