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森入圍BBC年度體育人物 將和奧沙利文漢密爾頓角逐獎項
北京時間12月21日凌晨,全世界斯諾克球迷最為關注的新聞,莫過於賈德·特魯姆普10比7擊敗傑克·利索夫斯基,奪得本賽季世界大獎賽冠軍,從而將其職業生涯排名賽冠軍數「刷」到了20這個整數關口。然而在有關斯諾克的網絡世界裡,恐怕更多的官方機構、媒體、球迷都在齊心協力為另一位球員「刷」票——他就是奧沙利文,刷票的目的是幫助他贏得一項個人大獎——BBC的2020年度體育人物(BBC Sports Personality of the Year Award)。
1
最終評選揭曉,不出意外,七屆F1車手總冠軍劉易斯·漢密爾頓最終當選,新科英超冠軍利物浦隊長喬丹·亨德森名列第二,女子曲棍球明星霍莉·多伊爾位居第三,換言之,奧沙利文未能進入前三甲。
BBC年度體育人物簡稱SPOTY,創辦於1954年,用於表彰在過去一年中在體育競技領域取得最突出成績的本土運動員,迄今已經舉辦過66屆,類似於中央電視臺的「體壇風雲人物」,但SPOTY的歷史更加悠久,知名度也更高一些。
在本月初公布的提名名單中,終於出現奧沙利文的名字時,斯諾克世界一片歡騰,因為火老師憑藉上賽季世錦賽冠軍、「六冠王」和37個排名賽冠軍的身份打破了SPOTY整整三十年來無視斯諾克運動的「堅冰」!要知道,上一次獲得提名的斯諾克球員還是「撞球皇帝」亨得利。提名即是肯定,獲獎更要隨緣。斯諾克球員唯一一次在SPOTY獲獎,還要追溯到1988年,曾5次獲得提名的史蒂夫·戴維斯是代表這項運動贏得SPOTY的獨苗。
2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相比F1和足球,乃至曲棍球,斯諾克運動在英國本土的逐漸式微,已成既定現實。由於SPOTY是完全由網友通過電話或網絡投票選出,因此相對於與舒馬赫平起平坐的漢密爾頓,以及幫助球隊奪得隊史首個英超冠軍的亨德森,奧沙利文雖然擁有數量龐大的球迷,但受限於所從事的運動,最終還是無緣SPOTY。
然而從這次評選,卻能夠看出斯諾克運動因為奧沙利文,因為一個闊別三十年的無冕殊榮,表現得從未如此團結。
就在奧沙利文獲得提名之後,世界斯諾克巡迴賽官網WST.tv及其官方社交媒體第一時間發布了這個消息,在評選揭曉的前夜,WST又全平臺發力,發起「Ronnie for SPOTY」話題,號召所有斯諾克球迷為奧沙利文投票。斯諾克最著名記者和評論員之一大衛·亨頓專門撰文,認為火老師就是「斯諾克的頭號招牌人物」(figurehead);知名斯諾克新聞網站snookehq.com的主編大衛·考菲爾德的專題文章更加直白《投奧沙利文一票,就是投斯諾克一票》。不約而同地,他們都將奧沙利文的投票頁面直接貼在了文章中,以便讀者直接點擊跳轉投票。
3
眾所周知,奧沙利文大嘴無忌,時常信口開河,在賽場上從來不乏乖張怪誕之舉,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同行。但在昨夜今晨,似乎人人都是奧沙利文,人人都為了奧沙利文。特魯姆普在奪得本屆世界大獎賽之前說:「我認為以他為這項運動做出的貢獻,提名10次也不過分。」曾經在上賽季世錦賽和本賽季北愛爾蘭公開賽中都與奧沙利文有過節的塞爾比則說:「在我看來,他一次又一次地把斯諾克的榮譽奪了一遍又一遍。可惜他一直未能得到(SPOTY)肯定,這一次他做到了,太棒了!」
也許歐洲體育臺主持人尼爾·福爾茲的一番感慨更能代表大家的心聲:「羅尼的職業生涯已經延續了很長時間。在2000年以前,你或許會想,他已經贏了很多,擁有無與倫比的潛力,但是還不夠。而如今他贏得了一切,而且贏了一遍又一遍。現在,他是世錦賽冠軍,曾經(被浪費)的日子都被他追了回來。只要是他的比賽,你永遠都不會覺得無聊,總會又驚喜,總會有奇蹟。」
4
對於全世界成千上萬的奧沙利文球迷來說,昨夜今晨在網絡上的共同呼籲、轉發、投票,並沒有給心中的偶像帶來從未擁有的那份榮譽,結果多少令人失望。但這些努力,則像一股股涓涓細流,滲透進了每一個喜愛奧沙利文,鍾情斯諾克運動的球迷心中,讓無數斯諾克人心中再度湧動起奔騰不息的激情。
斯諾克,或許已經失去了曾經萬人空巷的魅力和光澤,三十五年前全英國1850萬人守候在電視機前共同觀看丹尼斯·泰勒憑藉一顆黑球擊敗史蒂夫·戴維斯的經典畫面,或許已經很難重現,15年前丁俊暉在一億多中國電視觀眾的關注下擊敗亨得利首奪中國公開賽的沸騰場面,也將隨著時間推移日漸塵封。但這份純粹的熱愛,會繼續推動著這項古老的運動繼續前行,奧沙利文之後,必將還會有新的figurehead,在體育世界中頑強堅守住自己的地位。
這個figurehead,也許就是特魯姆普!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