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普通的觀影者,只是消遣性地為了從電影中獲取快樂,只有鐵桿影迷則會很關注導演及演員,期待偶像在片中有精彩的表現。無論電影形式怎麼變化,但它最大的作用是娛樂性(公益影片除外),包括藝術類電影也不例外。
發展至今,電影分類更細、更專業。不以票房為目的影片變得越來越少,商業化意味更濃,拍電影一定要賺錢,畢竟,拍攝電影需要投入。
《海市蜃樓》這部影片屬於商業片,西班牙電影對於國內影迷來說相當小眾,但它不是好萊塢式的影像效果大片,只有淺顯的道理,更注重純粹的娛樂性,老少鹹宜。
《海市蜃樓》這部電影雖然披著科幻外衣,也有少年尼柯演員的出彩表演,更有天馬行空的想像,不間斷的懸疑,但情節過於複雜,所要表達的內涵太過成人化,絕對不是未成年可以看得有趣的。它明顯是針對成年人群拍攝的,導演用強大的故事成功吸睛。
大家都一致將小尼柯被貝拉拯救成功作為影片的第一階段,活下來的小尼柯製造了「蝴蝶效應」,從而產生了平行宇宙,且片中角色也多次提到。
但我更傾向於不同的際遇導致了尼柯人生軌跡的改變。貝拉和小尼柯隔著舊電視穿越時空對話,最多只能算穿越,並沒有形成平行宇宙。此處不多說,根據劇情發展線索,後面自然會涉及到。
貝拉從睡夢中醒來,發現了不同,她充滿疑惑起身,發現自己居然是躺在醫院的一張床上,一大堆人正等著她為病人進行重要手術。
貝拉此時還認為自己只是一名護士,而不是一名醫生,而且還是神經外科的主治醫生。在2014年的歐洲,執業的神經外科醫生是相當了不起的,這也是貝拉年輕時的夢想。
她沒有為成為神經外科醫生而高興,突然的變化讓她驚疑不定,此時她更需要真相。
貝拉奇怪的行為引得同事們面面相覷,在同事們的眼中,貝拉似乎神智異常,她聽不懂任何人的解釋。
每一個角色的表演都很到位,沒有與角色相悖的突兀。整部影片,在細節把握上做得很好,幾乎沒有經不住推敲的地方。
貝拉覺得可能出了什麼事,她第一反應是去找女兒,而不是打電話找丈夫戴維或其他任何人。
由此證明女兒在她心目中是第一位的,這也合乎她後來的諸多行為,也表明她獨立有主見,不是遇到事情就找老公的弱女子。
在女兒學校,她就只和女兒最好的小夥伴熟一點,所以找她詢問女兒的情況最合理,而不是隨便拉一個小孩打聽。
向自己認識的女兒同學的媽媽詢問。可人家也不認識她,更不知道她女兒是誰。貝拉的情感開始積累,表情變得更加不安,成了驚慌、驚恐。
貝拉風風火火去找丈夫戴維,剛進門就一通噼裡啪啦地質問。
貝拉的反應很正常,在此時的她的眼裡,戴維是他的丈夫,發生這些奇怪的事情,一定是丈夫做了什麼,貝拉的語氣大意是:喂,戴維,你搞什麼鬼?
戴維茫然,他不耐煩的話轟貝拉出去,並且報了警。
貝拉向萊拉區長講述自己的遭遇,重複說著她的不解,此時的她相當無助,顯得相當囉嗦。
有人會說,根據後面情節發展,萊拉和貝拉的關係既然如此不簡單,在這裡為何會表現得如此淡定,這根本不合理。
真的很淡定嗎?只要了解了萊拉的性格,再看他小時候面對重大事件的表現,加上他警長的身份,自然就不會覺得唐突,他此時的表現才最合乎萊拉這個角色的設定。
他的表情是否反映著內心的無奈、心痛、哀怨、還有一絲絲氣惱等五味雜陳的情緒,演員用細部表情來詮釋其內心變化。
萊拉的心裡或許是在咆哮:「親愛的,你居然不認識我了!」
畫面轉到尼柯小時候,貝拉的畫像,苦苦的等待。
電影採用了回憶,插敘,使得影片情節似乎跳躍不連貫,但這類影片,因為錯亂的時空,只有用此類手法演繹才不會讓人有劇情生澀、跳脫之感。
每天守候在電視前,只希望那個拯救了自己的女子再出現,這一天,他等到了電視中一個模糊的身影,但只是極短暫的一下,沒有露面,更沒和他通話。
萊拉為貝拉分析,並勸說貝拉,不是別人有問題,是你自己有問題。貝拉卻一直說著她記憶中的丈夫戴維的事,還說她們是如何的相愛。萊拉明顯有些無耐和生氣,他讓下屬去查戴維的情況。
緊接著,萊拉帶著貝後去做精神檢查,他不知道貝拉為何突然變成這樣。
老醫生說:貝拉,你沒問題,你比正常人還正常,並且告訴她在醫院的過往。
貝拉憑藉自己的聰明和努力,成為了這個地區最頂尖的神經外科醫生!滿牆都是「三好學生獎狀」!
貝拉看著滿牆的獎狀,雖然吃驚,卻不在乎,這不是她想要的,她仍堅持搞清自己當前的情況,找回女兒才是當務之急。這時的她意識到,一定是風暴改變了什麼。
在這過程中,萊拉對貝拉地關心,明顯超出了一名警察對一名公民的關心程度。面對執著的貝拉,他只能跟著貝拉跑,並極力勸說。
無奈之極的萊拉,不斷的無力著。
影片跳轉,少年尼柯發現鄰居外出,強烈的好奇驅使他膽大妄為,不顧一切的在白天潛入鄰居家中。不得不說,性格真的決定人物行為,即使他因為貝拉逃過大劫,仍然不改其好奇Boy本質。
隨後他發現了滿身血汙,已死去的鄰居大娘希爾達(也就是維斯太太)。
尼柯通過自己稍前些時候發現的一點珠絲馬跡,推斷出鄰居大叔同奧託的舅舅一起做了什麼勾當。翻箱倒櫃一番,很快發現了一本護照,相片是好友奧託的母親的,名字卻是鄰居大娘的名字,還夾著不少德國馬克。
少年尼柯的膽略、冷靜和細緻相當逆天。
尼柯在躲避回家的安赫爾時,在床底下發現了一塊手錶(刻有CM),偷聽到鄰居大叔的電話,知道表是奧託母親的。
在這裡,他幸運的逃過被發現的命運(在後面的劇情中才體現到)。
這一段情節裡,小尼柯的表現相當有智慧,從進門途徑,到潛入,發現護照,發現手錶,躲在床下等一系列過程中,其表現得總體鎮靜,雖有驚異、恐懼,卻有度,合乎長大後的萊克的個性,也為他後來從事的職業選擇打下基礎。
貝拉不顧萊拉勸說,連夜去了記憶中的家。經過屋前院子時,那架新做的鞦韆無影無蹤。
貝拉潛入屋子的過程中,發現有人先來一步,門被人先撬開了。
屋子裡,牆壁上掛著的畫像表明,這裡的主人是戴維和烏蘇拉,而不是戴維和貝拉。
貝拉顧及不了那些,她衝向記憶中的隔間,沒有發現舊電視和錄像機。這時女主人烏蘇拉回來了,她將貝拉當成賊,一個質問,一個拼命解釋,爭吵中戴維回來了。在爭執間,戴維報了警。貝拉的言語讓烏蘇拉產生了誤會,戴維急得拼命向烏蘇拉解釋。
她不是我的什麼人,她是給我做手術的醫生!面對烏蘇拉狐疑的眼神,戴維解釋。
在警察來之前,雷暴導致整個地區斷電,貝拉不得不趁黑奪路逃走,避開了很快趕來的警察。
突然而至的警察讓安赫爾和克萊拉心神不安,警察走後,安赫爾不由想起以前的事。他記得自己將妻子的屍體放入了皮箱中,還找過克萊拉掉在家中的手錶,他沒有發現躲在床下的尼柯。
整個過程中,安赫爾都表現得很鎮定,不緊不慢的,看不出一點驚慌失措。他開著音樂,掩蓋電鋸的聲音,冷靜地處理一切後事。即便後來他通過狗的異常反應,發現有人潛入自己家中,他依然不怵。這也合乎戴維對他的評價:這個人不簡單。
貝拉潛到奧託車中,向他求助。從她記憶中的她們的過往談起,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奈何奧託沒有那些經歷,加上克萊拉是他的母親,安赫爾是他的繼父,感情上對「祥林嫂」式的貝拉是排斥的,最後甚至對貝拉發火怒吼。
奧託這個角色,在影片中是一個不容易出彩的角色,完全是劇情橋梁和潤色作用,演員將這個角色詮釋得卻恰到好處,沒有出彩喧賓奪主,卻也不是沒存在感。他很仗義,痴情,卻不失理智,讓人不覺得討厭,甚至有些可愛。
正在貝拉無計可施時,寫《海市蜃樓》一書的作者引起了她的注意,也許她能幫助自己。
熱心過度的警長萊拉再次來到了貝拉身邊,與她一起查找相關的證明,對他來說,可能更多的是為了陪同著貝拉。
一番交談,作家沒有提供好的幫助,反而告訴貝拉,一切皆是虛幻的。尼柯只是一個故事,是瑪麗亞編的一個故事,不過她也提醒了貝拉下一步應當做什麼。
作家說,就算是真的,如果要再現貝拉口中所說的以前的場景,必須滿足完全一樣的條件。在她看來,貝拉所說的是無稽之談,那些是她腦子中的幻想罷了。
貝拉沒法,抱著僅有的一點希望,再次向萊拉求助,她需要舊電視和舊錄像機。萊拉要求貝拉提供證明她沒有說謊,這樣自己才能幫她。
貝拉將安赫爾埋屍體的地方說出來,警方成功起獲。
萊拉提醒貝拉,不要對以前時空的經歷太執著,在這個時空也有人非常在乎你。但找到女兒成了貝拉的執念,她甚至都沒有注意萊拉說話。她陷入了自己的心結中,不找到根源,勢不罷休,其堅定一往無前的信念一覽無餘。
萊拉按照警方辦事程序要帶走貝拉協助調查兇殺案,但貝拉的訴求讓他不得不「徇私」,在半路放走了貝拉,並讓她去一個地方。
題外話,想來警局的人早認識貝拉吧。
安赫爾大壽,高朋滿座,氛圍美好幸福。晚宴開始不久,舉杯慶賀間,警察來了。安赫爾、克萊拉及克萊拉的弟弟被帶走。
在警局裡,安赫爾三人面對二十五年前辦理此案的警長及此地警長萊拉的審問,他鎮定自若地狡辯著。萊拉不慌不忙,抽絲剝繭,層層分析推理。兩方展開智慧的較量。
原來,當年維斯太太已經察覺了丈夫與克萊拉兩人的異常,並藉口遠行再編織封路的假象,將兩人捉姦在床。憤怒的希達爾帶刀與克萊拉纏鬥,安赫爾偏幫情人,導致克萊拉誤殺了希達爾。安赫所犯下的罪行他一清二楚,並指控克萊拉和她的弟弟都是幫兇。
安赫爾無法辯解,選擇沉默,並指出萊拉所說當年尼柯所提供的證據不足,因為尼柯腦子有問題。
萊拉旋即說起了尼柯的過往。
通過萊拉的敘述,過往逐一展現。
二十多的前,小尼柯報警指控安赫爾殺人,但反被狡猾的安赫爾咬一口。安赫爾無恙,小尼柯卻成了盜竊手錶的不正常的人,母親不得不帶他搬走,並被迫為他做了一系列的精神檢查甚至住進了精神病院。
小尼柯身心都很痛苦,但卻意志堅定,在萬般無奈下,不昨不暫時妥協于堅持認為他不正常的人。
因為那塊車站站牌,少年尼柯開始了等待。
左等右等。
從少年成為青年。
只要在站臺,每當有經過的列車,尼柯都不放過。
2001年的一天,尼柯終於等到了,但那時的貝拉卻是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年輕女子,比隔著電視所見到的人年青許多。
尼柯的反應讓火車上的貝拉注意到了,死盯著自己的男子像要吃人,眼神很誇張很不禮貌,她非常尷尬。
圖片來自百度炒懂
阿德麗安娜.尤加特在這裡表演得很到位,她將驚奇、好笑、尷尬等諸多情緒都在臉上展現出來,在此場景此際遇時令人叫絕。
尼柯雖然一向睿智,冷靜,在那時卻茫然失措了。
這一段有點引人發笑。男主不斷偷瞄女主,被女主發現後,索性光棍地將報紙一放,大大方方的盯著女主瞧,那意思好像是說:我偷看你,你發現了又怎樣,我現在要光明正大地瞧你!
這裡男主似乎已經愛上女主了,所以才會將自己計劃了十年的節奏打亂,更將女主一起帶偏。
計劃趕不上變化,十年的執念有多強,卻頂不住凝目的相望!
站在車門口的奧託是近景,車門是中景分割線,相談甚歡的兩人是遠景,這種構圖和劇情相統一的思考一定花了相當的心思來設計。兩個時空的人終於相見,這種安排非常精妙,是關鍵所在。故事性由平淡變得複雜起伏,非常厚實有味。導演和編劇用很短的時間將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命運安排用高超的手法呈現了出來。如果是某些國產電視劇,可能用很多集都扯不清楚(也放就是故意的)。
個人以為,這部譯名為《海市蜃樓》的西班牙電影應歸為奇幻片或懸疑感情片,雖沾了點驚悚的邊,但卻沒有真正令人心生恐懼的鏡頭,包括音樂,場景,光影,氛圍營造等。影片色彩總體偏曖色調,恐怖片的重要元素一個都沒見到,沒有猙獰及過多的血腥,陰暗和黑夜的畫面不少,絕對無法讓人心生害怕。相反,除了一段搏鬥情景,緊促的節奏,更多的是各種情感交織。
這是第二節,在尼柯遇到貝拉時結束,時空交匯,變局再生,前因今果即將在第三節中真相大白。
感謝朋友你抽空閱讀,個人水平有限,僅就自己的體會發表一點喜好之論,沒有專業高深的觀點來論證這部影片的好壞。其實國產影片中也有不少小成本的好劇,比如《瘋狂的石頭》,我就相當喜歡,搞笑中帶著心酸和無奈,且能引人思考,如同飲了醇厚的鄉釀酒,平淡中細品有回味。
如果喜歡,請瀏覽後給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