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科研高峰 梓文獎學金助力暨大博士後人才開拓創新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證券

這是收穫的季節,暨南大學一群傑出的博士後人才又收穫了一筆支持學術研究繼續推進的獎學金,讓他們在攀登科研高峰的道路上又多了一重後備保障。

孫翔飛、李猛、張慧傑作為梓文勵志獎學金(博士後專項)的獲得者,帶著這份收穫的喜悅與感激,踏上科研攻堅的徵途。

篩查辨別有害化合物名錄

大數據分析從源頭追控環境汙染

畢業於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並獲得環境工程博士學位的孫翔飛,曾獲批廣東省高層次人才資助計劃中的「廣東省人才引進」項目,他在2018年9月來到暨南大學開展「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或持久性有機毒性物質」方面的博士後研究工作。

「這類汙染物主要來源於人類活動產生的各類有機化學品,一旦釋放到環境中很難被降解,還會在生物體內累積,影響生物體和人體的健康,從長期來看來會產生一系列人類難以承受的環境影響。」孫翔飛說,「我們的任務就是擴充已知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名錄,評估認識它們對環境和生物體的危害,並作到從源頭上提前追蹤控制。以此為基礎,讓研究成為國家制定環保政策約束工業生產的著力點。」

孫翔飛介紹,當前中國的工業化學品已超過45,000種,其中大概有7000種化學品是中國獨有的,這些很多是在開發新的化工原料過程中合成出來的新產品。對於這幾千種化學品,很多都沒有進行過全面環境風險評估,「我們甚至可能並不太了解這些化合物在環境中的傳輸特性,以及潛在的環境風險。因此希望通過這項研究,了解這些化學品的化學結構特徵。並在此基礎上,使用量子化學、計算化學以及大數據和神經網絡的方法,開發一系列針對這些化學品環境行為及毒性的預測模型,從理論上實現對這些化學品危險性的評估。」

通過對中國生態環境部推出的超45,000種工業化學原料清單的篩查,孫翔飛與其他科研工作者目前已初步確定了69種新型汙染物,「接下來我們要對69種化合物進行進一步分析,跟蹤調查它們的生產背景和使用途徑。」

由於這項研究基於大數據分析,海量數據的獲取需要投入資金購買,預測模型的構建也對計算機平臺的算力有一定的要求。「對化學品的研究需在神經網絡模型的訓練後才能進行性能的評估,因此提高單次模型的訓練效率對於整體的研究進度非常重要。」孫翔飛介紹稱,當前神經網絡預測的能力,每一個化學品可以提取出3000個特徵進行分析,完成一輪模型訓練約需要一周的時間。計算設備升級後,在化學品特徵的提取數量上可以提高到約5000個,訓練時間可縮短到三天以內。

「這次拿到獎學金以後,我計劃投入到數據購買與計算設備的升級,這筆資金對於我們這種科研剛起步的人來說,包括對暨大環境學院建設大型的數據運算中心、數據儲存中心來說,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專利技術降解汙染物

微生物電淨化消除水域中的健康威脅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博士後李猛,在2019年加入暨南大學莫測輝教授課題組,投身微生物電化學淨化降解環境中有機汙染物的研究。李猛因獲批國家高層次人才資助計劃「香江學者」項目,而獲得梓文勵志獎學金(博士後專項)獎勵。

「為解決水域環境中各種難降解、毒害性大的重金屬和有機汙染物,我們開發了微生物電化學淨化技術,通過這種新技術能使環境中有機汙染物發生降解。」李猛表示,「該技術的應用能在90分鐘內讓濃度為10毫克每升的有機汙染物,降解到0.5毫克每升,甚至完全降解,此時的汙染物濃度遠低於國家排放標準(1毫克/升),幾乎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目前,李猛與合作研究人員的研究中,關於環境電淨化降解有機汙染物的一項技術已申請到專利號,未來將通過企業對接合作投產,解決水域環境的汙染問題,從而減小水汙染對人類乃至生態系統的威脅。

投身水域環境汙染物降解的研究,緣起於本科畢業後的一次實習經歷。「那時候我在汙水處理企業實習,發現生活中、工業廢水中排放了很多汙染物,而且這些汙染物在汙水廠處理的過程需要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如果處理不當,會引起水生態失衡,危及魚類和整個食物鏈。」李猛說,「作為一個學環境生態的科研人,我想通過深入科研,開發新技術,使有毒有害的汙染物從環境中去除,讓人類的生命健康不受威脅。」

在這項科研過程中,耗材試劑、樣品測試等都需要花費大量經費。「比如完成一些微生物蛋白組織分析,一個樣品測試費用約5000多元,一組實驗至少有6個樣品。如果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持,科研將寸步難行。」

「這次拿到梓文勵志獎學金對我們科研有很大的幫助,我也會拿這筆經費來支持現在課題組的一些實驗開銷。」李猛開心地說,「加上之前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香江學者項目,今年有了一個滿意的Happy ending!」

潛心體育史學研究

守住人文社科陣地 讓世界聽到中國之聲

張慧傑是人文社科領域的科研人員,她在澳大利亞西澳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後,曾獲批「廣東省博士後人才引進計劃」中的海外青年博士後引進項目。2019年7月,她進入暨南大學世界史博士後流動站從事體育史學史與史學理論、體育與宗教等科學研究工作,獲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的資助和特別資助。

「我做的就是在理清西方體育史學的學術思想史的基礎上,思考如何創新我國體育史學的理論體系。」張慧傑表示,與母學科歷史學相比,體育史學的理論研究還比較薄弱,尚處於起步階段。

體育史學科的基礎理論構建,包括研究範式和研究方法等,是對歷史學科發展的有益補充,而歷史學又是人文社會科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研究關係到人文素養的提升,影響著社會人文環境的發展。然而,目前社會和學術界對歷史學乃至人文學科關懷不夠,作為從事史學史研究的一員,希望在這個方面貢獻一份力量。」 張慧傑說。

從早到晚浸泡在圖書館,查閱文獻,撰寫課題論文,成為她生活的常態。「我挺享受這個過程的,有時候發現了新材料,或者看到幾句能引起共鳴和思考的話,就覺得非常開心。每當論文接近完成的時候,會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無論能不能最終發表。」辛勤的付出,讓張慧傑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SSCI或A&HCI收錄論文5篇,並在知名的Routledge出版社出版英文專著1部。

「讓我自豪的是我出版的英文論文和學術專著,讓西方學者聽到更多來自中國的聲音。」張慧傑發現,很多外國學者對中國體育史非常感興趣卻一直難以深入了解,這是因為國內從事體育史研究的學者數量太少,能用英語寫作和交流的更少,「所以我們還需要更加努力。」

此次獲得梓文勵志獎學金(博士後專項),張慧傑表示主要用於搜集文獻和購買書籍。此外,她還希望能舉辦一場學術研討會,邀請領域內的專家學者一起討論問題,集思廣益,「專家的批評是對我最大的幫助,十分感謝暨南大學和梓文勵志獎學金對我的資助。」

「暨南大學奧園教育發展基金」是2020年9月由中國奧園集團聯合暨南大學共同設立,鼓勵和培養優秀學子成長成才。其中,梓文勵志獎學金(博士後專項)的設立,更是激勵博士後潛心研究,勇攀科學高峰,推進高校前沿領域科研的發展。

2020年梓文勵志獎學金(博士後專項)由暨南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處負責評選工作。暨南大學奧園教育發展基金管理執行委員、暨南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處處長陳振強介紹稱,學校今年有20名博士後獲批國家或廣東省高層次人才資助計劃,符合梓文勵志獎學金(博士後專項)資助條件,共獲得資助金100萬元。

「『梓文勵志獎學金(博士後專項)也將助益吸引更多國內外優秀博士進入我校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高水平科研工作。」 陳振強表示,博士後群體是暨南大學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梓文勵志獎學金(博士後專項)的設立,是「名企+名校」優質資源的強強聯合,是公益力量助力一流人才培養的一種有效方式。「感謝奧園集團對我校博士後事業的大力支持,助力提高博士後培養質量和高水平大學建設。」

博士後工作與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緊密相連,校企聯手通過公益力量,助推了高層次教育與科研的發展,不僅體現企業家的教育情懷,更將為進一步完善多渠道籌措教育科研經費,支持社會力量助力科研,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北信源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矯月12月18日,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准,北京北信源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指在具備一定條件且技術水平先進、經濟實力較強的企業、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和特殊區域性機構內,發展和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組織。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建立為高技術人才與企業搭起了橋梁,是產、學、研相結合的新思路。
  • 北信源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建立為高技術人才與企業搭起了橋梁,是產、學、研相結合的新思路。,並以卓越的信息安全產業業績和優秀的科研成果為支撐,以五大研發中心、全國七大區、近三十個省市的營銷與服務網絡為後盾,成功布局信息安全、大數據運維、安全通信暨應用等領域,助力推動信息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
  • 利亞德:「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批設立,科研實力將再創新高
    近日,利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准,正式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成立,將成為利亞德培養核心高端人才的重要平臺,進一步提升整體科研實力。
  • 度小滿金融「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正式授牌 探索金融科技人才培育
    近日,北京市公布了2020年博士後綜合評估結果,為度小滿金融、滴滴、騰訊科技等新設站單位正式授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成立,將成為度小滿金融培養金融科技高端人才的重要平臺,進一步提升整體科研實力,探索人工智慧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前沿應用。
  • 中天鋼鐵成為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區域分站
    12月15日,從中天鋼鐵獲悉,企業聯合江蘇蘭陵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江蘇雷利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共同助力常州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成功獲批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正式成為該站的區域分站。這是集團自2019年相繼獲批市級和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後的又一次重要跨越。
  • 引聚培養青年人才,支撐創新能力提升,北京經開區博士後工作站增至...
    截至目前,區內博士後工作站總數已達到55家,這些工作站在過去一段時間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30餘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進一步促進了企業轉型升級,依靠博士後技術革新,幫助企業成功轉型升級的創新發展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青睞。
  • 勇攀高峰 敢為人先
    ■王慶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也是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靈魂所在。「天眼」探空、神舟飛天、墨子「傳信」、高鐵奔馳、北鬥組網、超算「發威」、大飛機首飛……回望我國科技發展歷程,舉世矚目的成就背後,創新的力量居功至偉。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十四五」時期及更長時期要求,如何解決科學技術被「卡脖子」問題,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這既是時代之問,也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綻放光彩的機會。
  • 千尋位置博士後工作站掛牌:聚焦時空智能科研
    5月8日上午,千尋位置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正式掛牌,這是中國第一家聚焦時空智能領域,專注北鬥高精度定位軟硬體技術研發與融合創新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千尋位置宣布將面向全球招募青年科研精英入站,並依託千尋的科研體系資源,與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聯合將其培養為時空智能領域科研「新領軍者」。
  • 中國電子4家企業新設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近年來,中國電子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相繼推出多項培養工程。目前,已擁有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5個,主要研究信息安全、大數據、集成電路、通信、電子元器件、新材料等高精尖方向,累計進站博士後逾50名,獲得近10項國家級基金資助、5項省部級科技成果、數百項論文專利等,輸出了一批勇於擔當、敢於創新的青年人才。
  • 金馬工業集團獲批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本報訊 近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聯合公布新批准設立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名單,日照經開區企業金馬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近年來,日照經開區牢固樹立「產才融合發展」理念,以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為目標,不斷健全人才工作機制,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將人才科技平臺建設作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人才工作不斷取得突破。截至目前,全區共獲批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家,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4家,各類平臺載體總量達118家,其中國家級平臺載體9家,省級平臺載體49家。
  • 亞廈股份(002375.SZ)獲批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智通財經訊,亞廈股份(002375.SZ)公告,近日,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公司獲批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自2018年公司獲浙江省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授牌以來,先後與浙江大學、武漢博士後流動站聯合招收、培養博士後科研人員,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研究課題緊密圍繞公司戰略——工業化裝配式裝修材料的性能改善與技術攻關,並取得一定的成果。經過2年的良好運作,經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嚴格審核評議,最終獲批國家站。
  • 南方科技大學招聘 博士後、科研助理·
    因項目進展需要,現招聘博士後3名,科研助理若干名。 博士後崗位(3名) 基本要求: 35歲以下,一般博士畢業不超過3年 A.
  • 平原首家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落戶」福洋生物
    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了新晉的全省24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山東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列。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企業集聚高層次人才、促進產學研合作、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的有效載體,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設立對企業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增強技術創新性,提升企業業界知名度,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 中國醫大一院成功獲批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中國醫大一院成功獲批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2021-01-11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鎮江新增一批博士後創新平臺
    金山網訊 記者昨日獲悉,鎮江新增一批博士後創新平臺,其中一家為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人社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近日公布了2020年全國新設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名單。我市中節能太陽能科技(鎮江)有限公司獲批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 成都高新區新增2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四川在線記者 肖瑩佩12月24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在日前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公布的2020年全國新設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名單中,來自成都高新區的成都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華為)、人瑞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瑞人才
  • 北京加碼博士後工作站 培養更多「硬核」人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北京市屬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覆蓋了全市優先發展的全部十大「高精尖」產業領域,新增設的85家工作站聚焦人工智慧、信息技術生物製藥、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行業。有龍芯中科、華卓精科等突破卡脖子技術的企業,嘀嘀、快手等知名民企,以及維泰瑞隆等原創藥企。
  • 共育AI時代人才,威盛出席安徽人工智慧創新應用高峰論壇
    共育AI時代人才,威盛出席安徽人工智慧創新應用高峰論壇 財訊網 | 2020-10-23 15:09:01 2020安徽人工智慧創新應用高峰論壇於10月19-20日期間在安徽省馬鞍山學院舉行。
  • 市金投集團牽手浙大 共建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圍繞戰略合作目標,三方將依託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就業實習基地等創新發展特色平臺,加強在金融與科技交叉領域人才培養、業務發展的交流合作,探索金融數字科技創新的新模式,樹立「產學研」合作的新標杆。今年10月,市金融投資集團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批設立。
  • 利亞德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夯實自主研發實力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李喬宇日前,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准,利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據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指在具備一定條件且技術水平先進、經濟實力較強的企業、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和特殊區域性機構內,發展和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組織。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建立為高技術人才與企業搭起了橋梁,是產、學、研相結合的新思路。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或意味著市場對於利亞德科研實力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