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 ,欣喜相逢,如若喜歡,點點「關注」,讓我們一起陪伴,寫寫看看這人間的故事,取一抹通透。
文/端木婉清 圖片來源網絡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最近我又看了一遍《半生緣》。
是2002年蔣勤勤飾演顧曼璐版的電視劇。
此劇由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二三十年代舊上海,幾個年輕人的愛情生活故事。
我覺得張愛玲本人對愛情,對人生的理解,全注入在了這幾個人的經歷裡了。
每次看,總覺得悲涼心疼,也帶著深深遺憾。
為顧曼楨和沈世鈞的「向來情深,奈何緣淺」;
為顧曼璐和張豫謹青梅竹馬情,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為石翠之對沈世鈞的執念,到頭來發現那不是愛;
為叔惠的愛而不得,他一輩子都在追逐石翠之的影子。
還有一點,之前無論看小說還是電視劇,我都無法理解曼璐出賣妹妹曼楨那段情節,太令人不可思議了。
那時,我二十出頭,還未結婚,躲被窩裡看,氣得咬牙切齒,怪曼璐狠毒。
那天,她謊稱病重騙妹妹曼楨前來看望,又設計留她在家裡,而後出賣了妹妹,把清清白白高貴優雅的曼楨送入祝鴻才的手裡。
讓曼楨被這個不笑時像老鼠,笑起來像貓的油膩猥瑣男人給糟蹋了。
她還把曼楨囚禁在家裡長達一年,讓曼楨替祝鴻才生下兒子。
那個屋等同牢獄。若不是曼楨內心想著世均,想那份深情不會被辜負的希望,估計她是無論如何也熬不下去的。
我覺得曼楨好慘。
那時,我想曼璐一定是瘋魔了吧?
才會把她這一生的不幸遭遇,在婚姻裡的痛苦深淵,強加給妹妹。
她一直認為曼楨什麼都有,可她卻什麼都沒有,連她心中那抹白月光,她的青春她的深情,那個愛過她的男人張豫謹都要背叛她。
怪他愛上曼楨,想要和曼楨結婚。
可她呢?
在芳華不復的時刻,隨便抓住一個男人結婚,以為也會幸福,結果卻是一段糟糕透頂的婚姻,被出軌,家暴,被無視。
她努力了很久,還是留不住男人的心,她這個祝太太等同虛設,活守寡。
不幸的是,曼璐肚子裡的孩子,因為和祝鴻才爭執慪氣,流產了。
以後,也難以生育。
這時,她卻又看出了祝鴻才對妹妹的覬覦,太過諷刺。
後來,她妄圖通過犧牲妹妹來挽留住已經潰爛的婚姻。
可曼璐不知。
一個男人要是不愛你,你為他付出犧牲再多,也是枉然;
一個男人要在你之前都是尋花問柳,無視你,後來,只會變本加厲。
若非說有區別,那也是他沒錢時,奉承討好你,依靠你扶持,對你百依百順,
一旦有錢,發達了,他就會肆無忌憚做起你的大爺,而你的存在,只會是羞辱他昔日無能的存在。
所以他選擇逃避你。
如今多年後重溫《半生緣》,還是覺得曼楨可憐,但曼璐,何嘗不是好慘一女的。
那個時代,新舊思想交替,但對於女人的命運從來不友好,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出去把酒尋歡,相好的一車一籮。
而對女人的清白卻要求甚高。
曼璐做了舞女,從此她再漂亮懂事,都沒人高看她一眼。
也沒有清白人家願意娶她回去做老婆。
連她心中的張豫謹哥哥,讀過書接受過新派思想,後來做了醫院院長,即使對她一直念念不忘,想要娶她為妻。
但得知她舞女身份後,還是退縮,懦弱了。
何況其他男人,只把她當做風月場所尋歡作樂的樂子而已。
至始至終,曼璐都是一個悲劇角色。
有時候,你若肯去縱觀全局,思量她的成長經歷後會發現,她其實比曼楨可憐。
一個女人的怨恨和戾氣,多半是虧欠出來的。
曼璐也不例外。
曼楨做為家裡的二女兒,一直是被疼愛和照顧著長大的,大學畢業後,也有很多人喜歡傾慕她,有世均的深情,也包括楊行的總經理的貼心厚愛。
如果不是曼璐導演的那出悲劇害苦了她,她至少一直都比姐姐要過的幸福。
家裡生計工作前也從來沒讓曼楨操過大心
但曼璐不同。
家裡變故,父親離世,家裡的重擔沒人挑起,眼見整個家舉步維艱,作為稍大一點的長女,曼璐不得不站出來,勇敢承擔起了養家餬口的重任。
那時曼璐還在讀中學,她輟學出去找工作賺錢養家。
從前,她和曼楨一樣有過清純無邪的時光,有過一段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感情,刻骨銘心愛著。
她和張豫謹也訂了婚約,不出意外就是張豫謹的老婆,未來的院長夫人。
他們的愛情,一點不亞於曼楨和沈世均的深情。
但在二三十年代的舊上海,一個中學沒畢業的女孩找份工作也很不容易,更別說要養活一家七口人了。
她覺得自己沒希望了,但弟弟妹妹還有希望,還要出人頭地。
權衡來去,曼璐做了一名舞女。
若一個女孩有選擇,她怎會選擇走這條路?
若一個女孩,有依靠,她又怎會割捨掉自己的夢和愛,踏上一條風塵不歸路呢?
她沒有。
在家庭重任和愛和夢面前,後者顯得那麼奢侈,她只能選擇前者。
但任何事都有價碼,你要得到什麼,就必須有所失去。
曼璐失去的是旁人無法想像的東西,包括清白的人生。
剛說過,那個時代對女人是極其不公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尋花問柳,但一個跌入風塵的女子,失去清白的女子,只會被人處處玩弄和恥笑。
誰都可以指著她的鼻子、後脊梁罵她是不要臉的妓女,說她髒,嫌她浪。
為了舞女的身份不影響她深愛的男人張豫謹的名聲和前程,她單方面解除了婚約。
她的愛和成全在我眼裡一樣珍貴。
風月場所,魚龍混雜。
我們難以想像,一個弱女子要在裡面立足,需要承受什麼,付出什麼?
更何況是要強的曼璐。
她總大包大攬家裡一切的開銷,卻把所有委屈、害怕、羞辱,打碎牙往自己肚裡吞。
在她心裡,她是家裡頂梁柱。
她不能喊痛,不能說不行,不能說害怕。
唯有源源不斷付出和堅強。
她是很孝順的,也很愛弟弟妹妹,尤其疼愛曼楨,因為曼楨是她心中的白月光和希望。
她把所有不能實現的美好,夢和愛,都寄托在了妹妹身上,用她做舞女換得的錢,供養妹妹讀大學,一手成就妹妹的冰清玉潔,高貴氣質。
曼璐自然也是拼了命護衛妹妹安全的。可妹妹也只能理解姐姐內心冰山一角的委屈罷了。
而且我覺得曼璐的媽媽和奶奶是有點勢利的。
曼璐的付出和犧牲,她們早已習慣,理所當然。在這個家裡,她有時更像一顆搖錢樹,被利用的角色。
你會賺錢,養活家裡,這是你全部的價值。
至於你舞女的身份,一直都是家人不敢承認拿不上檯面的,這種「嫌棄」也幾次三番提醒她。
但曼楨沒有嫌棄,所以曼璐一直對曼楨格外疼愛。
我們看到的也是曼璐刀槍不入潑辣強勢的一面,但刺蝟的外表下,她的心比誰都柔軟,清澈。
沒人知道她做舞女的十來年,吃了多少虧,被多少男人糟蹋欺凌過,沒人知道她曾受過多少委屈和羞辱?
也沒人知道她獨自一人,流過多少淚,那些無聲的有聲的……
只有酒,和另一個自己懂曼璐。
其實,退去那層華麗的舞衣,退掉那份死撐的倔強,曼璐也不過是一個普通女子。
一個需要父母疼愛,弟妹尊重,需要被愛和呵護的小女人!
她何嘗不想活成曼楨那樣,讀書見世面,畢業後有份正經工作,和心愛的男人花前月下,結婚生孩,相親相愛一輩子。
但這些對曼璐而言都太奢侈了。
她曾經也試著不那麼倔強不那麼自卑地去再次奔入張豫謹的懷抱,但當有人當眾戳穿她舞女身份羞辱她時,她看到了張媽媽的嫌棄,張豫謹的尷尬。
那種在心愛男人面前,顏面和尊嚴掃地的經歷,是旁人無法明白的心碎和尷尬,也是愛和希望幻滅的錐心之痛。
所以她跑到河邊跳了河,為她痛苦不堪的人生,也想要用乾淨的河水洗去她身上的汙垢,她很想是過去那個高貴美麗,優雅清純的曼璐。
只是,她回不去了。
她面臨的還會是20幾歲同居過的男人,分手了還要耍無賴來搶當初送她的房子,甚至妹妹曼楨被跟蹤綁架的無奈。
再強勢的女子,有時豁出性命,也未必可以護著家人周全一生。
是祝鴻才,幾次三番替她解圍,還在曼楨被張魯生綁架那次,為她們姐妹挨了刀子,差點送命。
曼楨又是感恩的。她把所有積蓄都給了那男人還債,還扶持他做生意發達。
她抓住青春的尾巴,在家人動不動就逼婚的壓力下,在舞場被人欺負的屈辱下,想找個人嫁了。
儘管知道祝鴻才非良人,但她懷孕了。
她賭上了所有,想換一次幸福和任性。
只可惜,她賭輸了。
婚後的她,成了祝太太,住上了大房子,看似風光無限,
實則,過得狼狽不堪。
祝鴻才做的是不正經生意不說,還成天不著家,在外尋花問柳,夜不歸宿。
他還不顧她的感受和曼璐昔日死對頭菲娜廝混一起。
她軟硬皆施過,都無濟於事。
而他對她,更是不聞不問到了極點,更別說一點愛和關心了。
不僅如此,祝鴻才還時不時看不起曼璐,拿她舞女身份作踐她。她過著守活寡的日子,一日日抑鬱、抓狂,以淚洗面。
一個再也沒被愛和呵護過的女人,她的內心是悲涼惶恐的。
可她還是死撐著不想讓家人看到她的一點難堪脆弱。
對家人,她從來只給錢,只付出,只報喜不報憂。她把自己定在聖母角色裡,卻忘了她也不過是凡胎肉身罷了。
因為是凡胎肉身,就註定有脆弱疲憊的時候,就註定不是所有付出,完全不求回報,完全不需要心理安慰的。
她一手成就妹妹,原本就是她的希望她的安慰,她犧牲自己換來的美好。
她以為妹妹也這樣愛著她,一定會懂她的不易,但當張豫謹移情別戀愛上曼楨後,曼璐覺得她的世界崩塌了是妹妹躲走了她最後那點美好。
那時,她對妹妹的愛,對家裡的全部付出,都變成了「為什麼?」這句話。
最終她對曼楨做下了那件最不該做的事。她覺得這是妹妹對她也可以有的犧牲和報答。
一個再苦的人,只要心中還有一點甜,有一份美好的記憶可時時療傷,她一定可以理智的溫柔或勇敢地活下去的。
但若心中唯一的光被最在乎的人掐滅,她就會活在怨恨嫉妒裡。
最終曼璐,年紀輕輕暴斃而亡。
回憶她的一生,她累了。
有一個片段:
在她死前有一段日子裡,她穿上好看旗袍,化了精緻的妝容,想要贖罪
她唯一對不起的就是妹妹曼楨,是她毀掉了曼楨的幸福,想要彌補。
她去沈世鈞的家告知當年曼楨失蹤的真相,但人家已經結婚了。
她唯一的深愛是張豫謹,她去老家醫院看他,想要最後見一見。
只是他也娶了別人,人家夫妻恩愛。
最後,她無聲無息離開了,就像她從來沒有來過,她倔強了一生 ,臨了也只是一個柔弱的女子,她被虧欠太多,又犧牲太多。
我和友人再次聊起曼璐:
若一開始她也有得選,人生會不會不一樣?
若一開始,她不要聖母,學著把養家餬口的重任分給家裡每個人,又會怎麼?
若當年她不那麼逞強,願意和心愛的男人和盤託出那份艱難,尋求他的幫助會怎樣?
若後來,弟弟妹妹長大成人,她也有一筆豐厚的積蓄時,換一種活法會怎樣?
若後來,不賭氣嫁給祝鴻又才,會怎樣?
可惜人生從來沒有如果。
若再來一次,我想以曼璐的個性,她還是會義無反顧選擇接過父親手中養家餬口的接力棒,選擇犧牲自己成全他人。
但如今的她,或者說張愛玲本人在這部《半生緣》裡,也給我們所有女人一個警醒。
那就是,任何時候,女人不必要那麼懂事的,也不要把自己定格在聖母角色裡,死撐到底,
不要把什麼事,都大包大攬在你身上,不要只會一味付出和犧牲,勉強難為自己。
你也可以脆弱,可以想哭就哭,可以想要就說,也可以留幾分愛自己,那不是自私,而是你一樣值得被愛和溫柔以待。
端木婉清,情感作者,你的感情閨蜜,已出版暢銷書《懂,是塵世裡最美的情話》,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