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鹽九關注
回復「本質」即可獲得洞察本質內容專輯
文章轉載請在鹽九公眾號菜單欄加助理微信聯繫授權
鹽九 | 作者
乾貨 | 風味
20分鐘 | 閱讀時間
最近,一位同學聊到了他的學習阻礙:每天很忙碌,做很多事,看很多書,成長卻很緩慢,思維能力卻始終無法提高?進入了 「中轉站」了,進入這種困境,其實就是一知半解的狀態。*官方解釋是,中轉站是指擁有將旅客、貨物或信息進行臨時停放處理並完成其轉運輸送功能的特定場所或網站,同時泛指各種事物的中間環節。用肖亞文而非丁元英主要是原因是,丁元英是早已成為高維認知的階層,而肖亞文有一個轉變的過程,最後也慢慢成功晉級。這裡,不用過分強調財富本身的積累,而只談論認知水平。因為,財富只是一個結果,靠運氣抄一筆也可以積累到,但是能持續穩定收益的,才是高維認知。在「中轉站」的人,做不到農戶那樣無知。農戶他們可以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只管靠體力賺一塊是一塊,畢竟這樣也是痛快的。從而,《黑客帝國》裡錫安的背叛者Cypher在飯店和Smith對話時說:Ignoranceis bliss(無知是福)。Cypher最後選擇了做虛擬世界的一個富豪程序,比起尼奧,他更幸福。因為,他做出了選擇。更無法像肖亞文一樣,可以看透局勢,趁機上位,這是一種漸入高維的認知水平。而是像劉冰、馮世傑、葉曉明,比一般人腦子活泛一些,都能做些小生意,雖然他們之間也有差距,但是認知水平仍然過於有限。李逵,是幸福的,他從來不管天昏與地暗,只管大口喝酒吃肉。或者,絕大部分水滸裡的好漢,也都是如此,哪怕是晁蓋,所以晁天王也只想搞一個聚義廳,只圖個痛快罷了。他見識過上層社會,他嚮往名正言順,他渴望在官府中謀個一官半職。從而,在宋江上位後,他做了一件事,將聚義廳改為了忠義堂,將快意恩仇的梁山莽漢們變成了有組織有紀律的「替天行道」使者。他也處在「中轉站」,他雖是梁山的老大,卻不上不下,不像普通的農民,踏踏實實地種地養家,總還得打家劫舍謀個生路吧?上也上不去,臉上那罪犯金印標記讓他沒有為國效力的可能。雖說是個山大王,但兄弟們犯了事,他不能像皇帝那樣名正言順地將其斬首。比如, 在宋江、盧俊義進宮見徽宗時,何成又因李虞侯剋扣軍糧軍餉一怒之下殺了李虞侯。靠義氣聚眾,何成不是當兵吃糧的出身,宋江也只能靠義氣讓他去死。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有一顆向上的心,而中轉站卻是必經之地。看過《黑客帝國》的,都應該應該會記得一個場景:尼奧被困在了一個火車站,不能進也不能出。這時,他其實進入了一種自我懷疑的中轉站:他不知道哪個世界才是真實的。最後, 是戀人崔妮蒂 「以愛之名」並「行愛之實」——不交出尼奧就和法國佬同歸於盡的方式,將他帶出。《黑客帝國》是一部以科幻之名的哲學片,其中很多橋段都代表一個隱喻。這個火車站,其實就是一個自我成長中必然會經歷的一個阻礙隱喻:成長中轉站。如同火車站連接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一般,身處成長中轉站的人,在行動時,處於和思維與身體兩端不靠的中間游離態。這其實是一種好的現象,不是處於狂妄而是真實的狀態: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更多情況下,中轉站的人,最可怕的,是自己很難知道自己處於哪種狀態,從而也無法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覺得自己好像挺有思想,認知水平也較高,但是處在人生中不知道如何進退的階段。不知道這種認知水平是真實的,還是自我的虛妄。他的真實寫作反饋是:有想法了寫,等寫的時候會發現想的有問題,等寫出來了又會發現,表達的有問題,都寫完了,自己知道有問題了,又不想全部重新寫。一種是將自己的散點思緒與情緒直接表達,這其實是一種直觀的投射。但是,他會認為自己在寫作。這就是一種不真實的虛妄。另一個朋友的表達是樣的:腦子想的比較深,想的12345條都能列出來,在心裡默念的時候,知道說哪幾條,可是當我用嘴說出來,念出來的時候,腦子就懵了,說的過程中腦子就空白了。無法將散狀的思維成體系的梳理,並且用語言或文字準備的表達,因為有很多概念、觀念在影響你的表達,此時,它們就是影響你行動的「偽知」。一個叫史蒂芬·平克的認知科學家,對寫作的本質做過一個描述,是這麼說的: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結構,體現在線性展開的語句裡。首先,寫作所進行的是結構甚至系統思考,但是出於表達的需要,這種思考的結果,需要轉化成線性的結構。因為,讀者看到的,是一句接著一句的句子,形式上一定是線性的。而是處於一種思考與記錄之間的游離態:好像一直保持「思考」的狀態,卻永遠無法動手去做,喜歡以充分準備為由進入無限準備的狀態。比較極端者,他們很喜歡以思考與批判之名成為槓精去懷疑一切,卻沒有真知灼見,長期處於「偽知」的狀態。中轉站,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必經之路,而大腦中大量雜亂的「偽知」就是其核心特徵。從而,我們有必要重點討論中轉站的本質以及突破方法。假想,在大街上,A、B、C相互不認識,並排走在一起,突然,出現一位持刀壯漢要追砍他們,ABC不過是他報復社會的一種偶然出現。其中,A是一位數學家。經過多年訓練,有極強的瞬間計算能力;B是一位詩人,出門來是為了體悟生活;C是一位小混混,整天在街上瞎遊蕩。我們知道,詩人往往有一種很特別的憂鬱氣質,這種氣質往往還是天生的,雖然他們很追求自由,卻有骨子裡的猶豫不決。他的作為也很隨性,比如,在一個節目中,突然說自己要回家睡覺了。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來講,這類人其實是主動地選擇了「中轉站」,天然有逃避的傾向。多數人,並不是詩人,更不會主動的選擇「中轉站」,只是被動地進入了詩人一般的「中轉站」。他們很想突破現實「中轉站」的禁錮,卻往往找不到出路。他們沒有小混混果敢般的狼性,也沒有數學家直覺般的計算力。他們只能左右不靠,他們想擁有數學家的能力而不得,又不回去小混混般的街頭勇猛。最牛逼的一類人,當然是擁有街頭剛猛與數學家般計算力的合體。聰明如你,應該知道數學家的能力,是指深度思考的能力,這是普通人都可以訓練的。普通人的中轉站,是即無法深度思考,也退不到原始直覺。就像《黑客帝國》中的尼奧在知道錫安的存在後,就再也不甘心在母體中被奴役。有一段時間,他也搞不清什麼是真實與虛擬,索性在中轉站呆著。從而,「中轉站」的本質,其實是辯證邏輯:即想這樣,也想那樣;這樣也對,那樣也行。黑格爾將這套東西玩得很溜,因為他也無法將「心與物」區別對待,索性搞出個唯心的絕對精神來,這樣心與物就可以統一了。這其實也不失為一個臨時的解決辦法,只是羅素為何猛批黑格爾?我經常鼓勵讀者否定。比如,我甚至在《作業系統》課程介紹中的第一句話說的就是:我主張我們不應該將任何人的東西當成真理來學習,而應該時刻有批判性思維視角來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肯定「否定」的價值:否定思維,能幫助我們變得不盲目,我們需要有否定的意識,才能對一個觀點、信念、態度、立場有更全面與系統的認識。在我的文章中,我已經將這張圖第三次放出來了,之前分別在《天道之人》、《本質即常識》也引用過。
達克效應,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時刻提醒我們,人外有人,山外更有山。
世界的複雜性,連最有智慧的一幫人也沒有完全弄清楚,還是有很多很多未知。
不要讓自己處在愚昧的山峰:一下子像《天道》裡的劉冰一樣迷之自信,覺得拿到了通往巔峰的門票,受了打擊,一下子又完全想不開,進入絕望的自卑之谷。
知道我們為什麼很容易批評別人嗎?
因為,我們想像中的自己永遠要比真實的自己要厲害。
這句話,我覺得記在自己的腦子裡也不為過。
上文,我講到一位同學提到自己的狀態:腦子想的比較深,想的12345條都能列出來,在心裡默念的時候,知道說哪幾條,可是當我用嘴說出來,念出來的時候,腦子就懵了,說的過程中腦子就空白了。
這其實就是想像中的自己與真實的自己之間的差距。
達克效應,就是時刻提醒自己在心態上保持謙虛、空杯的重要武器。
看不起絕大部分人,只有自己是對的,否定別人的觀點。都看到這裡了,加上微信改版,不如來個文末一橫三連「分享、點讚與在看」,或者留言打個卡,不然按目前的推薦機制有可能看不到最新文章。感謝大家。
或者可以報名我的《操作體系》(又名「得一」)付費課程,真正去刷新個體作業系統,讓我們一起學會洞察人性、規律與本質,一起逃離「中轉站」,最後讓自己可以「向內切割自己」與「向外格物致知」,將「理性」注入,建構雙向的自作業系統,做到真正時代所需要的「知行合一」。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或者後臺回復「作業系統」可以查看付費課程介紹。請我喝杯咖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