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為最常見的婦科症狀之一,痛經是指經期前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痙攣性疼痛、墜脹、伴腰酸或其他全身不適,嚴重者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痛經是怎麼引起的
通過病史及全身、局部檢查尋找可能引起痛經的病因,才能有效的進行治療。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病變者稱原發性痛經,也稱功能性痛經,佔痛經90%以上。繼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有明顯病變,血是暗紅色,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盆腔炎、婦科腫瘤等。
痛經的表現
行經前後或月經來潮時小腹疼痛,甚至連帶腰痛,有時伴有頭暈或噁心嘔吐,嚴重者可見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厥冷、劇痛昏倒等危象。
有關痛經的發病機制研究,迄今為止尚無明確的統一意見。多數學者認識到痛經的發生發展與前列腺素等內分泌因素、精神因素、性激素等內分泌調節、器質性婦科疾病等有著密切的聯繫。
對於原發性痛經目前有多種治療方法,採用非甾體抗炎藥是最常用的一線治療藥物,口服避孕藥對該病的有效率達到90%以上,鈣離子通道阻滯劑、解痙鎮靜劑、受體激動劑、維生素E等均是有效的治療藥物。此外,採用手術治療、傳統中醫治療等也取得很大的進展。
緩解痛經小妙招
1.練習瑜伽操
練瑜伽也有緩和的作用,如彎膝跪下,坐在腳跟上。前額貼地,雙臂靠著身體兩側伸直。保持這姿勢,直到感到不舒服為止。
2.補充礦物質
鈣、鉀及鎂礦物質,也是能幫助緩解經痛。專家發現,服用鈣質的女性,比未服用的少經痛。鎂也很重要,因為它能幫助身體有效地吸收鈣。不妨在月經前及期間,增加鈣及鎂的攝取量。
3.用熱水瓶或熱水袋
把熱水瓶裡裝滿熱水,然後放在痛的地方暖暖,這樣會緩解痛經的症狀,熱水才有效,溫溫的水不行的,還有,喝點熱水,也可以緩解疼痛。
4.服用止痛藥
當經痛開始時,用牛奶或食物一起服用止痛藥,效果好的止痛藥會在20分鐘-30分鐘後起效,並持續12小時不會疼痛。
5.紅糖水
紅糖適量,不要太少,用熱水泡開,趁熱喝下,不要等放涼了再喝,那樣沒有效果,紅糖能起到補血的作用,能緩解痛經症狀。
6.艾灸
選用三陰交、足三裡等穴位,將艾條懸放在距離穴位3cm左右的高度,使局部溫熱而無灼痛。每穴10-15分鐘左右,以皮膚出現紅暈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