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壽」動畫片,經典永流傳

2021-01-11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彭薇

最近一則消息,讓公眾把視線重新拉回童年看過的一部動畫片《貓和老鼠》。據報導,奧斯卡獲獎插畫師、電影導演吉恩·戴奇近日去世,享年95歲,他曾導演了《貓和老鼠》其中的13部。作為全世界流行的「最長壽」動畫片,81年來給無數人留下有趣的兒時回憶。經典,不會隨時間而褪色。《貓和老鼠》留下的不僅僅是童年色彩,它為何能成為經典?

不會過時的動畫片

《貓和老鼠》是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的動畫片,創作於1939年。然而,它恐怕是最沒有時代感的影片,無論你在幾十年前還是如今觀看,都不覺得過時。

動畫片的主角湯姆和傑瑞,是天敵,也是朋友。它們每日打鬧嬉耍,終日不得安寧。每集7分鐘、零臺詞,這部動畫片在豆瓣以9.7的評分仍然高居排行榜前列,足以證明大眾的認可。

自上世紀90年代,該系列動畫片被引入國內播出後,成為幾代人可以共看的為數不多的動畫片之一。「它的受眾面很廣,從牙牙學語的孩子,到八九十歲的老人都喜愛看,可以說從動畫創始以來,這很少見。」國家一級動畫設計師兼導演、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原廠長常光希向記者表示,《貓和老鼠》是一部經典動畫片,上世紀50年代初,他七八歲時就在上海的電影院觀看過,「我當時很奇怪,那些動物能做出人的動作,還會演戲,太奇妙了。」

《貓和老鼠》的幾任導演均已離世,引發了集體回憶。在常光希看來,這部片子吸引觀眾的地方,恰恰是動畫的特性。「能用故事片和紀錄片形式來表現的,為何要用動畫來表現?動畫有其自身優勢,可以從簡單的故事反映深刻的哲理和內涵,讓觀眾看後回味無窮。」他說,孩子看了感覺很有趣,成人了再看有一種人情味,在貓鼠爭鬥中,沒有任何公式化和教條化的灌輸,導演將同情弱者的人之常情,用幽默和無言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是導演的一種高見和功力。

背後用畫筆在表演

一部沒有任何對白的動畫片,卻能流行81年。劇情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貓鼠之間的肢體動作來呈現。這些動作的背後,其實都是動畫設計師「用畫筆在表演」。

在常光希導演看來,動畫設計,要體現人物的行為和精神面貌,並且與整個劇本、導演風格相符,這是最好的狀態。「動畫是一門綜合藝術,做動畫設計的人,要懂音樂、戲劇、舞蹈等表演藝術。」他透露,動畫設計師每個人的工作檯邊都有一面鏡子,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默契,邊畫邊對著鏡子表演,讓人物形象更加逼真,「我猜想,《貓和老鼠》的導演家裡養了貓,他仔細觀察了貓捉老鼠生活化的畫面,才能逼真地投射到片中。」

動畫片的情節很簡單,就是貓捉老鼠,卻被想像力演繹得精彩紛呈。哪怕是最日常的道具,也能被玩出花樣來。比如餐車變成戰鬥機,果餡派成了投擲的炸彈,貓鼠在餐桌上打鬧,從餐具到食物,一切都能變成武器使用。它似乎詮釋了一個真理:有時越簡單,反而越長久。

常光希導演說,言簡意賅反而成了這部經典動畫片的最大特色。「拍動畫片,能用短片來表現的就不用長片,這是短片的魅力。」他說,如果全部內容能用畫面表達,對白就顯得多此一舉了,「導演如果能找到準確的表達方式,就不需要對白、旁白來湊數。」

音樂靈魂展露無遺

這部動畫片中,音樂是「神來之筆」,渲染了氣氛,推動了劇情的走向。「有沒有發現,如果把《貓和老鼠》的音樂元素拿掉,魅力就減弱了一半以上。」常光希說。

許多人長大後才知道,這部動畫片中貫穿了許多世界級鋼琴曲,如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蕭邦的《大圓舞曲》、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等。據統計,出現在影片中的古典名曲有50多首。

在常光希導演看來,音樂是動畫片人物情感的隱性表達,也是勾勒動畫片的精神線索。「選西方古典樂作音樂背景,能輕而易舉達到先期音樂的效果,這是比較討巧的方式。」他說,有一些老式動畫片,一般先請動畫師畫完,再讓作曲家根據畫面內容作曲配樂,音樂在畫面之後完成,俗稱為後期音樂。而先期音樂是指,在動畫產生之前就有音樂的構想,動畫設計師根據音樂的啟發來推動劇情走向。

在國內,動畫片中先期音樂比較少,比較有名的是《三個和尚》。「作曲者和導演的配合非常好,導演懂音樂,作曲者也懂動畫。《三個和尚》沒有對白,全片貫穿音樂和打擊樂,是中國動畫短片的經典。」他說,先期音樂是將來動畫片的發展方向,動畫師要懂音樂、節奏、旋律等,無論是愉快、悲傷,還是跳躍的啟發,音樂都能激發創作靈感。

《貓和老鼠》和一般的先期音樂有所不同,幾乎都選用西方古典樂名段。「古典樂很豐富,有各種節奏和旋律,正好對應角色的個性和劇情。觀眾在看這部片子時很容易產生一種感覺,這些音樂仿佛是為它量身定製的。」

多年後,一些音樂專業的觀眾再看這部片子時,發現了創作的細膩之處:湯姆在演奏鋼琴時,琴鍵和樂譜完全對應,每個音都「踩」在琴鍵上,而且指法準確。當時沒有先進的科技,製作過程全靠一幀幀手繪,在畫之前要把整個音樂規劃完整,讓湯姆對準每一幀來演奏,遠比現在煩瑣得多。專業觀眾還發現,人物演唱時的口型、湯姆的指揮等,動作都與現實一致。這些無可挑剔的細節處理,呈現了這部經典的誠意,體現了工匠精神。

保留文化傳統的經典會永存

從這部經典動畫片中,我們能得到的啟示還有很多。

「這部經典接地氣、大眾化,觀眾從中感受與享受,對做動畫的人來說能學到很多東西。」常光希導演說,製作動畫片,原畫師的基本功很重要。如果音樂好聽、人物設計有性格,可是畫不出來,就沒辦法了。「年輕一代的動畫設計師在迅速成長,還有許多上升空間。把學到的外來技術用到我們自己的動畫片上,發揮中國動畫的優勢。」

十幾年來,《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動畫片迅速在國內風靡,吸引了許多「小粉絲」。但也有人對此詬病,難道我們只能拍出這類低幼的動畫片嗎?對此,常光希導演表示,中國動畫在慢慢起步,難免有不太成熟的技術和故事設計。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年輕人的迅速成長,中國動畫的發展,未來可期。

1979年,由常光希擔任動畫師的動畫電影《哪吒鬧海》上映,成為不少人心中的經典。40年後,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收穫了票房和好評的雙奇蹟。「40年後的這部動畫電影雖然有瑕疵,但也有許多亮點,它顛覆了我們的思考方式,更多地站在現代人的角度,對人物、角色有了新的設計和思考。」在他看來,所有的經典都是時代的經典,動畫片的創作也要與時俱進,有所創新和突破。

「真正的經典,100年都不會消亡。」他說,如今的許多動畫創作都抓住了年輕人的需求和感受,但需注意,不能因為遷就部分觀眾的口味而丟失了文化的內涵。「唯票房論,觀眾會遺忘,而保留了文化傳統和內涵的經典,才會永存。」

來源: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助力影視劇「經典永流傳」
    原標題:人工智慧助力影視劇「經典永流傳」   「我現在非常愛看老劇、老電影,因為經典永遠不會過時。」「90後」小夥兒董強是一個資深「老劇」「老電影」愛好者,下班回家邊吃飯邊看《神探狄仁傑》《地道戰》《老井》等經典影視劇是他的生活常態。
  • 《經典永流傳第三季》觀後感
    春節假期趕上疫情,在家看電視應該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今天我們聊一下《經典永流傳》就像康震老師說得,好的詩詞也需要好的歌者結合自身的閱歷將其內核表達與再現,中華沉澱幾千年的文明與現代器樂相碰撞,通過歌手豐富的嗓音表達,一方面使詩詞更深入人心,廣泛流傳,另一方面也使經典的內蘊得到更新,使其詩詞內涵能夠再一次被更新
  • 經典永流傳 風採滿校園
    (晏維寧攝)  本報訊(記者陳媚 通訊員黃意晴)為打造學校自信教育文化品牌,結合「紅色傳奇」進校園活動,11月12日起,南寧市東葛路小學舉行「紅色經典永流傳自信風採滿校園」——2020年自信小舞臺暨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   31個班級,64個文藝節目,持續兩個星期的展示。學生們紛紛秀出拿手絕活,在舞臺上盡顯自信風採。
  • 【經典永流傳】從紅色電影中探尋新中國史
    【經典永流傳】從紅色電影中探尋新中國史 2020-10-10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菲悅鑽石愛久遠 擁有一顆永流傳
    1993年是中國鑽石發展史上一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DTC通過廣告公司,徵集「A diamond is forever 」的中文翻譯,經過半年的評比,一名大學教師的一句話被選上,於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經典的廣告語成功的進入中國,並歷經超過十年的時間使中國消費者開始廣泛接受鑽石文化。而打開這個歷史性局面大門的鑰匙就是這句20世紀最著名的廣告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 經典永流傳——《我愛你,中國》
    這就是經典歌曲《我愛你,中國》!歌曲於誕生20世紀70年代末。當時有一部電影叫《海外赤子》,由著名影星陳衝主演。如今電影的故事情節早已被人們淡忘,但其中的一首插曲,卻是「經典永流傳」——這就是由著名詞作家瞿琮、著名作曲家鄭秋楓作詞作曲、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葉佩英演唱的《我愛你,中國》。時光走過40年,這首歌至今經久不衰。毫無懸念,它優美動聽、激蕩胸懷的旋律,將一直唱響在祖國大地!
  • 杭州打好世界遺產保護「組合拳」 讓千年古運河「經典永流傳」
    讓大運河文化「經典永流傳」世界文化遺產是杭州重要的「金名片」。恪守《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持久守護好大運河珍貴的文化遺產,標準成為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同時,積極推動研究型、案例型等各類課題申報與研究開展工作,《國際化視角下的大運河世界遺產解說系統構建》獲得2020年歷史城市景觀保護聯盟優秀研究文章三等獎……多措並舉,打好世界遺產保護「組合拳」,讓大運河文化「經典永流傳」。
  • 看《經典詠流傳》有感,你心目中最經典的表是?
    本人一直不怎麼看綜藝節目,昨天偶然點進了《經典詠流傳》,看過的朋友也許知道,這個節目主要是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重新演唱經典詩詞。
  • 經典永流傳
    因為它是華語流行音樂史上,最成功的合唱與公益單曲,沒有之一。它的成功,不僅得益於豪華的全明星陣容以及幾近完美的作詞、作曲與編配,更是因為它深入的主題和獨有的溫度。李壽全是那個時代首屈一指的音樂製作人,曾製作過《龍的傳人》、《搭錯車》等經典專輯,後來還發掘了歌手王傑、王力宏等人。
  • 經典永流傳-2002世界盃 韓國淘汰義大利 足球歷史的至暗時刻
    至今仍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世界盃歷史上最黑的一場比賽,韓國2-1義大利!關於2002年世界盃的記憶,因為中國隊歷史性殺入決賽圈,所以對於一代球迷來說,那個夏天絕對火熱且難忘。但若從比賽的觀賞角度來說,2002年的韓日世界盃,是最近30年時間裡最乏味枯燥的一屆。那一場經典的1/8決賽,韓國2-1戰勝義大利。或許這樣的形容不太恰當,比賽本身根本談不上經典,而經典的是最後的結局。2002年的6月18日,韓日世界盃1/8決賽,東道主韓國迎戰義大利。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經典永流傳
    和我們擁有《上甘嶺》、《董存瑞》一樣,每一個注重歷史傳統的國家和民族都擁有各自的經典電影作品比如我今天要講的這部俄羅斯經典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因為是經典,因為曾經感染了一代又一代民眾銘記歷史懂得愛國,《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這個感人的故事擁有了無數個話劇版本和至少兩部電影版本。
  • 經典恆久遠,「四大」永流傳
    「經典不能輕易去碰。社會提供不提供寬鬆環境?觀眾需要不需要?導演有沒有駕馭能力?這都是拍攝製作中需要考慮的。」李京盛一連提出三個疑問,他認為翻拍名著對普及民族文化有不可否認的作用,但跟風卻不應該提倡。「禁令」只是短期的,《紅樓夢》《西遊記》這種傳世的經典名著,也不大可能在今後永遠再不翻拍。那麼,對於流傳已久的經典名著,我們到底該抱何種態度?
  • 「這份愛 誰說永不會長壽」
    陪著你走(合唱版) - 譚嘉儀、王浩信陪著你走男:誰說時間片刻變陳舊全為我分秒亦停留因我身邊有你緊握我的手而愛誰說永不會長壽陪著你一生到白頭都能把心中星星閃得通透陪著你走一生一世也不分天天編出兩雙足印過千山過千海如果走到這世界邊端我倆已是無力前行跟我一起飛去女:不相信時間片刻變陳舊全為你分秒亦停留因你身邊有我緊握你的手這份愛誰說永不會長壽陪著我一生到白頭都能把心中星星閃得通透合:陪著你走一生一世也不分
  • RR · TRENDS | 永流傳的「戴妃珠寶」
    今天我們不妨跟著戴妃的經典珠寶,一起回顧下她的平民王妃傳奇。這款經典的三圈組合戒,至今仍然是品牌最熱賣的款式之一。它是王室最經典的收藏之一,在結婚典禮上女王就將這頂冠冕賜予黛安娜,足見當時王室對黛安娜的認可。
  • 《聽肖戰說》創新和經典相結合,碰撞出新的經典,流傳下去
    「我覺得經典是不分年代的,經典永流傳。創新和經典相結合,碰撞出新的經典,流傳下去。」 ​​​
  • 鑽石恆久遠,家訓永流傳
    《顏氏家訓》《朱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琅玡王氏家訓》《錢氏家訓》……一部部經典家書家訓,早已經超越家族,成為浩瀚中華文化中的一顆閃亮的星星,化為後世的人生寶典。即便是到了現代,依然閃爍著樸素的哲理光芒。「伎之易習可貴者,無過讀書也。」《顏氏家訓》中的這句話,《增廣賢文》給出了注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 《經典詠流傳》,整個節目的「經典」都在開頭,你發現了嗎
    《經典詠流傳》,央視又一檔詩詞類節目,格調媲美於《詩詞大會》,節目不僅有當代大儒康震老師全程坐鎮,還邀請了各個一線明星傳唱,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節目自播出以來,人們一直將焦點聚於節目的內容上,畢竟那兒的「貨」比較多。
  • I am What I am,張國榮經典永流傳
    17年前的今天,風華絕代的張國榮拋卻塵世的一切,離開了深愛他的粉絲,可是他的歌聲和劇作中的經典形象卻一直留在榮迷們的心中。他所留下的經典電影,千言萬語已無需贅述,只有靜靜欣賞和回憶。1987年,主演電影《倩女幽魂》,飾演書生寧採臣。
  • 經典永流傳———《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溫暖治癒
    受大型詩詞音樂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邀請,李宇春將著名建築家、詩人林徽因的經典名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進行音樂化創作,並在央視一套進行現場演繹。在歌曲創作階段,李宇春用一個多月的時間瀏覽相關書籍和影像,對創作者背景和時代風貌進行了詳細調研,並邀請音樂人彭青為這首詩詞譜曲。
  • 為動畫片演唱的主題曲的十大明星
    動畫片的主題曲是動畫片重要的組成部分,好聽的主題曲能為動畫增添不少閃光點,還能夠增加觀眾的收看動畫片的樂趣。因此,出現了一大批好聽的動畫主題曲,其中還有許多是請明星來唱的,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明星為我們國產動畫唱過主題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