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返校的初三學生小磊(化名)在開學第一天就遭遇騙子設局,被騙走了近3000元。
小磊的媽媽徐女士說,5月11日晚上,小磊突然找她要手機。「說是英語老師要給他輔導作文。」徐女士將手機遞給了孩子。晚上九點多,臉漲得通紅的小磊走到徐女士面前說:「媽媽,我跟您說件事,您別怪我。」說著便將手機遞到了徐女士跟前。徐女士的眼前頓時一黑,微信帳戶裡竟被轉走了2999.99元。
徐女士在派出所門口給微信客服打電話
原來,當天晚上八點多,小磊的同學娜娜(化名)突然在微信上給他發信息,說她表哥參加了一個電商平臺打假活動,既能懲罰那些賣假貨的商家,還能得到平臺的獎勵,她想拉小磊也去參加這個活動,小磊欣然同意。很快,娜娜給小磊推送了一個自稱是「網購平臺負責人」的QQ號。
兩人加為QQ好友後,這位「負責人」開始套小磊的信息,知道他未滿18歲後,便慫恿小磊去找父母要手機,還要打聽出手機的支付密碼,開始手把手地教小磊如何「打假」。他先讓小磊到他指定的一個賣海鮮的商家,下單後不支付,並把訂單的截圖發給他。隨後,他給小磊發了一個二維碼,讓小磊輸入9999。一開始,小磊支付不成功,「負責人」便佯稱要找客服來解決,他讓小磊從徐女士微信帳號裡提現一分錢,並拍照片給他瞧。
在發現徐女士微信錢包裡只有三千多元錢後,對方再次傳來一個二維碼,這次,他讓小磊掃碼後輸入2999.99。很快,徐女士的手機便轉到了支付界面。眼瞅著要付款,小磊有些猶豫。「快點吧,不會扣錢的!」在騙子的反覆催促和保證下,小磊輸入了密碼。不料,這一回錢真的轉出去了,而且是轉給了一家遠在山東的鋼材公司。小磊急忙問對方怎麼回事,對方看到小磊催得緊了,乾脆拉黑了小磊。
小磊和騙子的聊天截圖
「孩子氣得拿頭撞牆,埋怨自己怎麼這麼笨。」得知兒子被騙後,徐女士趕緊聯繫了娜娜的家長。不料娜娜也很驚訝,因為當天晚上她的微信一直處於更新狀態,壓根兒就沒有登錄,更別說跟小磊聊天了。「肯定是被盜號了。」隨後,娜娜更改了微信密碼,剛改完密碼不久,她便發現依然有人試圖登錄自己的微信帳號……
當晚,徐女士便到派出所報了案。「原本以為只有大人可能會遭遇騙局,可誰能想到騙子的魔爪竟然連初中生都不放過。」徐女士說,出事後小磊的心情特別低落。「我也希望通過這件事給其他家長和學生提個醒,涉及錢的問題,孩子一定要和家長說明情況。」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李環宇
編輯 李拓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