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體檢確診肺癌,60萬重疾險被拒賠,保險公司:你這不算癌症

2020-12-23 小羅聊保險

女子體檢確診肺癌,60萬重疾險被拒賠,保險公司:你這不算癌症

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近些年隨著人們風險意識逐漸覺醒,各地區的保單持有量都在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去年銀保監會曾做過一個數據統計,全國重疾險保單已經超過了3億張。

但與保單數量不斷上升趨勢不同的是,保險知識的普及卻仍然不甚理想,這也導致了近些年來的保險糾紛一直呈現著上升的趨勢,今天我們就從重疾險不保障原位癌這個問題,借一個相關的案例來和大家聊一聊。

許多人購買重疾險的初衷,都是害怕患上癌症後無力承擔龐大的醫療費用,但是在檢查出自己得了原位癌後,向保司理賠卻被告知原位癌不在保障範圍內,這種做法合適嗎?保險公司又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們來從一則原位癌被拒賠的保險案例來看一看其中的究竟。

0101 案例分析

2018年8月,韓某(化名)在某保險公司處投保了一份重疾險,保額為60萬元,合同約定如韓某確診合同中列明的保障疾病,將賠付基本保額60萬元。

2019年3月份,韓某在一次例行檢查中被確診為肺癌,醫生表示需要住院治療。被醫生確診後,韓某向保險公司發起了理賠申請,然而保險公司卻以韓某所確診的肺癌為「肺癌原位癌」,屬於輕症而不屬於重疾為由,拒絕賠付。

韓某遂以此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在經過審理後認為,原位癌是一種早期癌,是癌症發的較輕微階段,治癒率高且治療費用小,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癌症,因此不應當屬於重疾險的保障範圍,遂駁回了韓某的索賠訴求。

0202 案例分析

看完上面的案例,相信很多朋友肯定會感到難以理解,同樣屬於癌症,憑什麼原位癌就不賠了?

主要原因在於原位癌的性質,在醫學術語中,原位癌是用來形容尚未突破基底膜、未發生間質浸潤生長的,位於黏膜上皮層或皮膚表皮層內的異形細胞。

這麼說比較複雜,我們來用通俗點的話來解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吃過橘子、橙子或者柚子之類的水果,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一些水果的表皮上長了黑色的點狀黴斑,但把皮剝掉,裡面的果肉還是好的,仍然能吃。

原位癌就相當於這些黴斑,存在於人體器官、肝臟黏膜的表面,我們只需要把這層皮剝掉,即可解決。

所以原位癌都是比較容易治癒的,且治療費用低還能走醫保報銷,以早期宮頸癌(原位癌)的治療費用為例,一般來說費用大約在5000-30000元左右。

不過儘管保險公司在保險合同中聲明了原位癌不在保障範圍內,但假如真因此與被保人鬧起保險糾紛至法院,法官會如何判決真的尚不好說,因為針對「原位癌不是癌症」這一白馬非馬的論調,法律界一直存在著諸多爭議。

2012年曾有過一個判例,被保險人確診原位癌後被拒賠,起訴至法院後訴求得到了認可與支持,法院判決保險公司如數支付重疾保額2萬元。

整體來說,儘管合同中有明文規定,但基於當前行業的現狀,一是制度的不規範,二是相關從業人員銷售行為的不規範,例如在銷售時未明確告知客戶合同內容並解釋相應條款,從而導致了原位癌在某種情況下也能獲賠的場景。

當然了,這些糾紛我們先拋開不看,本文的最主要目的是想要告訴大家,原位癌其實不在重疾險的保障範圍,大家在投保前務必要了解清楚合同的保障內容。

你對於原位癌不算癌,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武漢男子突發心臟病,55萬重疾險被拒,保司:誰讓你手術沒開胸
    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近些年人們的風險意識逐漸提高,為了規避風險和疾病費用負擔,會為自己投保一份重疾險,但總能聽到重疾險被拒賠的事情發生。假如投保人在購買重疾險後,不幸患心臟病,而在選擇手術治療方式種中出了差錯,向保險公司理賠卻被告知心臟病不在保障範圍,這種做法合適嗎?保險公司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今天,我們來從一則「男子患心臟病,55萬重疾險被拒賠」的保險案例,來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女子患白血病,43萬元重疾險被拒賠,法院:濫用未如實告知,賠
    但保險公司最終拒賠了吳女士,理由是吳女士在投保之前就有相關症狀或者疾病,在投保的時候並沒有告知保險公司,這嚴重的影響了保險公司承保的行為,因此拒賠。原來是吳女士在2017年7月份的時候,因為身體不舒服,就醫院就診發現是白細胞減少症、貧血、皮膚出血等,但是當時並沒有診斷為白血病。之後還買了重大疾病保險。
  • 男子患鼻咽癌死亡 70萬壽險慘遭拒賠!保司:他沒有如實告知!
    真實案例2017年,41歲的章某通過一個保險業務員投保了一家人壽保險公司的定期壽險,保額70萬。2019年7月份,被保險人章某因為鼻咽癌治療無效死亡。章某死後,章某的家人向人壽保險公司索賠定期壽險的保險金。
  • 相互寶拒賠猝死,超170W人退出!還能買嗎?
    而這也使得相當一部分人受到影響,徐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今年年初的時候,64歲的徐老先生去醫院體檢,被確診為前列腺惡性腫瘤。由於病情發現得早,屬於T2bN0M0期。但徐老先生去相互寶理賠的時候,就因為這則調整公告,被拒了!
  • 網紅少兒重疾險復星聯合媽咪寶貝拒賠了
    不久前保險圈有一個消息:網紅少兒重疾險復星聯合媽咪寶貝拒賠了。一有拒賠的消息,網友就會吐槽:保險公司都是騙人的,這不陪那不賠。這件事我們需要看一下來龍去脈。投保人去年投保人80萬少兒重疾,過完等待期後,孩子被確診白血病。投保人找復星理賠。復星聯合的產品條款中有規定,如果白血病再額外賠付200%,也就是說如果理賠順利,這個客戶是可以直接拿到240萬保額的。然而這個客戶事實上沒有拿到。
  • 女子左乳房患癌,遭拒賠!新華保險:之前未告知右乳有病
    買了保險,患癌後卻遇到保險公司拒賠。近日,廣東珠海的孫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 2020年1月,廣東珠海的孫女士被診斷出乳腺癌。她向保險公司申請進行重大疾病保險理賠時,卻收到了拒賠通知書。保險公司表示,孫女士「故意隱瞞病情」,沒有如實告知其既往右側乳房「結節」的情況。
  • 女子右乳患癌遭拒賠,保險公司:她之前左乳有結節,法院這麼判……
    近日,有一則保險拒賠新聞引起社會關注:2020年1月,孫女士被診斷出左乳乳腺癌。她向保險公司申請進行重疾險理賠時,卻收到了拒賠通知書。孫女士表示,投保前一個月體檢報告顯示,其右側乳腺檢測到結節,但現在患癌的左側乳腺則一切正常。對此,孫女士表示不解,出險的明明是左乳,為什麼用右乳的結節來拒賠?且投保時,並沒有業務員告訴自己乳腺結節需要告知。目前,孫女士已起訴該保險公司。
  • 「拒保」聲漫天,「平安福」為你解答「重疾保障」破局之道
    一度患病、再無保險,「拒保」即絕望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我國癌症死亡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每年癌症所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每分鐘就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 武漢36歲女子投保8年,查出皮膚癌後理賠,保司:這種病不賠
    武漢36歲女子投保8年,查出皮膚癌後理賠,保司:這種病不賠癌症,已經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的普遍噩夢。相比以前來說,如今人們生活節奏要比以前快了很多,這就導致越來越多人生活不規律,甚至還有些人就算做了體檢,也不敢看自己的體檢報告,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身體的狀況。
  • 從拒賠到拿到40萬,我想告訴你這3點!
    2019年10月,李茵買了某款重疾保險,保障至70周歲,保額40萬。 今年10月生病出險,下面是李茵理賠的一個時間線:   李茵出院後,直接向保險公司報了案,但結果被拒賠了。 她不明白已經確診右側卵巢顆粒細胞瘤,是癌症,怎麼不在保險責任範圍內?
  • 太平人壽健康管理大數據:三類癌症出險率最高 健康體檢可有效預防...
    體檢意識逐漸加強慢性病風險仍需關注在遵守健康醫療數據安全規範的前提下,太平人壽攜手愛康集團對公司2017年至2019年不同地區、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VIP客戶人群的健康體檢數據進行專業分析,並推出2020版《太平人壽VIP客戶健康綠皮書》,以揭示我國人壽保險VIP人群的健康管理意識和慢性病風險狀況
  • 清純女星李沁凝患卵巢癌 ,剃光頭髮化療9次頑強求生,癌症將成常態,保險不能缺席!
    衛生部一項數據表明,人一生罹患重疾的機率高達72.18%,超過1/5的人會得癌症、10個健康男性中3個會在65歲前得重疾、10個健康女性中2個會在65歲前得重疾。2012年:全球新增1400萬癌症患者,20%以上在中國。
  • 未雨綢繆,保險還是早買早好!
    市場上的保險公司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些險種,多的有40種左右,少的有30種。與此相比的是,香港的重大疾病保險通常有60種(不含特殊疾病),多的有70種以上。消費者一定會問,是否香港的保險產品將一種疾病拆成為兩種?先說結論:不是。
  • 女子買了重大疾病保險後患交界惡性腫瘤,中宏保險拒賠
    △保險單截圖  女子購買重大疾病保險,查出患癌後遭拒賠  2019年7月,40多歲的林女士(化姓),在中宏保險購買了一份「尊享版」重大疾病保險,(基本)保險金額15萬元,每期需要交納近此外,該合同還附加了一份額外的重大疾病保險,(基本)保險金額10萬元,每期保險900元。也就是說,林女士只要每期都交夠保險費,如遇重大疾病可獲得25萬元的(基本)保險金,持續時間越長,每年還可享受5%的自動增額。  林女士告訴記者,她本來是牴觸買保險的,直到得知一個親戚,年紀輕輕就被查出癌症,幸好買過商業保險獲得了不少賠償金。
  • 新浪和百年定製新惠保:又一「網紅」保險橫空出世!
    假設我們夠幸運,發現早,治療好,穩穩地度過了五年關鍵期,這段時間的損失也是你5年的收入;還有一部分隱性費用,容易被忽略,那就是病後復出,重出江湖,因身體原因以及精神心理上的轉變,再加上生病修養期間,知識和社會脫離,工資收入也會直接受到影響。所以,說到足額的保障,100萬是不是真心不多?
  • 保險數據 梳理50份2019年理賠年報後,才明白哪家保險公司最好
    所以,為了儘早獲得理賠,出險後應該儘快將資料收集齊全遞交到保險公司。3、公司大小跟理賠並沒有什麼關係從這55家保險公司理賠數據可以看出,大公司並沒有絕對理賠優勢,小公司也沒有更慢更嚴格。目前有很多保險都包含了中症,如果可以,請選擇將這三種輕症算成了中症的保險產品,因為賠付比例可以高達50%。四、男女高發癌症有哪些?前面數據有說到,不論男女,最高發的重疾均是癌症。
  • 買保險還被錄音錄像,保險公司在搞什麼鬼?
    不少60歲以上的投保人在給自己或親人投保長期險時,發現僅填寫投保單、告知書等單證還不夠,全過程還要被代理人錄像,中間還會被詢問一些問題,需要回答是否同意、清楚等。很多人覺得這個流程非常繁瑣,買保險還被錄音錄像,整的像審犯人一樣,保險公司到底在搞什麼鬼?
  • 90後:為什麼不敢看體檢報告?自己心裡還沒點數嗎
    抱歉,在這裡小海豚還是要給你們潑一點冷水,年輕人的健康狀況的確是越來越差了啊~01 重疾年輕化,90後無法避免當很多90後還自以為年輕的時候,體檢報告中冰冷的數字告訴你:你的健康狀況已經不年輕了。以前90後不以為意的高血壓、脂肪肝等這類「老年病」開始快速延到年輕群體,症的發病率也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 探索新中介差異化道路 蝸牛保險成典型樣本
    當時蝸牛的規劃師給劉小姐梳理了7份保單的具體情況後才發現,她所投保的都不是健康險,對重疾沒有任何的保障,因此保險公司是合理拒賠。劉小姐了解到情況後,統計了這幾年在7份保單上的所有花費,合計18萬,考慮到既然無法獲得理賠,能否全額退還保費,墊付治療費用。可惜的是,在當時情況下退保,能拿回來用作治療的錢,不足保費的一半。
  • 保險,我看清了你的套路
    當然了,土豪除外~2.重疾險的保額,會隨著時間而貶值,現在的30萬看病夠用,等你60歲看病30萬就不夠了,自己視情況逐步增加保額。解答:關鍵字「未明確性質」,如果已確診為良性腫瘤,不屬於未明確性質,是符合要求的。有人會問,"老年斑"也是腫瘤的一種,算不算符合?那我問你,你去醫院看過老年斑麼?有沒有留下任何看病記錄?如果沒有,就可以正常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