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近年來優秀危機公關案例(上)

2021-01-14 梅花網

近些年各類企業危機負面事件層出不窮,網友吐槽危機公關已成習慣。去年有萬豪酒店事件、「華大癌變門」、滴滴事件、「自如」事件當然還有D&G的「NOT ME」危機公關,今年也有權健、波音、咪蒙紛紛遭殃。公關危機曝出得越來越頻繁,而網絡輿情的影響也愈加嚴重。難怪近期,美國普朗克中心在對公關人士的調查中發現,超過三成的公關人士在工作中感到緊張和壓力。小編選取近幾年頗有影響但最終成功化解的危機公關案例,來分析他們在整個危機公關中做對了什麼,而我們從中又能學到什麼。

1、2015年呷哺呷哺火鍋「鴨血門」事件(危機類型:產品質量類)

上榜理由:迅速反應、公開配合、及時反饋。

案例回顧:

2015年3月15日,CCTV新聞頻道《共同關注》欄目重磅報導「北京鴨血9成是假的」。據央視報導,有觀眾舉報,北京市場九成的鴨血都是假鴨血,甚至是含有甲醛的有毒鴨血。街邊麻辣燙的老闆直接告訴記者,他這裡的鴨血是豬血做的。記者到呷哺呷哺和小肥羊,分別打包了一份鴨血,隨後,到附近的一個連鎖餐館打包了一份風味鴨血。檢測報告顯現,三份鴨血樣品均檢出豬源性成分。此外,麻辣燙所用的豬血檢出了高濃度甲醛。


企業應對:

在3.15,這所有商家都敏感的時間節點,呷哺呷哺在很短的時間內給出回應,表明態度。

3月15日20點40分,呷哺呷哺微博發布第一篇回應:「各位好,就今晚央視共同關注欄目播出《北京鴨血九成是假的》新聞中提到,取自呷哺呷哺一家門店所售賣的鴨血含有豬源性成分,我公司對此事件高度重視。堅持品質、對消費者負責是呷哺呷哺經營的根本。我們將聯合新聞媒體、政府部門和第三方檢測機構立刻展開調查。有進一步消息我們會及時發布。謝謝。」

25分鐘後,呷哺呷哺微博發布第二篇回應:「各位好,本著為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我們目前已經全部停售所有門店的鴨血產品,留待檢驗和確認。同時,為了及時溝通,公布我公司的媒體聯絡方式,13801189595,張先生。謝謝。 ​​​​」

3月16日凌晨4點34分,呷哺呷哺微博發布第三篇回應:「3月15日晚,我公司積極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的檢查和取樣,提供產品供應商的資質證明和檢測報告,並按照要求把已經下架停售的所有鴨血及時運回總部封存。我們將儘快落實事實,並及時通報。我們就本次事件給消費者帶來的擔憂和不便致以最誠摯的歉意。 ​​​​」

 



應對分析:

呷哺呷哺通過三條微博形成了一份完整的回應。

第一條表明態度,告知消費者、媒體和有關部門公司會保持開放、積極的態度,並會及時公開信息;

第二條為公眾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來了解動態,同時奪取「鴨血事件」的輿論主導權,避免其他媒體散布謠言;

第三條交待事情的進展和企業的部署,停止銷售鴨血,並把鴨血交給專業機構檢查。

完成三條回應之後,呷哺呷哺順利奪回了輿論的主導權,此後保持沉默等待監測結果的公布,避免節外生枝。

危機公關結果:

在呷哺呷哺鴨血事件,官方檢測為呷哺呷哺帶來了好消息。3月26日,呷哺呷哺官方微博發布消息:「今天下午14:19分,北京市大興區食藥監局前往呷哺呷哺總部,解封了3月15日當晚封存的鴨血產品。呷哺呷哺已接到政府部門通知,其取樣送檢的鴨血製品經權威機構檢測均未檢出豬源性成分。即日起,呷哺呷哺將恢復鴨血產品售賣。正式書面檢測報告政府部門將於後續發布。」

 

 

一場聲勢浩大的公關危機得到圓滿的解決。客觀講,呷哺呷哺鴨血事件能圓滿解決,確有很大因素在於負面本身是一個「烏龍事件」,呷哺呷哺的鴨血沒有問題。此話不錯,但我們也能看到呷哺呷哺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時,能自始至終從容應對,沒有自亂陣腳。

下一步我們看看,當負面發生且此並非「烏龍」時,公關人士如何應對。

2、2017年海底撈「老鼠門」事件(產品質量類)

上榜理由:誠懇認錯、主動攬責、負責到人,落實整改

案例回顧:

2017年8月25日上午,《法制晚報》下屬的「看法新聞」發表了一篇標題為《記者歷時4個月暗訪海底撈:老鼠爬進食品櫃 火鍋漏勺掏下水道》。文章中,記者臥底了北京海底撈勁松店和太陽宮店,發現兩家店的廚房都出現了不良現象。其中在勁松店後廚發現有老鼠爬進裝食品柜子,工作人員將掃帚簸箕抹布與餐具一同清洗。而在太陽宮店,記者發現火鍋漏勺用作掏下水道垃圾的工具。


企業應對:

對於「老鼠門」危機,海底撈這次的危機公關被業內人士稱為「教科書般的操作」,在既有負面事件不變的情況下,將輿論導向迅速反轉。在事件爆發三個小時左右,海底撈迅速做出了兩份回應一份對內,一份對外。有人將海底撈的危機公關策略概括為:鍋我背、錯我改、員工我養。

8月25日14點46分,海底撈在其官方微博和官網發布致歉信(對外)。其內容包含:

1、首先承認了曝光內容屬實。

2、提供過往處理類似事件的查詢通道。

3、感謝媒體和群眾的監督,表示願意承擔相關的經濟和法律責任。

4、承諾已經布置在所有門店的進行整改,後續將公開發出整改方案。

8月25日17點16分,海底撈在其官方微博和官方發布處理通報(對內)。內容包括對事件門店的停業整改處理,所有門店開啟衛生排查,接受公眾、媒體的監督,安撫涉事事件的員工,董事會主動攬責。


8月27日15點04分,海底撈在其官方微博和官方發布《關於積極落實整改,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的聲明》。內容上,海底撈除了表明加強員工培訓、落實整改措施,還承諾將在全國門店實現後廚操作可視化。

危機公關結果:

事實上,在海底撈發布了致歉信和處理通報之後,因為反應迅速、道歉態度誠懇而平息了不少消費者的怒火。致歉信發布之後,大眾的關注點集中在海底撈這次「危機公關的成功」,不少公眾號開始一條條分析「海底撈」危機公關的成功之處;也有公眾號借海底撈事件強調危機公關預案的重要性等等。整個事件的角度被成功轉移。

根據之後的報導,海底撈在全國門店完成了整改內容,其中全國60多家老店是改造重點,單店平均花5萬升級監控。此外,海底撈增加後廚展示區域,北京所有門店後廚實時直播,並且海底撈在門店設置參觀卡,消費者可申請參觀後廚。


應對分析:

海底撈在「老鼠門」事件的危機公關無疑是成功的。成功的因素不少公眾號都有發文分析講解過,比如反應迅速四小時內作出反饋、有完整的危機處理方案、管理層主動攬責、安撫員工、引入權威機構等等。小編以為,其中最值得學習的是海底撈在此次危機公關事件中達到的透明度。危機公關整體的透明度為海底撈挽回了客戶的信心。尤其海底撈在公布整改措施中,給出了每個整改措施的具體的負責人,讓公眾對海底撈的整改產生了真實感,似乎能看到海底撈的負責人是如何推動整改的。

小編以為企業定位不同,海底撈主打以服務為賣點,當海底撈出現負面危機,海底撈的危機公關順理成章公眾關注的重心,以至於事件發生之後公眾討論更多的是海底撈的公關,而不是海底撈的衛生狀況。對此,也有評論員懷疑海底撈是有動用水軍的嫌疑。而這樣的情況,換另一家餐飲公司,則未必會出現。

以上兩個案例皆為自家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出現危機,然而有的危機來自於對整個行業,這時候要如何應對呢?不妨參考一下星巴克的案例。

3、2018年星巴克致癌事件(公共安全類)

上榜理由:引用行業規範、藉助媒體澄清

案例回顧:

2018年3月29日,一個名為「澳洲Mirror」的公眾號撰寫了一篇文章:《星巴克最大醜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我們喝進嘴裡的咖啡,竟然都是這種東西......》。文章中作者宣傳「喝星巴克咖啡致癌,是被隱瞞了8年的真相......」、「美國洛杉磯法院的一紙裁定,可以說是直接判了星巴克的死刑」等等對星巴克不利的內容。

事實上,3月29日,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裁定星巴克公司和其他咖啡公司必須在加州銷售的咖啡產品上貼上癌症警告標籤,因為其在焙燒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會致癌。

法官Elihu Berle在3月28日表示,「原告提供的證據表明,咖啡的消費增加了對胎兒,嬰兒,兒童和成人的傷害風險」,「被告咖啡製造商沒有在審判中提出適當的理由來佔據上風。」

據悉,這場訴訟由非營利組織毒理學教育和研究委員會根據州法律提出,已經歷時八年。該場訴訟被起訴方還包括星巴克和其他90家公司,其中包括7-Eleven和十幾家大型咖啡公司。


企業應對:

對於這次危機,星巴克方的反應則顯得相對平靜,只通過媒體記者的採訪給出回應,而非主動回應。從媒體報導可查出,星巴克對此事做出過兩次回應。

第一次在3月31日,有媒體星巴克中國求證,被告知,該裁決並不針對星巴克一家,而是針對整個咖啡行業。目前,全美咖啡行業協會已就裁決發布公告,堅稱咖啡是安全飲品,法院裁決舞蹈公眾。

第二次在4月1日,星巴克中國給出媒體一份完整的聲明。

星巴克始終堅持為顧客提供高品質及安全可靠的食品與飲料,並致力於讓顧客感受優質的星巴克體驗。

關於該項在美國加州的法律訴訟,您可參考以下全美咖啡行業協會相關公告的中文翻譯:

全美咖啡行業協會關於加州第65號判決的公告 (2018年3月29日)

在這場持續多時的法律訴訟中,今天,加州第65號判決的結果將可能導致所有咖啡產品上必須貼上致癌警告標籤。整個咖啡行業目前正在考慮各項應對,包括繼續提出上訴及採取進一步的法律行動。

在咖啡產品上貼上致癌警告標籤將會是一個誤導消費者的行為。美國政府發布的營養指南中指出,咖啡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世界健康組織(WHO)也明確指出咖啡不會致癌。無數學術研究都已經證明了飲用咖啡對健康的益處,並且咖啡飲用者通常更長壽。

全美咖啡行業協會的主席及執行長威廉莫瑞表示:「咖啡早已被證明是對健康有益的飲品。此次法律訴訟產生了一個可笑的結果,這項第65號判決使消費者倍感困惑,並且也無益於公眾對健康的認知。」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及詳情,請參閱全美咖啡行業協會博客:Prop.65 Percolat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或參閱全美咖啡行業協會關於CERT訴訟的原文 NCA Statement on CERT Lawsuit

 


應對分析:

星巴克在這次危機公關中的應對表明上是比較被動的。星巴克選擇不主動回應,而是通過媒體轉述給公眾。尤其在回應中,大部分是轉述了全美咖啡行業協會的相關公告,只是當了一回翻譯。而自己回應的部分只有「星巴克始終堅持為顧客提供高品質及安全可靠的食品與飲料,並致力於讓顧客感受優質的星巴克體驗」這無關痛癢的一句話。

從最初的回應來看,星巴克一早明確問題來自美國的判決,而非添油加醋的公眾號。問題的關鍵是咖啡致癌,而非星巴克致癌,影響的是全行業,而星巴克作為知名咖啡企業無辜代表了咖啡行業。既然不是星巴克自身的問題,星巴克也就沒有必要為此專門出面回應。因而,星巴克選擇抽身在幕後,由相關行業協會和食品安全權威機構闢謠。

小編以為,這是基於兩點的判斷:

1、  由於涉及咖啡行業,而非只是星巴克,有關部門、行業專家和權威機構紛紛對咖啡致癌進行闢謠。星巴克作為咖啡企業,反倒沒有合適的立場為大眾闢謠,不如直接等待和應用第三方的權威機構。

2、  公眾對類似的謠言已經有一定的抗性,當新聞曝光時,不少網友並不會真的相信咖啡是會致癌的,所以也有人調侃說「嚇得我趕緊喝兩杯咖啡壓壓驚」。基本邏輯咖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飲品,而非新鮮事物。如果咖啡真的致癌,那麼縱觀數百年的咖啡歷史,為什麼只有現在才發現咖啡是致癌的。最終闢謠的解釋也符合公眾心理的預期,很快被接受。


危機公關結果:

這場危機來得很快,去得也很快,有關的權威媒體幾乎一面倒地對此進行闢謠,輿情很快就平息下來。之後有媒體到星巴克門店實際調查發現,星巴克咖啡的銷售幾乎不受此次事件的影響。而最初披露事件的公眾號「澳洲Mirror」迅速被封,已無法被關注。有媒體對此公眾號深入挖掘,發現這家公眾號劣跡斑斑,此前就已發過不少謠言。近10次推送中,已有數篇文章被微信認定為違規,遭到刪除。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25日,新華社報導中國健康傳媒集團公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十大案例和十大熱詞。其中星巴克咖啡致癌成為首個案例,也是案例中唯一涉及品牌產品的。十大熱詞中也包含了星巴克咖啡,而非單純的咖啡。



以上是關於產品質量的三個危機公關案例。由於行業環境、企業定位、實際危機等,三家企業的危機公關的手法各有千秋,但有些內在的原理還是共通的。小編將之提煉整理出來,以供參考。

1、  回應迅速。幾乎每一個公關人士都會建議,危機公關時期的回應,越快越好。這點無疑是正確的。這三家公司也遵循這個原則,幾乎在時間曝光的第一天就已經進行了回應。

2、  有完備的危機公關處理預案。這點,從三家公司的危機公關處理中是能看出來的。呷哺呷哺在曝光之後當天晚上就確立危機公關方案,先確立公司立場,再公布溝通渠道,最後宣布方案和措施。而海底撈則更進一步,明確展示公司在處理類似事件有預案,可隨時查詢,公布的處理措施有條不紊,責任到人,清晰明確。而星巴克雖然沒有主動出面澄清,但事發後迅速聯繫媒體,進行溝通傳播。而在此期間,全體星巴克上下無一人出面表達看法,這也是有準備有預案的結果。

3、  清晰準確地判斷出企業在危機公關中的角色,應當承擔什麼責任,付出什麼代價。這一點小編覺得是企業能順利渡過公關危機的關鍵。呷哺呷哺判斷出公司的首要立場是協助查清事實真相,查清結果才能繼續做出決策。海底撈則判斷出公司的立場是受罰者。因為有明確的視頻曝光,海底撈的衛生問題無可抵賴。公司立刻著手於改善全部門店的衛生環境,並為此支出了相當大的成本(據員工透露,僅勁松店的改造工程花費就達千萬以上)。而星巴克則在事件中判斷自己只是無辜躺槍,佛系的處理就可以順利過關。(在同年的另一場危機公關中,星巴克就不那麼佛系,小編會在下篇為大家詳細分析)

4、  對曝光負面的媒體(不論公眾媒體還是自媒體)不做公開的喊話。海底撈在衛生問題板上釘釘,公司無可辯駁。而呷哺呷哺和星巴克則多少都帶一點無辜受害的色彩,但兩家公司都沒有對曝光者做出公開的評價或是喊話。相比之下,類似淘寶、拼多多、騰訊、小米等網際網路公司則經常聲稱自己受到黑公關的攻擊。誠然,呷哺呷哺面對的是主流的央視媒體——不敢,星巴克面對的卻是名不見經傳的公眾號——它不配。但小編以為,這反應公眾在危機事件中「同情弱者」的心態。在一場公關危機中,公眾更容易同情看上去弱小的一方,即便對方的道理並不十分站得住腳。當公司已經順利渡過公關危機時,企業沒必要對曝光者做出反饋,以免損失企業形象。

以上是小編整理盤點近幾年關於產品質量問題的危機公關的成功案例。然而危機類型不止一類,危機形式也層出不窮,之後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企業形象類的危機公關的成功案例,敬請期待。

小編此次做這樣的整理,希望能為中國的廣大公關人員做一點有價值的分享,我們也真誠的希望廣大讀者能與我們交流溝通,探討更多的公關心得體會。

非常歡迎大家能在評論區留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舉出更多的公關案例。


相關焦點

  • 盤點近年來優秀危機公關案例(下)
    上回小編盤點了與產品質量有關的企業危機公關案例,但像上篇小編所說的,負面危機不止一類。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企業形象類的危機公關成功案例,以供參考。 應對分析: 從結果上來看,百度在此次潑水事件中並沒有獲得很好的口碑,其危機公關似乎不能算作成功。但小編以為百度此次危機公關仍有可學習借鑑的地方。 首先,自魏則西事件之後,百度的企業形象一落千丈,百度在業績和人員變動上也是麻煩不斷。
  • 如何做好危機公關?這三大刷屏級公關案例告訴你!
    作者狂人 | 公關狂人 (ID:PR-MEN)如何做好危機公關,一直是企業十分頭痛的問題。今天狂人就精選了2018上半年三個刷屏級公關事件,盡情來看吧!大家都知道,由產品或者公司行為引發的,涉及政府政策、政府輿論導向、公眾安全、極端宗教勢力、分裂主義政策性內容的負面信息,都被視為最高級別的危機公關,觸及紅線。然而如此危機之下,萬豪的公關卻依然沒有保持該有的底線,那麼最終給酒店名譽帶來損害也是活該!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萬豪酒店作為區區外企,不知是不是吃了豹子膽,竟企圖分裂中國,必須嚴厲制裁,不然何以平民憤?
  • MICE盤點|2019年十大危機公關事件(下)
    承接春節前我們推出的《MICE盤點|2019年十大危機公關事件(上)》,接下來小編帶大家回顧由梅花網MICE盤點整理的2019年十大負面事件公關後五個事件。梅花網MICE小編依據負面事件傳播度、影響力以及危機公關失誤程度整理出十大負面事件公關。
  • 電視劇《危機先生》成都開機 超強陣容演繹職場公關百態
    ,由《延禧攻略》導演惠楷棟執導,由知名演員黃曉明,譚卓,蔡文靜,張博領銜主演,林佑威,李強,趙夢迪,李春嬡等主演,一線實力派主創陣容及優秀的幕後班底為該劇保駕護航。劇情由環環相扣的危機公關事件組成,每一起危機公關事件,都折射出眾生百態,對人性深刻刻畫,最終落足到人性的真善美上。目前,國產劇市場上鮮有此類題材的作品,相信該劇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和腳踏實地的創作能收穫大波好評。
  • 客戶找了這家公關公司之後,危機公關變公關危機,好日子也到頭了
    國產職場劇又又雙叒叕地來了,繼禍害了房地產業、建築業和新媒體業後,它將矛頭指向了公關行業。廣大公關小姐從業人員吐槽劇情我們就不再重複了,冷眼君嘗試換個角度,從甲方——達琳傳播服務過的客戶爸爸的角度,看看《完美關係》中危機公關專家衛哲和女主江達琳通力合作,如何拿著甲方的錢跟甲方對著幹,把甲方搞人財兩空、家庭破碎,將危機公關處理成公關危機的奇妙冒險之旅。
  • 盤點企業競爭中的那些經典公關案例!
    文丨公關之家 作者:不承權輿品牌在市場上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並且涉及到非常多方面的競爭,要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不僅需要雄厚的實力和紮實的產業基礎,還需要樹立響亮的品牌名聲和正面形象,在公關這一領域,企業之間的較量也同樣驚心動魄。
  • 餐飲品牌在處理危機時的公關智慧
    文/披雲黨建+近年來就餐飲品牌遭遇的公關危機不在少數,但是不難看出,大多數品牌在處理公關危機的時候已經非常熟悉社交媒體傳播屬性以及消費維權的意識,也在此基礎上大廠的公關部發揮了優於同行的公關智慧。以下,我們重點剖析幾個案例與大家分享參與品牌在處理危機時的公關智慧。
  • 電視劇《完美關係》帶我們初識「危機公關」
    電視劇《完美關係》正在地方臺與網絡平臺上熱播,它帶我們認識了一個在日常生活中貌似離我們很遙遠的一個職業「危機公關」。衛哲(黃軒飾)是上海危機公關界最有名的危機公關人,他以優秀的業務能力,獲獎無數。江達琳(佟麗婭飾)是DL傳播公司新上任總裁,一個被趕鴨子上架的職場小白。一開篇的第一個案例便是我們平時茶餘飯後常談論的話題點「娛樂圈」。
  • 「教科書版「VS「反面教材「 細數2020年網際網路企業危機公關案例
    2020年,網際網路科技圈風起雲湧,對於各家公關團隊來說也是無比跌宕起伏。今年,網際網路企業「瓜」不少,阿里公關天團「翻車」,餓了麼「蹭上頭」,辛巴、羅永浩售假風波,騰訊「憨憨式自黑」...再加上輿論環境愈加複雜多變,可以說,好的公關「一招致勝」扭轉局面,反之,「惹火燒身」雪上加霜。網經社長期跟蹤網際網路領域,以下為我們通過第三方視角細數2020年網際網路企業危機公關案例。
  • 「狗不理」遭博主差評之後 一起危機公關的失敗案例
    來源:成都商報原標題:「狗不理」遭博主差評之後 一起危機公關的失敗案例9月10日,一則探訪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的視頻在社交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 危機爆發視頻拍攝者:看到他們的聲明刪掉了,但已經有很多媒體報導,還上了熱搜,成了經典公關案例。
  • 4.27-28|文創娛樂危機公關及影視法律實務
    4月27日-28日《文創娛樂危機公關及影視法律實務》我們在杭州等你課程概況時間:4.27-28地點:杭州人數:30人(小班精品課程) /培訓師,一見塑造CEO(品牌聲譽|危機管理專家),歐盟商會市場及傳播委員會主席。
  • 那些很成功的危機公關案例
    張勇的人格魅力化解掉此次事件80%的危機        隨後,海底撈邀請媒體記者,全程記錄骨湯勾兌過程,視頻、照片瞬間布滿網絡,事件就此暫時畫上圓滿句號。        回顧海底撈事件,成功危機公關的共同特點可以概括以下幾點:         ①主動承認錯誤比解釋更加有效。危機觸發的時候,解釋=狡辯,事實會被理解為歪理。
  • 2014熱門危機公關事件「七宗罪」大盤點
    機構和企業對於危機公關處理有著5S原則,即承擔責任原則、真誠溝通原則、速度第一原則、系統運行原則、權威證實原則。然而現實狀況卻不如人意,往往在遇上意外性、聚焦性、破壞性和緊迫性的危機事件後,多數企業和機構都無法冷靜面對,從而導致更大的信任危機。
  • 從帶頭大哥大J攤上事談危機公關
    出現問題了,做好危機公關,是比較難的,稍一不慎,粉身碎骨,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假疫苗事件。最近羅元浩被打假,但公關工作做的真好,不僅解決了危機,還提高了人設,圈了一大波粉。同樣都是網紅事件,辛巴的假貨事件危機公關就顯得特失敗。
  • 《陰陽師》業原火bug事件危機公關還原 神話終結還是轉危為安?
    《陰陽師》團隊刷bug事件危機公關過程 具體看《陰陽師》官方這次處理刷bug事件的過程,前後總共進行了3輪強力公關,而前後幾次更新處理方案,看出了團隊應對危機的凌亂感。相比於《陰陽師》危機處理過程的猝不及防,被當做正面題材被提到的騰訊遊戲在14年就創造了經典的《英雄聯盟》刷bug危機處理案例。騰訊遊戲bug危機處理案例 S2初期,當時號稱永遠不會外掛的《英雄聯盟》出現巨大bug事件,玩家可以利用金山遊俠的修改系統來卡天賦bug,之後出場可達到減冷卻100%。
  • 從5大危機公關看公關大未來
    本文,阿燈先生將就其中展現的五大企業危機公關案例逐一點評,進一步挖掘公關未來五大趨勢。阿燈先生點評:公關公司不是萬能的,選擇道義沒錯,應該更多精力放在媒體關係維護、輿論引導上,破案的工作還是交給警察叔叔吧。
  • 優秀的危機公關都做了哪些事情?(2019年十大案例分析)
    該事件一經曝出立刻引發網友熱議,除了女網紅與機長之外,人們憤怒於女網紅的洋洋得意、機組人員的無作為,並憤怒於桂林航空毫不知情,桂林航空深陷輿情危機。涉事方回應11月4日 ,桂林航空在網絡上發布官方通知,稱針對網友舉報「一名乘客進入飛機駕駛艙」一事,高度重視。對機長做出終身停飛的處罰,對涉事的其他機組成員無限期停飛並進一步接受公司進一步調查。
  • 「即刻危機公關案例分享」華為兩次浴火重生,公關大師原來是他!
    在2003年華為就經歷了一次震驚全球的公關危機事件,當時國際數據通信巨頭cisco思科在美國德州起訴華為侵犯其智慧財產權,共列罪名21大項幾乎覆蓋所有當時的智慧財產權訴訟領域。隨後華為公關團隊與法律顧問團隊雙管齊下,不僅在法律層面使思科節節敗退,在新聞媒體公布思科在華為產品及營銷、技術兼容等層面的誤傳報導不屬實,並通過與3com公司的合資組建新企業使思科不得不放棄高成本的持續訴訟。
  • 一家上市公司的危機公關可以有多爛?
    我想說的是,面對重大突發輿情,遊族的危機公關表現真的很爛,爛出了經典。從公司總裁到董秘辦再到公關部,從上到下都是睜眼說瞎話,活生生上演了一幕公關翻車鬧劇。 值得案例分析,一起來還原並且探討下。
  • 公關知識:危機公關處理態度決定公關危機成敗
    面對危機公關時,當事人態度取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麼又有哪些態度和注意事項呢?小編來分析一下1,反映快慢是一種態度,可翻譯為:對用戶利益在乎不在乎,公司行事作風是積極還是慵懶,散漫。3,真實闡述事情原委是一種態度,網絡公關這背後是真誠與否的問題,比如滴滴打人事件中,滴滴公布了乘客司機雙方的溝通記錄,把評判權交給公眾,很多時候,歪曲假意,謠言止於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