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2021-01-06 雙木成林易水寒

文/易水寒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劉若英曾多次把《後來》唱到聲淚俱下,因為歌曲的背後,是自己。她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她的每一個故事都能寫成一首歌。有些事只有經歷時間的沉澱,才會以更戳心的方式重現,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當《後來》變成了《後來的我們》,我迫不及待去看了首映。和《後來》一樣,《後來的我們》讓我泣不成聲。因為「永遠都不會再重來,有一個男孩,愛著那個女孩。」

「該說的別說了

你懂得就夠了

真的有一種悲哀

連淚都不能流

只能目送」

十年之前,同在異鄉為異客的林見清和方小曉偶然相識在回家過年的火車上,一趟從北京到遙江的火車。從此兩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共同在北京打拼,開始了數年相愛相殺,聚散離合的感情之路。

十年之後,見清和小曉再次在飛機上偶然重逢。他們還是朋友,還可以問候,只是那種溫柔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造化弄人,命運在一次次偶然中詮釋著必然。兩個看似註定攜手餘生的人,卻一次次走成了平行線。故事始終有「然後」,可後來的他們卻沒有了後來。

為什麼從來沒有一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幸福的。因為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他們在一起的世界永遠都是五彩斑斕的,哪怕是蹲在地上同吃一碗泡麵都是暢快淋漓的幸福。十年之後的世界卻變成了黑白,因為原本相愛的伊恩和凱莉走散了,從此他們的世界再沒有了顏色,只剩黑白。影片前後色彩的強烈反差,讓我更加心痛,因為我能理解那種內心沒有色彩的人生有多麼地可悲。

「我最大的遺憾,

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沒有句點已經很完美了

何必誤會故事沒說完」

懷揣著夢想在北京打拼的他們,一開始只是好哥兒們。小曉永遠不停地在為「嫁一個北京人」的目標奮鬥著,見清永遠是小曉失戀後無家可歸的港灣。為什麼年輕的我們眼睛總是喜歡往外看,卻始終看不到最好的那個人其實一直在身邊。這讓我聯想到了《北京女子圖鑑》,陳可依為了她的LV夢,竟然放棄了最愛她的張超。也許人的一生不犯一次傻,永遠不知道如何去愛。

緣分這事,不負對方就好,不負此生真的好難。

百轉千回,見清和小曉終於意識到對方才是自己的真愛。他們在一起可以為撿到一個沙發開心地活蹦亂跳,可以將一碗泡麵吃出不同的味道。我以為患難與共、雖苦猶甜的他們將會是一對打不散,罵不離的生死鴛鴦。沒想到,他們的愛情還是敗給了時間。在北京漂泊打工的日子是苦澀的,地下室、胡同裡的小隔間濃縮著北漂一族酸甜苦辣的人生百態。

見清覺得自己的努力看不到未來,給不了小曉她想要的幸福,於是就這樣說不清道不明地散了。那個粘豆糕代表的愛情,終究沒有熬過現實的苦楚。等到見清熬出頭在北京買了房子,一切卻早已變味,他們再也回不到原點。

我們往往為了愛情去追求愛情以外的東西,當我們擁有了一切,卻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就像小曉說的,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見清在遊戲裡可以讓伊恩找到凱莉,讓黑白的世界重現絢麗,而現實世界卻永遠地褪色了,再也回不到從前。

「還能做什麼呢

我連傷感都是奢侈的

我一想念你就那麼近

但終究你都不能陪我到回不去的遠方

原來我很快樂

只是不願承認

在我懷疑世界時你給過我答案

我感覺到幸福是看見你幸福

曾經親手把時間變慢

可惜我們沒有等我們」

十年後,命運的輪迴讓他們再次相遇,此時見清已有了家室,小曉卻還孤身一人。車窗內,小曉深情地望著見清,「I miss you」。見清說,我也想你。可小曉的意思是,我錯過了你。

是的,他們終於還是在茫茫人海中擦肩而過。她的一句,本來可以當正宮,現在卻被人誤認為小三兒。說得讓人好心酸,原本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的兩個人,就這樣在看似沒有任何分手理由的情況下,莫名其妙地走散了。

美好的愛情大抵相似,而不幸的愛情最後都成了故事。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心灰了還未碎,心死了還未醉。如果,已經沒有了如果。後來的我們,有再多的不舍,也要狠心割捨,就這麼朝著未來前進了。

「只期待 後來的你能快樂

那就是 後來的我最想的

後來的我們依然走著

只是不在並肩了

我期待著

淚水中能看到你真的自由了」

張愛玲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在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可現實,沒有幾個人如此幸運,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到對的人,人生更多的是遺憾。

電影的結尾,來自各地的朋友,寫下了對自己生命中錯過的人想說的話。原來,在我們的生命當中,錯過竟是常態。曾經的我們都變成了後來沒有後來的我們。影片表現手法的真實細膩,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

後來的我們,都各自跟誰吃著年夜飯?後來的我們,經歷了患難與共,卻無法共享甘甜。後來的我們,在擁擠的人潮中,迷失了自己。後來的我們,有多少執著追求,有多少放棄夢想?後來的我們,過年回家了嗎?

為什麼人生總是太多遺憾?為什麼愛情總要敗給現實?難道這就是娑婆世界永恆的定律?如果,你的內心足夠堅定;如果,你沒有流於世俗;如果,對你而言,「我們」才是最重要的,也許一旦牽手,就再也不會分開。因為你就像我的天空,沒有人能夠搶走,只要我抬起頭,你始終都陪著我。

這個世界,除了「我們」,還有什麼是更重要的呢?

關於作者:易水寒,熱愛文學創作、琴棋書畫,生活嚮往從前慢。行萬裡路,最後回歸內心深處的古典天秤女一枚。文字有溫度,有態度,與你一同見證心靈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鬢邊不是海棠紅》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看完這部劇感觸很深,有再多的不和都比不上生離死別,不要因為些許事情來浪費自己的時間,該珍惜的人一定要珍惜,這部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也就是這部劇總結出來的.商細蕊:等一會,等不了了,再等一會兒就會被後悔追上.總而來說,這部劇值得滿分,到現在結尾看一遍仍然會哭
  • 愛情還是不變的,變得只有我們。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愛情還是不變的,變得只有我們。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從1991年到2020年,有多少人變成了理想中的模樣,又多少人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新版刷完。愛情還是不變的,變得只有我們。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從1991年到2020年,有多少人變成了理想中的模樣,又多少人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 「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這些歌詞寫的就是我們自己
    我喜歡一首歌常常是因為某句歌詞,不僅是喜歡這一篇歌詞,更多的是生命中那些我們關於這首歌詞的故事。(圖片來自網絡)後來 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劉若英《後來》歌曲中描述的那個十七歲開始感情故事
  • SHE「你曾是少年」,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我早就已經忘記了最初的夢想,現在的我快高三,每天都遊走在題海中,每天都想著怎麼複習高考才會考好,才會考上好大學,才會找到好工作。現在感覺好累,壓力好大2017年六月的考試,你交上去的不只是考卷。青春填滿了考卷,三年六個學期六張試卷,青春已畫上句號。那棟教學樓,那間教室,那些人,卻將要人去樓空。最動聽不過那一句「上課!」最美不過那一張張青春的素顏!
  • 《鬢邊不是海棠紅》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這部劇看完一周左右了,現在才來寫影評,雖然這部劇很多人對它有意見,對歷史不符或者是演員的演技,但是我認為這部劇的確是良心劇,不僅是在服裝,演員還是內容上,我真的認為很優秀但演員認為他們非常棒很入戲,值得推薦看完這部劇感觸很深,有再多的不和都比不上生離死別,不要因為些許事情來浪費自己的時間,該珍惜的人一定要珍惜,這部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初識不知曲中意
  • 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你還記等你曾經深愛的人嗎?
    初識不知曲中意, 再聽已是曲中人。「後來,我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當年聽劉若英的《後來》時,還只是覺得聲音好聽,歌詞好記,像我這樣五音不全的也能跟著唱幾句!後來,我遇到了深愛的人,過程甜蜜但也頗多波折,再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兩個人就這麼分開了,初時還好,堅強,後來堅持不住了,徹夜難眠,酗酒,整個人都頹廢了,然後那些曾經聽不懂似是而非的歌曲都明了了。
  • 「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陳奕迅兩首歌上榜,哭成淚人
    原版《一生所愛》 在大話西遊裡在結尾部分出現,經過全片故事情節的發展,至尊寶與紫霞的愛恨交織,觀眾的情緒已經飽和,古城上夕陽劍客和情人的擁抱,這首歌的編曲也不像歌詞那樣古樸的中國味感覺,反而融合了許多世界音樂,因其複雜性讓人百聽不厭。可能最讓人感覺初聽不知曲中意,在聽已是曲中人的是《大話西遊》,兒童時看不懂,年少時當喜劇看,此刻想笑卻再也笑不出來!6.
  •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猶在,不見當年夢中人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猶在,不見當年夢中人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 《送親》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再見你時, 你還是那頭烏黑的頭髮 ,只是眼裡藏不住 ,你想對我說的話 ,我說等你出嫁的那天 ,就讓我送你吧 ,你點點頭不說話 ,眼淚就流過臉頰 ,把我從夢中驚醒的是 ,迎親的嗩吶 ,本該迎親的人 ,卻變成送親的傻瓜 ,手裡捧著山上的野花 ,騎著孤獨的馬 ,你打開車窗 ,對我說送到這裡吧········」。
  •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後來聽歌,聽的是故事;現在聽歌,聽的是自己。現在想想,這句話說得挺對的。以前聽一首歌,會覺得這首歌旋律很好,歌詞也不錯,雖說不怎麼能體會到歌裡的感情,但只要戴上耳機,就不知不覺得單曲循環了好久。聽歌,發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直到後來,你遇見了一個人,經歷了一些故事,再聽那首歌時,突然覺得「這唱的不就是我嗎?」
  • 有些歌聽著聽著就流淚了,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1、青春就像那小溪裡的流水從來沒有停止過,當你還在以為是之前的水時,已不瞭然。流水不停時間不止,一切都在變幻中,我們喜歡的、不喜歡的都在變化,老是弄得我們措手不及。我們對一個人的喜歡青澀、靦腆、激動、欣喜都躍然在臉上。我想這就是青春吧!
  • 總有那麼幾首歌「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最近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當你學會控制的時候,是一種成長,也是一種悲哀」,這句話確實讓我沉思良久,成長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悲哀,有時候我們的人生就像歌曲一樣,跌宕起伏,稚嫩的輕快,成熟的穩重,歌曲也是如此,許多歌,我們都是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也許當我們身臨其境的時候,聽著那些歌曲已是淚流滿面
  • 這些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的歌曲,真的流淚了!
    有些歌曲,你初聽的時候不知道它要表達的意思,但是當你再聽的時候,卻已經是曲中人了!這樣的歌曲,往往都是需要感情的襯託的。所以這也就是看歌手的能力的時候了。而這樣的歌曲也是數之不盡的,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下面的這些歌曲,都是小編覺得很有感情,很好聽,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的歌曲。
  • 網易雲很火的句子,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1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2 你有沒有很想,和誰重新認識一次。3 我是個俗氣至頂的人,見山是山,見海是海,見花便是花。唯獨見了你,雲海開始翻湧,江潮開始澎湃。4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的遇見,再見,再相見,一個不同的選擇,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人陪在你身邊。所以不要在最好的年紀錯過最難得的心動。5 我曾經跨過山河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一切,轉眼都消散如煙。6 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你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 年少不懂曲中意,聽懂已是曲中人
    年少的時候,我們看一部電視劇、看一本小說、聽一首歌,拿到現在重新再看、再聽,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感覺了。隨著閱歷的增長,人生經驗的增加,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已經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小時候我看《小王子》,只覺得小王子可愛活潑,喜歡冒險。
  • 這3首被翻唱的經典歌曲: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汪曾祺的《人間草木》一書中說道:「世間萬物皆有情,難得最是從容心。」簡單的說,就是面對世間種種、人生百態,應寵辱不驚,從容面對。如何才能擁有一顆從容心,寵辱不驚,從容面對?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而聽音樂就是管理情緒的途徑之一。什麼樣的音樂才能管理情緒?「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 少年不知李宗盛,再聽已是曲中人
    2014年李宗盛臺北小巨蛋開唱,在與前妻林憶蓮隔空對唱《當愛已成往事》時,他開口才唱幾個字,就哽咽唱不出來,掩面強忍淚。誰會想到苦戀三年終成連理的他們,有一天也會因著事業的差距,紅著眼說再見。於是,當我每次感情受挫,想自我調節時,聽老李唱一句「為何你不懂/只要有愛就有痛/有一天你會知道/人生沒有我並不會不同」,瞬間就釋懷許多。
  • 劉若英《後來》:初識不知曲終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前陣子演唱會上,劉若英唱著那首唱過一萬遍的「後來」時,情深不見物只見佳人哭。淚水已打溼她的雙眼,潤了她的容顏。47歲的她,會唱著《後來》梨花帶雨,也會說著《後來的我們》堅強微笑。奶茶與現場幾十萬觀眾失聲痛哭,大唱《後來》劉若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易副官》。相信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記得那篇文章。
  • 有幾首歌,「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不知你有無同感
    現代的流行歌曲中,有很多代入感很強的歌曲。總有那麼幾首歌然你感覺「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這樣的歌雖然不多,但是只要想起來,只要聽到樂曲,就會生出許多感慨。當你拖著疲憊的身軀結束了一天的勞動當你走進這屬於你的家關心的還是我回來沒回來在你的眼裡常出現我被人打倒在地在那長長的黑夜裡我被人欺騙上當沒有的事親愛的爸爸這只是你心痛的夢幻因為我不是不幸的人因為我有一個好爸爸結語:有這樣感覺的歌曲還有很多,記憶深刻的有:毛不易那一首散發著無奈的《消愁》,同樣唱給父親的《父親寫的散文詩》,對愛情有著至深情感的《白狐》《至少還有你
  •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時間從來不語卻回答了所有問題)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猶在,不見當年夢中人但願還能再入夢,夢裡相思纏綿情纏綿繾綣心頭熾,曲終人散早成空年少時不明白成人的世界是孤獨的更不明白成人的世界裡生活有多麼的不容易在成人的世界裡與人交往不主動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