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歌曲得主、我院校友劉胡軼回校分享青春故事
厚積薄發 用堅持傳遞青春正能量
發布時間:2015-06-18 14:03 作者:彭程 來源:武漢音樂學院團委
本網訊(學生記者 彭程) 6月17日下午14時,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劉胡軼青春故事分享會」在濱江校區學術報告廳舉行。我院副院長雷勇和團委書記謝筠、作曲系副書記黃茜等出席並聆聽了講座。本次分享會作為院團委「奮鬥的青春最美麗」系列講座之一,也是作曲系2015年藝術實踐月學生社團系列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版塊。
(現場)
分享會開始前,作曲系副書記黃茜致辭,代表作曲系團總支以及Origin原創歌曲社團對各位來賓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感謝,也對劉胡軼同學回到母校分享青春故事表示熱烈的歡迎。
(劉胡軼學長)
劉胡軼先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從小到大接觸音樂、愛上音樂、從事音樂的點滴歷程,鼓勵大家要抓住機會多上舞臺,多了解各類音樂形式,在鍛鍊自己的過程中,發掘音樂更多的內涵。
在談到參加「CCTV-中國好歌曲」比賽時,劉胡軼學長特別強調了他的導師劉歡對古典音樂的了解和沉澱,以此來告誡在校的學弟學妹們一定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多從古典中借鑑、學習。在他看來:「只有把傳統音樂文化學好,才能走得更遠。只有把基本理論課程學透,對音樂的領悟力才能更高」。他還提到:「音樂既有理性部分,也有感性的內容,不同的音樂風格都要接受,才能從作品中吸收能量」。
(雷勇副院長發表講話)
雷副院長在分享會最後總結時說道:「從劉胡軼的身上我們真正能體會到,老師們常說的『今天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為榮』」。他說,劉胡軼當日到校分享心路歷程並參加當晚Origin原創音樂社的晚會,體現了劉同學對母校的深切情誼。雷副院長強調,劉胡軼的故事告訴我們:「厚積才能薄發,一定要有所積澱,才能有所成就」。最後,他激勵大家做對社會有用的音樂工作者,得到專家認可、社會認可、大眾認可。希望每個人能從今天的分享會上吸收到正能量、有所啟發。
(記者對劉胡軼學長進行專訪)
講座結束後,記者對劉胡軼學長進行了專訪。劉胡軼談到:「回首在武漢音樂學院的學習經歷,最大的收穫是站在比非專業院校同齡的學生更高的出發點上,這讓我有了紮實的理論基礎,並且接觸到音樂的更多層面。」他非常感謝老師和母親在他音樂歷程中的付出和無條件的支持。
(合照)
在聊到在校期間社會實踐活動時,劉胡軼學長臉上洋溢著充實的笑容,直言道:「在武音,多次參加各類藝術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讓自己積累了豐富的舞臺和實踐經驗。2007年,我還錄製了一張發燒碟《獨聽》」。此外,他還經常參與各種與音樂相關的事情,譬如流行音樂編曲、室內樂、寫電影配樂、錄唱片……,通過這些方式多角度地了解音樂。他最後說:「做一個音樂工作者,靠天賦幫自己的人為數不多,能力是用時間煉成的,重要的是堅持」。(攝影/彭程 張宇)
劉胡軼: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1996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學習作曲專業。2004年-2008年就讀於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2004年開始學習編曲、流行音樂創作。在2006年的時候,在校期間憑藉一曲陶喆的《沙灘》以全場唯一的滿分獲得了湖北省青年歌手大獎賽通俗組的金獎。當時評價道「跳不出毛病」。畢業之後劉胡軼同學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相當優秀的成績。近三年來,特別是在13-14年間他曾經擔任湖南衛視中國最強音的編曲,樂隊第一鍵盤,以及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樂隊的第一鍵盤,合作過的藝人有陳奕迅、羅大佑,鄭鈞,劉明輝,墨綠森林、羽泉,以及我院校友華晨宇同學。2014年參加CCtv3中國好歌曲的第二季。作品《從前慢》獲得了三組導師的推桿以及兩組導師的直通名額,最終進入了劉歡戰隊的八強。在今年的春晚,《從前慢》這首歌登上了春晚的舞臺,由朗朗、呂思清伴奏,劉歡演唱,並且入選中國好歌曲年度十大金曲。樂評人耳帝評價《從前慢》「意境美」:「仔細體味「變得慢」、「郵件都慢」這兩處,散發出的不是旋律的美感,而是文字緩行緩止的音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