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或許是世界上最浪漫的辭職信了。
我要去看看這個世界。憑著這一筆秀美而堅定的字,一顆純粹而熱愛的心,一種一往無前的勇氣。
曾經有人說,從小有個音樂夢,辭職開間咖啡館,改變世界要創業,放下一切去旅行,這是現代的四大俗。那些夢想,人人都有,多少少年將它放在心裡的角落,任憑上面落滿了時間的滄桑,然後變成一個俗氣的願望?
我們沒能繫著圍裙站在咖啡館的吧檯後面說一句歡迎光臨,把房間擺滿Zakka的小熊小兔子仰望星空,用咖啡香喚醒精神還在賴床的惺忪睡眼。
我們也沒能帶著吉他雲遊四方,彈彈唱唱洗洗盤子站站臺,唱一首不要問我從哪裡來,給自己心愛的姑娘寫一段纏綿悱惻的歌詞。
而關於這個世界,我們也沒能背著相機去肯亞和大溪地,沒能寫一封瀟灑的辭職信蹬上自行車去拉薩,沒能在轉經筒前和著誦經聲曬出兩團高原紅。
可是我們沒做到的事情,我們的人像卻做到了。
小沙漏的朋友們,帶著我們的人像去了日本,去了韓國,去了臺灣,去了法國,去了帛琉,去了埃及,去了俄羅斯……
就好像是漂流的大黃鴨一樣不可思議。
這個世界這麼大,我們一起去看看好麼?你帶著我。
埃及,一個神秘的國度。
阿布辛貝神廟。建於公元前1300-前1233年,是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Ramses Ⅱ)所建,也是新帝國的法老王時代最受保護的遺蹟。廟高30米,寬36米,縱深60米,門前4座巨型石質拉美西斯坐像,每尊高20米,像旁有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無不栩栩如生,經過逾3000年的風蝕仍完好無損。 3000多年前的神廟設計者精確地運用天文、星象、地理學知識,按照要求把神廟設計成為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登基日(10月21日),旭日的霞光金輝才能從神廟大門射入,穿過60米深的廟廊,被撒在神廟盡頭的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的全身上下,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陽神賜予的這種厚愛,人們把這一奇觀發生的時日稱作太陽節。
亞斯文大壩。最早於1898-1902年建造,用於灌溉和發電。到60年代,該壩已不能適應土地灌溉和電力供應的需要,於是埃及政府在舊壩上遊6公裡處開始修建現在的大壩,於1971年完成。目前,大壩的發電量能夠保證全國大部分的用電需要。大壩東端有觀景臺可供觀賞大壩及水面景觀。 亞斯文大壩高111米,長3830米,寬40米,將尼羅河攔腰截斷,從而使河水向上回流500公裡,形成蓄水量達1640億立方米的人工湖——納賽爾湖。它可以平定洪水,貯存足夠用幾年的富餘水量。80年代尼羅河流域曾發生嚴重乾旱,蘇丹及衣索比亞發生饑荒,但埃及卻因有此大壩而倖免於難。
埃德福神廟,公元前200年左右託勒密時期修建,它供奉的是老鷹神,也就是埃及的保護神。這座神廟不是修建在尼羅河岸邊,它坐落在埃德福市區的另一邊。神廟有一座高大無比的比龍門,比龍門上雕刻鷹神赫魯斯的形象,確切的說是個人身鷹面像,頭帶上下埃及皇冠。在古代,埃及的南部稱為上埃及,法老的皇冠是荷花骨朵形狀的;北面稱為下埃及,法老的皇冠是方勺子型的,上部有紙沙草(埃及一種類似蘆葦的植物,著名的草紙畫就是以他為原料的);公元前3500年,美尼斯法老統一了上下埃及,隨即上下埃及的皇冠重疊在了一起。 最值得一看的是聖殿門口立著兩尊赫魯斯的雕像,是一隻頭帶上下埃及皇冠的老鷹,表情嚴肅,器宇軒昂!聖殿裡的壁畫非常有趣:在古代的時候,每逢赫魯斯的生日,埃及人就會抬著他的雕像在Nile河上遊行慶祝,還把雕像放在神廟的屋頂曬太陽,據說是給赫魯斯充電,吸收阿蒙拉神的能量。頗為有趣。
菲萊神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供奉愛神艾西斯 (Isis)。菲萊是一個位於亞斯文大壩南面的尼羅河中的小島,原來該小島上建有神廟。1902年英國人修建亞斯文大壩時,淹沒了菲萊島,遊客也只能乘著船觀看露出水面的神廟廟門和石柱。 菲萊神廟裡有目前發現的最後的象形文字碑文和一些形象生動的浮雕,在這裡被祭奠的有富庶之神哈索爾和生育之神艾西斯等。據說女神艾西斯有一萬個名字,她不僅掌管生育,還是所有人的庇護神,因而極受古埃及人的尊崇。 1980年,埃及政府決定將島上的古蹟轉移到另一個島上,還其原來面目。亞斯文有許多旅行社會組織到菲萊的全包旅遊,也可以自己乘計程車或摩託艇去。
埃及之旅。期待著後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