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時期,不能讓謠言跑在真相前面
鶴宣人
近日,一則「女子拒絕配合防疫措施後跳河」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網友。2月12日,廣州市白雲區白雲湖街道辦事處發布闢謠通報,廣州一女子拒絕配合防疫後跳河不實,系與丈夫爭吵致精神狀況不佳。
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了國士無雙,也照出了一堆牛鬼蛇神。前線戰士奮勇殺敵,後方人士全力支援,媒體宣傳報導鋪天蓋地,但一些謠言信息也被瘋狂轉發,妄圖混淆視聽。新聞宣傳部門一手抓發稿,一手抓闢謠,忙得不可開交。不少媒體平臺還為此而設置了「闢謠」專欄。
在全民抗疫的當下,在一個個微信朋友圈裡,不時有人發來一張張圖片,又或是一組聊天記錄,一個斷章取義的視頻,一個模糊不明的截圖,就有可能讓人心生忐忑。諸如醫生脫崗、患者跑路、北京上海「封城」、武漢「小湯山」停工、各城市飛機深夜噴灑消毒藥水,還有吸菸能防病毒感染、大量飲水、喝板藍根和燻醋可以預防肺炎等,連鍾南山院士也一度被各種謠言「捆綁」,前期有人兩次說他接受白巖松採訪。其中不少消息未待官方正式闢謠,已經不攻自破。
綜合分析,這些謠言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偽裝成疫情防控發布信息,對重大信息進行扭曲、訛傳,一些人打著科學的旗號傳播「偽科學」信息,使人們對當前的重要防控措施產生誤解,讓人們對防控走向出現誤判。當盲目的恐慌沸騰起來,一些人的理性和信心會蒸發無蹤。看到謠言廣為傳播,除了造謠者之外,恐怕「只有病毒感謝你」。
疫情當前,闢謠十萬火急。造謠傳謠本身就性質惡劣,在防疫關鍵時候,謠言扭曲重大防控信息,對隔離救治、物資保障、抗疫信心等都構成損害,造成混淆視聽,我們要對造謠信謠傳謠者予以強烈譴責、堅決打擊。這些造謠者人為製造恐慌,甚至製造對立、動搖人心,這是兵家大忌!如三國時楊修之死就是例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通過微博、微信等平臺發布編造、故意傳播虛假疫情信息,將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刑事犯罪(最高可判15年有期徒刑)」。1月25日,佛山一網民「x蒙」在微信群發表惡意攻擊湖北人的言論,造成惡劣影響,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現已由佛山公安機關依法處置。
謠言,必須澄清,而且必須快速澄清!製造謠言很容易,編幾段假話、一點按鍵,謠言就發了出去,而澄清謠言需要核查信息、調查研究、組織發布,這都浪費了有關部門的精力。戰時狀態下,澄清謠言,權威真實是底線,速度效率是要求,有依有據是關鍵。政府部門要跑在謠言前面,快速核查、權威發布、立體傳播,讓真相浮出水面,讓真實覆蓋謠言,讓真相跑在謠言前面。
闢謠,是一種責任。製造謠言傳播謠言的有幾種心態,一是有意為之;二是好奇為之;三是湊熱鬧為之。快速澄清謠言,要求負責闢謠的部門負責人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主動性,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早發現、研判,早處置,把謠言扼殺於萌芽狀態。快速闢謠,還體現工作作風。與謠言相關的部門,應負起闢謠的第一責任,絕不能認為只是宣傳部門一家的事情,要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抓住時機,不分彼此,協同作戰。對待謠言,要有一種「宜將剩勇追窮寇」的精神。
闢謠,人人有責。在全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傳播的一個節點。對未知有害怕,對疫情有恐慌,都是人之常情,但不能也不應該在「無意」中成為謠言的放大器、「偽科學」的「二傳手」。每一名市民、每一名網民應該多一份責任,也要多一些定力,對每一條信息理性分析、科學鑑別。對於資訊,我們理應心存謹慎,但不應傳播恐慌;我們要對信息敏感,但不能未經分析就隨手轉發。
謠言的存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們對真實信息的企盼,在特殊時期,這種信息需求更加急迫。要清除謠言產生和傳播的土壤,還在於重視加強意識形態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時發布黨和政府權威真實信息,有效滿足人們這種信息需求。事實證明,權威真實信息越快越多越豐富,謠言的生存空間就越小越窄越無處遁形;社會信息需求越及時有力地得到滿足,人們就越不容易上謠言的當,就越會主動去揭穿謠言、制止謠傳。
當前疫情數據已出現了「十連降」可喜變化,網上每一條消息,都牽動人心、打動人心。疫情也是一次國人惡補科普知識的好機會,科學是謠言最有效的「粉碎機」。阻斷謠言的傳播鏈條,也需要有更多醫療和科普工作者及時站出來,澄清謠傳謬誤,普及科普知識,用事實擊敗訛傳,用科學擊碎謠言。
「謠言止於智者。」只要每個人保持科學的態度,理性地對待每一條信息,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我們就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更多正能量,用行動告訴武漢――「黃鶴樓,熱乾麵,周黑鴨,我為你加油!」
特約評論員:麥和幸
整理:鶴山市融媒體中心
往期回看
鶴山疫情管控「九個從嚴」
來源: 鶴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