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傳說……
在那個古老的世紀,原始人存在的世界裡
他們深深地崇拜著圖騰,就是那些能賦予他們能量和技能的
他們用植物,動物或非生物作為自己的保護神。有的當作他們的親屬或祖先
原來還以為圖騰只是一個花紋,原來它是一個人格化的具象
他們還會把圖騰的名稱作為他們這一群體的名稱
他們還認為……他們都是圖騰生出來的
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他們還不知道人類的起源。便以為是動物們生了人類
話說現在好像也沒有搞清楚人到底怎麼來的。
剛開始的時候,圖騰和自然形態很像,等到社會發展了以後,人們的想像力開始提高,他們就想到了半人半獸的形象,用來代表他們整個集團和氏族
一個圖騰就有專屬於它的神話故事,涵蓋著習俗和一些歷史記錄
最早我們知道的是經典的人面魚紋和龍紋
上古時期有敬仰毒蛇的,但原因竟然是因為他們打不過毒蛇,因為當時。毒蛇猛獸都有很多。他們雖然可以製造武器來獵打猛獸,卻對毒蛇沒有辦法。他們覺得毒蛇很神秘,話說這個由來聽起來好隨便
02
說盤古是葫蘆就罷了,圖騰一詞竟然是從嚴復嘴裡說出來的?
有一本古書介紹到,盤:葫蘆;古:開端。所以就成了葫蘆
而最早totem一詞來源英國。被清代學者嚴復翻譯成了圖騰
我們總會聽說狼圖騰,狼是古回鶻人的圖騰,現在還有部分薩克族打著狼圖騰的旗幟
而羅馬的國徽一開始是母狼,後來變成了獨首鷹,再後來變成了雙首鷹
圖騰崇拜的禁忌非常的嚴格,不準打不準殺不準摸不準碰不準注視圖騰,也不能提圖騰的名字
圖騰要是死了,要說睡著了。而且要按照葬人的方式安葬。最常見的就是村裡有人說家蛇不能打殺。米囤上有蛇,是吉祥的象徵,在房梁上就是兇象
就算是殺圖騰也是為了祭祀先祖,讓圖騰的靈魂給先祖帶信過去
03
在壯族有螞拐節。這一天要做三件事:找螞拐,孝螞拐,葬螞拐(青蛙)
在正月初一的時候,大家都去找螞拐。第一個找到螞拐的那個人稱「螞拐郎」。同時要放七聲鞭炮,這人就算是節日的首領。(話說,有沒有人前一天偷摸地藏一隻螞拐放家裡頭的)把它放在寶棺裡面。密封以後再抬到花樓上。一路敲銅鼓,放鞭炮,把寶棺送到螞拐亭。初一到月底的期間,給螞拐守孝。晚上還要給它守靈,25天之後,葬了寶棺,蒸上五色飯。飯後送到墳場安葬,還要打開上一年的寶棺。看螞拐的顏色以示吉兇,話說他們對一隻青蛙做了好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