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大風口
要說2020年最大的風口,無疑就是直播帶貨了。幾分鐘帶貨上百萬,單場直播帶貨過億這些在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一個流量主播來算簡直是常規操作。
直播帶貨可以說是創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商業奇蹟,直播帶貨在促成了天量成績的同時,為網紅主播帶去了不菲的個人收入,也重構了商品的交易模式,對傳統的商品交易帶來一場大革命,未來直播帶貨甚至可以成為萬億級的大市場。
如今,連羅老師都不想錯過這個風口,已經加入了帶貨主播的大軍,並且通過直播帶貨已經還上了此前欠下的大部分債務。
產出與投入的巨大「差距」也引發了一股全民直播帶貨的熱潮,甚至一些家長開始讓孩子拍視頻、做直播、當博主、成網紅……兒童類短視頻在各大網絡平臺上也越發火熱,各類「小網紅」的也通過超強的吸粉能力成了家長們吸金的工具。
但是「直播帶貨」的繁榮是一種真的繁榮還是虛假繁榮呢,等浮華褪去,相信一切就水落石出了。
直播帶貨「翻車」現象頻現
當你深入的了解了直播帶貨這個行業,你就會發現事實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美好,甚至說直播帶貨暗藏各種危機。
在各個流量網紅和明星的促銷下,市場衍生了各類網紅爆品。隨著銷售量的大增,直播帶貨「翻車」的現象開始屢屢出現,甚至有個別網紅直播間「買完不讓換」,而有些直播中互動粉絲是虛假的機器人,還有知名主播推廣銷售假燕窩等不合格商品。
直播帶貨在市場還沒有完善和相關法律法規都沒有健全的情況下就迅速走紅,背後無疑隱藏著巨大的隱患。
最近,關於網紅主播辛巴銷售假燕窩的事情就引起廣泛關注。目前,辛巴已經因為這次事件而停播,據報導辛巴也因此事件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
某主播因為"鮮花"事件賠付100多萬,某主播涉嫌宣傳假洗髮水,被罰款1萬元,而羅永浩也因為自己團隊直播帶貨假羊毛衫在微博像粉絲致歉。直播帶貨翻車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2020的央視315調查,也曾披露了很多直播帶貨的亂象:網紅和電商聯手騙粉絲;抖音、快手、淘寶等紛紛加碼直播;在快手上,商家會砸幾十萬打榜,取得與大號主播連麥的機會,之後主播幫其吆喝,騙粉絲錢。
直播電商井噴式發展,帶貨主播門檻低收益高,越來越多的人都想加入其中分一杯羹,但是多數人的吃相實在太難看,翻車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經商之道,以誠信為本。網紅直播帶貨可以風靡一時,但是想要持續發展下去,需要行業內的每個人都能以誠信為本,把好產品質量關,否則就是玩火自焚。
辛巴團隊再出事
辛巴事件如今還未有個結果,而最近辛巴團隊又有主播因為虛假宣傳和銷售假冒偽劣被平臺封禁,被封禁的不是別人,正是曾經磕頭拜辛巴為師的主播「蛋蛋」。
雙十一期間,蛋蛋是辛選銷售額的第二名,本來直播帶貨並沒有什麼問題,通過團隊運作和自己努力成為網紅也無可厚非,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但是這些網紅在自己賺得盆滿缽滿之後,不是考慮做好產品回饋粉絲,還是不知滿足的依然絞盡腦汁在粉絲身上薅羊毛,著實是不講武德。
一句話,自作孽,不可活。
作為大網紅異常如此,可以想見並沒有太多公眾關注和約束的小網紅們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境地。如今的直播帶貨可以說是亂象叢生,虛假宣傳、質量低劣、貨不對路等等隱患已經顯露出來,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影響了直播帶貨這個新興行業的健康發展。
其實,對於直播帶貨的主播們來說,他們在法律意義上就相當於我國《廣告法》中定義的廣告代言人,作為廣告的代言人,就必須對產品負責到底。
如果因為虛假宣傳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網紅主播們必然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更不用說那些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的帶貨主播了。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都放棄了傳統的購物方式,這也是直播帶貨能夠瞬間變火的原因,足不出戶就可以享盡一切,何樂而不為。
網紅主播們通過帶貨獲得了不菲的收入,這其中自然有人忿忿不平,但是絕大多數人還是非常歡迎和接受這種銷售方式的,但是如何讓這種新興經濟持續發展下去,每個人都應該貢獻出一份力量。
一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應該儘快出臺,應該對直播帶貨的從業者們實施相應的準入限制,需要到工商管理部門備案,在獲得資質後才能上崗從事直播帶貨。有了完善的準入制度,不僅可以提高直播帶貨者的自律意識、法律意識,也可以有效避免弄虛作假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情。
另一方面,應當出臺對於直播帶貨主播的管理條例和設立監管機構。對產生質量問題和影響消費者權益的直播帶貨主播,給予相應的懲罰。
如果多次違反規定以及產生重大不良影響的,不但要禁止其從事直播帶貨業務,還要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以此來營造一個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