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中轉站:如何突破一知半解的中間態?

2021-02-18 鹽九


點擊上方@鹽九關注

回復「本質」即可獲得洞察本質內容專輯

文章轉載請在鹽九公眾號菜單欄加助理微信聯繫授權

鹽九 | 作者

乾貨 | 風味

20分鐘 | 閱讀時間

最近,一位同學聊到了他的學習阻礙:每天很忙碌,做很多事,看很多書,成長卻很緩慢,思維能力卻始終無法提高?進入了 「中轉站」了,進入這種困境,其實就是一知半解的狀態。*官方解釋是,中轉站是指擁有將旅客、貨物或信息進行臨時停放處理並完成其轉運輸送功能的特定場所或網站,同時泛指各種事物的中間環節。用肖亞文而非丁元英主要是原因是,丁元英是早已成為高維認知的階層,而肖亞文有一個轉變的過程,最後也慢慢成功晉級。這裡,不用過分強調財富本身的積累,而只談論認知水平。因為,財富只是一個結果,靠運氣抄一筆也可以積累到,但是能持續穩定收益的,才是高維認知。在「中轉站」的人,做不到農戶那樣無知。農戶他們可以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只管靠體力賺一塊是一塊,畢竟這樣也是痛快的。從而,《黑客帝國》裡錫安的背叛者Cypher在飯店和Smith對話時說:Ignoranceis bliss(無知是福)。Cypher最後選擇了做虛擬世界的一個富豪程序,比起尼奧,他更幸福。因為,他做出了選擇。更無法像肖亞文一樣,可以看透局勢,趁機上位,這是一種漸入高維的認知水平。而是像劉冰、馮世傑、葉曉明,比一般人腦子活泛一些,都能做些小生意,雖然他們之間也有差距,但是認知水平仍然過於有限。李逵,是幸福的,他從來不管天昏與地暗,只管大口喝酒吃肉。或者,絕大部分水滸裡的好漢,也都是如此,哪怕是晁蓋,所以晁天王也只想搞一個聚義廳,只圖個痛快罷了。他見識過上層社會,他嚮往名正言順,他渴望在官府中謀個一官半職。從而,在宋江上位後,他做了一件事,將聚義廳改為了忠義堂,將快意恩仇的梁山莽漢們變成了有組織有紀律的「替天行道」使者。他也處在「中轉站」,他雖是梁山的老大,卻不上不下,不像普通的農民,踏踏實實地種地養家,總還得打家劫舍謀個生路吧?上也上不去,臉上那罪犯金印標記讓他沒有為國效力的可能。雖說是個山大王,但兄弟們犯了事,他不能像皇帝那樣名正言順地將其斬首。比如, 在宋江、盧俊義進宮見徽宗時,何成又因李虞侯剋扣軍糧軍餉一怒之下殺了李虞侯。靠義氣聚眾,何成不是當兵吃糧的出身,宋江也只能靠義氣讓他去死。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有一顆向上的心,而中轉站卻是必經之地。看過《黑客帝國》的,都應該應該會記得一個場景:尼奧被困在了一個火車站,不能進也不能出。這時,他其實進入了一種自我懷疑的中轉站:他不知道哪個世界才是真實的。最後, 是戀人崔妮蒂 「以愛之名」並「行愛之實」——不交出尼奧就和法國佬同歸於盡的方式,將他帶出。《黑客帝國》是一部以科幻之名的哲學片,其中很多橋段都代表一個隱喻。這個火車站,其實就是一個自我成長中必然會經歷的一個阻礙隱喻:成長中轉站。如同火車站連接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一般,身處成長中轉站的人,在行動時,處於思維與身體兩端不靠的中間游離態。這其實是一種好的現象,不是處於狂妄而是真實的狀態: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更多情況下,中轉站的人,最可怕的,是自己很難知道自己處於哪種狀態,從而也無法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覺得自己好像挺有思想,認知水平也較高,但是處在人生中不知道如何進退的階段。不知道這種認知水平是真實的,還是自我的虛妄。他的真實寫作反饋是:有想法了寫,等寫的時候會發現想的有問題,等寫出來了又會發現,表達的有問題,都寫完了,自己知道有問題了,又不想全部重新寫。一種是將自己的散點思緒與情緒直接表達,這其實是一種直觀的投射。但是,他會認為自己在寫作。這就是一種不真實的虛妄。另一個朋友的表達是樣的:腦子想的比較深,想的12345條都能列出來,在心裡默念的時候,知道說哪幾條,可是當我用嘴說出來,念出來的時候,腦子就懵了,說的過程中腦子就空白了。無法將散狀的思維成體系的梳理,並且用語言或文字準備的表達,因為有很多概念、觀念在影響你的表達,此時,它們就是影響你行動的「偽知」。一個叫史蒂芬·平克的認知科學家,對寫作的本質做過一個描述,是這麼說的: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結構,體現在線性展開的語句裡。首先,寫作所進行的是結構甚至系統思考,但是出於表達的需要,這種思考的結果,需要轉化成線性的結構。因為,讀者看到的,是一句接著一句的句子,形式上一定是線性的。而是處於一種思考與記錄之間的游離態:好像一直保持「思考」的狀態,卻永遠無法動手去做,喜歡以充分準備為由進入無限準備的狀態。比較極端者,他們很喜歡以思考與批判之名成為槓精去懷疑一切,卻沒有真知灼見,長期處於「偽知」的狀態。中轉站,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必經之路,而大腦中大量雜亂的「偽知」就是其核心特徵。從而,我們有必要重點討論中轉站的本質以及突破方法。假想,在大街上,A、B、C相互不認識,並排走在一起,突然,出現一位持刀壯漢要追砍他們,ABC不過是他報復社會的一種偶然出現。其中,A是一位數學家。經過多年訓練,有極強的瞬間計算能力;B是一位詩人,出門來是為了體悟生活;C是一位小混混,整天在街上瞎遊蕩。我們知道,詩人往往有一種很特別的憂鬱氣質,這種氣質往往還是天生的,雖然他們很追求自由,卻有骨子裡的猶豫不決。他的作為也很隨性,比如,在一個節目中,突然說自己要回家睡覺了。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來講,這類人其實是主動地選擇了「中轉站」,天然有逃避的傾向。多數人,並不是詩人,更不會主動的選擇「中轉站」,只是被動地進入了詩人一般的「中轉站」。他們很想突破現實「中轉站」的禁錮,卻往往找不到出路。他們沒有小混混果敢般的狼性,也沒有數學家直覺般的計算力。他們只能左右不靠,他們想擁有數學家的能力而不得,又不回去小混混般的街頭勇猛。最牛逼的一類人,當然是擁有街頭剛猛與數學家般計算力的合體。聰明如你,應該知道數學家的能力,是指深度思考的能力,這是普通人都可以訓練的。普通人的中轉站,是即無法深度思考,也退不到原始直覺。就像《黑客帝國》中的尼奧在知道錫安的存在後,就再也不甘心在母體中被奴役。有一段時間,他也搞不清什麼是真實與虛擬,索性在中轉站呆著。從而,「中轉站」的本質,其實是辯證邏輯:即想這樣,也想那樣;這樣也對,那樣也行。黑格爾將這套東西玩得很溜,因為他也無法將「心與物」區別對待,索性搞出個唯心的絕對精神來,這樣心與物就可以統一了。這其實也不失為一個臨時的解決辦法,只是羅素為何猛批黑格爾?我經常鼓勵讀者否定。比如,我甚至在《作業系統》課程介紹中的第一句話說的就是:我主張我們不應該將任何人的東西當成真理來學習,而應該時刻有批判性思維視角來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肯定「否定」的價值:否定思維,能幫助我們變得不盲目,我們需要有否定的意識,才能對一個觀點、信念、態度、立場有更全面與系統的認識。
但是,否定思維,不是為了否定而存在,因為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存,需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錘子,一定有了一個錘子,這就又轉變成了一種肯定。拿一把錘子,然後滿世界找釘子的人,當然是不對的,但是總拿著「否定」這把錘子四處砸人的槓精更是沒有出路的。維根斯坦《論確定性》中說:一種懷疑一切的懷疑就不成其為懷疑。 那麼,否定之後的肯定與最初的肯定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
這裡我們引入西方唯物辯證法中的一大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否定之否定後的狀態並不是原有的肯定的狀態,而是一種更上層樓後的「揚棄」。也就是說,否定之否定,它肯定的是,我們對原有肯定成立的條件有了新的認識,而且在否定的過程中,通過增加或減少相應的條件,可以讓原有肯定可以擴大或縮小有效性的範圍。我們身處中轉站之時,很容易否定原來的狀態,但是卻無法進一步肯定。更有甚者,他們會進入一種自負的狀態,覺得自己掌握一個真理:原來一切都是可以否定的,所以我什麼都不信。這是一種極大的懶惰,因為這樣的狀態會讓他們在一個很舒服的位置:總想著,是不是命題錯了,而不想怎麼解決命題。他們用一種否定的狀態去批評每一個他看到有瑕疵的點,他們看東西的速度會很快,因為他們總是急於證明別人錯的,去找那些他已有觀念中不相符的點。一旦他們發現了這個點,他們往往會欣喜若狂,覺得又發現了至寶。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現在,我想提醒大家一點:做槓精易,深下心來學習吸收,將別人的東西為己所用,難。相信相信的力量,其實就是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學習目的不是為了戰勝別人,而是成為你自己,為自己找到更多的解決辦法,認識更多辦法成立的條件。
這每一條,聽上去總是簡單的,還是我一直喜歡說的那句:越是深刻的建議,越是聽上去樸素。

在我的文章中,我已經將這張圖第三次放出來了,之前分別在《天道之人》、《本質即常識》也引用過。

達克效應,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時刻提醒我們,人外有人,山外更有山。

世界的複雜性,連最有智慧的一幫人也沒有完全弄清楚,還是有很多很多未知。

不要讓自己處在愚昧的山峰:一下子像《天道》裡的劉冰一樣迷之自信,覺得拿到了通往巔峰的門票,受了打擊,一下子又完全想不開,進入絕望的自卑之谷。

知道我們為什麼很容易批評別人嗎?

因為,我們想像中的自己永遠要比真實的自己要厲害

這句話,我覺得記在自己的腦子裡也不為過。

上文,我講到一位同學提到自己的狀態:腦子想的比較深,想的12345條都能列出來,在心裡默念的時候,知道說哪幾條,可是當我用嘴說出來,念出來的時候,腦子就懵了,說的過程中腦子就空白了。

這其實就是想像中的自己與真實的自己之間的差距。

達克效應,就是時刻提醒自己在心態上保持謙虛、空杯的重要武器。

看不起絕大部分人,只有自己是對的,否定別人的觀點。
而真實的情況上,他們只是用否定的錘子讓自己處於一種很舒服的區域。
對很多概念的理解,也處於一種一知半解,卻有迷之自信的狀態,總是在找方法說服自己:我這樣,是對的。全是他爹的原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在仲永很小的年齡,就拿他兒子四處賺錢,不讓他進一步學習。而仲永自己也肯定會保持一種自負的狀態,覺得自己真的特別厲害。
有家長在看到自己孩子的天賦後,甚至不讓孩子去學校,而是自己教,想讓孩子儘早進入少年天才班。這種行為,其實也只會讓孩子處於中轉站。多少天才,因為不諳世事,最終不了了之的?認識與心態上的變化,還是不夠的,人很容易進入懶惰的自動化狀態。
上一次的肯定,只是下一次否定的開始,再一次的肯定又是否定的終點……在《天道》電視劇裡,我還特別佩服芮小丹的一點,其實是她敢於對自己敬愛的權威伸出橄欖枝。
因為可以和丁元英走得更近,所以,她自己的認識升級也會更快,在劇中,丁元英當然是高維認識的代表,有他的幫助,芮小丹的天賦更能得到快速展開。他的作用,是可以讓學習與升級的過程可以具體化,只有找到權威,讓自己覺得哪哪都不行時,才會讓你在「認識上、心態上、行動上」同時注入一劑強大的動力。
人的感性在大腦中的地位,要遠遠高於理性,從而,找到一個權威,並建立深度的關係,這會對你的學習與行動更高效。我們都知道,越高級的心理諮詢師往往越會給自己也找一位諮詢師的,難道是因為他們水平不夠嗎?而是,他們也需要有一位值得相信的權威以第三視角(也是我們通常講的「上帝之眼」)來幫助自己審視自己。
記住,這個權威,並不一定是要什麼知名人士,而是可以讓你在某一個方面可以敬畏與折服的。楊振寧比甕虹大54歲,甕虹看中楊振寧的,當然是對他的敬重,這種敬重變成愛情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結果。因為不同的人,對愛的定義也不相同,我想甕虹愛的,是智慧與思維,她骨子裡渴望的,是更靈魂與精神層面的訴求。當然楊振寧的名望也重要,但是能陪伴這麼久,物質不是不重要。
那麼,甕虹的學習升級效率,以及人生效率肯定會比常人更快,因為他的學習對象可以具體地凝結在一個人身上,這種動力,是不可比擬的。
但我們不可忘記的是,一定要找到敬畏的對象,讓自己處於一種認知地震中,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它會用感性解決你的動力問題。
由於很多人的自尊心作怪,他們不敢向青睞的對象表達誠摯的願望,而錯失了很多機會。

如果你有一顆向上成長的心,「中轉站」就是你的必經之路,無人可以逃脫。
身處「中轉站」的人會非常痛苦。主要特徵是,大腦裡有大量的雜亂的觀念阻礙有效的行動。這些觀念其實就是偽知,正如《本質即常識》一文中所指,誤傳與人性讓人很容易迷失在偽知裡。更為可怕的,是要知道自己處於「中轉站」,其實是需要第三視角的,一般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中轉站」的本質其實是辯證邏輯,辯證邏輯是初級的理性思維,這是整個人類思維的必經過程,唯有如此,才能一步步靠近真知、真相。也是俗語裡所謂的「不辯不明」。核心原則是,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成長途中,我們必然會開始懷疑與否定很多已往曾相信的認知,這時,人很容易進入自負的狀態,覺得沒有什麼是可信的,這種時刻,我們要十分警惕,這是一種心智中的病態。
因為,人的行動只能在肯定狀態下執行,否定的目的,是為了重塑肯定。從而相信相信的力量,其實就是從自負變成真正的自信的過程,這時,我們更能知道每種概念、方法的適用條件,這就是學習過程中的「否定之否定」。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從認識、心態、行動、動力四個維度突破「中轉站」。首先,讓達克效率提醒我們永遠有我們不知道的地方,保持謙虛;其次,我們要根治某一時刻的自負心態,可能人人都會經歷,因為知道自己不知道,也是需要很強的能力的;同時,我們要保持永遠學習的狀態,也就是終身學習,唯有如此,我們的認知就會處於即不盲目,也不自大的狀態;最後,我們還得找一個具體的學習對象,在某一方面,對方要有權威的特質,可以以客觀的第三視角給你動力,也可以成為你成長的標尺,當然,如果你的另一半本身就是值得學習的對象,那就再好不過。可以在留言處也寫下你的見解或問題,如果遇到好的問題,下次會成為我選題的重要參考,我會儘可能地講透。

都看到這裡了,加上微信改版,不如來個文末一橫三連「分享、點讚與在看」,或者留言打個卡,不然按目前的推薦機制有可能看不到最新文章。感謝大家

或者可以報名我的《操作體系》(又名「得一」)付費課程,真正去刷新個體作業系統,讓我們一起學會洞察人性、規律與本質,一起逃離「中轉站」,最後讓自己可以「向內切割自己」與「向外格物致知」,將「理性」注入,建構雙向的自作業系統,做到真正時代所需要的「知行合一」。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或者後臺回復「作業系統」可以查看付費課程介紹。

請我喝杯咖啡,如何?

相關焦點

  • 一知半解的人生最可怕
    可能我有點小題大做,但一知半解的人生真的很可怕。在西方,有一句經典的俚語叫:a little knowledge is dangerous.一知半解最危險。說的是,當一個人不懂時,會很謹慎小心,避免做出錯誤決定;當一個人對事物「一知半解」時,認為自己「不懂」,同樣會謹慎小心。
  • 摩羯座沒有中間態
    摩羯沒有中間態。終其一生忍受內心各種相互矛盾的極端之間的衝突,無法清楚、絕對的表達自己是他們的宿命。到底是正還是邪?是善還是惡?他註定了感受誤解、孤獨、搖擺和困惑。他註定了越來越沉默。每一個淚水滑落的瞬間,是他們在輕輕和自己擁抱。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能夠分化為原始生殖細胞的中間態多能幹細胞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能夠分化為原始生殖細胞的中間態多能幹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 14:02:42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Jun Wu研究小組培育出能夠分化為原始生殖細胞的中間態多能幹細胞。
  • 海澱建成15個中轉站,年底覆蓋全區!
    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全面實施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當我們生活中遇到舊家具、破床墊等淘汰的大件垃圾時該如何處理呢目前海澱區29個街鎮已經建設並運營大件低值垃圾中轉站15處,預計今年年底將再運營14處,實現全區覆蓋。每個中轉站佔地面積約300-400平米,由海澱區物資回收公司負責建設及運營,對大件低值垃圾和有害垃圾進行回收、暫存。
  • 小詞活用 | 一知半解
    一知半解最危險:A person who knows a little about something may think he knows it all and make bad mistakes. —A proverb.John has read a book on driving a car and now he thinks he can drive.
  • 《真心半解》你始終一知半解
    捉摸不透就像柏拉圖說的 她們終於完整 她們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 不需言語 她們始終明白 在相遇的那一刻就認出彼此即使神明在上 即使無法言說 可是她們最終在教堂之中重新擁抱了自我Paul還是在送行時義無反顧追著火車跑 哪怕他知道他跑不過 哪怕他知道自己只是陪跑火車終將遠行 到達女孩們的secret place 他甘願陪伴哪怕真心一知半解
  • 「中間態」之終極無間
    公元2014年開始,已經有越來越多人墮入手機屏和現實世界之間兩難的中間態,是否會就此滑入終極無間……在開往2046的列車上,每個人都面無表情,隨著屏幕上的光線變幻,整個車廂都浮現著或明或暗的面孔。除了偶爾喝水,起身如廁等動作,只有屏幕上的光,提示著這是一節有生命活動的車廂。
  • 關於擬補貼可回收物服務點、中轉站的公示
    根據2019年市綠化市容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三部門制定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補貼政策實施方案》(滬綠容〔2019〕500號)以及《上海市綠化市容管理局關於明確可回收物回收服務點、中轉站專項補貼申請有關事項的通知》(滬綠容〔2020〕342號),擬對一批可回收物服務點、中轉站進行補貼
  • 虹口足球場外設中轉站 機場入境人員這樣「交接」
    作為虹口區設立的一個中轉站,虹口足球場外場只是一個從機場接回人員的交接點,針對的是體溫正常,沒有私家車接送的入境人員。 虹口足球場外的停車區域,現已全面封閉,作為一個臨時中轉站。3月6日以來,虹口區在兩大機場設點駐守,確保有過重點地區旅居史的入境人員回到上海後,都全程護送回家,嚴格執行居家隔離。
  • 河南信陽,平橋一小區突然建了一個垃圾中轉站,結果居民群起反抗
    垃圾站建在樓門口車棚旁,這樣真的合適嗎,臭氣燻天的日子怕是不遠了,小區居民憂心忡忡地說著這些,表示很無奈,這樣的事情確實讓人心煩,不只是為何在這建立垃圾中轉站呢?具體啥情況,我們來看看。信陽市平橋區臺北城上城北區75號居民樓,樓下不知道何時利用夜晚時間建了一個垃圾中轉站。在人員密集的居住區建設這垃圾站,緊挨著樓宇大門,旁邊與電動車車棚相連接,臨近的位置還有一所幼兒園,嚴重影響威脅著居民的健康,不知道有沒有相關環評以及規劃手續。目前附近的臺北瀾景、昌建歐洲故事以及臺北城上城等幾個小區的業主群情激憤,表示反對。
  • 紹興曝出天價垃圾中轉站 四面牆一扇鐵門要56萬?
    看著網上的圖片,不少網友跟帖質疑,如此簡陋的垃圾中轉站造價要56萬元?為此,記者專程前往柯橋區福全鎮了解情況,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會計做帳時少了個「等」字,導致「天價中轉站」出現。  網曝村級垃圾中轉站  造價超過建兩棟排屋  最近,有網友在紹興當地網絡論壇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尹家畈天價垃圾中轉站》的帖子,稱柯橋區福全鎮尹家畈村的垃圾中轉站造價高達56萬元。發帖的網友「無名小卒70」還公布了兩份尹家畈村「村級財產物資公布表」。
  • 愛情沒有中轉站,只有天荒地老的終點
    愛情沒有中轉站,只有天荒地老的終點1:其實有很多人你留不住,最後會發現身邊的人越來越少,距離在那裡,時間在那裡。每個人都在成長和改變,歲月讓我們越來越沉默,多少友誼,到最後只剩下點讚。
  • 突破心結才能成長
    這是孔子對自己人生每一段心性成長的大致總結,就是說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心性要有某一層次的突破,這樣才能不斷成長。之所以不能像孔子一樣,通過階段性突破心性局限而獲得成長,其主要原因是不能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段解決相應的內在衝突,也就是心結打不開。打開心結是文化積累到某一階段,心性發展並自然呈現的結果。一時的習氣改變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被打回原形,因此,沒有文化作支撐是無法真正打開心結的。文化是在追求生命意義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生命質量的體現。
  • 勇於突破見成長 文|石靜宜
    投稿郵箱:412349211@qq.com勇於突破見成長文|石靜宜2015年《琅琊榜》的風靡使胡歌再次推向演藝事業的高峰。他在片中一改往昔滑頭形象,用心塑造了一個歷經磨難而又重生的梅長蘇角色。胡歌在經歷車禍後一度萎靡不振,幾尋輕生,但他仍然十分堅強地活了下來,並改變曾經靠顏值的表演方式,真正從內心出發,深入角色出演,也正因這番從內心深處的突破,使他又迎來事業巔峰。這一番從自己內心的突破,是一種成長,也是一種重生。明朝大哲學家王陽明早年對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深信不疑。他曾經面對翠竹,窮格七天七夜也沒有得到其理,反而因思慮過度而致疾。
  • 追蹤丨藏於小區20多年的垃圾中轉站,為啥還是沒人管?
    兩家單位都說「不歸自己管」 管城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管城區垃圾清運公司專門負責管城區建設垃圾中轉站、清運垃圾,記者可聯繫該公司,並提供了該公司負責人單發洲的電話。 但按照單發洲的說法,該公司只負責將運往中轉站的垃圾清理走,而哪些小區的垃圾運到這裡,則由辦事處來決定。
  • 如何看待近年來動畫中出現的反面角色的英雄化問題
    因為孩子的大腦還沒成長到能在正邪二元對立的世界裡再加一個中間狀態的程度,低年齡的小孩子是沒法理解中間態的。所以在那種片子裡,要麼就把大家都做成一邊的,大家都在一起生活;要麼就正邪分開,黑貓警長就是得打一隻耳,因為一隻耳就是壞。那什麼時候可以增加一個中間態呢?成人動畫可以,或者定位在12歲以上觀眾的動畫可以。因為中間態在現實中是存在的。
  • 母帶誤區:危險的一知半解
    編譯:Leones  出處:ask.audio俗話說:「一知半解最可怕」。的確如此,一知半解在音樂母帶處理中還會產生加倍的影響。
  • 垃圾變身海綿寶寶,上海這個中轉站日處理可回收物120噸
    走進上海浦錦街道的生活垃圾兩網融合中轉站,仿佛來到了一個充滿童趣的樂園。廢棄礦泉水瓶被做成了「海綿寶寶」,廢舊輪胎變成了老鷹,汽車、摩託車的舊零部件則被組裝成為「大黃蜂」……在這個面積約1萬平方米的生活垃圾兩網融合中轉站,不僅各類可回收物分得清清爽爽,還有各種變廢為寶的藝術品。生活垃圾製作的工藝品。
  • 湖南邵陽北塔區通報「垃圾中轉站發生爆炸事故」:1死3傷
    12月21日,針對湖南邵陽北塔區一垃圾中轉站疑似爆炸一事,北塔區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發來的通報顯示,該部門從城管部門了解到,2020年12月21日12時38分許,北塔區資園社區42棟旁垃圾中轉站發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1名人員死亡,3名行人受傷,傷者已第一時間送往醫院救治,
  • 若不擦,身體如何?別一知半解
    若不擦,身體如何?別一知半解在衛生的角度上進行分析,女性一定要養成上廁所擦拭的好習慣,因為女性小便後部分尿液會殘留在尿道口,若沒有及時擦乾淨就會導致尿液回流或沾染內褲,當內褲處於潮溼狀態時就容易導致細菌感染,很容易使女性換成一些婦科疾病,所以女性是非常有必要養成這個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