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十四五」文體旅規劃發布!年接待遊客1500萬人,2025年將形成臨港新片區「一核、一帶、一網、五大休閒組團」的文旅空間結構

2021-02-15 臨港

「臨港」訂閱號是專注服務於上海臨港新片區的本地生活類自媒體,請注意:本號不是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的官方公眾號!

昨天(2021年2月8日),上海臨港新片區正式對外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十四五」文體旅產業發展專項規劃》,《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年接待旅遊者數量將達到約1500萬人次。

冰雪之星

上海天文館

上海天文館計劃於2021年6月試運行,冰雪之星預計2022年建成營業。「十四五」期間,臨港新片區將建設滴水湖國際旅遊度假區,引進建設一批國際品質的藝術酒店、超星級酒店,規劃建設海上音樂廳等一批基於海洋文化、海洋科技的國際級文化載體,打造航空運動基地(動力傘),吸引一批國際頂級馬術賽事、頂級馬術俱樂部落戶新片區。

為了加快構建臨港新片區特色文體旅產業體系,根據《規劃》,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臨港新片區將聚焦數字藝術、數字遊戲、互動娛樂、網絡動漫、數字出版、數字典藏、數字教育、網絡服務、內容軟體等新興業態,圍繞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超高清視頻等先進技術在新聞出版、體育傳媒、廣告會展、文化旅遊等領域深度應用,引進、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性龍頭企業,合作建設一批科技+文創、科技+旅遊、科技+體育創新實驗室。

同時,新片區將以現代藝術和數字藝術為重點領域,帶動藝術產業機構、資源、人才及資金向新片區集聚,營造國際化、多元化藝術生態,助力上海建成千億級規模藝術品交易市場;探索建設藝術品保稅倉庫,推動構建集藝術創作、保稅展示、鑑定評估、拍賣交易、倉儲物流、教育培訓、金融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藝術品產業鏈。

臨港新片區還將依託自貿區金融、貿易創新政策與機制優勢,加快實施文化裝備產業鏈布局,推動文化裝備研發、設計、製造、租賃、銷售等環節頭部企業集聚。

在做大做強體育產業方面,臨港新片區將支持各類主體引進或開發各類特色體育賽事並形成品牌,構建頂級賽事表演、職業賽事表演、群眾體育賽事表演互為補充、互為促進的多層次的體育競賽表演格局;推動賽事產業與體育經紀、體育培訓、體育智能製造、體育貿易等產業相互促進,拉長賽事產業鏈條。

同時,新片區將以打造5G時代國際電子體育產業高地為目標,加速推動5G電子體育賽事培育與引進,形成以5G電子體育賽事與超級電競綜合體為引領,電競場館服務、電競經紀、電競培訓與教育、電競傳媒與信息服務、電競產品裝備製造集群發展的高競爭力產業體系。

在全域構建旅遊產業方面,臨港新片區將以新業態、新產品及高品質休閒度假產品為開發重點,發揮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冰雪之星(暫定名)、上海天文館等龍頭項目的引領性,構建濱水遊、濱海遊、樂園遊、科普遊、時尚遊、夜間遊、工業遊、郊野遊、康養遊等內容豐富的城市旅遊產品體系,加快構建全域旅遊格局,打造旅遊經濟增長新引擎。

具體來說,新片區將以滴水湖核心區為重點打造濱水遊品牌,結合核心區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天文館、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冰雪之星(暫定名)、星空之境等重大文旅項目開發一批精品濱水旅遊線路。同時,臨港新片區將整體規劃濱海岸線大海洋文體旅格局,塑造海洋生態文化,重點開發濱海休閒功能、海上運動功能,並為郵輪、遊艇等高端旅遊產業預留發展空間。

在未來臨港新片區的空間布局方面,《規劃》形成了臨港新片區「一核、一帶、一網、五大休閒組團」的文體旅發展空間結構。

中央文化休閒核心區分區布局圖。

其中,「一核」即中央休閒核心區,定位為臨港新片區「城市會客廳」,以滴水湖核心區(含北島、西島、南島)、環湖8公裡景觀帶,二環帶12公裡城市公園、三環帶楔型綠地及現代服務業開放區(105 社區)與全球創新協同區(103 社區)等區域為載體,集中布局世界級高品質文體旅設施及重大功能性項目,打造國際文化地標。


臨港「星空之境城市公園」

新片區將保留5處市區級文化設施,規劃臨港藝術中心、群藝館、演藝中心等8處市區級文化設施。按照體育局 「水上運動中心」 和「冰雪運動中心」雙中心的定位要求,推進水上運動、冰雪運動、戶外運動等主題運動項目落地。規劃新增臨港體育中心、帆船帆板基地等3處市級體育設施,新增2處地區級體育設施。依託中央商務區、總部灣區打造目的地型酒店群,引進建設一批國際品質的藝術酒店、設計酒店、超星級酒店。

「一帶」即東海灣海洋休閒岸線,新片區將以海洋文化、水上運動、濱海旅遊為內容主題,規劃建設海上音樂廳等一批基於海洋文化、海洋科技的國際級文化載體;建設生態化、智慧化國際水上運動中心,推動以帆船、皮划艇、摩託艇為主的水上運動資源及相關產業集聚;通過遊艇會、海港小鎮等濱海旅遊項目的集聚,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洋文體旅功能高度融合的集聚區。積極推進基於海洋文化、海洋科技、海洋產業的國際性節慶會展活動,努力構建基於海洋文明、海洋科技的國際對話平臺。

「一網」即「漫遊臨港」慢行系統網,新片區將充分發揮新片區「河海湖塘相匯、水林田灘交融」的生態優勢,規劃建設「漫遊臨港」慢行系統。

「五大休閒組團」即通航運動休閒組團、汽車運動休閒組團、馬術運動休閒組團、康旅養生休閒組團、海洋度假休閒組團。其中,通航運動休閒組團將打造航空運動基地(動力傘)、航空科普基地、航空教育基地,並策劃實施一批兼具產業輻射力與國際影響力的會展、峰會、賽事品牌等。

點擊下圖↓↓↓↓↓↓↓↓↓ 識別圖中二維碼,或點擊右上角藍色「臨港」,馬上關注公眾號「臨港」,每天獲得最新鮮的臨港新片區資訊~合作微信 Newsshcn

相關焦點

  • 臨港將成為全世界的購物天堂!
    臨港新片區對標杜拜、新加坡等自由貿易港的商業消費模式,未來這裡不僅是全國的高端消費集聚區,更是世界的購物天堂。(圖源網絡)據從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了解到,新片區正在制定商業發展扶持政策,空間布局方面,臨港新片區要打造「一核、四軸、多組團」的商業布局。「一核」即滴水湖及三條環湖長廊一帶,將打造以特色主題商業為主的綜合型城市空間。
  • 「大珠小珠」落臨港:臨港新片區產業地圖發布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宋寧華 楊歡)「大珠小珠」落臨港,前沿產業集群將成為臨港打造特殊經濟功能區的核心內容之一。今天下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召開產業地圖發布暨重大項目籤約儀式,正式向社會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產業地圖》。
  • 來看最新規劃解讀
    北侖片北侖片是寧波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中心城區「一主兩副,雙心兩帶」空間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規劃,讓北侖片跟主城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大家特別關心的甬舟鐵路的規劃為:主要承擔寧波與舟山之間的聯繫,客貨兼顧。此外,高速公路方面,杭甬高速公路複線、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大碶疏港高速公路納入總體布局;泰山路+沿海中線、富春江路的快速路形成骨架路網;中河路—廬山路—太河路設置中運量公交,並向南延至春曉、梅山方向;公共自行車、停車位,都將增加。至2020年,北侖交通便利性將有極大提升!
  • 【小康故事】臨港新片區:再造一個「新浦東」
    外界開始驚呼。2019年8月6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新片區選址正式揭曉:其規劃面積343平方公裡,約佔上海總面積的1/22,包括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泥城鎮、書院鎮、萬祥鎮和奉賢區四團鎮部分區域。轉天清晨,通往S2滬蘆高速的匝道口豎起了「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道路指示牌。
  • 15分鐘到浦東機場,新增住房20萬套,新片區「十四五」規劃閃亮發布!
    每一個在臨港工作生活的人,都期盼著交通更便捷,可以快速抵達想要去的地方。這些期盼,迎來了回應。昨日,臨港新片區發布住房、交通、綜合能源的「十四五」規劃,利好消息不斷,亮點搶先看!根據2月1日發布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十四五」時期,新片區住房用地供應720公頃,較「十三五」增加約220%。
  • 上海臨港新片區發布「十四五」規劃
    2572次閱讀 作者:陳鴻應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2月23日 收藏
  •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交通「十四五」規劃發布:5年內建3條軌交鐵路
    近日,臨港新片區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綜合交通「十四五」規劃》,為臨港未來五年的交通發展指明了方向。
  • 強強聯合:臨港碧雲商業街、海昌海洋公園將實現 「權益聯票」
    海昌海洋世界作為該區域主角,現在每年遊客400萬人,預計明年遊客將達600萬人以上,冰雪之星建成後,該區域將會有1000萬以上的旅遊人口,成為臨港新片區最閃亮的區域。 比鄰海洋公園一步之遙的碧雲壹零商業街GreenStreet(俗稱洋人街)位於竹柏路、申港大道附近新片區唯一的高尚居住區群,它與已經建成的碧雲壹零、保利、臨港首府和將要建的萬科
  • 滴水湖商旅公司獲頒臨港新片區首張旅行社許可證,專業化發展旅遊
    "2020年5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舉行「520我愛臨」旅遊資源推介會,用實際行動闡釋臨港新片區在新冠肺炎疫情還未完全散去的特殊時期,通過「五個一」的有力舉措,持續加大新片區旅遊資源的對外宣傳推介力度,加快推進旅遊項目的洽談
  • 條條大路通臨港,解析新片區交通建設的2大關鍵詞
    地鐵16號線軌交接駁1線和16號線直達車分別開通於今年4月和6月,是臨港交通建設公共運輸增量的重要布局之一。2019年8月,上海自由貿易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按需」按的是人民的「需」,按需規劃的背後是深入了解居民需求。依託每周都會進行的臨港公交大調研,建交處走訪社區和鎮政府,了解居民需求,同時還對接研究機構,根據大數據對線路設計規劃做科學判斷。線路規劃、站點設置,甚至中運量的外觀設計也在網上發起過投票,交通是民生的保障,按需提供交通服務,新片區將「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落到實處。
  • 2021年臨港新增供應房不低於400萬平方米;2年建20所公辦學校
    在2020年12月18日發布的《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指出,新片區「十四五」期間,新增供應住房不低於1500萬平方米,2021年,新增供應住房不低於400萬平方米;將率先在國內實現個稅15%的政策;未來兩年啟動近上海中學東校高中部等20所公建配套學校建設,以做好人才保障。
  • 圖解《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  《規劃》指出,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將推進100個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項目,在重大技術裝備或核心部件實現100個首臺(套、批)突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不少於1000家,建成不少於30家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開放型產業創新平臺(公司)。
  • 臨港,它房價的頂不斷被突破!
    2035年預計GDP達一萬億元。 在2019年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超級規劃裡,預計2035年臨港片區GDP做到10000億元,相當於現在整個浦東產值。 不久後,臨港2035規劃宣布要常住人口提升到250萬人。
  • 鄉村旅遊規劃2025年遊客超40億;北京環球影城明年上半年試運行
    其中,環球主題公園項目已實現結構封頂,進入騎乘與表演設備安裝調試階段,並於今年年底完工。據了解,該項目將於2021年上半年投入試運行,擇時正式開園。 5.鄉村旅遊規劃2025年遊客超40億、收入超萬億元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規劃》提出了鄉村產業發展目標,到2025年鄉村休閒旅遊業年接待遊客人數超過40億人次,經營收入超過1.2萬億元。
  • 王戰: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未來要怎麼走?
    臨港新片區將建設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這一「特」究竟體現在哪裡?在當下全球經濟迎來大變局之時,增設對標最高水平開放的自貿新片區,背後又蘊含怎樣的意義?近日,記者採訪了上海市社聯主席王戰。他提出,在眼下這一歷史節點增設自貿新片區,不妨從高質量區域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建設、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協同發展以及上海「四個中心」建設遞進式聚焦,從國家戰略中解讀新片區設立的深意。
  • 百聯布局臨港商業,首家購物中心年底亮相
    集購物空間、美食空間、家庭空間、生活空間為一體的綜合商業體——百聯臨港生活中心,在12月底正式開業。這是百聯在臨港的首個商業綜合體項目,對百聯集團在臨港新片區未來的發展具有戰略性重要意義。百聯臨港新一代商業綜合體,重磅亮相12月底,百聯臨港生活中心將在臨港新片區 「一核、四軸、多組團」的商業布局下重磅亮相,全新引入「輕質生活,品質體驗」的購物新理念,為臨港地區的常住居民及大學生群體帶來一站式的舒適購物體驗,為不同需求的消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活空間,將成為臨港商業發展的新生主力軍。
  • 順德港澳城均安組團推介分享會舉行搶抓機遇建設臨港經濟區
    作為順德十個鎮街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0年12月31日,均安鎮累計土地拆除整理3826畝,復墾復綠766畝,新建廠房116萬平方米,檢查關停整改落後風險企業1155家。  騰出來的產業空間如何發展?
  • 臨港新片區到2022年將開通2230個5G基站
    據悉,在新片區產城融合區386平方公裡範圍內,已累計開通471個5G基站,873平方公裡範圍內,已累計開通927個5G基站,提前超額完成首年計劃。到2022年,臨港新片區將開通2230個5G基站。臨港管委會黨工委委員、專職副主任吳曉華表示,此前,臨港管委會發布了《加快推進臨港新片區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若干支持措施》,臨港新片區將立足現有基礎,面向未來發展需求,以5G創新應用為牽引,推動5G網絡深度覆蓋,帶動5G產業融合發展,對標全球最高水準,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5G生態城」。
  • 緊鄰16號線地鐵站臨港新片區將添一購物休閒新去處
    新年的首個工作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迎來一批重點產業項目集中啟動。隨著臨港新片區產業載體需求的日益旺盛和人才引入,探索多元城市生活服務成為新片區產城融合的一項課題。今天上午,紅星地產臨港項目開工儀式啟動,住宅與配套的海上源文化廣場首批開工,這一項目緊鄰地鐵16號線臨港大道站,未來將結合周邊海昌海洋公園、冰雪世界等地標,打造集旅遊、居住、商業於一體的綜合體。記者獲悉,規劃中的商業綜合體共計5萬多平米,未來將打造成區域性地標,另有2萬多平米的風情商業街將結合上海海派風格建造,這將為新片區商業帶來全新改善和升級。
  • 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亮出2018年成績單
    一年過去,這個佔地面積僅19.99平方公裡的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迅速成長,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形成百餘項制度創新成果,全國推廣1項,全省推廣3項,其中「企業開辦小時清單制」獲國務院通報表揚;南向通道實現突破發展,雙向開行「瀘州-廣州-香港」鐵海聯運班列、「瀘州-欽州-新加坡」鐵海聯運班列,接入粵港澳大灣區和環北部灣經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