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我是愛看劇的小十六。
說起《唐伯虎點秋香》,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
素有江南四大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厭倦了家裡妻妾成群的日子。
於是他外出散心,與華府的丫鬟秋香相遇,就此開啟了一段才子追佳人的千古佳話。
人說,星爺的電影幾乎都是悲劇。
在重溫了這部所謂的「喜劇」之後,我發現《唐伯虎點秋香》還真是一部悲劇。
看似惡搞劇情的背後,其實夾雜了唐伯虎對於生活的掙扎,對於理想的追求,以及對於寂寞人生的宣洩。
今天,我將從幾個細節告訴你,唐伯虎的一生為何如此悽涼。
唐伯虎的父親早逝,從小跟著母親相依為命。
所幸他天賦極高,所以在詩詞歌賦各個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不僅如此,他還名列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他住在大宅之中,家裡還有8個嬌妻。
在外人看來,他有名有利,妻妾成群,妥妥的登上了人生的巔峰。
然而,他卻並不快樂。
有妻有妾,但是卻沒人了解他的內心世界。
她們個個性格彪悍,每天只知道在家裡賭博和喝酒,還整的家裡烏煙瘴氣的。
儘管如此,他卻不能像一個正常的男人一樣休了她們,因為母親對這幾個兒媳婦甚是喜歡。
所以他一直壓抑著,沉默著。
就算她們為了打牌毀了他的名畫,甚至將書寫了他一生志向的《唐寅詩集》墊了桌角,他也只能默默地忍氣吞聲,默默地佯裝幸福。
婚姻不幸倒是其次,最讓他感受到孤獨的,卻是身邊再無知己。
祝枝山好賭,數次欠下巨債後,都要灰溜溜地求唐伯虎賜畫還債。
雖同文徵明和周文賓是好友,但他們卻永遠只看到了唐伯虎偽裝的堅強。
一句「風流倜儻」的誇讚,一聲「妻妾成群,個個是如花美眷」的羨慕,讓唐伯虎從笑的前俯後仰,到狂笑至身心俱疲。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這句詩寫盡了唐伯虎對於現實的掙扎與無奈。
空有一身才華,有名有利,縱使社交能力超群又能怎樣?
還不是註定了孤獨無依,身邊連個說真心話的人都沒有。
唐伯虎與秋香於橋頭邂逅,秋香對貧苦百姓的關愛打動了他。
為了接近秋香,唐伯虎甘願賣身進入華府為奴。
原本以為近水樓臺,誰知求愛之路並不順利。
半軍事化管理,每天會定時圍著園子跑步健身,哪怕多看了秋香一眼,都會被眼尖的武狀元罰做一千多個伏地挺身。
不僅如此,他是一代風流才子,還在科舉考試中曾獲得解元,誰知在華府做家丁的時候甚至沒有名姓。
吃飯的時候,還沒下筷就沒了飯菜;打掃庭院時,手被別人踩了一腳,便一掌壓在了狗屎上。
看到了天上的風箏,他滿心歡喜的偷跑去了禁區,幻想著秋香能改變一絲對他的偏見,結果他不僅受了秋香的白眼,還被武狀元令人暴打了一頓。
得知府中潛入了採花大盜,本是出於好心提醒秋香,結果卻秋香反當作了惡賊。
不過,他的人生也迎來了轉機。
通過採花大盜入府一事,他得到了兩個關鍵信息:一是,他明白了秋香原來仰慕唐伯虎,懂他的詩文與風流;二是,華夫人與唐家有不共戴天之仇,想要滾出人樣,便要假裝對唐家恨之入骨。
於是,他靠著聰明,才華和仗義,很快便從低等下人混到了高級伴讀書童。
華府上下無一不對他欽佩有加,他終於有了名字,華夫人為他取名叫華安。
秋香從頭到尾都沒有愛過華安,她只不過是愛著唐伯虎。
她之所以對華安一改醜惡的嘴臉,只不過是因為他挺身而出,冒領了唐寅詩集,以此幫秋香開脫。
她願意接納他,一是因為他升職成了高級伴讀書童,在華府的地位提升了。二是因為他認識唐伯虎。
能夠加以論證的劇情,便是祝枝山因為好賭成性,欠了一屁股的爛帳。
為了還債,他潛入唐伯虎的宅院,偷了他的真跡,再拿去外地販賣,不想卻被華府的家丁逮個正著。
他被下人五花大綁關進了柴房,還被石榴姐佔了便宜。
秋香偷進了柴房,不過是將祝枝山誤以為他是唐伯虎,所以才會去柴房向他表白。
此時寧王借題發揮,祝枝山的身份被揭穿了,唐伯虎也隨之而敗露了身份,還被華夫人下了毒。
最後奪命書生捲土重來,攪得華府雞犬不寧。
華夫人重傷,幸好秋香放走了唐伯虎,才讓他有機會去華夫人的房間拿走了解藥。
因為救人有功,他才勉強得到了迎娶秋香的機會。
然而,他卻要在一炷香的時間內,從20個蒙面新娘裡面選出秋香,否則兩人還是天各一邊。
最後,他還是得到了秋香。
然而秋香卻跟其他的妻妾別無二致。婚後,她也會喝酒,賭博,抽大煙。
他嚮往田園的寧靜日子,這在詩文中處處有體現:不見武林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他有名有利,不過是想在人生中尋得知己良人,結果卻是難於登天。
星爺將唐伯虎一生的悽涼與風流演繹的淋漓盡致。
電影中儘可能利用搞笑的段子,淡化了唐伯虎一生的悽涼,在加重了筆墨,表現出唐伯虎淡泊名利,不斷尋求知音的無助上。
他中了解元之後,又被送去京城參加會試,而後被捲入了科舉舞弊案,不僅鋃鐺入獄,還被貶為浙藩小吏。
他自有心性,喪失了對於科舉官場的進取心,一心遊蕩於山水田園,醉心於詩畫,最後成了一代名畫家。
但是晚年不幸,終落得個三餐不繼,靠朋友接濟度日的結局。
唐伯虎的風流為世人銘記,這期間究竟摻雜了多少無奈與掙扎?
星爺對唐伯虎的解讀,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