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思想國
嘿,同學,你談戀愛了嗎?
敢告訴父母嗎?
1
「好羨慕這個學姐啊,都跟她男朋友見家長了!」
小王看著手機裡一位學姐的朋友圈動態,發出了一聲長嘆。
在她的印象裡,這位學姐的愛情似乎十分順風順水,因此見家長這一篇章在她看來是十分歐亨利式的一頁。
對於這位學姐的愛情,見家長是遲早的事情,然而還在上大學,怎麼就已經見家長了呢?
小王默默地點了個贊,並在評論區送上了自己的「999」祝福,隨後陷入了沉思。
回想起自己談戀愛那會兒,都是在和父母打「遊擊戰」。發朋友圈要屏蔽父母,出去玩要說和姐妹一起,每當父母問起有沒有談戀愛,都要信誓旦旦地說沒有。
始終不敢把自己談戀愛的事情告訴父母。
在怕些什麼呢?
或許,是怕看到父母的反對,怕他們擔心自己的學業,怕他們像小時候掌控自己的生活一樣,掌控自己的愛情。
2
小王打開了這位學姐的朋友圈,看到的動態都是十分讓人豔羨的:和男朋友一家人的合照,和自己父母的合照,和男朋友一起努力學習的照片,和小姐妹逛街壓馬路的照片。
要不是平時晚睡能看到這位學姐秒刪的一些牢騷和吐槽,她幾乎要以為這位學姐是天選之女,生活愛情學業都順利地讓人咋舌。
關掉朋友圈,小王突然有了這樣的感慨:什麼時候自己也能像這位學姐一樣,談了戀愛可以不用避著父母?
或許,再大幾歲?
還記得初高中,十幾歲的年紀,正是情竇初開的時候,然而為了我們的學業和前途,父母總是跟我們說,不要談戀愛,要專心學習,等上了大學再考慮談戀愛的事情。
等到了大學,儘管父母的管束已經沒有那麼嚴格了,然而「不要談戀愛」的觀念也依舊影響著我們,因此,大學的戀愛,也少有告訴父母的。
要問為什麼不說,其實也講不出什麼理由,只是習慣使然,習慣性地不敢去說。
3
轉念一想,你已經是個成年人了,說了又能怎麼樣呢?
會被父母責罵嗎?
大概率其實是不會的,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所遇良人,幸福美滿呢?
因此,父母所有的責備與幹涉,無非都是希望你能遇到一個真心喜歡你,能夠和你一起經營未來的人。
當然,他們也明白,正當拼搏年紀的你,倘若因為愛情而放棄未來,無疑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所以,他們作為父母,自然要在關鍵時刻讓你始終保持清醒,不要迷失自我。
那些所謂的「反對」與「責備」,其實是他們在用自己的辦法,以過來人的身份愛你,保護你。
想明白這些,就不難找到讓父母支持你的愛情的方法了。
當你確定了你現在喜歡的另一半就是你要共度餘生的人,就和TA一起為了你們的未來努力。
無論是上課聽講更認真了,還是準備去繼續深造學習,或者步入社會就業,哪怕只是多去再考一個證書,給自己翱翔於天際的羽翼多增加一分力量,都會讓關心你的父母,少一分對你愛情的反對。
畢竟,父母只是不希望你吃了愛情的苦和生活的苦。
他們苦過,所以希望你甜。
4
回過頭來,那位學姐的愛情,為什麼能夠得到雙方父母的支持?
因為即便是談了戀愛,她依舊堅持自我,積極參加社團活動,認真學習,不斷提升自我,有自己的生活和未來規劃。
她的生活不止愛情。
這種「愛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的心態,讓她的父母看到了她良好的心態和獨立的人格,甚至可以說也為她未來的幸福美滿打下了基礎.
如此這般,父母又怎麼會反對她的這段感情呢?
相反,看到自己孩子能夠有人與之共黃昏,有人問她粥可溫,在自己照顧不到的地方,陪伴關心她,父母又如何能夠不支持呢?
也許,這就是被父母支持的愛情吧。
可以坦坦蕩蕩地跟父母說:
「爸,媽,我談戀愛了,改天帶回家看您。」
可以不用擔心父母眼中反對的神色,可以和父母一起吃完飯拉家常,可以像爸爸媽媽從前見爺爺奶奶一樣大大方方,可以從戀人變成家人。
可以在兩個大家的支持下組建一個新的小家。
最重要的是,可以無所顧忌地一起為了未來拼搏,共同努力。
5
讀到這裡的你,是否已經遇到了那個心儀的那個TA,是否有嘗試過跟自己的父母說一聲:「我談戀愛了。」
無論有還是沒有,我都想告訴你,父母遠沒有你想的那麼極端,他們不會反對你談戀愛,他們只是不想你遇人不淑。
因此,倘若你確定了身邊的這個人,不妨帶TA見見你的家長吧。
說不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