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作為外來文化,如今在中國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也被添加了很多中國文化特色甚至地方特色。這個夏天,就有三檔說唱節目先後問世,芒果TV的《說唱聽我的》,老牌的《中國新說唱》還未結束,B站又推出了一檔全新的說唱綜藝—《說唱新世代》。
不能否認《中國新說唱》是一檔現象級的綜藝,它的播出,不止讓導師的「freestyle」「skr」出圈,第一季的冠軍更是直接擠進了頂級愛豆的待遇,一時風光無限。但是,對於部分原來處於Underground(地下)的Rapper們來說,突然來的聚光燈也讓他們有些不大輝煌甚至不大正確的痕跡暴露。觀賞著昔日冠軍的Flop大戲,很多觀眾也因此對嘻哈產生了一些不好的關聯,感嘆著「看來中國嘻哈不止是學到了外國人的音樂本身,連匪氣也學的不差一分。」
大洋彼岸,回溯歷史,經濟蕭條的時期,在美國的貧民窟,聚集著大批美國底層人民,他們大多數是有色人種,他們是廉價的勞動力,是不被接受不被重視的群體,依靠著音樂舞蹈等不需要付出太大價值的娛樂豐富乾枯的生活。貧窮的黑人拉丁美人抱團成立幫派以此為生,嘻哈運動起初的目的就是美國黑人(少數族裔)群體尋找自身的身份認同。所以,一開始,嘻哈是窮人,黑人的文化,說唱裡的內容也來源於底層人民自己的生活,也是美國外來移民的文化融合,並不被美國主流階層所接受。
因為QQ飛車而被廣大80、90後網友熟知的AKON,他有一首《Ghetto》就很好描繪了貧民窟裡掙扎無助的生活:『These streets remind me of quicksand (quicksand),When your on it you'll keep going down (going down)。』(這些街道讓我想起了流沙,當你踏上你就會不斷地陷下。)歌詞裡的「GUN shots(槍響)」「Aids(愛滋)」等都是真實的苦難的黑人窮人生活的寫照。時至今日,貧民窟裡出身的幫派背景的歐美Rapper也很常見,一些憑藉著說唱音樂走紅富有的Rapper歌詞裡除了對現在生活裡的名車名表的炫耀,也仍然會涉及到陰暗面的疾病、槍械和藥物等。
隨著國內新說唱的爆紅,一些Rapper的地下作品被網友扒出來,歌詞的內容不堪入目,觀眾難以接受。原因很簡單,國情不同,環境不同,沒有共鳴,照搬的漢化的歌詞內容只能顯得生硬而無理。不了解嘻哈文化的路人很容易形成刻板印象,認為做嘻哈做說唱的人都「不好惹」,是「問題青年」。而無法引起共鳴的歌詞內容會讓說唱始終無法到達大眾那裡,嘻哈文化無法被大眾所理解。
《說唱新時代》則打破了這一個僵局,說實話,小編剛開始看的時候是有些不在意的,無非是想看看二次元起家的小破站(BILIBILI)能搞出什麼樣的說唱節目。沒想到,到了下部,上部那些奇裝異服的小哥小姐姐上了舞臺一下子都成了世外高人、隱藏的王者,幾乎每個舞臺每首歌都有內涵,有深意。
小編印象最深的是於貞的《她和她和她》,敘事紀實風格娓娓道來了三個女孩的故事。「她也是誰的媽媽,女兒啊,妻子啊,朋友姐妹啊」「想那麼多幹嘛,你別聽誰的話,你已經很棒啦」於貞用她特別的嗓音述說了現代社會裡女孩遇見的不平現狀,鼓勵每一個平凡的女孩去追求夢想做自己。誰說說唱是男孩的天下?除了金錢跑車,立意在女性的生活裡平凡的點滴,為她們而發聲,於貞選擇了一條特別的、動人的說唱路。
除了於貞,聖代的《雨夜驚魂》用暗黑的說唱風格加上舞臺表演為校園暴力發聲; TangoZ用杭州方言吳語表演的《LOVE PARADISE》也讓人對天堂杭州心生嚮往。在這個節目的舞臺上,沒有Flexing,沒有135-175bpm的節奏,一群真心熱愛說唱文化的人,在自己熱愛的文化裡融入自己想要為之發聲為之努力的事物。不再是大洋彼岸的街頭文化,不再是觀眾聽不懂不想懂的浮誇,而是一群來自中國五湖四海的年輕人的自我情感的剖析表達,對社會生活的希望吶喊。
事實證明,外來的文化想要被本地大眾所接受,需要真正的直面本土所面對的問題,真正地做到與本土的人產生共鳴。嘻哈,作為亞文化,起源於街頭貧民窟的少數族裔釋放壓力表達自己的方式。說唱,本就是一個自我表達的娛樂工具,一個情感宣洩的窗口。
MOTA低氧酒,也和說唱文化一樣,希望每個消費者能夠通過MOTA達到釋放的目的。ME(自我),OPEN(開放),TOUGH(堅韌),ALIVE(活力),MOTA所代表的的意義和嘻哈文化不謀而合。
和MOTA低氧酒一起,為《說唱新時代》加油助威,為中國說唱文化的崛起加油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