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石料理鮮美的秘密就是它了

2021-02-07 虹多妮妮子
懷石料理,日本料理當之無愧的代表之一,三菜一汁是懷石料理的基本配置。在日語裡,「湯」是用來泡澡的不是用來喝的,「汁」才是用來喝的,而「出汁」(だし)便是用來喝的湯裡的精髓。品懷石料理,到吃椀物的時候,你會不會把澄清金黃的湯底也一飲而盡?亦或者,你有被異常鮮美的食材本味衝擊過?這都要歸功於店家熬製的這一手和風高湯--「出汁」,它能在保持食物原味的同時又激發味蕾對鮮度的感知。日本人是將「鮮」這個詞推向世界的民族,歪果仁以前不知道什麼叫「鮮」,或者說根本沒有詞來表達這個「胺基酸含量很高」的口感,於是日語裡的「旨味(うまみ)」(發音umami)這個詞就被直接拿到英語裡使用了。從此世界人民也懂了「umami」。(當然我們大中華人民早就懂了的)這足可見,日本人在食物鮮味的研究上也是造詣頗深的。和風高湯與中華料理使用的高湯有所不同,原材料上,中華料理高湯一般用雞湯、骨湯為多,和風高湯則以昆布(海帶)、魚、蝦、貝殼類熬製為多。 最為亮眼的還是這塊長得像木頭一樣的「鰹節」,以「木魚」或者「柴魚」來命名可能更合理,因為除了用鰹製成的鰹節,還有鯖節、鮪節、鯵節、鰯節、鮭節等等各種魚類製成的柴魚,各自風味口感不同,可以調製不同需要的出汁。一家有追求的懷石料理店,一定有自己的高湯秘方,學徒單學熬高湯就得好幾年,這一味高湯可以說奠定了整個料理的基調。其實呢,高湯在日式料理中的運用非常廣啦,不只是高端的懷石料理,平時也是深入百姓家的,味增湯、茶碗蒸、還有每次居酒屋必點的高湯雞蛋卷裡,都有它的身影。所以想要在家做出地道和式風味,沒有一款好出汁是不行的。沒有大廚的配方和指導,自己家能不能熬出像樣的出汁呢?在國內想好點木魚花(鰹節)都挺費勁的了。
這款「茅乃舍萬能和風高湯包」就是居家旅行必備的好推薦了。


 

授人以漁

冷水將高湯包放入,煮至沸騰後2~3分鐘取出湯包。根據料理口味增添。【用途】味增湯,茶碗蒸(蒸蛋一類的),烏龍麵,麵食湯底等等

冷水將高湯包放入,煮至沸騰後2~3分鐘取出湯包。根據料理口味增添。【用途】煮物(燉煮),細麵湯底(一般冷吃),蕎麥麵底,適合給味道比較濃重的食物提鮮。 

直接打開湯包,取出裡面的乾燥的木魚花等等,直接撒在食物上調味

看了超簡單菜譜還是不會做的話,可以順手把菜譜轉給廚藝好的小夥伴,然後去他家蹭吃。


通心粉無需單獨煮熟,只需要一個碗就能搞定的簡單料理。新手小白一定要試試。Step2. 將切好的蔬菜以及所有其他材料(高湯包拆開倒入內容物)、水、橄欖油、鹽統統放入碗中拌勻,蓋上保鮮膜微波爐600w加熱約8分鐘。Step3. 取出拌勻一次,再蓋上保鮮膜加熱8分鐘,取出就完成啦~~~Step4. 吃的時候可以根據喜好撒上芝士碎啦,黑胡椒啦,芝麻啦~~妮子個人喜歡淋上一點花椒油~

用高湯和美乃滋吊出雞肉的鮮美,蒸製的雞肉,保持了多汁的口感,被鮮味包裹浸染著。「A調料」=茅乃舍高湯包1+ 柚子胡椒1茶匙+美乃滋2大匙Step1. 雞腿肉用牙籤或者叉子在表面扎一些小孔,倒上料酒,塗上「A調料」,放著醃製10分鐘Step2. 放入耐熱的盤子,包上可以微波爐用的保鮮膜,微波爐600w 加熱6分鐘(不是冰凍的雞腿的情況下喲,冰凍的在醃製前要提前解凍),不要著急拿出來,用餘熱燜蒸一下,等溫度降下來些再取出。

培根B、生菜L、番茄T,就是傳說中的BLT組合,用三明治的材料做的簡單味增湯,小學生都能操作,材料容易準備。Step2. 番茄鍋中放入湯料包(不打開),放入培根,倒入水,煮沸後,中火再煮3分鐘。Step3. 將味增一點點融進沸騰的湯中攪拌,最後放入生菜,關火。

不喜歡海味的小夥伴,可以試試「野菜高湯」純蔬菜調製的高湯料包,主要運用洋蔥、芹菜、胡蘿蔔大蒜等,完全沒有加入動物性材料,適合素食人士~~~

相關焦點

  • 東海岸秒到日本,汕頭這家頂級懷石料理終於開了!
    (點亮星標,能優先收到視頻哦)日本料理吃了那麼多精緻、顏值高、重視季節感是日本料理最廣為人知的特點而將這些特點發揮到極致的當屬我們今日的主角 懷石料理 何謂懷石料理?懷石料理是三大日本料理之一以量少精緻、高檔次而聞名不以香氣誘人,更以神思為境是日本的高級料理素有「靜心料理」的美譽而在秋雅居·料亭我終於吃到了
  • 料理的料,料理的理之二:懷石料理
    就現代的懷石料理來講,極具日本的象徵性,算是一種比較嚴肅的餐飲,也就是說,你不能把陳小二吃麵的精神搬到懷石料理上來。 就料理本身來講,食材好加上用心烹調,沒有不好吃的。如果說,我們在上篇中所介紹的江戶四名物是日本料理最基本的底色,那麼懷石料理就是在底色上進行了藝術處理。非要說意義,可以說懷石料理是集日本文化之大成,是對日本美學的全方位的審視。
  • 日本懷石料理的精緻奢華.
    在眾多講究的日本料理中,坐在神壇的無疑就是懷石料理了。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隨便問了幾個對日本文化略有了解的,或是長期在日本的人,「在不查資料的情況下,對懷石料理有什麼樣的印象」。答案無疑都是顏色搭配漂亮,所用的容器講究,價格貴。如果說這就是懷石料理的所有特徵了,當然不免過於武斷。即使說比起料理本身,懷石料理吃的是逼格是情懷,這樣的說法也不為過。
  • 懷石料理:被誤解得最深的日本料理
  • 會席料理與懷石料理 你分得清楚嗎?
    日本料理可細分為很多種類,其中有一種叫做「會席料理」,還有一種叫做「懷石料理」,兩者在日語中都讀作「かいせきりょうり」。
  • 吃過懷石料理,我佛系了
    高樓林立的商業區,人流如梭的潮流風向標,摩登酒吧,米其林西餐廳……最古老的寺院,家庭代代經營的傳統居酒屋,象徵著日本審美終極審美以及傳統文化縮影的懷石料理。懷石料理是日本最悠久的傳統料理之一,源自京都的寺院,起源之初出現在茶道茶席上,先是僧人在茶道前為了避免空腹醉茶,吃的小食。在茶道的不斷發展中,懷石料理開始變得豐富,成為最具日本特色的正統料理。茶道,是日本的傳統藝道。日本哲學家古川徹三先生,在《茶道美學》中提到:美感是日本民族性格的基礎,茶道,是以身體作為媒介而演出的藝術。
  • 傍晚天空中的懷石料理
    晴天時,窗外是如夢般的美景關於「龍吟」二字的典故,山本解說到,這是他在一本禪書中看到的,意思是說「下定決心的勇士一旦付諸行動,同志們將產生共鳴,聚集一堂……」。這好比是廚房合作的隱喻。文末揭曉龍吟雖然給人一種創新的印象,但其創新的目的僅是將最當季的食材完美呈現而已,是用新的手法去輔助食材發揮其最極致的味道。日本料理在我看來,精華之處在於其極簡,極簡因而仰仗食材的新鮮和廚師動作的精確性,同時極簡的料理手法又不破壞食材原有的鮮美,將一層層清新淡雅的味道搭配得層次分明。這是十分高明的手法。
  • 京都百年老店美食篇——松·天婦羅懷石料理
    天婦羅我相信大家都吃過,但是天婦羅懷石料理有多少小夥伴吃過呢?
  • 日式料理大放題,懷石料理邀你嘗
    在日式料理中,懷石料理以其極致的精緻而廣為人知。「懷石」源於老子《道德經》中的「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表達表面粗糙破落,而內心則懷抱美玉。而懷石料理也原為日本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但現早已不限於茶道,成為了日本的一種高檔菜色。懷石料理依時令而食,吃出食物的本原,食物的擺放、配飾還有所盛放的器具都極其講究,甚至連吃的時間也有所規定。
  • 懷石料理初體驗就從列治文隱秘小店Kiriri開始吧
    在日本料理中,懷石料理的品質、價格、地位均屬最高等級,因此要品嘗日本美食的精髓,就不可不試試懷石料理。  對日餐稍微有些了解的朋友,一定都對懷石料理有所耳聞,也許你無法用語言準確描述它,但至少知道它代表了日餐的最高境界。提到懷石料理,我的腦海裡總會浮現出京都那些百年老店和壽司師傅的代代傳承。懷石料理的「不以香氣誘人,更以神思為境」,體現了日本料理的美輪美奐。
  • 【東京老吃貨】懷石料理,味與神的境界
    後來,戒律漸漸鬆懈,允許以點心等簡單食物充飢,這類樸素的食物被稱為「懷石」。  16世紀的安土桃山時代,正是禪宗與茶道確立的時期。「懷石料理」最初稱「茶懷石料理」,更是與禪宗和茶道的形成和發展密不可分。當時茶道的創始人千利休開創了具有禪意的茶道,以茶待客時會奉上簡單的飲食——即「茶會料理」。他的傳人立花實山將這樣的料理命名為「茶懷石」。
  • 日料最牛逼的懷石料理是什麼?
    於是,就有人問了:「我國的粵菜也講究原汁原味啊,人家怎麼就接地氣,而日本懷石料理卻能賣這麼貴?」提到懷石料理,就不得不從日本茶道開始講起。日本茶道中,為了防止客人「醉茶」,在進入正式的茶道前,主人都會準備幾道小菜給客人墊墊肚子。而隨著日本茶道逐漸向貴族階層滲透,茶會的規模越來越講究,料理也準備的越來越精美,逐漸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形式和禮儀。「懷石料理」就這樣誕生了。
  • 小園中的懷石料理,隱世中的米其林三星餐廳
    關於懷石料理,也許很多人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毋庸置疑,懷石料理是日本最頂級的料理,它價格不菲,卻是一生應嘗試一次的美食,或者說是美食境界。其實連很多日本人自己都不是很習慣懷石料理的吃法,所以如果你對懷石料理沒有足夠的了解,建議不要輕易嘗試,它的境界大概不是用「好吃」與「不好吃」來簡單概述的,而更是一種具有禪意的料理。「懷石料理的目的不是讓人吃飽」這句話仔細想想似乎很有道理。
  • 日本美食之奢華極宴懷石料理
    在眾多講究的日本料理中,坐在神壇的無疑就是懷石料理了。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隨便問了幾個對日本文化略有了解的,或是長期在日本的人,「在不查資料的情況下,對懷石料理有什麼樣的印象」。答案無疑都是顏色搭配漂亮,所用的容器講究,價格貴。如果說這就是懷石料理的所有特徵了,當然不免過於武斷。即使說比起料理本身,懷石料理吃的是逼格是情懷,這樣的說法也不為過。
  • 紐約8大頂尖懷石料理,誰最值得拔草?
    日本很多人會說精進料理就是純素的懷石/會席料理,確實很多懷石料理店都提供精進料理,但實際上精進料理早在懷石/會席料理之前就出現在京都寺院裡,很多日本料理研究者都認為這是京都地區最早的成套料理,應該算是懷石/會席料理的根源。隨著多年的發展,精進料理也從懷石/會席料理中吸取了很多長處不斷發展,直到現在也確實難分彼此。
  • 從技法到菜品,拆解懷石料理昂貴的緣由
    不是所有的日本料理都能叫懷石料理。想必你對日本懷石料理並不陌生。
  • 來這家中華料理店吃飯,竟然吃出了懷石料理的感覺?
    從拉麵、包子、餃子等中國特色美食,到遍布街頭的中華料理店,「吃」這個中國人最重視的生活文化,也成了日本人中國認知的啟蒙老師~今天姑娘就來給吃貨們推薦一家中華料理店,【恵比壽 中華 泰山】,就在orange恵比壽的2樓。儘管是中華料理店,但是店內的風格卻是偏日式的,就連做出來的美食,也如懷石料理般精緻、優雅~
  • 他讓懷石料理走進平價日料店,神秘活蟹料理好吃到飛起!這家治癒系深夜食堂簡直是要上天!
    對於懷石料理你的印象是什麼?
  • 在日本僅有的11家米其林旅館裡品嘗懷石料理的感受:賓至如歸
    晚飯定在六點,期間可以包場一個私人溫泉,溫泉內也是一應具全,泡個溫泉就到了晚餐的時間,也是最期待的料理:懷石料理米其林一星。這家旅館有300多年的歷史,初始於1659年,最初是作為當時政府的御用貨物存放中轉地,在江戶年間作為江戶三度飛腳存在,一直到明治維新的200年間都是行使貨物運輸的職責。在1867年才把貨物運輸的官職還給政府,轉換為經營旅館,這便是淺田屋旅館的原型。
  • 去京都,怎麼能不安排一場懷石料理
    結合京都的人文傳統,其收錄的餐廳大多為京料理、懷石料理等傳統日本料理,這些餐廳在時令、料理、器皿、環境乃至文化方面具有相當高的水準,非常值得一試。懷石料理的誕生,最初是起源於日本茶道的茶席上,為了給客人「墊墊底」,防止「醉茶」而提供的小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