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央視財經頻道重播《挑戰不可能》,這位挑戰者是來自廣西柳州的8歲小女孩蘇嘉琪,她的挑戰項目是,用10分鐘時間,在一面排列有1584張照片(48行33列)的電子屏顯示牆上,快速找出一張PS董卿的照片。
蘇嘉琪在央視挑戰不可能現場
由324位現場觀眾參與拍照,把他們的大頭照組成的照片牆,將布滿兩面各由18塊46寸的高清液晶顯示屏組成的屏幕牆上。李昌鈺博士從1584張照片中任意選取一張來替換由技術人員將其與董卿的照片進行五官合成出一張新照片。
在現場舞臺共有兩面巨大的屏幕牆,兩面電子屏顯示的千張照片幾乎一樣,僅有一張偷換了PS董卿的那張。為了增加難度,節目組還增設了幹擾,每次只顯示一行,停留的時間僅有0.417秒。
挑戰時刻終於開始了,而挑戰者蘇嘉琪僅用1分50秒就就找出了「變臉」的董卿照片。主持人董卿好奇的發問:這種功能特異功能是天生的嗎?女孩的回答令現場的觀眾感到很意外。
嘉賓們對蘇嘉琪的挑戰表示驚訝
原來女孩有個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壞毛病,為了改掉這個不良習慣,媽媽乾脆找了一家通過開發特異功能來解決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訓練機構。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以後,「鷹眼記圖」的特異功能就在女孩身上突顯了,注意力分散的壞毛病也沒有了。
氣功潮起潮落的始末
說到特異功能,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是就是氣功。眾所周知,氣功屬於傳統文化,從文體的角度它屬於武術功法,而在傳統中醫當中又可以歸納為導引。歷史上佛家和道家都有不同的應用和修煉。建國以後,氣功在卻經歷了數次跌宕的起與落。
1955至1965年,氣功醫療在新中國有了較好的發展基礎。這是因國情決定,群眾處於醫療和保健需要,氣功也有簡便驗廉的特點,慢慢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1955年11月,原衛生部部長李德全,在中國中醫研究院開院典禮上對氣功研究人員頒發《氣功療法》醫療科研獎金。1966年文革開始,氣功研究與推廣也經歷了一場浩劫。
北京人體特異功能應用研究所
1979年以後,氣功研究開始升溫,一時間地方熱點四起:1981年中國中醫氣功科學研究會成立,原國家中醫局局長呂炳奎任會長;1983至1984年全國醫療氣功師資班連續舉辦;1986年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成立,國防科工委張震寰將軍任理事長;1986年中國人體科學研究會在北京成立,張震寰將軍任理事長,錢學森教授任名譽理事長,在成立大會上錢學森、趙樸初等名人做了大會發言。
與此同時,媒體雜誌也開始推波助瀾:《氣功》、《氣功與科學》、《中華氣功》、《中國氣功》、《東方氣功》、《氣功與體育》等雜誌公開出版,90年代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又出版了《中國氣功科學》雜誌。貴州的《氣功雜誌》、湖南的《大眾氣功》、湖北的《氣功天地》、遼寧的《氣功縱橫》也算暢銷的地方雜誌。
80年代的全民氣功熱
直到80年代,氣功發展進入開始進入到無序狀態,特異功能者層出不窮,氣功偽大師開始粉墨登場,演繹了一個又一個傳奇的笑話。更有甚者,還利用一些群眾的信仰危機,大肆宣傳和炒作,誤導民眾把氣功當作一種「氣功宗教」來信仰。此後20年,談氣功者鮮矣。
每位兒童都具備特異功能的開發稟賦,只要訓練方法得當就會出功能
每位兒童都具備特異功能的開發稟賦,只要訓練方法得當就會出功能。說這句話的人,前是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他是臺灣地區電機工程學學者,主要研究半導體領域,在該領域享有聲望。在1994年以後,他開始轉入人體潛能的科學研究,他始終堅持特異功能存在,並公開發表這一觀點,曾經一度引發熱議。
李嗣涔教授在臺灣大學文學院做報告
2016年12月,他曾應邀來北京大學做過《信息醫學對經絡的啟示》的主題報告。
在在臺大文學院的《科學的疆界——人體身心靈科學》的報告內容中介紹過人體潛能研究最早始於1882年,英國。學術科目為超感官知覺(Extrasensory Perception)。
這種超感官知覺又分為三個層面:低級層面是心理感應、透視、遙感(遙視遙聽)回知過去等功能現象。第二個層面是念力(Psychokinesis),它包括:念力致動、特異書寫、突破空間障礙等。第三個層面是靈的世界,存活假設(Survival Hypothesis)、出神(Out of Boty)、輪迴(Reincarnation)等。
李嗣涔說,在1994至1998年間曾與大陸研究者以及高功能者有過交流和合作,他在1996至2004年當中,利用夏令營一共做過9期,每期4天,每天2小時,累計參與實驗的人員有173位,其中有41位出現手指識字功能,出功率高達24%。
李嗣涔教授展示他的研究統計
這一數據與大陸以及他在美國做的研究數據接近,他發現6至13歲的兒童兒童都具備特異功能的開發稟賦,只要方法得當都會凸顯。出功狀態都遵循「熱身——適應——出功」這種規律,如果長時間不加以伏羲訓練又會消失或減弱,隨著測試人員的年齡增長,特異出功稟賦就會漸漸喪失。
特異功能,正在揭去它神秘的面紗
在珠海自閉症互助協會的現場,「裴氏智慧明珠」的創辦人裴俊傑老師正在向自閉症患兒進行特異功能開發訓練。自閉症患兒小宇(化名)的母親興奮地介紹說,通過系統訓練,小孩的睡眠、精神和情緒都出現好轉,讓她更加有信心繼續接受這種訓練。
珠海自閉症互助協會現場
據了解,從2010年開始,裴老師的「裴氏智慧明珠」心靈輔導訓練機構已經在「間腦開發」領域的開發和應用有了很好的進展。他的課程包含了意識投射學、意識視覺學、意識能量學、意識智慧學、意識宇宙學等課程內容。這是一套針對青少年全腦素質教育心靈輔導培訓的系統課程,尤其針對一些盲童復明、聾啞兒童恢復聽聰、自閉症兒童康復已經有很好應用場景。
裴俊傑老師在為自閉症患兒做輔助治療
他說,從80年代的「氣功熱」到今天,氣功早已褪去了那種神秘和玄虛的顏色。社會群眾對它的接納度和認可度都在提升。在此背景之下,我們既不能因為超越了自然認知而大驚小怪,也不能因為略顯神奇而去迷信膜拜。這也許就是宇宙「生命精靈」種群的一種共性,那些潛藏在我們意識裡的靈性能量,正在揭去它神秘的面紗,等待著我們大膽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