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石料理,日本料理當之無愧的代表之一,三菜一汁是懷石料理的基本配置。在日語裡,「湯」是用來泡澡的不是用來喝的,「汁」才是用來喝的,而「出汁」(だし)便是用來喝的湯裡的精髓。品懷石料理,到吃椀物的時候,你會不會把澄清金黃的湯底也一飲而盡?亦或者,你有被異常鮮美的食材本味衝擊過?這都要歸功於店家熬製的這一手和風高湯--「出汁」,它能在保持食物原味的同時又激發味蕾對鮮度的感知。日本人是將「鮮」這個詞推向世界的民族,歪果仁以前不知道什麼叫「鮮」,或者說根本沒有詞來表達這個「胺基酸含量很高」的口感,於是日語裡的「旨味(うまみ)」(發音umami)這個詞就被直接拿到英語裡使用了。從此世界人民也懂了「umami」。(當然我們大中華人民早就懂了的)這足可見,日本人在食物鮮味的研究上也是造詣頗深的。和風高湯與中華料理使用的高湯有所不同,原材料上,中華料理高湯一般用雞湯、骨湯為多,和風高湯則以昆布(海帶)、魚、蝦、貝殼類熬製為多。 最為亮眼的還是這塊長得像木頭一樣的「鰹節」,以「木魚」或者「柴魚」來命名可能更合理,因為除了用鰹製成的鰹節,還有鯖節、鮪節、鯵節、鰯節、鮭節等等各種魚類製成的柴魚,各自風味口感不同,可以調製不同需要的出汁。一家有追求的懷石料理店,一定有自己的高湯秘方,學徒單學熬高湯就得好幾年,這一味高湯可以說奠定了整個料理的基調。其實呢,高湯在日式料理中的運用非常廣啦,不只是高端的懷石料理,平時也是深入百姓家的,味增湯、茶碗蒸、還有每次居酒屋必點的高湯雞蛋卷裡,都有它的身影。所以想要在家做出地道和式風味,沒有一款好出汁是不行的。沒有大廚的配方和指導,自己家能不能熬出像樣的出汁呢?在國內想好點木魚花(鰹節)都挺費勁的了。
這款「茅乃舍萬能和風高湯包」就是居家旅行必備的好推薦了。
授人以漁
冷水將高湯包放入,煮至沸騰後2~3分鐘取出湯包。根據料理口味增添。【用途】味增湯,茶碗蒸(蒸蛋一類的),烏龍麵,麵食湯底等等
冷水將高湯包放入,煮至沸騰後2~3分鐘取出湯包。根據料理口味增添。【用途】煮物(燉煮),細麵湯底(一般冷吃),蕎麥麵底,適合給味道比較濃重的食物提鮮。
直接打開湯包,取出裡面的乾燥的木魚花等等,直接撒在食物上調味
看了超簡單菜譜還是不會做的話,可以順手把菜譜轉給廚藝好的小夥伴,然後去他家蹭吃。
通心粉無需單獨煮熟,只需要一個碗就能搞定的簡單料理。新手小白一定要試試。
Step2. 將切好的蔬菜以及所有其他材料(高湯包拆開倒入內容物)、水、橄欖油、鹽統統放入碗中拌勻,蓋上保鮮膜微波爐600w加熱約8分鐘。
Step3. 取出拌勻一次,再蓋上保鮮膜加熱8分鐘,取出就完成啦~~~
Step4. 吃的時候可以根據喜好撒上芝士碎啦,黑胡椒啦,芝麻啦~~妮子個人喜歡淋上一點花椒油~
用高湯和美乃滋吊出雞肉的鮮美,蒸製的雞肉,保持了多汁的口感,被鮮味包裹浸染著。「A調料」=茅乃舍高湯包1+ 柚子胡椒1茶匙+美乃滋2大匙
Step1. 雞腿肉用牙籤或者叉子在表面扎一些小孔,倒上料酒,塗上「A調料」,放著醃製10分鐘
Step2. 放入耐熱的盤子,包上可以微波爐用的保鮮膜,微波爐600w 加熱6分鐘(不是冰凍的雞腿的情況下喲,冰凍的在醃製前要提前解凍),不要著急拿出來,用餘熱燜蒸一下,等溫度降下來些再取出。
培根B、生菜L、番茄T,就是傳說中的BLT組合,用三明治的材料做的簡單味增湯,小學生都能操作,材料容易準備。
Step2. 番茄鍋中放入湯料包(不打開),放入培根,倒入水,煮沸後,中火再煮3分鐘。
Step3. 將味增一點點融進沸騰的湯中攪拌,最後放入生菜,關火。
不喜歡海味的小夥伴,可以試試「野菜高湯」純蔬菜調製的高湯料包,主要運用洋蔥、芹菜、胡蘿蔔大蒜等,完全沒有加入動物性材料,適合素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