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葛文德有一個理論:「文化是共享習慣和期望的總和,具有極大的惰性。它之所以能發揮作用,是因為它持久。文化會把創新扼殺在搖籃中。」
作為深圳文化創新的先鋒,深業上城在開年之際打造的光影藝術季《光影山水·奇境上城》,算是我見過最有創意的一場文化流光盛宴。
太陽還未完全落山,夕陽把筆架山染成了紅色,像是為光影秀做暖場鋪墊,整個深業上城也籠罩在落日的餘暉中。
我一直覺得,深業上城的魅力在於,不論什麼時間點,怎樣的氣候光線,都能找到與眾不同的風景。
不斷下墜的光暈裡,明與暗之間,
建築成了活著的藝術。
隨著最後一點餘暉散盡,晝警暮巡。《光影山水·奇境上城》光影藝術季緩緩拉開了序幕。
與戶外獨特的建築空間相結合,城市與藝術在錯落中融合,六大主題串聯起一場別樣的追光之旅。
墜入、尋覓、派對、驚喜、迎接、追光,坐落小鎮各處的六大裝置點亮了深業上城,我跟著地圖穿梭在小鎮間,尋找光影流過的方向。
在不斷變換的色彩中踏上呼吸彩虹橋,雲朵翻轉著從腳下飄過,向上的每一步都是墜入秘境的前奏,色彩變換,心情變換。
尋夢環遊如《尋夢環遊記》一般,散布在廊橋中,連結著蓮花山峰與奇境上城。
伴隨著來往的行人,輪廓燈的光影不斷變換,沒有一刻呈現出完全相同的樣子。好像追逐童年的雪糕車一般,我在廊橋不斷尋覓著光的驚喜。
除了專門打造的美陳,這次的深業上城把自己也變成了藝術的一部分。白天走過的建築伴隨著夜幕降臨化身遊樂場。
因為有了光的驚喜,動態和色彩瞬時間打破了平淡。光雕投影於建築,熟悉的時尚、人物、美食觸手可及,我在卡通世界裡,開啟了一場光影派對。
還有一個另類驚喜藏在三幅世界名畫裡。與傳統觀賞名畫的心情不同,這次我不光與它們近距離接觸,還與它們玩在了一起。
用力戳會飄落的大鬍子,努力打氣會爆炸的蘋果腦袋,小時候DIY的塗鴉創意課這次用在名畫身上,在娛樂的同時也讓我靜下心來,真正仔細的觀察這些畫作,感受藝術與文化的魅力。
六個光影布景中,最令我驚喜的,是「迎接——智能山水畫」。
利用人工智慧變換不同濃淡相宜的畫作,並感應來往人形,將人形變換拓印於山水之間。如同墨點一般與山水融為了一體,變成大家名畫中點睛的一筆。
逛完商場出門,寒露漸濃,我在東廣場的平臺上追逐著光指引的方向。
逐個亮起的燈柱又漸次熄滅,踩著「追光」,我站在深圳的中軸線上,凝視這座城市。每一棟建築都因融入了建造者的心血而擁有了自己的靈魂。
僅深業上城一處,也在鋼筋水泥的冰冷中努力變換和尋找著城市空間與城市文化的交集。
商業綜合體不再僅僅是商場購物、辦公的地方,而是能夠承載情感、文化、內容、生活方式和人與人交流的融合器。
這場用科技重新描繪山水、營造奇境氛圍的展覽,重新定義了人與空間的關係,是科技與文化藝術完美結合的絕佳證明。
與光影季一起開啟的,還有「深業上城的三周年慶典」,每一個的折扣力度都超乎想像。
SONY、迪卡儂、六福珠寶等大牌更是給出半價優惠,還有眾多精品格調小店也紛紛參與活動,共同迎接周年慶典。
朋友來深圳出差常住的MUJI的酒店也參與了這次活動。
背靠筆架山的自然風光,配合MUJI的原木簡約風格,自然與生活,閒情雅致與商務交流也都融為一體。
嚮往光明、美與愛的人們天生就是追光者,這道光芒沒有盡頭,只有無限夢想。
在光的來處,我看到了深圳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在光的去處,還有無限藝術的創造力和科技的力量引領著我,在這座城市生活中,感受美好,表達美好。
/ 互 / 動 / 話 / 題 /
你對深業上城有什麼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