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獸雜交》
Splice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文森佐·納塔利,加拿大導演。
擅於設計非常獨特的場景,喜歡把膠片洗印成冷色系,但是嚴重缺乏喜劇細胞。
所以文森佐的電影都有新奇的影像,很酷的布局。
雖然有時節奏單調、氣氛壓抑,但這並不能掩蓋文森佐的才華和自成一派的獨立風格。
《心慌方》劇照
成名作是《心慌方》,為此迅速贏得一大批cult影迷。
1999年《心慌方》一片又榮獲Fantasporto奇幻影展最佳影片。
《刀走偏鋒》劇照
同樣,《刀走偏鋒》也在2003年Fantasporto奇幻影展榮獲評審團特別獎、男主角獎。
雖然這部《人獸雜交》只有5.5的分數,卻獲得第12屆美國青少年選擇獎最佳恐怖/驚悚電影的提名。
但搞笑的是:文森佐憑藉這部電影,獲得第1屆豆瓣電影鑫像獎豆渣單元最渣導演 。
看看網友的這些評價,就知道這部劇腦洞有多大了吧!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部電影的內容。
兩位反叛的科學家艾爾莎和克裡夫,挑戰法律和道德的約束,要將人類和動物的DNA進行雜交,以創造一個新的物種"Dren"。
這個新生物體最終長成了一位漂亮而又危險的帶著翅膀的女性怪獸……
這個叫Dren的生物:
有著齧齒目動物特徵,但是又長著巨大雙眼、長尾巴和細胳膊,而且它還會發出鳥類的叫聲。
看起來,德倫並不像是人類,而是一隻暴龍。
起先,克萊夫害怕這個生物會造成危害,他決定要殺死它。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艾麗莎卻使用自己做母親的天性和德倫建立起了親密的關係。
隨著德倫以指數方式超速成長,它開始有了女性的特徵。
當它性成熟的時候,德倫看起來更像是一個人類了。
它不會說話,但是艾麗莎教會了它如何閱讀和拼寫,同時還教會了它如何理解別人的語言。
但是,這個怪異的「三口之家」一點也不幸福。
一方面,克萊夫和艾麗莎要向外界守口如瓶。
另一方面,德倫的存在讓他倆的關係到達了臨界點。
但是當德倫成年後,麻煩事接踵而至。
克萊夫和艾麗莎發現德倫是一個充滿了好奇的生物,同時也是非常危險的。
雖然看起來像人,但是德倫同時還是一個難以定義的物種。
她具備人的思想智慧與情感,也有野獸暴虐嗜血的本性。
漸漸地,德倫變成了安全隱患和人類的夢魘。
《變蠅人》劇照
這部影片與大衛•柯南伯格在1986年拍攝的《變蠅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都是充滿著科學警示的意味,檢視人性中的道德、倫理、情感的作品。
在《變蠅人》裡邊,變成半人半蒼蠅的科學家塞斯的可悲下場,表現出人類對於不可預知的科學試驗失控局面下的瘋狂行為及之後的心靈反思。
《人獸雜交》,從片名就可以嗅出影片的「Cult」味道。
而且用的同樣是「生物基因突變」這樣的假設命題,去帶出科學試驗悲劇下的一系列社會人倫的連鎖反應。
但毫無疑問,本片不是以面目可憎的「人造怪物」去驚嚇刺激觀眾為賣點。
影片導演文森佐·納塔利說:
「我沒有刻意把影片拍攝成一部科幻的恐怖片,沒有故意去渲染瘋狂的無良科學家的極端實驗為人類帶來的傷害。
我覺得這是一部嚴肅電影,這裡面有對科學的堅持,有對良知和道德的堅持,最重要的,是那個人造出來的德倫是一個有著人類思想、智商和理解力的動物,雖然它看上去不是那麼像人,但是它的的確確具有了人類的某種品質和性格。
當這樣的生物成為威脅的時候,簡簡單單就把它殺死,無疑是考驗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所以我始終覺得這是一部嚴肅電影,只不過套用了一個恐怖的故事而已。
在影片中,艾麗莎把德倫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餵養和教育,當德倫反過來威脅到她和她身邊的人的生命的時候,她的選擇才是最具有戲劇張力的情節。恐怖並不是我想表達的內容,這只是一個噱頭而已。」
其實,電影《人獸雜交》的劇本在《心慌方》上映的當年便已經創作完畢。
可是受困於當時的資金和拍攝技術的限制,納塔利並沒有將其拍攝成影片。
影片的拍攝計劃就被擱置了下來。
納塔利說:
「資金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因為是一部獨立電影,沒有大製片廠和資金的支持,所有的資金都需要我自己慢慢找,所以影片的進展就非常緩慢。這就是獨立電影最尷尬的地方。」
直到2007年,《人獸雜交》的拍攝計劃才再次被提上日程。
這部經歷長達十多年才完成的電影,我相信除了驚豔,必是一部誠意之作。
觀影方法
晚上下班不知道看什麼電影 ?
關注這個號
▼
大通電影院
Dtmovies
你想看的電影,盡在大通電影院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大通電影院觀看最新福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