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的發展史是什麼?為什麼美國的馬桶前面會有一個缺口呢?
最近帶著業主去選衛生間用品,忽然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麼咱們中國人的馬桶蓋都是完好無損的,而人家美國人的馬桶前面就有一個缺口呢?」
其實呀,這種馬桶蓋設計相比較咱們國人的馬桶蓋設計還是比較人性化的,當然了它的設計理念更多的是讓使用者感到舒服,美國不僅僅是在公共衛生間與商場內的衛生間是這樣設計的,在美國人的家人90%也都是這樣設計的~
那麼為什麼美國人家裡的馬桶蓋前面都有一個半圓弧形的缺口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好好的聊一聊!
為了避免使用者家庭矛盾
這種馬桶蓋是針對家庭成員對馬桶使用習慣從而進行合理化設計,通俗一點,就是女生上衛生間都是坐著,而男生上小號的時候都是站著,很多情侶住在一起,很多時候都會因為這件小事從而發生爭執。
男生在上小號前,很多都不會為女生而考慮,所以導致有水會濺在馬桶蓋上,導致女生上衛生間極其不方便。
有時候女孩子坐上去感覺溼溼的就知道一定是男生使用完沒有及時的清理乾淨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電影,裡面的男主人因為上衛生間經常會濺到外面,因為這件小事男女主人經常吵架,最後男主人才妥協,上衛生間時要坐著上,才解決了這件尷尬的事情。
因此,馬桶缺口這個問題真的是有效避免了因為上衛生間而產生的家庭矛盾。
避免出現被卡在馬桶上的難題
眾所周知,像是「麥當勞、肯德基」這類的快餐都是美國的,美國人喜歡吃一些熱量高的物品,這些東西吃多了就容易發胖,很多美國人不僅僅是喜歡吃,而且還不經常鍛鍊,所以導致自己的體重不斷增加。
因此,很多胖人上衛生間的時候,因為外界氣壓與馬桶內部氣壓而產生的壓力,導致胖人在上衛生間的時候容易被「卡住」很難起來。造成這個尷尬的事情。
而為了能夠讓使用者使用方便,馬桶缺口設計就出來了,這樣可以保證內部氣壓與外部氣壓相同。這樣一來,即使是很胖的人坐上去,也不會因為體形問題把內部氣壓排走,被吸在上面了。
馬桶的分類
從排水的方式可以分為:直吸式與虹吸式
1.直吸式
優點:構架簡單、不易堵塞。馬桶的儲水箱與馬桶座都比較小,可以更加省水。
缺點:衝擊大,噪音大,由於結構簡單,在衝水的時候容易有水濺出來,不衛生。如果家裡裝修時沒有設置水封,一定不要裝直排式馬桶,不是很衛生。
2.虹吸式
優點:美觀且噪音小。因為馬桶有很大的吸力,可以很快的把馬桶上的汙漬衝走。
缺點:結構複雜,體積相對較大,比較肥水。
安裝注意事項:
1.防水
入牆式馬桶的水路是直接與開槽處管道相連接,如果防水做不好,容易導致安全隱患,進水管與閥門必須精確,這樣才可以防患於未然。
2.尺寸精準
因為是入牆式設計,所以尺寸不能大意,在安裝砸牆的時候儘量多出半公分,放置後期零件不好安裝。
馬桶安裝方式可以分為:入牆式與落地式
1.入牆式
優點:節省空間且沒有衛生死角,方便清潔,安裝也沒有局限性。
缺點:維修比較困難,一旦有問題需要把整個馬桶拆下全部維修。
2.落地式
優點:維修方便,馬桶一旦有問題可以直接全部拆下來維修即可。
缺點:佔地面積大而且清潔比較麻煩。
1.注意地面密封效果
因為落地式馬桶是與地面相連接,所以在安裝的時候地面的密封一定需要處理好,否則出現問題,會導致汙水流出衛生間產生異味。
2.檢查是否有泥沙堵塞
安裝一定要確認好這點,有泥沙堵塞導致後期馬桶不牢固,容易發生安全隱患。
為什麼這麼好的設計在中國很少見
看完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都覺得這樣的馬桶設計,非常的合理且人性化,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家庭糾紛,而且還可以讓居住者使用更方便,那麼為什麼在中國缺很少見呢?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馬桶這個東西剛來中國,但是僅僅是在一些高檔酒店以及一些富貴人家出現,中國人還用不慣這類產品,馬桶僅僅是給一些出國歸來、富人以及外國友人使用。當時咱們中國的「亞洲蹲」可是名不虛傳呢。
在全國範圍來講,馬桶的使用頻率並沒有蹲坑的頻率高,這種帶有缺口的馬桶價格也是比較貴。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國多見圓形少見缺口的原因了
科普一下關於馬桶的小知識
馬桶這叫做「坐便器」,是用於我們大小便並且有蓋的桶。在很久以前,馬桶出現在「漢朝」,當時可不叫馬桶,叫做「虎子」,它是專門解決皇族內急問題的器具,而到了唐朝,感覺名字有點問題,於是把馬桶改名為「馬子」或「獸子」,我們國家的馬桶從漢朝一直到唐朝,雖然形狀有異但也沒有本質的差異。
相比中國,外國的馬桶就有非常明顯的變化,1956年英國人哈林頓發明了第一個馬桶,並且有了很多的功能,比如說可以翻蓋與衝水還有座位很少方便。
1778年英國發明家布拉梅改進了原有的馬桶,讓馬桶衝水的質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證,改進後的馬桶使用效果越來越好。
1885年士威福獲得了第一個全陶瓷馬桶的專利,1914年英國人在唐山的啟新陶瓷廠製造出中國的第一個陶瓷馬桶。1950年左右,抽水馬桶在歐美地區盛行,後來傳入了韓國、日本以及一些亞洲地區。八十年馬桶傳入我們中國並且一直發展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